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鸡病原检测结果统计分析2023年1~3月共收到鸡疑似病例样品696份。检测结果显示,以免疫抑制性病原、呼吸道疾病病原、肝损伤性病原和细菌病原检出率相对较高。在免疫抑制性病原中,以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居多,其次是呼肠孤病毒(REOV)、马立克氏病毒(M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642-1646
<正>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 )是引起鸡T淋巴细胞致瘤的α疱疹病毒,该病毒导致一种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禽病,称为马立克病(MD)。已发现的MDV有3种血清型,Ⅰ型为致瘤性的MDV强毒株,Ⅱ型为无致瘤性的MDV毒株,Ⅲ型为火鸡疱疹病毒(简称HVT)。HVT与MDV有明显区别,对鸡无致病性,广泛用于预防MD的活疫苗。近年来,MDV的致瘤基因在疫苗的防御机制下逐渐出现多态性变化和点突变变化~([1]),从而  相似文献   

3.
使用从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实验感染鸡的主要羽毛区的皮肤制备的 MD 沉淀抗原,共检查了1,495只鸡。其中未感染 MDV 的健康鸡104只(全部阴性),实验感染 MDV 的鸡127只(72只阳性,占56.7%),火鸡疱疹病毒(HVT)免疫的鸡81只(全部阴性),实验感染鸡成髓细胞增生性白血病病毒(AMV)的鸡67只(全部阴性),实验感染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病毒的鸡各60只(全部阴性),未见 MD发病鸡场的鸡624只(119只阳性,占19.1%),MD 发病鸡场的鸡312只(168只阳性,占53.8%)。另外,还与英国的 MD 沉淀抗原对84份被检血清作了比较试验,皮肤抗原的反应强度较弱,但检出率与英国抗原完全一致。试验证明,用 MDV 实验感染鸡的皮肤制备的 MD 沉淀抗原检查被检鸡的血清对 MD 的反应是特异性的。这种抗原不仅具有实际应用于 MD 诊断的价值,而且也可以应用于 MD 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使用已知抗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血清进行免疫扩散试验,共检查了1,933只鸡的羽髓材料,其中未感染MDV的健康鸡104只(全部阴性),实验感染MDV的鸡475只(469只阳性,占98.73%),火鸡疱疹病毒(HVT)免疫的鸡56只(全部阴性),实验感染鸡成髓细胞增生性白血病病毒(AMV)的鸡107只(全部阴性),实验感染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病毒的鸡各60只(全部阴性),非MD发病鸡场的鸡545只(19只阳性,占3.48%),MD发病鸡场的鸡466只(252只阳性,占54.08%)。在实验感染鸡中,MDV羽髓抗原的最早检出时间大约在感染后的第13~14天,最适检出时间大约在20~30天。临床耐过鸡的羽髓抗原检出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另外,把在非MD发病鸡场检出的羽髓抗原阳性鸡的抗凝全血接种于5日龄的鸡胚卵黄囊,接种后14天检查绒毛尿囊膜,在大多数接种胚中可见典型的病毒痘斑,说明羽髓抗原阳性鸡的血流中确实含有MDV;也就是说,用已知MDV阳性血清检查羽髓抗原来诊断MD的免疫扩散试验是特异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五种 :传染性因素、药物因素、营养因素、毒物因素、应激因素。1 传染性因素1 1 鸡马立克氏病 (MD) 马立克病毒 (MDV)主要侵害机体免疫器官的T、B淋巴细胞 ,导致法氏囊和胸腺严重萎缩 ,从而抑制体液和细胞介导免疫 ,因此 ,MDV感染可造成机体免疫抑制 ,使多种疫苗(如鸡新城疫等 )的免疫失败。1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主要侵害法氏囊造成法氏囊永久性损伤 ,从而降低机体体液免疫应答 ,降低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1 3 鸡传染性贫血因子 (CIA) 鸡传染性贫血因子病毒 …  相似文献   

6.
正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是一种感染禽类的免疫抑制性、致瘤性逆转录病毒,它可引起鸡、鸭、火鸡和其他禽类发生矮小综合征和慢性肿瘤,导致严重免疫抑制。当前REV在我国流行非常严重,是威胁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REV不仅可以发生单独感染,该病毒与其他禽类病毒混合感染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这进一步增加了防控的难度。REV与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混合感染以及重组不仅能够增强MDV的致病性,还加剧了MDV的不断变异。然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商品化疫苗用于REV的预防,也没有行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一种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它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呼肠孤病毒(ARV)是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病毒.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鸡免疫抑制性病原混合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感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本研究应用PCR方法对来自江苏地区不同鸡群的376只病鸡进行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和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的检测。结果显示CIAV、MDV、REV和ALV的检出率分别为37.50%、25.00%、12.77%和33.51%,CIAV、MDV、REV和ALV的单一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5.16%、9.04%、1.60%和12.50%,被检鸡混合感染的总检出率为30.59%,二重感染以CIAV+ALV最为常见,检出率为7.45%,三重感染以CIAV+MDV+ALV最为常见,检出率为3.46%,四重感染检出率为1.06%。4种免疫抑制性病原感染间相互作用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表明,CIAV和REV感染间存在相互促进的趋势(P0.01)。结果表明,鸡群免疫抑制性病原的混合感染普遍存在,与临床上鸡群发病率高、多种病原感染、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生长缓慢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流行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禽类一种重要的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鸡群中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流行比较严重;REV与马立克病病毒(MDV)、鸡贫血病病毒(CAV)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几种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混合感染在我国部分养鸡场中均普遍存在,使得鸡群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导致禽流感、新城疫等重要疫苗免疫失败,并容易造成继发感染,使疫病的诊断和防控难度加大。另外,REV可以整合到MDV和鸡痘病毒(Fowlpox virus,FPV)基因组中,从而导致商品化疫苗受到污染,并可用做将外源基因插入到鸡和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载体;基于REV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新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PCR、实时荧光PCR、LAMP提高了诊断RE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一鸡群中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有许多种病毒感染可能在鸡群中引起免疫抑制,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LAV)、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禽呼肠孤病毒(ReoV、马立克病病毒(MDV)等。虽然它们分别能引起特定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其中有些病毒感染则以诱发鸡群的免疫抑制状态为其主要病理作用,仅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表现出特异性症状和病变,如REV、ReoV和CLAV;有些病毒的某些致病型株就只是引起免疫抑制,如IBDV的美国变异株及在市场上供应的某些毒力较强的商品疫苗株;有的病毒…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不同致病型毒株感染鸡后对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疫苗抗体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周龄接种MDV超强毒株RBIB和7日龄接种MDV强毒株GA的鸡HI效价均显著低于对照鸡,但在本试验条件下尚未发现MDV感染对法氏囊病病毒疫苗免疫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鸡群多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共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0~2006年间通过对来自我国4个主要养鸡省区的193个商业鸡群共808只病/死鸡分别进行5种免疫抑制性病毒CIAV、IBDV、MDV、REV和ALV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CIAV、IBDV、MDV、ALV和REV的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65.56%和30.94%、49.14%和23.98%、35.63%和12.5%、12.22%和4.29%、12.22%和4.16%,其中被检鸡二重及多重混合感染的总阳性率为31.73%,最常见的共感染形式是MDV CIAV(阳性率为10.02%)和MDV ALV(阳性率为8.50%);7个不同品种鸡被各种病毒的感染率也不尽相同。结果证实,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在4个省区的商业鸡群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鸡抗马立克氏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鸡的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加上MDV的感染可导致宿主的免疫抑制,因此它是目前乃至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养鸡业中最具经济意义的疾病之一。MD的有效控制措施应包括三方面,即疫苗免疫、生物安全和抗病育种。但长期以来,养禽业主要依赖疫苗免疫,由于MDV的普遍存在及其毒力的不断增强等原因,  相似文献   

14.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禽类一种重要的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鸡群中REV流行比较严重;REV与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鸡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AV)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等几种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混合感染也比较普遍.鉴于REV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RE的诊断和综合防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日本每年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据1969年—1970年全国普查,360日龄以下的鸡有16%患淋巴肿瘤。MD患鸡不仅因肿瘤致死,还因感染马立克氏病毒(MDV)产生免疫抑制和降低生产性能、影响肉鸡的产肉性能。1972年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有效地控制了 MD,但仍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6.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鸡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引起鸡群的高死亡率及免疫抑制,对养禽业危害巨大.应用疫苗免疫是防制该病的主要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MD活疫苗814株及三价活疫苗可以有效地防制该病.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克礼  潘玲 《水禽世界》2005,(10):44-46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淋巴增生性疾病,病毒经空气传播,传染力很强,被感染鸡产生肿瘤和死亡,给养鸡业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国外,MD已成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受重视的鸡病之一.MDV感染可引起肿瘤,同时还能引起感染鸡的免疫抑制。MDV疫苗自20世纪60年代末用于生产后,已大大降低了本病所造成的损失一MDV是少数几种能在自然宿主中诱导产生肿瘤的疱疹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18.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以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1]),主要表现为外周神经以及其它器官与组织的单核细胞浸润,包括虹膜与皮肤,主要引起神经症状以及内脏肿瘤~([2])。该病能损伤鸡体的免疫器官,导致免疫抑制,易并发其它疾病~([3])。该病不能从鸡只传染给人,但是鸡只之间可以相互传播。因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尽管有多种诊断方法,但诊断和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尤其在疾病的早期,要靠检测病毒抗原。我们用多种IB病毒(IBV)株多次感染SPF鸡,制备IB阳性血清并经过纯化处理,用作第一抗体;用具有群特异性IB单克隆抗体(Mab)作为第二抗体;中间夹被检材料(抗原)。用标记的山羊抗鼠IgG为指示系统,5-氨基水构酸  相似文献   

20.
健康的鸡只在正常情况下会有良好的生产性能表现.但是,要养好健康的鸡群,则有赖于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管理、营养、免疫计划,而最重要的是有赖于免疫系统的健全发育.免疫系统的发育会受到数种病毒及非病毒因素的影响.在病毒方面,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里奥病毒(REO)、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禽白血病病毒(ALV)等数种为引起免疫抑制的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