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用小肽产品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肽吸收机制与氨基酸不同,小肽的吸收主要依赖H^+浓度或Ca^2+离子浓度电导.是低能量消耗,逆浓度梯度转运过程,它不同于肠细胞游离氨基酸的主动运转过程,后者耗能高,易饱和,吸收速度慢。动物吸收蛋白质主要以小肽形式吸收,小分子活性多肽转运系统具有耗能低而不易饱和的特点,其吸收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
饲用大豆肽在仔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经水解制得的小分子肽混合物,具有降低脂肪沉积、促进矿物质吸收、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综合介绍了大豆肽的研究现状以及大豆肽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乐能小肽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肽营养成为动物营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肽能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和利用,而且小肽与氨基酸的吸收机制完全不同且互不干扰。相对于氨基酸,小肽在消化机理上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等特点。大豆蛋白是肽的主要来源,在肽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乐能小肽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将大豆蛋白降解为多肽、小肽及氨基酸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以下的小分子占肽总量的90%以上。乐能小肽具有如下特点:易于消化吸收,促进蛋白质合成;一些功能性小肽能显著提高动物体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此外,…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人体更好地吸收乳、豆蛋白 ,一直是食品科研的前沿课题。目前 ,“大豆活性肽和酪蛋白肽”工业化生产研究 ,在哈尔滨获得成功 ,填补了国内空白。肽是蛋白质分解的中间产物。过去 ,蛋白被认为必须分解成氨基酸 ,才能被人吸收。近来国际科学界发现 ,小分子形态的肽不但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而且它独有的生物活性功能 ,可以起到镇痛、调节体温、血压、脉搏 ,促进钙吸收和增强免疫等多种作用。于是 ,大豆活性肽和酪蛋白活性肽成为国际90年代的热门课题 ,制取技术为少数发达国家掌握。近年来 ,哈尔滨三乐源生物工程集团 ,承担了“大豆活性肽…  相似文献   

5.
小肽是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动物蛋白质营养中的重要物质;小肽的吸收部位除小肠外,还有瘤胃、瓣胃等;小肽的转运机制与氨基酸明显不同;小肽吸收具有耗能低、速度快、载体不易饱和等优点,小肽吸收具有降低游离氨基酸间的吸收竞争、促进氨基酸(除蛋氨酸外)的吸收等作用;小肽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矿物质元素的吸收代谢。蛋白质的种类、消化酶的活性、小肽本身的性质都会影响小肽的释放、吸收及代谢。  相似文献   

6.
地龙又名蚯蚓(earthworm),为常用的动物类中药,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地龙肽是地龙体内小分子量多肽的总称,种类繁多,生物学功能复杂多样。人们已从地龙体内提取了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如纤维蛋白溶解酶、催产素相关肽、肌肉运动活性肽、抗菌肽等。由于地龙肽对蛋白质有较强的水解活性,可以将蛋白质变为易被机体吸收的小分子活性多肽和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水提取混合原料发酵料肽素35中小分子肽蛋白质,利用过滤、盐析的方法将其蛋白质分离纯化出来。然后利用透析膜将硫酸铵去除,最终将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小分子肽蛋白质。用Shodex尺寸排阻色谱柱对肽素产品进行GFC分析。通过测试谱图可以确定小分子肽的分子量,通过峰面积可计算出其含量。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小分子肽分子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绿色饲料添加剂-生物活性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观点认为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营养,蛋白质必须被消化成为游离氨基酸之后才可被吸收利用。但最近研究表明,以氨基酸代替粗蛋白的量是有限的,直接吸收较大分子的肽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此,添加合成氨基酸很难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肽与氨基酸的吸收,存在两种独立的转运机制。小肽吸收具有转运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而氨基酸则吸收慢、耗能高、载体易饱和,从而限制了其在肠道中的吸收量。目前普遍认为,动物从胃肠部位吸收二肽或三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且循环中相当数量的氨基酸是以寡肽形式被吸收的,因此,肽营  相似文献   

9.
从丰富植物蛋白资源入手,介绍了采用蛋白酶水解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探讨了小分子肽的营养价值及其国内外的开发现状,阐述了小分子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乳源生物活性肽(MDBPs)是指乳汁中存在的参与机体多种代谢途径和生理环节,具有特殊氨基酸排列和空间结构的相对较短的小分子肽段。近年的研究发现MDBPs能影响动物肠道黏膜营养物质吸收、减缓肠道氧化应激、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以及提高肠道免疫力。本文将围绕MDBPs对动物肠道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鲤鱼肠道完整吸收小肽与肠道中小肽的关系,用6.25%酶解酪蛋白、酸解酪蛋白、酪蛋白溶液和生理盐水对鲤鱼进行肠道灌注试验(1ml/100g体重),20min后尾静脉采血制备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结果表明,鲤鱼血浆中肽量的增加与肠道提供的肽种类和数量有关,鲤鱼肠道能够完整地吸收某些小肽进入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2.
35只2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5只。各处理组分别强饲50g 70%单一饲料(豆粕、鱼粉、菜籽粕、花生仁粕、玉米蛋白粉、血粉、棉籽粕)和30%淀粉的混合物,研究各种饲料在消化道水解释放小分子肽(<600Da)的特性。结果表明,同一蛋白质饲料在肉仔鸡消化道各部位水解释放的小分子肽占水溶性蛋白质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其中腺胃释放小分子肽比例显著低于小肠各段,小肠中则以十二指肠最高,回肠后段最低,空肠前、后段和回肠前段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饲料蛋白在肉仔鸡消化道水解释放小分子肽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其比例高低依次为棉籽粕>花生仁粕>血粉>玉米蛋白粉>豆粕>鱼粉>菜籽粕。  相似文献   

13.
将35只2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5只。各处理组分别强饲50g70%单一饲料(豆粕、鱼粉、菜籽粕、花生仁粕、玉米蛋白粉、血粉、棉籽粕)和30%淀粉的混合物。研究各种饲料在消化道水解释放小分子肽(〈600Da)的特性。结果表明,同一蛋白质饲料在肉仔鸡消化道各部位水解释放的小分子肽占水溶性蛋白质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其中腺胃释放小分子肽比例显著低于小肠各段,小肠中则以十二指肠最高,回肠后段最低,空肠前、后段和回肠前段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饲料蛋白在肉仔鸡消化道水解释放小分子肽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其比例高低依次为棉籽粕〉花生仁粕》血粉〉玉米蛋白粉〉豆粕〉鱼粉〉菜籽粕。  相似文献   

14.
蜂花粉中活性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和特性,但是大部分蛋白质由于其分子量较大,人体难以吸收。生物活性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具有蛋白质的性质,另外还具有涉及神经、激素和免疫调节、抗血栓、抗高血压、抗胆固醇、抗细菌病毒、抗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氮素吸收关系和矿物质运输、促生长、调节食品风味、口味、硬度等多重功效。因此,生物活性肽越来越受到研究工作者的重视。蜂花粉的蛋白含量相当丰富,大约是其干重的25%左右,但是蜂花粉中的某些蛋白具有致敏作用,一定的人群在食用后会引起胃部疼痛和胀痛等身体不适。将花粉中的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的生物活性肽,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胡瑞江 《猪业科学》2001,18(2):43-45
过去一直认为蛋白质必须水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其实,大量寡肽可 逃脱被消化成游离氨基酸的命运,而直接以肽的形式吸收进入体循环。 最近一二十年来,对肽的营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寡肽的吸收机制,寡肽与游离氨基酸 吸收的关系,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寡肽的释放规律,寡肽的转运和代谢规律,寡肽对内分泌 、氮沉积、组织蛋白质周转代谢的作用和影响,肽的生理活性作用。通过研究,对肽的代谢 特点和营养作用已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1 寡肽的吸收机制及其特点 血液循环中肽类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消化道吸收;②机体合成;③体蛋 白分解;④肠外营养方式,如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含二肽的氨基酸溶液;⑤服用具有肽类 结构的药物。其中第一种是血液循环获得肽类最主要的方式(Adibi,1997)。 寡肽的吸收机制与游离氨基酸完全不同。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一个主要依靠Na + 泵的主动转运过程,而寡肽的吸收是一个主要依赖H+或Ca2+离子浓度电导而进 行的消 耗能量的转运过程。大多数寡肽的吸收和转运需要一个酸性环境,1分子肽需2个H+ 。肠粘膜上存在肽的转运载体。 Daniel(1994)认为,肽载体转运能力可能高于各种 氨基酸载体转运能力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小肽生物学功能及在仔猪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饲料蛋白质经胃肠道消化酶作用后,除降解为氨基酸外,更多的是以二、三肽的形式被吸收,才能达到最佳生产状态。本文根据生产实践和有关资料就小肽在仔猪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如下叙述。1小肽研究简史小肽又称寡肽,是由2~10个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的直链肽,分子量在180~1 000,在构象上较松散,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肽。早在1953年Agor等观察到肠道能够完整地转运双甘肽。随后Naey(1959)和Smith(1960)首先提出肽可被完全转运的确切证据。Newey等(1960)在肠道静脉中可检测到Gly-Gly的存在。Monigue Linde等研究证明猪空肠刷状缘膜…  相似文献   

17.
动物的肽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 ,降解成为游离氨基酸和肽。自 2 0世纪 6 0年代起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游离氨基酸 ,肽尤其是小肽也能够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肽除了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外 ,某些有生理活性的肽直接被动物吸收利用后 ,还具有阿片肽活性、免疫调节、抗高血压、抗凝血、促进DNA合成等作用 ;影响肽吸收转运的因素主要有日粮的营养水平、蛋白质品质、动物采食量、肽分子结构等。本文就肽的吸收机制、对动物的营养和生理作用及影响其吸收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猪血浆蛋白粉在饲喂前先经过蛋白酶的酶解,使得蛋白溶液中含有更多的小分子肽与氨基酸,从而提高血浆蛋白粉的吸收效果。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四种单一蛋白酶对血浆蛋白粉的酶解效果,考查指标为蛋白粉的溶解度与水解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与pH值都在最适值的情况下,添加等量的四种蛋白酶,其酶解效果为: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最适酶解时间为90 min,最适酶添加量为1 500 U。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己经有大量的具有重耍生物活性的短肽通过适当的蛋白酶水解释放和辨认出来 ,研究表明小分子肽比等量游离氨基酸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营养价值。肽类和氨基酸通过肠道几乎全部被吸收利用 ,进入到血液中 ,然后运送到各个部位 ,肽类的生物学功能就发挥出米。国外蛋白肽己广泛用于食品加工 ,例如用于特制育儿奶粉、饮料、口服液、流食、运动员等专用饮料和保健食品、治疗食品、病人康复食品、过敏反应专用食品、强力补钙制品、养颜护肤化妆品、优质微生物培养基等。我国乳蛋白肽研究工作还刚刚起步 ,目前我国市场上也只有酷蛋白磷酸肽一种…  相似文献   

20.
单胃动物小肽的吸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王娟  王永才 《饲料研究》2006,(1):19-20,26
由于小肽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文中主要对小肽的提出、小肽的来源、小肽的吸收部位、小肽的吸收机制、小肽的吸收特点及影响小肽吸收的因素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