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中国与日本不同品牌抹茶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采用OPA-FMOC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16种贵州抹茶及6种日本抹茶中游离氨基酸和酸水解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通过SPSS Statistics19和Origin 8.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制作指纹图谱,采用组间连接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抹茶的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在0.60%~2.58%,水解氨基酸总量在20.31%~25.75%,整体含量较日本抹茶偏低,个别品种接近日本抹茶,但茶氨酸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日本抹茶。不同来源的抹茶,其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也有明显不同。说明游离氨基酸和酸水解氨基酸指纹图谱可以作为抹茶特征识别的依据之一,并为抹茶原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优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抹茶文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随着日本茶道的普及,日本抹茶产业契合时下需求,凝练出独特的文化符号植入产品设计与品牌理念之中。抹茶品牌的名称作为展示企业文化的媒介,既要能体现不同茶品类的口感、特征,还要能准确凝练出应传达的历史文化韵味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本文以日本三大著名抹茶品牌为例,探究其产品名称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使用情况,借鉴日本抹茶品牌如何将文化创意融合进经典传承。  相似文献   

3.
正中日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我国发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日本近期也积极响应。日本饮茶习惯、茶种以及早期的制茶工艺都来源于中国,然而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国家,它将中国唐宋时期的饮茶方式日本化,制作出了不同于中国茶的日式茶,同时还形成了日本茶道,而这种饮茶方法在中国已颇为小众,国人如今对抹茶也充满了新鲜感,近几年来在我省年轻人当中相当流行。在此背景下,为考察日本茶业现状,学习和借鉴日本茶在生产、销售、品饮上的优秀经验,促进我省茶业  相似文献   

4.
《茶叶》2020,(1)
本文以中国国家标准为基础并参考日本国家食品标准对抹茶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剖析,认为抹茶的技术本质就是优质茶粉,并没有什么超脱出茶粉基本特性的殊异之处。"抹茶"一词源于日文,"抹茶"的实质是"末茶",但日语汉字"抹"却没有直接释为"末"的义项,日语"抹茶"一词的来源仍有待探讨。从魏晋士人对茶叶冲泡过程"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汤花之美的欣赏和认识看,将茶叶碾细后冲饮从汉魏早期即已成习,基于抹茶是一种茶粉或粉末茶的认识,可以认为抹茶的源起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从唐人诗歌、茶器、生活纪事考察,点茶法在唐代已经形成,唐人饮茶基本以茶粉为型,茶粉冲泡击拂产生的汤花为文人所重。  相似文献   

5.
正抹茶是由采摘自遮阴覆盖下的茶树鲜叶,经特殊工艺制成茶片后,低温研磨而成的超细微可食粉体绿茶,是天然食品添加剂的优秀代表。抹茶源于我国隋朝,兴盛于唐宋,在明代后随着中国饮茶方式的变迁而渐渐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从而形成中国抹茶的历史断代。然而在唐朝传入日本的抹茶,却在日本发扬光大,除茶道及个人饮用外,更被广泛应用于奶制品、冷食、烘焙、豆制品、饮料、保健食品、日化产品等诸多行业,形成日本独具优势的抹茶产业。我国  相似文献   

6.
国际茶讯     
《茶世界》2017,(5)
<正>英国近来英国绿茶和抹茶销售看涨,Pure Chimp公司希望新推出的抹茶能得到大众喜爱。该公司创始人说:"市场上有不少抹茶。纯正抹茶价格昂贵,不少人望而止步,舍不得尝试。我们努力研发质优价廉的抹茶产品以吸引初尝者。"印度近期,印度茶业局对全国1421个注册茶园进行定级,从其质量农业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9月6日,首届"中国抹茶应用"沙龙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会议由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无锡太阳绿宝科技有限公司和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旨在促进中国抹茶创新发展,深入探讨抹茶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增强抹茶生产和应用信息交流。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和多位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0,(12)
二十年前的美国,仅少数北美人听过抹茶这个名词,而尝试过它的人更是微乎其微;如今,从日本来的翠绿色茶粉末;在国际流行风潮的趋势下,已经是大为普及,随处可见其踪迹,从身体乳液、鸡尾酒到茶饮,显示出抹茶已融入市场并占有一席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19,(11)
正近几十年来,人们对茶叶的认识大大加深,对茶叶功能性的物质本质也有了深刻的了解。"抹茶"作为健康养颜的代表饮品之一,其香气、鲜艳的颜色以及健康的功效在大众视野中逐渐凸显,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抹茶源于我国隋朝,兴于唐,鼎盛于宋,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唐朝,中国人就发明了蒸青散茶,还开创性的确立了当时审评茶色香味的方法。"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正是唐人饮用抹茶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0.
高晨曦  任晓萌  胡潇  黄艳 《中国茶叶》2020,(4):19-23,35
抹茶,起源于中国,兴于唐而盛于宋,在中国茶文化里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简要介绍抹茶的定义、抹茶的保健功效、历史沿革,以及我国抹茶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研究利用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抹茶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应日本农林水产省邀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一行3人组成代表团,在中日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框架下,赴日本开展了茶叶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交流活动,对日本农林水产省,日本国家级、省级茶叶研究机构等进行了访问,实地参观了日本代表性的茶叶专业合作社、茶机生产厂家、抹茶生产厂家等茶叶生产相关企业,重点对日本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茶叶科技进行了考察和交流。一、日本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日本茶道里千家日中友好文化交流团一行七十余人,于七月十三日到达福州。十四日下午拜会了省、市有关单位领导同志,我会副理 事长庄任、叶延庠参加了会见。代表团并为此次会见举行茶道仪式,敬献了日本抹茶。省茶叶学会、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也以品饮功夫茶传  相似文献   

13.
抹茶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功能,被作为营养强化剂和天然色素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日化品等诸多行业。随着抹茶应用领域的扩大,现代抹茶的加工技术、加工设备和应用技术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梳理和总结抹茶生产技术的演变、加工技术、加工设备等产业现状,对比不同的抹茶标准,提出抹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要素,以期为抹茶产业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径山茶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专家研究考证,南宋时径山茶宴用的茶类是蒸青团茶(即龙凤团茶),或蒸青散茶碾磨而成的抹茶。南宋时径山茶抹茶"点茶",要注水七回,并要使抹茶与水融,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即"沫饽"。这个过程约需数分钟。点完后,再茶汤分盛入盏供饮,一杓一盏,还要每盏茶汤的沫饽均匀。本人尝试一种现代径山原味抹茶(薄茶)一次注水的点制与喝沫饽方式,与大家分享。抹茶点制成沫饽的过程,与使用的茶碗大小,取抹茶的多少,冲泡水的温度,手握茶筅的方法,茶  相似文献   

15.
王露 《福建茶叶》2016,(7):325-326
中国的茶道是世界茶道的鼻祖,而日本的茶道也主要源于中国,但是在日本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性文化,与日本人的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世界茶文化的不断发展,日本在传承中国茶文化中精华部分的同时,也在其中融入了新的创新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日语中的"茶"字,从茶名、茶与人的交互以及茶的谚语方面对日语中的"茶"字表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抹茶具有高附加值,可作为食品调味产品,还能和多种保健产品相结合,兼具品饮、食用、保健等多种功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贵州铜仁地区具有出产高品质抹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种优势,进而提出铜仁市发展抹茶产业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日本碾茶生产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碾茶是日本独特的绿茶种类,与其他茶类相比,具有不同的栽培、制造和饮用方法。为增加茶叶中的氨基酸、二甲硫和叶绿素等内含成分,栽培时要进行覆盖;为增加茶叶独特的风味,加工中蒸青叶不经揉捻,在传统的砖制干燥机中烘干。烘干后的碾茶,经石磨碾磨成粉末称为抹茶,抹茶可直接饮用或食用。笔者曾在日本留学访问,现将了解到的碾茶生产、加工情况作一介绍,旨在为我国茶叶生产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化深刻影响着日本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中医"药食同源"的思想影响着日本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影响着日本人的现代茶俗生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抹茶粉的添加量、核桃仁的添加量、黄油的添加量、白糖添加量对抹茶桃仁曲奇的形状、色泽、口感、香味的影响。通过这些因素的变量试验,经过感官审评,得出抹茶桃仁曲奇各成分的最佳配比。同时还探讨了抹茶桃仁曲奇烘烤温度、烘烤时间对品质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饼干行业提供理论参考,促进茶叶的消费。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讯     
正绍兴抹茶打开欧盟市场近日,浙江绍兴一批重600公斤、货值达1.5万美元的抹茶顺利出口西班牙,这也意味着作为茶叶深加工产品,今年以来绍兴抹茶开始全面打开欧盟市场。这家出口企业是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据了解,这批抹茶出口价格达到每公斤25美元,是绍兴市传统茶叶珠茶出口价格的10倍左右。今年以来,抹茶成为绍兴市茶叶出口新的增长点。据统计,今年1至5月,绍兴共出口抹茶3.2吨,货值6.8万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