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伟 《淡水渔业》1995,25(5):31-32
银鱼渔业资源保护管理浅议秦伟(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据调查,我国银鱼(Salangidae)有2亚科6属15种。其中在湖泊和水库中能形成产量且经济效益好的主要有大湖新银鱼和大银鱼2种。1994年太湖银鱼售价达12万元/吨,供不应求。一些地区迅速发展太湖新...  相似文献   

2.
1996 ̄1997年2年中在太湖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reganius)和寡齿新银鱼(Neosalanx oligodontis)并发现其中有2个样品的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进一步DNA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样品不属于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其它种银鱼,表明太湖中可能存在5种银鱼。  相似文献   

3.
1996~1997年 2年中在太湖 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mpnius)和寡齿新银鱼(Neosalanx oligodontis),并发现其中有2个样品的 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进一步的DNA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样品不属于大银鱼、太湖新银  相似文献   

4.
千岛湖银鱼资源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增殖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岛湖移植太湖新银鱼的试验工作始于1991年,这一工作是在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渔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原淳安县水产局(现已与农业局合并)组织实施的。1991年至1993年为银鱼移植保护阶段,三年中共从太湖采集太湖新银鱼受精卵151.3万粒,孵化后得苗60.53万尾,分别投放于千岛湖的六个库湾水域。1992年9月下旬,首次发现并捕获太湖新银鱼移植千岛湖后的第一代银鱼。这表明太湖新银鱼已在千岛湖“安家落户”,并形成新的种群———千岛湖银鱼。千岛湖银鱼的移植成功为淳安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相似文献   

5.
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移植成功的多个实例说明,前者的潜伏其明显短于后者,其原因在于大银鱼怀卵量较多,又由于其个体较大,形成的资源量大大超过太湖新银鱼,因而理应成为国内银鱼移植(尤其是向北方移植)的首选种类。  相似文献   

6.
太湖中大银鱼_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夏德全 《水产学报》1999,23(3):254-260
利用RAPD技术对太湖中的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寡齿新银鱼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在太湖中的6个采样片采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在两个采样片得到了寡齿新银鱼的样品。结果表明,太湖中不同水域的三种银鱼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三种银鱼中,大银鱼的遗传相似性指数显示最大,太湖新银鱼的次之,寡齿新银鱼的最小,说明大银鱼的遗传变异性最小,寡齿新银鱼的最大,太湖新银鱼的遗传变异性界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三峡水库典型支流小江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种群摄食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9年1~12月逐月对太湖新银鱼与浮游动物样品进行采集并分析太湖新银鱼胃含物组成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太湖新银鱼的饵料生物主要为桡足类(相对重要指数百分比(IRI%)=79.97%),其次为枝角类(IRI%=18.86%),轮虫占比较少(IRI%=0.001%)。(2)3至6月(太湖新银鱼春群繁殖期)太湖新银鱼生物量迅速上升,并在5、6月维持较高水平的生物量,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呈现小型化趋势,生物量由28.93 mg/L下降至1.13 mg/L;密度由21173.39 ind./L增加至26808.23 ind./L。7月小江禁捕结束,太湖新银鱼生物量开始急剧下降,小江浮游动物中桡足类和枝角类的密度与生物量迅速升高,于8月(密度为151.98 ind./L;生物量为3.39 mg/L)达到全年最高。(3)在太湖新银鱼生物量较高的时期,由于太湖新银鱼对于枝角类和桡足类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导致水体中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量占比(17%~58%)显著低于其它时期(P<0.05)。由此认为,太湖新银鱼生物量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太湖新银鱼种群摄食的下行效应可能是小江浮游动物生物量下降及群落结构小型化的关键原因。明晰太湖新银鱼种群生长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可为小江水华暴发的控制与水生态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银鱼素有"水中白金"之称,是我国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鲜银鱼国内收购价为3-8万元八,出口价为2-4万美元八。洞庭湖区历来是银鱼的生产基地,据调查,有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长江银鱼、大银鱼;银鱼产卵场门处,有相当产量。仅以玩江市为例,1928年年产鲜银鱼就达90t。但随着湖床淤积和变迁,水质污染以及酷渔滥捕,致使有名的白沙长河银鱼产卵场已不复存在。目前银鱼资源已近绝迹,产量也无统计。l银鱼移植增殖工作的由来1979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将太湖新银鱼授精卵移入云南滇池(面…  相似文献   

9.
富水水库太湖新银鱼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湖新银鱼个体绝对生殖力(r),个体相对生殖力及其与若干形态指标的关系。个体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与鱼体长(L)呈曲线相关,其回归方程为r=0.0697L2.3406,与体重(W)的关系则为直线正相关,其回归方程r=-373+1360W。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个体生殖力不但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而且还不同程度与成熟系数、卵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库形成后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浮游动物食性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成为了库区优势种。为探究三峡库区太湖新银鱼种群生长规律,2019年1-12月,每月下旬在三峡库区小江6个采样断面使用银鱼捕捞专用拖网进行了调查,应用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测度太湖新银鱼种群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2019年太湖新银鱼在三峡库区小江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时间动态上,太湖新银鱼种群生物量的周年变化为先升后降,3月开始迅速增长,在4月达到最高值(2080.08 kg/km2),随后逐步下降,7月捕捞旺季过后,生物量明显下降;空间分布上,太湖新银鱼春季繁育的稚幼鱼最先出现在上游的渠口和养鹿断面,之后下移,主要集中在高阳断面(867.16 kg/km2),其次是黄石和双江断面,而长江断面太湖新银鱼分布最少。研究表明,太湖新银鱼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由种群繁殖特征及库区水文情势决定,其种群在4月快速增长,与小江5月蓝藻密度急剧上升可能存在关联。建议在种群快速增长前,对三峡库区小江太湖新银鱼的繁殖群体进行捕捞,尤其是在3月的渠口和养鹿断面,可以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中型水域银鱼引种移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意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大中型水域银鱼引种移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意见全国大中型水域水产养殖增殖顾问组银鱼移植专题调查组银鱼是鲑形目一年生小型鱼类,它因“长江面鱼”和“太湖银鱼”作为佳肴而被人们称道,随着出口创汇更引起了多方注目。1979年将太湖新银鱼由太湖移入滇池以及19...  相似文献   

12.
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组织内氨基酸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林信伟 《水产学报》1992,16(1):71-74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和寡齿新银鱼(N.oligodontis Chen)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湖泊,为重要经济鱼类。目前,有关银鱼种群生态与生长特性、生物学特性、生殖发育及移植引种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对银鱼鱼休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是对这两种银鱼肌肉及寡齿新银鱼整体的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并初步比较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第二讲银鱼的移植增殖技术梁守仁,王永玲(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215151)1大银鱼及太湖新银鱼移植的价值与可能性前已达及,大银鱼及太湖新银鱼是原大宗产于长征及淮河中下游浅水湖泊的一种名贵小型经济鱼类.它体态娇小,无鳞体软,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无论...  相似文献   

14.
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营养成分分析熊传喜,杨干荣,王宝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目前,某些银鱼已成为我国优质的增殖对象。对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引种、种群生态以及增殖等方面的研究报告较多,但对银鱼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对...  相似文献   

15.
银鱼,古称“脍残鱼”、“白小”,颇名贵。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太湖盛产银鱼的传说。到唐代以后,赞颂银鱼的诗歌较多。现将银鱼的种类、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综述如下。 一、银鱼种类与分布 银鱼属鲑形目银鱼科,鱼体细小而透明。现已知我国有8属18种,其中太湖短吻银鱼,是一个特殊类型,它属于定居于淡水中的种类,具有其它银鱼属不同的生态特性,鱼类分类学家已将太湖短吻银鱼划归银鱼科新银鱼亚科。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银鱼移植技术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银鱼分类及分布,主要移植对象(大银鱼、太湖新银鱼)的生态特性(栖息规律、食性、年龄与生长、繁殖及发育),人工移植技术措施。分析了银鱼移植的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银鱼是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它的盛衰直接关系到太湖渔业经济的效益和渔民收入,在这种形势下,对于银鱼资源的增殖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作者结合太湖湖区实际情况,从增殖保护的角度对太湖银鱼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确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 过 对移 植 江西 丰 城 市紫 云 山水 库 的大 银 鱼 ( 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f) 多年观 察调查, 对移植 紫云山水库的大 银鱼的生长规律 及特 点进行 了分析 。初步 结果表 明移 植入紫云山水库 的太湖大银鱼 生长规律, 体 长 ( 厘米) 与体 重 ( 克) 的关系 呈幂 函数 关系 W= a Lb (a 3085 ×103 、b 30147 , R 0987 ) 。 与太 湖中 生 长的 大银 鱼 比较, 在6 月 中旬 前紫 云山水库大银鱼 个体较原产地 太湖大银鱼为大 , 而在6 月 中旬至 10 月中 旬原产 地太 湖大银 鱼反 而个体大小较紫 云山水库为 大。紫 云山 水库 大银 鱼生长 速度 表现 为前 后期 较快 中期 较慢。 调查 结果表明, 太湖 太银鱼能在紫云 山水库正常生 长并繁殖  相似文献   

19.
大银鱼池塘养殖试验林长虹,易剑国,薛仁宇(江苏盐城市水产生产服务站)(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大银鱼(Protosaxhylocranius)类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新银鱼亚科,是名贵经济鱼类。大银鱼由于商品价值高,具养殖周期短(6-8个月)、饵料...  相似文献   

20.
<正> 富水水库位于长江中游鄂南地区,拦截长江支流富水河,1966年竣工。水库面积55.73公里~2,平均水深13.1米。根据1985~1986年对其水文、水化学、水生生物和鱼类的调查,水库属中营养型,水生生物以大型浮游甲壳类较丰富,有适于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原名太湖短吻银鱼)繁殖和生长的条件。太湖新银鱼因繁殖力高和适应性强,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移植后与新水体中的其它鱼类的矛盾较小,而被一些湖泊作为移植对象,且已取得显著的效益。向富水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旨在查明这种鱼可否在大型水库中完成生活史并形成经济种群,为大型水库渔业增殖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