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行山文书所见明代契约,其内容反映的是明代后期太行山南部地区的农村土地交易情况,是明代契约的一大新发现。太行山文书所见明代契约的格式发展较为完备,以土地买卖和典契为主,并出现了找补地价文契。当地官府对契约交易的监证并不严格,契尾均为手写版式,有部分契约对税粮过割的记载反映了当地可能存在实征底册。  相似文献   

2.
“公司+农户”模式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本文对”公司+农户”模式的缺陷从契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契约角度的分析从契约的不稳定性、契约的利益联结机制的不完备、准租金的挤占问题等方面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经济社会里,员工是企业的决定性的资源。用积极的心理契约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是当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介绍心理契约的概念,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探讨组织行为与员工心理契约的关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包括改进招聘及培训手段,员工激励,企业文化建设,来构建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典型实例剖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契约组织模式的几种类型,认为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契约关系稳定能有效降低生产经营的交易费用,且有利于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契约关系稳定性实现的路径: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组织健康发展;执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规范与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王潇 《农业考古》2020,(1):205-211
杜拉·欧罗波斯城(Dura-Europos)是塞琉古王国建立的一座希腊化城市。该城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羊皮卷和纸草文档,这些文献大多数属于帕提亚王国和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仅有少量断代于塞琉古王国统治时期。文献以官方文档居多,其中市民档案大多是市民个人的买卖契约、抵押贷款合同、婚姻协议以及财产分配文件,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杜拉城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文档的分析我们也能够对当时杜拉城内的社会背景略见一瞥。虽然塞琉古时期的文献极为有限,但是一份断代于公元前2世纪的土地售卖契约向我们透露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这份契约中涉及的当事人、土地以及买卖形式,反映了塞琉古王国初期在希腊化城市内建城制度,也勾勒出了杜拉·欧罗波斯城的早期社会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6.
新疆兵团团场的土地承包合同,不仅是明确团场和承包职工(家庭)之间土地承包关系的协议,还是体现团场基本经营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团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及保持兵团稳定的重要形式。兵团团场从改革开放之初,农业土地承包就采取了合同的形式,经过20多年的艰难发展,虽然不断规范、逐步完善,但依然存在许多特殊、复杂的问题。本文着重就其法律属性问题进行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把农民合作组织视为是由一系列的长期契约关系所构成的一个"契约集",把对其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转化为对该组织内部契约模式的选择问题;通过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分析不同农民合作组织契约模式的形成机制和决定因素,并对云南蒙自甜石榴产销联合社进行个案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组织对于契约形式的选择是对多种因素综合权衡的结果;新的组织模式或契约安排与原有制度安排存在互补关系;合作组织模式的选择是影响合作效率和组织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一个有效率的组织模式既取决于组织自身的交易特性,又要考虑与外部交易环境的相容性;契约选择的过程要遵循客观的演化规律,但不必拘泥于某一既定形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农业企业组织的形式及演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农业特征决定以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交易行动主体,农业组织才具有企业行为能力.中国现代农业企业组织的典型形式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其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契约形式的变化,农户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现代农业企业组织的演进逻辑,是根据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的消长变化,选择成本最低的契约形式.  相似文献   

9.
高职校企合作契约是校企合作深化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对校企合作契约的研究甚少。通过对高职校企契约必要性的分析,构建了校企合作契约模型,以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契约建设为例,对校企合作契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望能对高职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和合作实践效果的提高提供重要的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中的心理契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规范高校师生关系的旧有心理契约已经趋于崩溃,而新的心理契约尚未重建。缺失心理契约支撑的书面契约无法完成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历史使命,而心理契约重建路径的有效探寻,建立在对心理契约主要特征的深刻洞悉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贵州清水江下游流域两个苗族家族的1001份清代田土和山林契约为样本,对苗族土地买卖特征进行抽样统计,揭示了清代苗族土地买卖存在以下特征:土地交易存在周期性波动规律,并受国内乃至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木材贸易的兴衰直接影响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并且,林契交易与田契交易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传统和现代价值系统并存,传统正遭遇现代冲击的表达困境;同时,传统、现代发挥机制与作用不同,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土地流转效果差异很大、土地流转率总体偏低。该研究归纳概括已有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理解村庄现存传统习惯、现代契约选择及其对农民行为尤其是农民土地流转的影响机理提供逻辑基础。结果表明,农民经营活动进入市场必须要面临的风险与传统观念下的"生存伦理"相悖,人际关系与利益最大化的两难抉择,传统封闭性与现代开放农村社区各有利弊,契约选择机制存在问题。因此,今后的公共政策需要协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结合村庄情况与农民当前处境进行区别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心理契约的概念、内涵与意义 ;建立心理契约的层次和企业以个人尊严为基础的企业心理契约构建方法 ,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图书馆管理中心理契约的构建和维护。

  相似文献   

15.
中国长期处于城乡两极分化的格局,城市的非熟人社会即不完全契约社会和农村的熟人社会即完全契约社会迥然不同。深入探讨两种社会的类型特质及比较分析,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得出的结论是农民工在非熟人社会的求职风险高于熟人社会。提出了规避非熟人社会农民工求职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红丽  乔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15-4316,4319
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山西农民的宪法契约意识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宪法知识及权利运用的相关分析,并针对山西农民宪法契约意识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权利运行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心理契约引入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来,对于处理好高校和辅导员关系、辅导员自身发展和职业发展有着实践性操作价值。本文结合辅导员心理契约特征、心理契约违背及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困境,提出通过心理契约的构建、调整和维护过程,从满足主体心理需要,制定科学、人性考评体系,塑造优秀团队文化等路径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构建和维护。  相似文献   

19.
从教师期望的概念界定与心理契约的导入着手,解剖师生和谐共振和心理契约2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探究师生心理契约达成的内在模式及动态平衡,以期能促进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师生和谐共振关系中得到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春节以来,民工荒问题再次出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民工荒产生的历史根源及生成逻辑,并指出民工荒的产生是由于双方对于心理契约的违背,最后得出结论:重建心理契约是化解民工荒、构建劳资双方和谐关系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