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箱的制备:利用废木箱或用荆条、柳条等编织而成。箱的规格一般为内宽30厘米,长50厘米,高10厘米。每箱约装培养料3.5公斤。二、培养料配制:配方:1.木屑90%,麸皮(或米糠)10%。2.木屑85%,麸皮(或米糠)15%。3.棉籽皮79%,麸皮20%,石膏1%。配制时加水拌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0~65%。一般用手捏时,指缝有水滴又滴不下来为宜。三、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料每3.5公斤装入一个麻袋或布袋,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1.5~2小时,也可用蒸锅常压灭菌4~6小时。摆袋时,袋与袋之间要有间隙,让蒸气充分流通。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废料在花卉蔬菜上的再利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食用菌栽培废料按一定比例配入园艺植物、蔬菜基质栽培和基质育苗的栽培基质.可使作物出苗整齐.叶色浓绿。叶片厚而挺拔,植株生长矮壮;杜鹃、玫瑰等园艺植物单株每批开花量增加15.82%~30.77%.花期延长1.3-2.5d,病株率减少3.20%-8.70%;蕃茄、彩椒等基质栽培蔬菜单株结果数增加8.36%~20.00%,株产量提高7.48%~19.86%,病株率下降5.57%~7.72%;西兰花、甘蓝等秧苗苗高增加7.59%~10.89%,总叶数增加2.20%~7.80%,病株率下降4.69%~7.81%,成苗率提高7.5%~14.5%。  相似文献   

3.
姬松茸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生长条件菌丝生长温度10~35℃。出菇温度16~28℃。培养料含水量60%~65%,空气湿度80%~95%,酸碱度最好为65~68。2菌种选择目前用于栽培生产的有两个品种:小脚品种和大脚品种。大脚品种出菇密产量高,菇质好,价格高,一般每平方收干...  相似文献   

4.
四棱豆〔PsophocarpustetragonolobusL.D.C.〕,别名翼豆、热带大豆,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和粮食作物。以干重计,其嫩荚蛋白质含量可达15%~16%,最高达28%,富含VA和VC,主要用作蔬菜,可鲜炒、盐渍和作酱菜;其种子蛋白质含量高达30%~45%,油含量13%~1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每100g鲜重VE含量达126mg,主要用作粮食、榨油、加工制品(如豆粉、豆奶、食用油和人造黄油等);其鲜块根蛋白质含量8%~19%,为马铃薯的4倍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含…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以配方①:棉子壳50%,麸皮25%,玉米芯20%,米糠4%,石膏1%和配方②:棉子壳48%,麸皮25%,玉米芯12%,米糠7%。玉米粉2%,锯末5%,石膏l%为主的配方,是最有利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经济适用配方。  相似文献   

6.
于其建 《蔬菜》2000,(12):19-19
黄背木耳是食用菌中高温型耳类,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28℃,适宜春夏栽培,其生活力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强的抗霉力和较高的生物转化率。它的营养同黑木耳相似,富含蛋白质和铁,具有清肺、益气、止痛、活血和排除体内垃圾等保健作用。 一、栽培时间 黄淮地区一般在4~5月份接种栽培袋,5~6月份开始出耳,9~10月份栽培结束,生育期75~90天。每100kg棉籽壳可产干耳10~15kg,经济效益可观。 二、栽培方法 1.栽培料配方 (1)棉籽壳78%,米糠或麸皮18%,石膏粉1%,过磷酸钙1%,石灰 2%。 …  相似文献   

7.
日照市沿海地区栽培红地球葡萄,因降雨频繁、年平均降雨量大(868.5mm)、降雨集中(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2%),表现病害严重。一般年份黑痘病病穗率达30%~50%,病叶率达40%以上,高发年份病穗、病果率100%,病果(粒)率达93%;白腐病病穗率一般为30%~40%;炭疽病病穗率一般为10%~15%;穗轴褐枯病病穗率为10%~30%;霜霉病普遍而严重,防治十分困难;日灼病病穗率一般为10%~15%,高发园片达60%~100%。果实着色差,含糖量低。因此,不适于大面积发展;小面积经营应加强病害防治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8.
曾绩 《食用菌》2006,28(3):45-45
草菇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的室外稻草生料堆式栽培,虽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产量低且不稳定,生物学效益平均只有7%左右;以稻草为主料,二次发酵床架式栽培草菇的生物学效率一般为10%~20%,比室外堆栽提高2~3倍。但对于大面积栽培,培养料发酵处理需要花大量的劳动力;广东等地推广的室内巴氏消毒处理栽培法,一般以棉子壳、废棉为主料,栽培草菇的生物学效率在25%~35%,但生产成本高、病虫害多、稳定性差。至今为止,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了不同的草菇栽培模式,但因其特有的种性和生态习性使得这些人工栽培模式的产量低且不稳定,仍然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化、规范化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吕本国  王伯华 《蔬菜》1999,(11):19-19
黑木耳生产长期以来用椴木栽培,产量低、成本高、耗材大,每100kg木材只能生产1.5kg木耳。现在改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甘蔗渣代料栽培法,每100kg代料可生产干木耳6~10kg,单产提高4~5倍,代料速生高产栽培的技术是。一、栽培时间与培养料配制1.栽培的时间代料栽培黑木耳,从接种到出菇只要45~55天,牛产周期100~120天,比原生产时间缩短50%~60%,将原来1年长1季改为春秋长两季:春季2~3月接种,9~10月子实体生长;秋季8~9月接种,10~11月子实体生长,但要避开高…  相似文献   

10.
陈海东 《广西园艺》2004,15(4):55-56
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良好的滋补品。据有关单位分析结果:鲜枣含糖率25%~43.9%,干枣含糖率在50.3%~86.9%,100g鲜枣发热量为103kcal,干枣为309kcal,与米及面粉相近,故可代替粮食。枣果含蛋白质1.2%~3.3%,脂肪0.2%~0.4%及多种矿质元素,如铁、磷、钙等,是人体所必需。  相似文献   

11.
培养料C/N和含N量对毛木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商业化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不需添加有机氮源,采用高C/N(60~100:1)和低含N量(0.4%~0.8%)的配方,干耳生物学效率(ABE%)为20%~24%,出耳后污染少,耳片商品率高。干耳产量(y_1=ABE%)、单袋经济效益(y_2,元/袋)、培养料C/N(x_1)及N%(x_2)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_1=-15.1746 20.4322 lgx_1,r=0.9630,P>0.01; y_2=-3.5729 2.8329 lgx_1,r=0.9815,P>0.01; y_1=20.9942-20.7741 lgx_2,r=-0.9474,P>0.01; y_2=1.4202-2.4361 lgx_2,r=-0.8061,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商品性要求,袋栽金针菇2潮后一般不再进行出菇管理。实际上,这时的菌棒仍有出菇趋势,由于塑料皮限制其生长,且阻碍补水补养,致使无法产生商品性好的菇,培养基中养分无法利用充分。试验中割破塑料皮,采用脱袋排场盖膜法和脱袋拱棚盖膜法进行继续出菇管理,并设置对照。结果表明,2种措施可分别再出菇3潮,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34%和28%,商品性满足三级以上标准,是可推广的金针菇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总结优化灰树花出菇和开片的关键技术和时机,对比分析了光诱导催蕾时机、开袋出菇时机和袋口保湿措施3个因素对灰树花工厂化袋栽的单产、朵形和开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处理中,A2B1C2组合的单产、菇丛体积和开片率均表现最优;因此得出最优的栽培工艺为:双层装袋,走菌满袋后10 d控制光照度在50~100 lx下进行光诱导;袋口菌丝组织化、分泌出细密的小水珠、开始皱缩时,菌包开袋进行出菇管理,控制环境温度在22~25℃,湿度在90%~95%,CO2浓度低于0.1%,光照度为200~500 lx;开袋时切除外袋10 cm以上部分,内外袋间蓄水出菇,开片后期除去外袋直至采收。  相似文献   

14.
以猴头菇为研究对象,采用金针菇菌糠、滤泥等廉价培养基质,通过优化液体菌种和栽培培养基配方、栽培方式等建立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猴头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H3,培养到第4天时活力最强;猴头菇栽培培养基配方W2;栽培方式以小口径、不需要搔菌为好;比较菌糠培养基与纯玉米芯培养基栽培获得的子实体,金针菇菌糠培养基培养的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更快,菌丝满袋时间和现蕾时间更短,子实体重量提高44%,并且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豌豆秸秆栽培料进行不同配方的平菇袋栽试验 ,结果表明 ,生长于不同配方中的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不同 ,最佳配方为B ,C次之 ,其生物学效率和产量分别为 310 %、 6 2 0kg/ 16 0袋 ;2 90 %、 5 80kg/ 16 0袋 ,在当地平菇栽培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木耳菌糠袋栽滑菇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不同比例的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袋栽滑菇,以培养料(木屑89%、麦麸10%、石膏1%)为对照,探讨木耳菌糠栽培滑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木耳菌糠添加量25%~45%时,可缩短发菌天数,其中菌糠添加量为45%时,满袋天数仅需52 d,并且长势较好;但菌糠添加量为55%~65%时,则延长了发菌天数,而且菌丝稀疏,长势也弱。对照(CK)与木耳菌糠添加量是25%~45%时,子实体生长良好,并且出菇整齐;菌糠添加量为55%~65%,则出菇不整齐。CK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但配方4(菌糠45%、木屑34%、麦麸10%、石膏1%)的生物学效率与CK差异不大,从成本和生态效益考虑,配方4栽培滑菇具有可行性,并已在广灵县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用有机硅喷雾助剂在苹果上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迈图高新材料集团开发的Silwet系列有机硅农用喷雾助剂杰效利、喜施和丝润在不同品种苹果上套袋前单独使用、与不同杀虫剂混用及套袋后单独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杰效利、喜施和丝润套袋前单独使用对不同品种苹果幼果安全性表现一致,不同参试浓度对"嘎啦"、"乔纳金"幼果均未产生药害,但在苹果"红富士"品种上,500~2 000倍产生药害,且药害程度随用量提高而增加;与48%毒死蜱EC混用及单独喷施毒死蜱,在幼果表面果点处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套袋后使用有机硅助剂对果实和果袋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猕猴桃新品种皖金的采后贮藏特点,明晰其适宜的贮藏温度及包装膜袋厚度。【方法】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将部分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相对湿度(90±5)%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确定皖金适宜贮藏温度;在上述适宜贮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贮藏条件,采用不同厚度(0.01、0.03、0.05 mm)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袋密封包装果实,未包装果实为对照(CK2),筛选膜袋厚度。【结果】(1±0.5)℃贮藏温度下,果实贮藏保鲜效果较好,与(2±0.5)℃处理相比延长了有效贮藏期,与(0±0.5)℃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冷害的发生;在(1±0.5)℃下,不同厚度的膜袋包装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可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延长有效贮藏期,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其中0.03 mm PE膜袋处理果实贮藏效果更优。【结论】在(1±0.5)℃贮藏条件下,0.03 mm PE膜袋处理对延长皖金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期、减缓冷害发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连、雷公藤、青蒿和川楝子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辣椒炭疽病菌(Vermicularia capsici)的抑茵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g/mL时,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3种真菌生长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茵率为65%~68%;青蒿和川楝子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茵率分别为63%~85%和59%~77%;黄连、川楝子和雷公藤提取物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80%、48%~57%和59%~77%.此外还测定了黄连、川楝子提取物对几种真菌的毒力.该研究为跟踪抗茵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两种产自广东的粉孢牛肝菌(Tylopilus)——类铅紫粉孢牛肝菌(T.plumbeoviolaceoides)和花盖粉孢牛肝菌(GDGM27210)的子实体水提液和75%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两种牛肝菌的子实体水提液和75%乙醇提液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亚油酸自氧化和清除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的作用。其中水提液对抑制亚油酸自氧化作用效果较好,最大抑制率分别可达95.74%和92.79%;而75%乙醇提取液对清除DPPH.效果较好,最大清除率分别可达86.68%和94.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