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对羟基联苯比色法测得驴血乳酸含量为1.85±0.55mmol/L其中:公、骟驴为1.86±0.54mmol/L,母驴(包括孕驴)为1.85±0.57mmol/L;0.5~2岁驴为1.70±0.56mmol/L,2岁以上者为1.90±0.64mmol/L,不同性别、年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水质测试对照组总硬度894.2mg/L,硫酸盐含量640.3mg/L,氯化物含量387.64mg/L。氟含量2.1mg/L,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母猪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毛稀发焦,产死胎,弱仔;新生仔猪体弱,哺乳困难,腹泻,眼结膜苍白,膝关节肿大,部检消化道出血明显。血液测试对照组母猪血铜、硒、血锌、血清PBI、血氟含量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母猪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铁螯合物对预防仔猪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试验研究了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铁螯合物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生长速度和预防仔猪贫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猪妊娠第93天至哺乳21天饲粮中添加60mg/kg蛋氨酸铁螯合物,仔猪初生时不注射铁剂组的血红蛋白浓度较对照组仔猪提高15.67A%(10.78:9.32g/100ml),但差异不显著(P>0.05):7、21日龄的血红蛋白浓度为10g/100ml左右,铁营养处于适宜水平。试验组仔猪初生时的红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7、21日龄时则低于对照组(P<0.o1,P<0.05);仔猪的初生重、日增重和35日龄断奶窝重与对照组相似(P>0.05)。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体重变化说明蛋氨酸铁螯合物可有效地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铁血素预防仔猪贫血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制的铁血素1号、铁血素2号和市售富铁力三种高浓度仔猪补铁针剂,均按1ml/头剂量分别给初生仔猪肌注,35日龄断奶时,日增重依次比对照组高3529%、3235%、3456%(P<001),三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红蛋白含量,在12、25、35日龄时补铁的三个组均达到120~140mg/ml,而对照组仅为60~90mg/ml(P<0.01),其中1、3组与2组间差异亦极显著(P<001),1、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添加中链脂肪制剂对哺乳仔猪的饲养效果。21窝183头哺乳仔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出生后12小时内灌服4毫升中链脂肪制剂,36小时内再灌服一次,对照组不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的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是196.6±24.4g,而对照组的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是172.4±31.9g,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24.2g;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给新生仔猪补喂中链脂肪制剂,可提高仔猪日增重。  相似文献   

6.
大豆黄酮对肉鸡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日粮中添加3g/t大豆黄酮,对87只32日龄红布罗肉鸡进行了28天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公肉鸡日增重提高10.1%(P<0.01),胸肌重和腿肌重分别提高6.5%(P<0.05)和7.2%(P<0.05),胸肌总RNA含量显著提高,但总DNA含量无显著变化;血清尿酸水平也下降14.2%(P<0.05)。提示大豆黄酮促进公肉鸡肌细胞肥大肌肉蛋白质沉积。同时大豆黄酮显著提高公肉鸡血清睾酮含量;但对母肉鸡日增重和雌二醇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配种期饲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40头母猪进行配种期饲喂金霉素试验,以估价配种期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配种期母猪饲喂含金霉素200mg/kg饲料的日粮增加母猪体重。与对照组相比,配种期(P<0.05)、怀孕110天(P<0.01)、产仔后24小时(P<0.01)、产仔后21天(P<0.05)和断奶期(P<0.01)母猪体重显著增加;除怀孕增重外,分娩失重和哺乳失重略高(P>0.05);哺乳期饲料摄入降低(P<0.05);配种受孕率略高。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显著提高每窝产仔数(P<0.05),出生时、21日龄和断奶时存活仔猪数都略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时存活仔猪体重、21日龄仔猪体重都略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时仔猪体重略高于对照组。断奶至发情的间隔略长于对照组。结论: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可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46头哺乳仔猪的4项血清钙测定结果表明:20日龄哺乳仔猪的血清总钙含量显著地高于40日龄哺乳仔猪(P<0.01)。  相似文献   

9.
选择新疆瘦肉型猪新产品种四世代育种群、长大新、汉普夏、加系大长白四类群共49头猪试验,采用电泳法测定血汪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相对含量,分析它们与日增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70日龄血清中LDH存在五种同工酶,它们之间相对含量差异显著(P〈0.05);70日龄血清LDH1、LDH2含量分别与70 ̄130日龄日增重、130 ̄180日龄日增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型与日增重相  相似文献   

10.
对引进的荣昌母猪及其杂交一代母猪繁殖性能综合评价表明:长×荣母猪窝均活产仔11.6±2.24头,显著高于约×荣母猪(10.51±2.43)和荣昌母猪(8.83±2.46)(P<0.01);初生窝重长×荣母猪最高,与约×荣母猪间差异显著(P<0.05),与荣昌母猪间差异极显著(P<0.01);仔猪20日龄窝重,长×荣为51.52±9.29kg,与约×荣间差异显著(P<0.05),与荣昌母猪间差异极显著(P<0.01);30日龄离乳窝重,长×荣母猪为71.01±12.72kg;与约×荣母猪间差异显著(P<0.05),与荣昌母猪间差异极显著(P<0.01);离乳窝均育成仔猪,长×荣母猪为9.85±1.57头,约×荣为9.39±1.87头,荣昌母猪为8.02±2.66头,三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长×荣母猪在青海高原的综合繁殖性能优于约×荣和荣昌母猪。  相似文献   

11.
《中国畜牧杂志》1995,(4):11-13
本研究选用18头28±1日龄断奶的杂交仔猪(平均体重约5.5kg),研究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使仔猪血浆挥发性盐基氨含量、血浆尿素氨含量和腹泻指数降低(P<0.05或0.01)。(2)采食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CP18.3%)的仔猪,其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肉比(P/G)与采食复合蛋白型对照饲粮(CP19.7%)的仔猪差异不显著(P>0.05),但前者的增重成本比后者降低(P<0.05)31%。(3)采食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CP18.4%)的仔猪的生产性能优于采食复合蛋白型对照饲粮(CP19.7%)的仔猪,前者的ADG和ADFI分别提高(P<0.05)61%和32%,F/G和增重成本分别下降(P<0.05)24%和37%。(4)采食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仔猪,其ADG和ADFI低于(P<0.01)采食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仔猪。前者的F/G和增重成本趋于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可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复合蛋白型?  相似文献   

12.
外源蛋白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器官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奇友  许红 《养猪》1995,(4):10-11
本试验在35日龄断奶长哈杂交仔猪日粮中分别加入0.1%、0.5%浓度的P4、P7两种外源蛋白酶。在35天试验中加酶日粮和对照日粮在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P>0.5)。0.5%P4蛋白酶降低了小肠鲜重(P<0.01)和小肠鲜重/空体重(P<0.05),提高了心脏重/空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采用碘比色法测定的门源黄牛血清淀粉酶活性为91.11±21.94U/L。公(犍)黄牛与母黄牛,成年黄牛与犊牛的血清淀粉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哺乳期饲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0头母猪进行哺乳期饲喂金霉素试验,以确定哺乳期饲喂金霉素(CTC)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哺乳期饲喂CTC母猪哺乳21天失重降低29.51%,产仔一断奶失重降低13.75%。哺乳期母猪饲喂CTC可提高随后首次发情受孕率(P<0.01)和总受孕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期喂CTC出生总仔猪数/窝、出生时存活仔猪数/窝、21日龄和断奶时仔猪数/窝都略有提高(P>0.05)。断奶时仔猪体重也略有提高。对母猪断奶至发情的间隔天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驴,骡血气分析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25头驴、骡进行血气分析,结果表明:驴、骡血液pH,Po_2,O_2ST,HCO,Tco_2,BE_b,SBc,BE_(ecf)在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驴血液Pco_2,和乳酸皆高于骡(P<0.01和P<0.05);驴、骡的血液pH为7.41±0.03,Po_2为4.97±0.97kPa,Pco_2为5.20±0.39kPa,O_2ST为71.29±9.25%,HCO_3为25.94±1.68mmol/L,Tco_2为27.15±1.73mmol/L,BE_b为1.96±1.71mmol/L,SBc为25.68±1.31mmol/L,BE_(ecf)为1.23±1.89mmol/L,乳酸含量为1.68±0.63mmol/L。  相似文献   

16.
鸡尿酸盐沉积临床病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将256只35日龄迪卡鸡随机分为对照、高蛋白Ⅰ、高蛋白Ⅱ、高钙和肾衰组,通过人工复制尿酸盐沉积病例,对禽痛风进行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1)正常鸡血浆中约有0.107mmol/L的尿酸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当血浆尿酸浓度升高时,结合尿酸的浓度不变,游离尿酸水平升高;(2)高蛋白饲料使饮水增多,血浆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而肾脏菊糖清除率与对照组(3.272μg/kg.min-1)差异不显著(P>0.05),剖检未见痛风病变;(3)日粮高钙使采食量下降,增重降低,血浆钙、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肾菊糖清除率(2.709μg/kg.min-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死亡鸡中3/11见肾和输尿管内有较多尿酸盐沉积;(4)肾脏损害使血浆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Na+、总蛋白降低(P<0.05),肾菊糖清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鸡中19/27有明显肾脏肿大、肾和输尿管内沉积大量尿酸盐。  相似文献   

17.
益生素防治仔猪下痢及对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选择哺乳仔猪211头,断乳仔猪54头,下痢猪106进行分组,分别进行三次试验,结果表明,益生素对预防哺乳仔猪下痢效果极显著,下痢率低于对照组22.1%(P〈0.01)试验未哺乳仔猪头均增重比对照组高0.49公斤,差异显著(P〈0.05)。对下痢哺乳仔猪一次性投药治愈率达96.3%,与使用诺氟沙星治疗的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断奶仔猪增重及预防下痢作用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17个县(市)共测7个杂交组合、2个母本对照组的940窝仔猪。结果证明,以甘肃白猪、甘肃黑猪为主体母本,用杜洛克、汉普夏、大约克和长白公猪与其杂交的组合的窝产仔数、容产活仔数与纯繁对照组相近,35日龄、75日龄育成窝仔数比纯繁对照组增加0.48头(P〈0.05)和0.5头(P〈0.05);初生、35日龄、75日龄个体重比纯繁对照组分别高0.11kg(P〉0.05)、0.8kg(P〈0.01)、3  相似文献   

19.
王楚端  陈清明 《养猪》1996,(1):28-28
东北民猪21头(1110)、北京黑猪33头(1716)及长白猪22头(1111)在相近的条件下饲养至90千克体重进行屠宰取样,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长白猪、北京黑猪及民猪背最长肌还原糖含量分别分0.2319±0.0220、0.1848±0.0198及0.2244±0.2374毫克/克,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猪个体还原糖含量分别为0.2238±0.0167及0.2036±0.0191毫克/克,相互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饲粮类型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48头28±2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约5.5千克),随机分成8组,采用2×4设计研究2种饲粮类型与4个粗蛋白质(CP)水平(22、18、17和14%)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①低蛋白质饲粮使仔猪血浆尿素氮(PUN)含量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0.01)。②采食全植物蛋白型饲粮的仔猪,其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低于(P<0.01)采食复合蛋白型饲粮的仔猪。前者的料肉比(F/G)趋于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前者的PUN含量高于(P<0.01)后者。③对于ADG、ADFI和PUN指标,存在饲粮类型×CP水平的交互作用(P<0.05或0.01)。④全植物蛋白型饲粮和复合蛋白型饲粮取得最大日增重的CP水平(%)分别为18.9和19.9。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蛋白型饲粮的饲养效果优于全植物蛋白型饲粮。饲粮类型不同,蛋白质的适宜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