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烘烤工艺改进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密集烤烟房配套的烘烤工艺,依据现有烘烤理论设置改进的烘烤工艺.以常规烘烤工艺为对照进行了烘烤比较。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工艺相比,改进的烘烤工艺成熟度和叶片结构有所提高,总的外观质量较好;总糖、总氮、烟碱、蛋白质的含量及总糖与还原糖的差值有所降低,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改进的烘烤工艺阶段简单,操作方便.烟叶烘烤后,比常规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橘黄烟、上等烟、上中等烟比例分别增加3.38、4.74、2.03百分点,鲜干比提高0.03,均价提高0.53元/kg;各部位烟叶的香气物质总含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动化加热排湿设备改造传统烤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解决烤烟烘烤工艺难落实的问题,把自动化密集烤房的自动加煤供热、自动通风排湿及控制系统加以改造后,组装到立式炉烤房上,改建成自动加热排湿烤房.试验结果表明,该烤房温湿度能完全自动控制,升温灵,控温稳,平面温差小,能准确落实优质烟烘烤工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使桔黄色烟比例提高13.51%,均价增加1.51元/kg,上等烟比例提高16.87%,烟叶的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3.25%和2.89%,淀粉降低0.70%,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同时还降低烘烤能耗成本32.02%.  相似文献   

3.
高温热泵烟叶烤房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泵可把电能转换为热能,同时又能够回收排湿过程中排出的热量,热泵烤烟房在能源的利用方面比燃煤烤房节省成本10%以上。烤烟试验结果表明,其可严格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对烟叶进行烘烤,自动化程度高,实现恒温控制;升温灵活、温度均匀,烤后烟叶成熟度好、颜色鲜亮、叶面叶背色度均匀一致,烟叶颜色均匀度好、组织结构疏松、油分足,杂色烟比例小,提高了烟叶的内在质量和上、中等烟比例,改善了烟叶的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烟叶质量,优化烘烤工艺,采用生物质烤房烟夹装烟方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变黄期3个关键温度节点不同湿度对初烤烟叶烘烤损失率、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期38℃、40℃、42℃关键干球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湿球温度36℃、37℃、37℃的中湿烘烤方法,烤后烟叶损失率最低,为12.50%,上等烟比例为78.2%,桔黄烟比例为86.7%,收购均价为33.29元/kg,且化学成分较协调,烟碱含量为4.05%,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分别为23.53%、15.02%、2.26%,两糖比、氮碱比、钾氯比分别为1.57、0.56、6.39。  相似文献   

5.
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对云烟87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对水城主栽品种云烟87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采用2种烘烤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种烘烤工艺在烘烤耗能方面相当,中温中湿烘烤工艺较常规三段式烘烤工艺有利于降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对烟叶的香气质、吃味、杂气方面有改善作用,同时对烤后烟叶的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6.
探索烟夹装烟烘烤过程中不同干球温度稳温点对应的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及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以烤房湿球温度为影响因子,研究了不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感官质量的影响及内在质量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中湿处理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较低,常规化学成分指标相对更加协调,感官质量较佳;不同烘烤工艺处理烤后烟叶57种中性挥发性香气成分总量无显著差异,但呋喃类、新植二烯和酸类香气物质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感官质量与烟碱、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香气物质总量相关性不显著;相比香气物质,常规化学成分与烟叶感官质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更大,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淀粉是影响烤后烟叶感官质量的关键因素。综合来看,中湿烘烤处理烤后烟叶质量相对较佳。本研究为烟夹装烟烘烤过程中关键稳温点调控湿球温度来提高烤后烟叶品质,及探索烤后烟叶内在质量指标的关联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重庆烟区K326上部叶初烤烟叶质量及确定相应的烘烤工艺参数,实现烘烤过程提质增香。[方法]设定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三段式烘烤工艺、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4个处理,研究不同工艺烘烤过程中K326同一成熟度的上部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变黄及定色阶段,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最充分;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最少,且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50.53 mg/g。[结论]在变黄及定色阶段,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最利于烘烤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形成适合宝鸡烟区烤烟品种烟叶烘烤工艺,采用标准密集烤房开展不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内外在质量和主要经济性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烘烤工艺相比,适当提高湿球温度,可以提高烟叶外观质量,主要改善烟叶油分、颜色、色度。烘烤工艺优化主要对叶质重、叶宽收缩率和叶片厚度影响较大,可促进上等烟比例、橘黄烟比例、均价的提升;对烟碱、还原糖、总糖、总氮含量影响较大,进而影响了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而对钾、氯含量无明显影响;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在杂气、刺激性和余味方面。采取高低高湿球温度烘烤工艺可明显改善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有利于烤烟优良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以云烟87为材料,结合烟叶"饥饿代谢"和烘烤工艺调整,设置3种烘烤工艺处理,分析不同烘烤工艺对上部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变黄可降低烟叶淀粉、蛋白质、总糖、还原糖含量,提升总氮、烟碱含量,提升烟叶香味物质。  相似文献   

10.
变黄期不同烘烤时间及温湿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变黄期烘烤时间长短和湿球温度高低对烟叶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总的变黄期烘烤时间及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38℃变黄阶段,适当拉大干湿球温差,延长38℃变黄阶段烘烤时间,烤后烟叶质量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高,杂色烟比例较少;42℃变黄凋萎阶段烘烤时间控制在10~20 h、湿球控制36℃的处理较好,烤后成熟度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大,杂色烟叶较少,湿球温度低,虽有利减少杂色烟叶,但青筋烟较多,湿球温度高的处理杂色烟叶比例加大,颜色深暗;变黄时间中下部烟叶以60 h较为适宜,上部烟叶以65 h较为适宜,烤后成熟度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大,杂色烟叶比例较少;评吸质量表现为随着38、42℃变黄阶段的湿球温度增高和42℃凋萎时间拉长,烟叶评吸质量逐渐变差;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表现为随着38、42℃变黄阶段的湿球温度增高和42℃凋萎时间拉长,烟叶总糖、还原糖明显减少,烟碱增加,其他化学成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对两种烤房条件下的烤后烟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在密集烤房烘烤的烟叶整体质量优于气流上升式烤房烘烤的烟叶,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高于气流上升式烤房烘烤的烟叶,而总氮,烟碱含量低于在气流上升式烤房烘烤的烟叶;(2)密集烤房烘烤的烟叶的拉力、抗张强度、平衡含水率、填充值大于气流上升式烤房烘烤的烟叶,而厚度和叶质重则小于气流上升式烤房烘烤的烟叶。  相似文献   

12.
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普通烤房分别改造成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和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分析改造后密集烤房烘烤烟叶的成本及烘烤质量。[结果]改造后的密集烤房操作简便,烤烟安全性能较好;炕内上下和前后温差为2℃左右,湿差为0.5℃左右,均低于普通烤房,烘烤时间比普通烤房缩短5 h以上;烤出的烟叶色泽鲜亮,且避免了烟叶挂灰、烤黑等现象。与普通烤房相比,改造后密集烤房的装烟竿数增加37.5%,编烟数量增加67%,烤出的28炕烟叶的上等烟提高11.25个百分点,均价提高1.48元/kg,收益增加4 065元/hm2。[结论]改造后的密集烤房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烟农收入,应推广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  相似文献   

13.
研究温湿度对烟叶烘烤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湖南烤烟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工业可用性.采用温湿度控制烤烟箱,检测准确温湿度条件下烤烟烟叶的理化特性变化.故采用温湿度控制烤烟箱,以研究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对烟叶烘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准确的湿度控制烘烤出来的烟叶,橘黄烟和红棕烟比例明显增加,但杂色烟比例也稍有增多;同时烟碱、氯、总氮含量升高,总糖、还原糖含量减少,糖碱比接近于10,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均在适宜的范围内.因此,采用温湿度控制烤烟箱,烤出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灰色和劲头都明显优于温度控制的烟叶,刺激性也较小,只是杂气略重,并改善了烤后烟叶的香气质,提高了香气量,烟叶香气物质成分更加协调,是优质烟叶生产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的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湖南烤烟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其工业可用性;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自行研制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烤烟箱,针对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温度段,探讨了不同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适当提前进入关键温度段并适当延长时间,再配合合适的湿度条件,能够使烟叶充分变黄,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并且淀粉能够充分分解,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烟叶的香吃味并改善其内在品质,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和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烤房烘烤对豫西烤烟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不同类型烤房烘烤条件下的豫西烤烟中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目前大量使用的气流上升式烤房相比,气流下降式烤房和小密集式烤房烘烤对豫西烤烟不同部位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影响均较大.小密集式烤房明显促进豫西烤烟下部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促进了棕色化产物、类西柏烷类、苯丙氨酸类、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香气物质的形成;促进了中部叶片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形成;促进了烤烟上部叶片苯丙氨酸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产生.随烟叶部位上升,小密集式烤房对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效应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密集型烤房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密集型烤房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普通烤房挂竿、密集型烤房挂竿、密集型烤房散叶堆放、密集型烤房烟夹、密集型烤房散叶烟筐装烟5种方式的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方式的烤后烟叶的品质。结果表明:密集型烤房烘烤的烟叶经济性状明显优于普通烤房的,密集型烤房烘烤能增加烟叶的总糖含量,降低总氮含量。在密集型烤房的不同装烟方式中,散叶堆放、烟夹和散叶烟筐处理的烟叶的经济性状明显优于挂竿处理。综合认为,密集型烤房散叶堆放、烟夹和散叶烟筐装烟均有效提高初烤烟叶品质,其中,以散叶烟筐的烟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烘烤方式对烤烟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烘烤方式与烤烟香气成分的关系,以云烟87烟叶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烤房类型、装烟方式、装烟量和烘烤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烘烤方式对烤后烟叶香气成分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密集烤房采用密集挂竿和改良密集烘烤工艺烤出的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酸性、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此方式能够明显提高烟叶香气指数B值;普通烤房次之;采用密集烤房散叶堆放烘烤的烟叶香气量最低。  相似文献   

18.
在5连体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房顶设计建造了低成本的日光温室型太阳能集热器,并与没有接装集热器的密集烤房进行了烟叶烘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太阳能辅助供热密集烤房的平均单位干烟叶耗煤量(1.66 kg/kg)显著地低于对照烤房(2.02kg/kg);平均节煤率为17.82%,节电率为4.48%。5连体太阳能烤房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和外观质量均稍好于对照;相同部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对照均没有明显差异;香气成分含量高于对照遥表明5连体密集烤房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烟叶烘烤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气流下降式散叶插签烘烤与常规烘烤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飞 《农学学报》2013,3(3):75-78
为了解决烤烟生产在烘烤阶段用工量大及现有密集型烤房空间利用不足的问题,以大型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为试验材料,采用散叶插签烘烤的方法对气流下降式散叶插签烘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流下降式散叶插签烘烤比挂杆烘烤装烟量提升71%,每千克干烟可节约成本1.02元,中、上等烟比例气流下降式散叶插签烘烤比挂杆烘烤高0.36%。气流下降式散叶插签烘烤后的烟叶总糖、还原糖分别比挂杆烘烤提高了2.8%和2.0%,总植物比挂杆烘烤减少了0.3%,化学成分更为协调,而气流下降式散叶插签烘烤与挂杆烘烤烟叶感官评价方面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