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鸭黄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流行情况2010年4月份开始,福建、浙江等地养鸭场首先出现蛋鸭、种鸭产蛋大幅下降,后期有神经症状,肉鸭、育成鸭也有神经症状.后逐渐传播到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养鸭地区.  相似文献   

2.
鸭坦布苏病毒最早是在马来西亚发现的,于2010年首次传入我国,给我国养鸭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该病是一种能够引起鸭减料、产蛋下降并伴有一定死淘率的传染病。本文从该病的发生、发展、病原学、流行情况、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等方面对近几年来该病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现的一种引起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新型黄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10年4月起,中国东南部分省份的部分鸭场发生一种以产蛋严重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并迅速蔓延至我国各主要养鸭省市,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和北京  相似文献   

4.
自2010年4月以来,我国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河北等省的鸭群相继暴发了一种新的疫病,造成种鸭和蛋鸭产蛋量大幅下降甚至停产,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我国研究人员对其病原进行分离、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  相似文献   

5.
《水禽世界》2011,(4):9
一种新发现的黄病毒对中国东部的养鸭场造成了致命打击。北京烤鸭、咸鸭蛋、鸭羹——中国的鸭美食举世闻名,而鸭养殖场则散布于中国的农业带上。因此2010年春季,当中国的鸭农注意到,与往常相比  相似文献   

6.
鸭坦布苏病毒隶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的坦布苏病毒。在分离早期,由于对本病了解有限,常称为"黄病毒病"。鸭坦布苏病毒病自2010年在我国南方暴发以来,迅速蔓延至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区,给我国养鸭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对各种鸭特别易感,且在传播流行中病毒发生分子变异,现已可从鸡、鹅体内分离到该病毒,并且证实其可对鸡、鹅致病。  相似文献   

7.
鸭的新型黄病毒BYD引起的产蛋下降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10年4月份开始,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产蛋鸭群出现一种以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之后迅速传播到国内其他主要养鸭地区,涉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江苏、江西、河南、山东、河北和北京等地的鸭场。感染鸭群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和产蛋急速下降,死亡率为5%~28%。病例剖检的特  相似文献   

8.
从2010年4月份开始,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产蛋鸭群出现一种以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之后迅速传播到国内其他主要养鸭地区,涉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江苏、江西、河南、山东、河北和北京等地的鸭场。感染鸭群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和产蛋急速下降,死亡率为5%~28%。病例剖检的特  相似文献   

9.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fdr RA)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是当前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各养鸭国家。我国自1982年郭玉璞在北京首次报道该病后,我国各地相继报道了该病的发生。2011年5月份山东省诸城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肉鸭,相继发生一种传染病,经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0.
自2010年以来,在我国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和江苏等沿海地区,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在养鸭业中普遍流行,我区也先后出现过类似病例,对养殖业带来较大影响,给养殖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经过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相关水禽疾病防控专家及时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确定该病为一种在家禽生产上发生的新病,并命名为黄病毒病。我区发病鸭群主要为蛋鸭(在蛋鸡、种鹅中也有出现过,2011年还在肉鸭发现本病),发病后采食量、产蛋量急剧下降,病鸭拉绿色粪便,部分病鸭出现瘫痪症状,少量病鸭出现死亡。死鸭解剖以  相似文献   

11.
网上养鸭技术,是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探索成功的一项新技术,适合无水或受水域限制不能放牧的地方采用,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网上快速养鸭宜采用北京鸭、狄高鸭、樱桃谷鸭、芙蓉鸭和巴巴里鸭等优良鸭种。一年可饲养6—8批,每批1000—2000只。  相似文献   

12.
正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等雁行目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传播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病死鸭食道和肠道黏膜严重出血或坏死。在我国,自1957年黄引贤报道广东发生鸭瘟后,全国各地陆续发生,曾是危害我国养鸭业的头号大敌。但随着鸭瘟弱毒疫苗在我国养鸭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鸭瘟得到有效控制。自1998年至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在中国南方主要养鸭地区的产蛋鸭发生了一种导致产蛋严重下降的疫病。主要表现为卵泡变性、变形、出血和破裂,脾脏出血、肿大甚至破裂出血和心肌坏死。在蛋鸭开始发病不久之后,大量的雏鸭和青年鸭也发病,以站立不稳,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发病范围极广,给蛋鸭和种鸭养殖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养鸭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鸭病已成为阻碍养鸭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鸭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所处的桃源镇是江苏省樱桃谷种鸭饲养最多的养殖大镇,在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众诚鸭业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带动下,发展成为年孵化苗鸭1亿多羽,饲养种鸭60多万羽,饲养专业户60多户的规模养鸭产业,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鸭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食品,使我国养鸭业在畜禽养殖中比重日益增大。但在众多养鸭场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鸭的疾病不断发生,种类也多种多样,大大影响了养鸭场的经济效益。本文概况了几种鸭的常见疾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对养鸭场饲养管理过程中疾病的避免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种鸭的人工换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养鸭实践中创造的一项传统养鸭技术.种鸭为什么要进行人工换羽?这得从鸭的换羽习性谈起.鸭的换羽习性鸭有自然换羽的习性.种鸭每完成一产蛋年后,于每年秋季换羽一次.种鸭换羽有一定的规律,下面分别谈谈各部羽毛的更换情况.1.主尾羽的更换  相似文献   

17.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所以都把鸭瘟视为养鸭业的大敌。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鸭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食品,使我国养鸭业在畜禽养殖中比重日益增大。但在众多养鸭场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鸭的疾病不断发生,种类也多种多样,大大影响了养鸭场的经济效益。本文概况了两种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养鸭场饲养管理过程中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鸭坦布苏病毒是一种新型黄病毒,是引起种鸭及蛋鸭产蛋骤降的新发病原,是目前危害我国养鸭业的重要病原之一,对我国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该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特进行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 lhepatitis 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研究完成后,对养鸭的健康发展可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促进临沂乃至全省的养鸭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鸭病毒性肝炎病概述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