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不同地区大豆杂交方法不尽相同,结合黑河市高纬寒地地区大豆多年杂交经验,介绍了一种适合高纬寒地大豆杂交的方法。具体杂交方法为:一般在母本盛花期的当日4∶00选择大花蕾没散粉前去雄,5∶00左右选择中、小花蕾去雄,8∶00以后花粉极佳时进行授粉。先去雄后授粉的方法有利于大豆的雌蕊发育,可提高杂交成活率。适当选择母本大花集中去雄,间隔一段时间后集中授粉,既提高了成活率,又可避免伪杂种。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棉花远缘杂交课题组近年来培育出的综合性状优良、柱头外露长度不同的4份长柱头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不同时段授粉、不同柱长不同时间杂交授粉等方面的差异性,并对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长柱头棉花不去雄授粉来简化去雄工序,提高杂交效率;柱头外露长度不同,异交率也不同;生产上宜选用柱头外露长度在10 mm以上、异交率在95%以上且具有较强杂种优势潜力的优良株系来进行转育或杂交制种,一般于8:00—10:00杂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索提高福建气候条件下杂交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加快我省菜用大豆育种效率,为菜用大豆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在福建秋季非雨天配制杂交组合试验,选择不同时间的花蕾、萼片保留方法、不同授粉时间段等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组合,研究对菜用大豆杂交成活率和成功率的影响。【结果】选择始花期的前3 d花蕾去雄授粉,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菜用大豆杂交成活率,分别比第5 d提高了11.34%、12.00%、8.67%,同时真杂种率在90%以上;保留萼片有效地保护了雌蕊柱头及幼荚,使菜用大豆杂交成活率提高了5.34%,真杂种率达97.92%;去雄后次日授粉有利于提高杂交的成活率,比上午去雄即授粉提高了21.34%。【结论】福建气候条件下提高菜用大豆杂交成功率的综合技术方法是:秋季高畦双行播种,父母本相邻播种并连续播种7 d,其中父本提前5 d开始播种;非雨天配制杂交组合;选择始花期的前3 d的花蕾,去除2个萼片保留3个萼片,去除全部花瓣和雄蕊,下午进行花蕾处理,次日上午6∶00~8∶00授粉;整个生长期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忍冬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探索杂交育种的方法,研究了去雄和授粉的最佳时间,以及杂交亲本组合的结实情况。结果表明,去雄和授粉时间一般应在5月份第1茬花的每天7:00—8:00和17:00—18:00,并且去雄后间隔12 h左右再授粉为佳。自花不结果,自交结实率低,不同杂交组合浆果数和种子数与父母本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创新蓝莓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方法]以6个高丛蓝莓品种为材料,采用4种授粉方式进行人工杂交,设5个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研究赤霉素对杂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选取即将开放的花蕾去雄授粉,以去雄后直接授粉的结实率最低,去雄后5 d授粉的结实率最高。参试6个高丛蓝莓品种具有较高的杂交亲和性,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坐果率不同且不呈正相关,同一对亲本的正反交结实率有较大差异,薄雾×夏普兰结实率、坐果率最高(分别为87.2%、62.8%),莱格西×奥尼尔结实率最低(为65.4%),布里吉塔×南金坐果率最低(为41.5%)。杂交果实的成熟期提前,杂种果实性状受母本影响较大。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始发芽时间均显著缩短,200 mg/L赤霉素是奥尼尔×南金发芽最佳处理,大于600 mg/L赤霉素浸种不利于奥尼尔×夏普兰发芽。赤霉素处理不同组合的杂交种子发芽率在35.0%~75.0%,始发芽时间在20~30 d。[结论]相同倍性蓝莓品种杂交亲和性较高,授粉以去雄后3~5 d为宜,赤霉素处理能显著缩短杂交种子的始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6.
经过两年最适授粉时期的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青稞品种去雄后雌蕊柱头生活力不同,从而决定了最适授粉时期不相同,有的品种适宜授粉时间长达10 d,有的品种为5~7 d,有的品种只有短短的3 d。虽然适宜授粉时间有长有短,但总的规律可以确定为:大部分品种去雄后第1、2、3、4 d授粉杂交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大豆杂交方法受不同生态区影响较大,为摸索适合黑河生态条件的大豆有性杂交方法,选择大豆杂交过程中花大小、去雄与授粉的时间设计不同的杂交方法,研究杂交方案对杂交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的成活率、伪杂种率与选花的大小呈显著的正相关。黑河生态条件下方案3A的方法最优,杂交成功率极高。4∶00-5∶00时选择中、大花进行去雄,8∶00时进行授粉,既提高了杂交的成活率,同时也很好地控制了伪杂种的发生。个别伪杂种的出现也是可控的,根据实际杂交操作的经验,极少数伪杂种的发生也是在5∶00左右,光照增强,空气中的温度升高,迅速促进发育促使散粉。  相似文献   

8.
一、亲本准备:由于番茄杂交制种适合时间短,为保证授粉质量和种子产量,使父母本在适合杂交的时间内有足够数量的花朵去雄授粉,应根据双亲特性安排父母本的播种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的田间观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方法,对其花部结构、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小花鸢尾通常于5月初至6月初开花,群体花期约35 d;盛花期约12 d,集中在5月8日至5月20日;单株花期3~6 d,单花期3 d。花两性,雌雄蕊同熟。花药紧贴花柱外侧,低于柱头约3 mm。杂交指数(OCI)为4,花粉胚珠比(P/O)为552,结合去雄、人工套袋和自然授粉坐果率判断,小花鸢尾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试验证实小花鸢尾的人工授粉坐果率高于自然传粉,其自然授粉有性繁殖系统受到花器官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提高绿豆有性杂交成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类不同熟期的各两个绿豆品种的杂交成功率研究表明,授粉前一天16—17时去雄较授粉当天5时前去雄可极显著的提高杂交成功率;上午7—8时授粉的杂交成功率显著高于其它时间授粉。不同熟期的品种,在同一时间去雄和同一时间授粉,其杂交成功率基本一致。在杂交过程中还要注意去雄花蕾和采雄花蕾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澳洲坚果青皮在肥料领域的利用及其对茶园土壤和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改良茶园土壤营养状况及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废弃的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发酵成堆肥,以常规化肥施肥为对照,考察不同化肥减量(减少20%、40%和60%)施用配合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增施(15000、22500和30000 kg/ha)模式下的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产量和质量。【结果】茶园减施20%化肥并增施15000~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以及减施40%化肥并增施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的施肥模式均可提高茶园土壤pH,使其达到适合茶树生长的pH范围;同时,茶叶的产量相关指标(百芽重、芽密度、鲜茶叶产量)和茶叶质量相关指标(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水浸出物)均高于或显著高于(P<0.05)单施化肥的对照组。而减施60%化肥的试验组,即使增施了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对茶园的土壤和茶叶产量和质量亦有不利影响。【结论】减施20%化肥同时增施不少于15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以及减施40%化肥同时增施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的施肥模式可在茶叶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个澳洲坚果品种的蓟马成虫、幼虫发生指数的调查,提出了澳洲坚果品种对蓟马的田间抗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桂热1号在夏梢期对蓟马的抗性最强,OC抗性最差,H2、695的抗性中等。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贵州南亚热区冬春季干旱澳洲坚果植苗成活率低、种苗浪费严重、建园成本高等问题,以澳洲坚果Hinde(H2)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植苗时间、植苗方法和苗木类型对澳洲坚果植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年生营养袋苗于9月采用树盘作集水盘浇定根水加覆盖地膜方法植苗,苗木成活率可达94%以上。该方法建园植苗成活率高,可有效降低新建园生产成本,提高嫁接苗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澳洲坚果在贵州南亚热带的区域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南亚热区流域及气候条件将贵州32个热区县划分为12个小区,应用农业气候相似性原理,采用模糊优先选择比方法对澳洲坚果在12个小区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海拔800 m以下,赤水河流域500 m以下区域为适宜区;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800~1 000 m,赤水河500~800 m,乌江、锦江、阳河流域海拔500 m以下,都柳江海拔800 m以下的区域为次适宜区;其它区域为不适区。  相似文献   

15.
澳洲坚果芽砧的嫁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澳洲坚果嫁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砧木不同苗龄、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成熟度嫁接试验研究了澳洲坚果芽砧嫁接的技术.结果表明:芽砧用未出土或出土未展叶的芽苗,接穗用半木质化绿枝,保留1片完整叶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用该技术可提高澳洲坚果育苗嫁接成活率及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澳洲坚果在贵州南亚热区的栽培现状,分析了其大面积栽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澳洲坚果在该地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的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模糊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个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品种的商品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果仁的营养成分均以脂肪为主、含量高达75%以上且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含有较丰富的糖、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及Ca、Zn、Mg、Fe、Mn等矿质营养;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的多项营养指标及果仁商品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Purvis(294)、Kau(344)、Own Choice(O.C.)、Keaau(660)、Ikaika(333)的品质较好,而品种Beaumont(695)的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澳洲坚果引种及栽培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澳洲坚果的引种与栽培概况,分析了澳洲坚果的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并对澳洲坚果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要求和栽培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不同焙烤温度和时间对澳洲坚果果仁颜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果果仁的颜色在焙烤过程中能发生显著变化。针对澳洲坚果果仁在不同焙烤条件下的颜色指标(亮度值、红绿值、黄蓝值、饱和度和色调角)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找出焙烤条件与果仁颜色的关系。根据颜色指标的变化规律将焙烤条件大致划分为4个焙烤程度:(1)浅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10~15 min、150℃焙烤5 min和170℃焙烤4 min,果仁颜色奶白色;(2)中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25~40 min、150℃焙烤10min和170℃焙烤6 min,果仁颜色淡黄色;(3)中深度焙烤。130℃焙烤50~60 min、150℃焙烤15 min和170℃焙烤8 min,果仁颜色金黄色;(4)深度焙烤。150℃焙烤20~30 min和170℃焙烤10~14 min,果仁颜色深黄色。通过建立焙烤坚果颜色与焙烤程度的关系,更好地指导澳洲坚果的焙烤工艺和拓展坚果产品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澳洲坚果SSR-PCR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影响PCR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建立SS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当Mg~(2+)浓度、d 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分别为2.50 mmol/L、0.10 mmol/L、0.40μmol/L、1.25 U时,PCR扩增效果最好。筛选到19对可得到扩增结果的SSR引物,其中有2对在以900为母本、294为父本的组合中PCR扩增结果存在差异,可以应用于900×294组合的F1代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