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作物的生长是光形态建成的过程,光质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综述了光质对作物形态建成、光合作用、物质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通过光受体和激素调节等方面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光质在作物方面的研究方向和途径,提出了光质对作物生长发育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期为光质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光质调控蔬菜作物生长和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能量源和信息源,光质则作为光环境中的关键影响因子通过光受体传导途径调节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随着光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低成本高光效的人工光源的不断研发,光质调控技术已逐渐运用到蔬菜作物的生产过程。从光质调控植物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的机理、及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光质对蔬菜作物生长和形态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较详细介绍了光质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调控机理,在芽苗菜、绿叶类蔬菜、茄果类蔬菜和食用菌类等作物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及光质研究提高了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阐述了人工光环境下蔬菜作物栽培可供参考的光质配制方案,并提出仍需进一步研究光质对蔬菜各生育期的作用及综合光强和光周期进行试验,以期完善不同蔬菜作物光配方。  相似文献   

3.
矿质营养元素与果树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质营养是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对果树生长发育、果实品质、果树产量、抗性有重大影响。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果树果实矿质营养与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以期有针对性的进行合理肥料配置,真正起到平衡施肥,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主要果树果实品质遗传改良与提升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面总结分析国内外果树果实品质改良现状、中国果树品质改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成因,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柑橘、苹果、梨、桃及葡萄等主要果树果实品质遗传改良的目标、技术途径与成果、品质性状遗传倾向、芽变机理,并举例阐述柑橘原生质体融合与无核品种创制、功能型苹果及其育种技术体系创建、早熟核果类果树品种和无核葡萄胚培育种、野生樱桃李资源品种化及转基因缩短童期新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最后针对中国果实品质改良提出几条建议:进一步加强野生果树资源评价及亲本利用研究,努力拓宽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协同提升果实品质;进一步开展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以及芽变机理和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杂交育种与芽变选种优势互补的果树果实品质高效改良技术体系;进一步加强新品系的国际品种区域栽培试验及国际品种权申请与保护,培育国际性的果树“大品种”。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在落叶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赤霉素在落叶果树上应用范围很广,具有诱导无子果实的形成、提高座果率、改善果实品质、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早熟、延迟果树花期、增加果品贮藏能力和打破休眠的调控作用。文章对其研究进展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果树套袋栽培概况,果实内在品质形成的机理;综述了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外观品质、内在品质的影响;最后,对果实套袋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钙在果实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在果树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参与了植物体很多生理生化代谢。随着钙调素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钙被认为不仅是构成植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作为第二信使全程调控了植株生长和代谢的整个过程,并且在果实品质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钙在果实细胞中的分布及其作用、钙对果实生理生化的影响、钙对果实品质的影响3个方面,综述了钙在果实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环境对设施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弱光环境下设施桃果实品质的发育变化规律及形成机理。[方法]以3年生设施桃为试材,通过扣棚搭建2种不同的光环境(不遮荫、全光照和遮荫约35%),测定果实的体积及单果重和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等果实品质指标,研究不同光环境对设施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设施遮荫环境下,桃果实的体积及单果重较对照均减小,在果实生长发育早期,遮荫对果实体积和平均单果重的影响较小,后期影响较大。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与设施自然光环境相比,遮荫处理后桃树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降低,而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结论]该研究为设施果树的高效优质栽培的调控及提高设施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肥沃,阳光和雨水充足,适宜果树生长;但也常有旱灾、暴雨等恶劣天气现象发生,对果树幼苗阶段的生长、果树的周期生长发育、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形成等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减少极端环境对果树生长的影响、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本文根据山东省气象特征,分析了气象因素对果树的影响,并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0.
果实中花色素苷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色泽是决定果实商品价值的重要质量指标。果实的着色主要取决于果皮中的花色素苷,而它合成代谢的调控与基因和植物激素均有密切的联系。植物激素不仅直接影响细胞分裂的速度,而且还参与植物体内的许多生理生化反应,它对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和形态建成具有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就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的调控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为改善果实品质和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鸭梨不同树形的光分布及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照是梨树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树形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冠内各层次叶幕对光的截获和利用,继而影响一系列与光有关的生理生化过程,最终对果实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以改造后的单层开心树形(简称"开心形")和多主枝通透疏散形(简称"疏散形")的乔冠老鸭梨树为试材,对不同树形的光合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研究鸭梨不同树形的光分布状况及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老梨园更新改造适宜的树形。结果表明:由于单层开心形与疏散形的总枝量、短枝量以及短枝量/总枝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距,因而造成冠内有效光辐射、净光合速率和透光率的优劣,进而导致2种树形间产量和品质的显著差异。综合指标分析认为,乔砧大冠梨园的改造利用以选择开心树形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甜樱桃不同冠层部位的生理辐射光谱及果实品质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光纤光谱仪测定甜樱桃不同冠层部位的生理辐射光谱组成,并对不同冠层部位的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甜樱桃从树冠上层到下层,从外部到内部,生理辐射总辐射及光谱组成成分强度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果实单果重、VC、可溶性固形物(TSS)和总糖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有机酸含量显著上升,但可食率相近。树冠内生理辐射强,利于果实增大和VC、TSS、总糖含量的增加,但不利于有机酸积累。[结论]甜樱桃植株树冠越高大,树冠下层和内部的生理辐射强度越差,不利于光合积累,果实品质也越差;该研究为甜樱桃的整形修剪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渭北南部苹果产区不同栽培方式苹果纺锤形冠层光照分布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9年生细长纺锤形的双矮富士、矮化富士和自由纺锤形乔化富士树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冠层枝类组成、光照分布、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树体适宜光合区比例分别为67.84%、64.58%和56.28%,按株产折合产量分别为4078.4、3 499.8和2 183.6 kg/667 m2.双矮富士的果实产量和品质优于矮化富士和乔化富士,矮化富士的果实产量和品质优于乔化富士.细长纺锤形双矮富士和矮化富士树冠光照好,果实产量高,品质优,是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的树形和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树龄4 a玉露香梨为试材,研究倒伞形和圆柱形两种树形冠层内的光照分布及其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树形冠层内相对光照强度变化一致,都是从上层至下层,从外围至内膛逐渐减弱。两种树形的果形指数相近,单果质量、果肉硬度和石细胞含量也一致,都从树冠上层至下层逐渐降低,果形指数逐渐增高,可溶性固形物均表现为树冠中层>上层>下层。但圆柱形树体果实产量低于倒伞形树形,硬度和石细胞含量低于倒伞形树形;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都高于倒伞形树形。综和评价,圆柱形树形更适宜西北高原环境,生产实践中应结合修剪调整产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层纺锤形冠层结构与产量品质关系,分析树形结构的适宜性,为短枝苹果整形修剪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纺锤形苹果树为研究对象,测定冠层微气候因子、枝量、冠层结构及产量和品质参数,分析比较不同冠层间的差异。【结果】不同冠层的光照、温度、ACF、DIFN、MTA都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湿度,主枝长,主枝粗,冠层体积、LAI、产量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果实品质仅有果实着色面积在上层与中、下层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品质指标在各层间无显著差异,果实品质一致性较高;产量主要集中于树体中下部冠层,便于修剪、树体管理、采摘。【结论】树冠下部冠层产量平均为下部冠层产量平均为40 392 kg/hm2,中部冠层产量为15 081 kg/hm2,上部冠层产量为8 316 kg/hm2,产量主要集中于冠层中下部,便于管理和采摘,苹果分层纺锤形冠层通风透光条件良好,产量较高,品质指标在各层无显著差异,果实品质一致,有较好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5 a生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了苹果树生长期覆盖白色地膜、塑料地膜和黑色地布对冠层环境以及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的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顺序为白色地膜塑料地膜黑色地布,但冠层内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均不明显;叶片SPAD值和Pn顺序均表现为白色地膜黑色地布塑料地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形指数顺序均表现为白色地膜黑色地布塑料地膜,着色指数和光洁指数顺序均表现为白色地膜塑料地膜黑色地布。苹果树盘覆盖白色地膜有利于提高冠层内的光照强度,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昌平国家观测站和流村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分析昌平区苹果生育期内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对苹果品质的影响,研究得出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体系,为果品注入气象科技内涵的同时对苹果生长和生产管理条件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2018年气象条件中,气温和日照条件有利于苹果生长、发育、着色等品质形成;低温和降水量对苹果生长膨大造成影响,管理上采取防冻害、灌溉等措施保障了苹果品质。通过对苹果果树生长立地条件、果品生长气候条件、果品经营主体生产管理条件综合评分,对昌平富士苹果进行气候品质评分,认定认证区域苹果气候品质认证为特优。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环剥与玉泉冬枣树生长、果树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选取高接换冠3 a生(梨枣/酸枣)玉泉冬枣树进行了不同的环剥时期、环剥部位和环剥宽度试验,分别测定各环剥处理对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花开到45%时环剥最佳,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9%、30.1%、350.1 mg/100g,而可滴定酸最低,只有0.21%,愈合时间为32 d,其坐果率高达2.66%,平均产量最高达8.3 kg/株;环剥II级主枝+留营养枝虽然坐果率不及I级主枝,但单果重、产量、可溶性糖均为最高,分别达到22.8 g、9.7 kg/株、23.9%,环剥II级主枝+留营养枝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效果优于其他环剥部位;环剥宽度为1/6时对果树产量、果实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果树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适宜的环剥宽度应结合树体的长势根据需要来判定,长势差的树环剥宽度应窄,长势好的树环剥宽度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9.
磷素对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金妃"甜瓜为材料,采用基质培养方法,通过测定甜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总酸含量等营养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磷素用量对甜瓜营养品质形成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适宜的磷素用量(即0.9~1.2mmol·L-1)时,不仅可以改善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总酸含量等营养品质,而且也提高了产量;而当磷素用量低于0.6mmol·L-1或高于1.5mmol·L-1时,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树势对果实大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金术  王中炎 《湖南农业科学》2009,(12):119-121,130
以"翠玉"、"楚红"和"米良1号"等3个猕猴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树势与果实大小、品质、贮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树势是影响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因素,树势强壮的植株其果实大小是树势衰弱者果实大小的1.44~1.75倍,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高出1~1.7个百分点、冷藏寿命最多延长30 d左右.生产上必须从建园、施肥、修剪、疏果等方面培养强壮树势.以枝蔓生长季节末期(6月中旬),当年生枝蔓长枝(≥100 cm)所占比例作为衡量树势强弱的指标.各品种强壮树势具体指标为分别为:"翠玉"30%以上、"米良1号"33%以上、"楚红"4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