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杂交旱稻保持系沪旱1B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沪旱1B/Ⅱ-32B杂交的F2群体,对水稻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研究其遗传机制,以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试验共检测到10个与柱头外露率有关的QTLs,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检测到3个影响单边柱头外露率(PSES)的QTLs,分别位于3号、7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21.44%;检测到2个影响双边柱头外露率(PDES)的QTLs,位于3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15.98%;检测到5个影响总柱头外露率(PES)的QTLs,位于3,4,7,9号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上有2个QTLs位点,总柱头外露率QTLs的单独贡献率在6.86%~9.73%之间,联合贡献率为39.42%.QTL上位性分析,检测到7对显著互作位点,解释了表型变异的67.39%,检测到的上位性效应主要以加性/加性互作效应为主,部分主效QTLs参与了互作.这些QTLs分子标记为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控制水稻柱头外露率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柱头外露率的遗传机理,用柱头外露率低的粳稻品种糯5号与柱头外露率高的籼稻品种优ⅠB构建包含190株的F2群体.在长沙对各单株进行柱头外露率调查,并用均匀覆盖水稻整个基因组的92个SSR标记构建连锁遗传图谱,进行控制柱头外露率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柱头外露率的3个QTL为qPES-2、qPES-5、qSPES-8,分别位于第2染色体的RM1285~RM12595、第5染色体的RM17952~RM18114、第8染色体的RM8020~RM7080,QTL的LOD峰值分别为3.54、4.79、3.85,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0.1%、11.1%、9.0%,增效基因皆来源于高柱头外露率的亲本优ⅠB.研究并发现控制单边柱头外露率的QTL与总外露率的完全一致,第5染色体检测到的QTL是1个新的座位.  相似文献   

3.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辽粳371×辽粳326株高(plant height,PH)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株高性状的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0),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分别为11.7和4.3,主基因遗传率为90.0%.经SSR标记,利用Qgene软件对该F2代群体进行QTL分析,在第9条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株高性状QTL位点qPH-9-1和qPH-9-2,LOD值分别为6.4和4.1,加性效应为24.2和4.1,贡献率为18.7%和12.3%.  相似文献   

4.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辽粳371×辽梗326一次枝梗数(primary branch number,PBN)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一次枝梗数性状的遗传符合两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4),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同,均为-0.618;主基因遗传率为48.4%.经SSR标记,利用Qgene软件对该F2代群体进行QTL分析,在第1和第8染色体上定位到两个基因位点qPBN-1-1和qPBN-8-1,加性效应分别为-0.736和-0.388,贡献率分别为11.7%和10.8%.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物科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利用高柱头外露率籼稻品种贵2136S作为母本、低柱头外露率粳稻品种日本晴作为父本,构建了由237个单株组成的F_2群体,并对柱头外露率、穗粒数和柱头颜色进行表型调查和相关性分析,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uantative trait loci,QTL)检测,最终构建了一张包括146对InDel标记和7对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图谱总长为1 921.03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2.56 cM。共检测到38个与柱头外露率、穗粒数和柱头颜色相关的QTL,其中包括6个主效QTL,分别为1个控制柱头单边外露率的QTL、1个控制柱头双边外露率的QTL、1个控制柱头总外露率的QTL、1个控制穗粒数的QTL和2个控制柱头颜色的QTL。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甜玉米果皮厚度性状进行主基因 + 多基因遗传分析及 QTL 定位,研究甜玉米果皮厚度 的遗传机理,选育优质甜玉米品种。【方法】选用果皮厚度差异显著的甜玉米自交系 T15 与 T77 配制杂交组合 T77×T15。以该组合的 F2 群体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方法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合 F2 群 体各单株的果皮厚度及 SSR 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甜玉米果皮厚度进行 QTL 定位。【结果】甜 玉米果皮厚度的最适模型为 A-1,即受 1 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和部分显性的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 69.10%。 在第 5、8 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出 3 个与果皮厚度相关的 QTL,其中第 5 染色体 bin5.04 区域检测到 2 个 QTL, 分别位于标记区间 bnlg150~bnlg653 和 bnlg653~bnlg1208,加性效应值分别为 -2.39 和 -3.01;位于第 8 染色体 的 QTL 在 bin8.03~bin8.04 区域,标记区间为 umc1741~bnlg2046,加性效应值为 -3.06,表型贡献率为 22.02%。 【结论】甜玉米果皮厚度以主基因效应为主,在育种实践中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遗传改良选择。试验检测到的 QTL 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品质育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仙居鸡和隐性白羽鸡为材料,测定亲本P1、P2、F1和F2 4个世代的12周龄体重,应用4个世代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分析鸡体重遗传规律,可为该性状的QTL初级与精细定位、体重的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基础。结果表明:以性别和正反交矫正后的鸡12周龄体重为2对等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为0.610 4,多基因的遗传率为0.165 9,且两主基因的效应相等。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稻柱头外露率差异极显著的亲本Ⅱ-32B和冈46B杂交,对亲本、F1和F2群体进行柱头外露率鉴定,F1柱头外露率介于高、低柱头外露率亲本Ⅱ-32B和冈46B之间;F2群体柱头外露率表现正态分布,说明柱头外露率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498个F2单株群体中选择极端高柱头外露率和极端低柱头外露率的单株分别组成高、低柱头外露率池,利用91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引物RM3437、RM31、RM3188、RM5310和RM3395在两亲本和两池间均检测到多态性;单标记分析法表明,第5染色体上的RM3437和RM31,第2染色体上的RM3188,第1染色体上的RM5310和第8染色体上的RM3395与柱头外露率呈极显著连锁关系,对该群体柱头外露率的贡献率分别为13.65%、13.62%、7.09%、4.63%和4.83%.第5染色体上的RM3437、RM31可能与同一个主效QTL连锁,该两标记可用于水稻高柱头外露率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不同遗传世代QTL定位结果的差异,鉴定新的稳定表达的主效QTL,为水稻高产和穗型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信息。以沈农0530-9和北陆129杂交衍生的F2群体和F2∶3家系为试验材料,对穗部性状和籽粒大小性状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共检测到47个穗粒性状相关的QTL,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F2和F2:3群体分别均检测到30个QTL,2个群体检测到的QTL的LOD值、贡献率和效应值存在明显差异,仅有13个QTL能在2个群体中稳定表达;QTL存在明显的遗传重叠现象,成簇分布在第1、2、3、6和9号染色体上,5个区段包含23个相关QTL,占QTL总数的55.32%,其它QTL在染色体上相互独立。不同遗传世代QTL定位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位于第2和9号染色体上位点是调控穗粒性状的稳定表达的多效性热点区域,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上QTLq PL2、q PW2和q ST2是3个新的稳定表达的QTL,值得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水稻4个异交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由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作图群体(BC1F12),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对水稻4个异交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开颖角度检测到2个QTL,分别位于第 12 染色体的C1069-R1709和R270-G2140区间,共解释性状变异的18.51%,2个位点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Kasalath.柱头外露率检测到1个QTL,位于第 3 染色体的C63-C563区间,解释性状变异的15.99%,增效等位基因来自Kasalath.单花开花历时检测到1个QTL,位于第9染色体的G385-R2272区间,解释性状变异的10.75%,增效等位基因来自Kasalath.包颈长检测到3个QTL,分别位于第3染色体的C136-R250、第5染色体的R521-C1230和第10染色体的R2194-R1629区间,共解释性状变异的39.40%,qPEL-5位点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Nipponbare,qPEL-3和qPEL-10位点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Kasalath.  相似文献   

11.
对生产上广泛应用的24份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异交性能的分析表明:在7个开花性状中,只有开花历时和开花时间与异交结实率呈负相关,而柱头双边外露率、包颈粒率、柱头单边外露率、张颖角度、开花历期都与异交结实率呈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各个开花性状与异交结实率的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包颈粒率、柱头单边外露率、张颖角度、柱头双边外露率、开花历期、开花时间、开花历时;其中包颈粒率、柱头单边外露率、张颖角度、柱头双边外露率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作用都远大于间接作用,这表明这几个性状与异交结实率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开花历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  相似文献   

12.
水稻异交性状的质核互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三套同核异质系分析了影响水稻异交性能的九项性状质、核、互作关系.结果表明,柱头总外露率、双外露率主要受核背景控制,也受质的影响;总外露率还有质该互作效应.包粒率、株高、穗颈节长和倒一节长主要受质背景控制;其中包粒率还受质核互作和核的影响;株高和穗颈节长也有核的作用.住头单外露率以核质工作效应为主,同时也有质的作用.闭颖率和倒二节长则主要受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与正常胞质相比,不育胞质具有提高柱头外露率和包粒率,降低株高、穗颈节长和倒一节长的作用.K型胞质和D型胞质对提高柱头外露率的作用明显优于W型胞质.讨论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高柱头外露率的50S作母本,低柱头外露率的三系粳稻保持系连B作父本杂交,种植F2群体,取单株调查柱头外露率,分析表明柱头外露率接近正态分布,均值为31.5%,变异幅度较大,外露率超过80%的比例仅有1.5%。据此认为粳稻遗传背景的高柱头外露率品系选育难度较大,并对高柱头外露选育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The efficiency of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percentage of exserted stigmas. To identify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 for this trait, we conducted QTL mapping using 75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s) developed from a cross between the donor parent, Xieqingzao B(XQZB), a maintainer line which has high stigma exsertion and the recurrent parent, Zhonghui 9308(ZH9308), a restorer line which has low stigma exsertion. A total of nine QTLs(qSSE5, qSSE10, qSSE11, qDSE10, qDSE11, qTSE5, qTSE6, qTSE10, and qTSE11) for single stigma exsertion(SSE), dual stigma exsertion(DSE) and total stigma exsertion(TSE) were assessed in two environments(Hainan and Zhejiang). Six of these QTLs(qSSE10, qSSE11, qDSE10, qDSE11, qTSE10, and qTSE11) were found in both environments, while one QTL(qTSE6) was found in only Hainan, and two QTLs(qSSE5 and qTSE5) were found in only Zhejiang. The qSSE10, qSSE11, qDSE10, qDSE11, qTSE6, qTSE10, and qTSE11 allele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parent XQZB, exhibited a positive additive effect. In contrast, the qSSE5 and qTSE5 allele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parent ZH9308, exhibited a negative additive effect. The SSE, DSE and TSE trait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in an environmentally dependent manner.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ines showing higher values for SSE were more likely to exhibit increased values for DSE, which would ultimately increase TSE. To evaluate the advantage of exserted stigmas for cross-pollination, single, dual and total stigma exser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separately in future attempts at genetic improvement to achieve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rice hybrid seed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fine mapping, gene cloning and particularly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 on the latter and with an emphasis the phenotypic effect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QTLs for practical use in hybrid rice breeding.  相似文献   

15.
利用几个柱头外露率较高的品系与闭花授粉的大黑杂交,研究了栽培稻柱头外露性的遗传。试验表明,柱头外露性受一显性主基因(Ex)和一些微效基因所控制。通过连续回交和选择,已将籼型品系的柱头外露特性导入粳稻品种之中。  相似文献   

16.
以抗稻瘟病水稻材料金山B-1抗病近等基因系05AMA59(携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1)、05AMA71(携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9)为抗性供体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回交和聚合杂交,将Pi-1、Pi-9基因导入花紫A(B)中,并在选择加代过程中改良其稻瘟病抗性.(1)遗传背景分析表明,Pi-1和Pi-9基因已成功导入新育成的不育系益农A(B)中,其遗传背景基本恢复为轮回亲本花紫A(B)的遗传背景;(2)益农A(B)的室内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均表现抗病,抗性水平和抗谱均明显高于感病对照花紫A(B);(3)益农A与原来的花紫A在生育期、株高、穗粒数等重要农艺性状以及柱头外露率、异交结实率等方面均相似,益农A与花紫A所配的杂种一代在产量、株高、生育期等主要农艺性状上也相近,表明益农A保留了花紫A配合力高、米质优、异交率高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7.
大柱头水稻花器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3个大柱头亲本与4个雄性不育保持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F_1,考查9个花器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柱头外露率具有最大的遗传变异,雌蕊诸性状次之。所有性状的广泛变异主要来源于遗传差异。大多数性状间的加性遗传相关明显。因此,杂交早代对这些性状的直接和间接选择都是有效的。长柱头、窄颖花基因型对提高柱头外露率有近乎同等的、重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7对早籼不育系、保持系按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的不育杂种在田间进行天然异交试验。双列联合分析了天然异交率和14个花器性状。其中柱头宽、子房长和柱头角度的基因型差异不显著。与常规稻比较,不育系花器构造无显著改良,但开花习性有利于异交。花器构造诸性状与异交率呈遗传负相关,开花习性诸性状则相反。柱头单边和总外露率与异交率的关系最密切。遗传决定异交的最佳性状组合为高柱头外露、大柱头和小颖花。通径分析了各性状对异交的加性、非加性、表型和环境效应。讨论了现有不育系种质利用的途径和通过4个花器性状的改良提高不育系异交率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9.
几种优良品种花器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取 1 2个品种对 1 0个花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 ,得知大多数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大 ,仅颖花宽较小 ,柱头外露率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 ,且选择效率最高。由此推论可通过杂交选择方法提高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多数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较大。通径分析表明 ,长颖花对提高柱头外露率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20.
全东兴  周广春  孟维韧  郭唏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16-10618,10643
[目的]了解吉林省新育成BT型不育系开花习性,为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吉林最新育成的三系粳稻不育系为材料,田间观察不育系的开花历期、开花动态、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等开花习性。[结果]6个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可以分为2类,A1、A2和A3可以分为一组,即始花时间早,终花时间也较早,花期集中,开花持续时间只有3h;开花高峰集中在11:00~11:30,午前花率很高,平均为88.3%,最高达到了93.8%。其他3个不育系分为另一组,始花时间较晚,终花时间也晚,开花时间长,开花高峰晚,基本都集中在12:30~13:00,午前花率很低,平均在46.0%,最高为59.0%。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和柱头外露率、开颖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6和0.955。[结论]选育柱头外露率高、开颖时间长的不育系可以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