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饲用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粕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比较豆粕发酵后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尿素酶活性,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接种量为5.0%,初始含水量为60%,发酵时间为6 d,发酵温度为40℃,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比例为3∶1,含糖量为2.0%,该条件下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为74.03%,尿素酶活性为0.010 2 mg/(g·min),发酵效果较为理想。为发酵豆粕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3种发酵增效剂对发酵豆粕肽含量的影响。在复合菌剂接种量为0.5%,无氧发酵48 h后有氧发酵24 h条件下,以正交试验的方式对发酵增效剂在发酵豆粕基质中添加量、发酵温度、料水比进行优化。分别得到3种发酵增效剂最适宜的添加条件。发酵豆粕肽含量随3种发酵增效剂添加量增大而提高(P<0.01)。发酵增效剂Ⅰ组中,发酵温度为41℃时最佳,料水比4:6最适宜,最优条件组合发酵豆粕肽含量观测值为18.99%;发酵增效剂Ⅱ组中,发酵温度39℃或41℃时最佳,料水比3:7最适宜,优化后发酵豆粕产肽量观测值为17.57%;发酵增效剂Ⅲ组中,料水比3.5:6.5或3:7时最适宜,优化后发酵豆粕肽含量观测值为19.67%。通过抗原蛋白抽提及SDS-PAGE分析可知,在发酵基质中添加发酵增效剂可以改善豆粕中抗原蛋白降解程度。比较最适宜添加条件下3种发酵增效剂对肽含量的提高效果可知,发酵增效剂Ⅲ对发酵豆粕肽含量提高效果最佳,在39℃、3:7料水比、5kg/t添加量条件下可使发酵豆粕肽含量提高208.31%。  相似文献   

3.
混菌固态发酵啤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啤酒糟资源的更深层开发利用,提高其饲喂效价,是缓解我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混菌种发酵啤酒糟生产高蛋白饲料的最佳发酵条件啤酒糟与豆粕配比为7:3,接种量为20%,硫酸铵添加量为0.5%,尿素添加量为0.5%,发酵时间为1d。在此条件下,真蛋白达到39.13%。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以蛋白酶活性为指标,对豆粕发酵的时间、含水量、菌液接种量和葡萄糖添加量进行优化,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探究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发酵对豆粕中蛋白酶、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活性和粗蛋白质、小分子多肽、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条件下,分别在含水量50%、菌液添加量4%、葡萄糖添加量1.5%时发酵豆粕具有最高的蛋白酶活性。以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与对照组相比,9个试验组蛋白酶活性增长100.56%~380.13%、纤维素酶活性增长2.67%~81.77%、植酸酶活性增长53.89%~252.81%、果胶酶活性增长13.84%~70.83%、小分子多肽增长574.67%~1 981.08%、粗蛋白质含量增长9.24%~16.49%、胰蛋白抑制剂含量降低7.36%~67.39%。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发酵豆粕可以显著提升其营养价值,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使用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对豆粕进行发酵,若需要发酵豆粕中水解酶活性最高,发酵条件为葡萄糖1%、混合菌液2%,含水量45%,在室温下发酵5 d;需要粗蛋白质、多肽含量以及胰蛋白酶抑制剂降低率最高时,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混合菌液4%,含水量55%,在室温下发酵5 d。  相似文献   

5.
外加酶提高发酵豆粕蛋白质水解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的工艺基础上添加外源蛋白酶进行优化,以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试验得到酶添加量、接种量、料水比、温度、时间5个单因素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120U/g,接种量1%、料水比1:1.2、温度35℃、发酵时间48h。对5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优化发酵方案为:加酶量50U/g、接种量1.5%、料水比1:1.2、温度35℃、发酵时间48h,发酵豆粕水解度从对照的16.25%提高到37.29%,提高了1.3倍。  相似文献   

6.
对魔芋飞粉固态发酵生产酵母蛋白饲料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的固态发酵培养条件:豆粕添加量为20%,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为0.3%,培养基含水量为50%,装料量为30g,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60h。优化后的发酵产品中酵母数可达到61.43亿/g,粗蛋白质含量可达34.02%,天门冬氨酸和苏氨酸等16种氨基酸含量均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进行浅盘扩大培养,发酵产品中酵母数可达到60.10亿/g,粗蛋白质含量可达33.77%。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饲料中添加发酵豆粕特酵001(以下简称发酵豆粕)对加州鲈生长性能的影响,以体重为14 g左右的加州鲈鱼苗为研究对象,以循环水的方式饲养加州鲈鱼苗,试验分为6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5%、7.5%、10%、12.5%、15%的发酵豆粕,通过6周的试验观察并分析不同添加量发酵豆粕对加州鲈生长、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配方饲料中添加5%发酵豆粕,加州鲈的增重率、特定成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发酵豆粕添加量组和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优于12.5%和15%发酵豆粕添加量组(P<0.05),7.5%发酵豆粕添加量组饲料系数显著优于15%添加量组(P<0.05),各组间粪便溃散度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显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或7.5%发酵豆粕可提高加州鲈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但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增加,加州鲈鱼生长性能指标及饲料利用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综合运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豆粕产L-乳酸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豆粕产L-乳酸,可在培养基内添加2.0%的糖蜜作为碳源,发酵培养64 h时L-乳酸的产量达到平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其他固态发酵工艺条件,最终确定影响植物乳杆菌发酵豆粕产L-乳酸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料水比发酵温度初始p H值接种量,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2%,料水比1:0.6,发酵温度42℃,初始p H值6。在最佳优化条件下,植物乳杆菌发酵豆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L-乳酸产量最高可达32.1 mg/g,比单因素试验中最高值(20.8 mg/g)提高54.33%,同时比正交试验最高值(30.0 mg/g)提高7%。研究确定了豆粕经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产L-乳酸的最佳条件,显著提高了L-乳酸的产量,为进一步探讨L-乳酸的固态发酵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混菌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以豆粕的可溶性蛋白和大豆球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设计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含水量、外源酶的添加量、初始p H值等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添加量为4%,初始p H值为6.5,正交试验得出:发酵时间为7 d、发酵温度40℃,初始含水量为40%,外源酶的添加量为0.45%,该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为168.5μmol/g,大豆球蛋白的含量为11.2μmol/g,效果理想,为豆粕固态发酵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诚刚  郭芸  赵雯 《饲料研究》2023,(3):102-105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发酵豆粕工艺参数优化及其对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乳酸菌粉接种量、液料比对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比较最优工艺条件下发酵前后豆粕中各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影响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因素排序为发酵时间>乳酸菌粉接种量>发酵温度>液料比,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2℃、乳酸菌粉接种量1.5%、发酵时间72 h和液料比0.8 L/k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后豆粕中粗蛋白含量达49.64%。与发酵前相比,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发酵前(P<0.05),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降解率达97.32%(P<0.05)。研究表明,利用乳酸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可进一步有效改善豆粕营养价值,提高豆粕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优化,逐级递进法,对豆粕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豆粕为原料,以益生蜡样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作为发酵菌种进行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主要考察其对发酵产物酸溶蛋白和总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粕固体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菌种比2:1(蜡样芽孢杆菌菌液:粪肠球菌菌液=2:1)、发酵初始含水量45%,发酵时间54 h、好氧与厌氧时间比2:1,在此发酵条件下酸溶蛋白达到14.95%、总有机酸2.47%、抗原蛋白降解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300头17 kg左右的保育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采用基础日粮饲养,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00%、10.00%和15.00%的发酵豆粕及10.00%风干发酵豆粕,以探讨不同水平及形态的发酵豆粕对保育猪生产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生长性能方面,10.00%发酵豆粕在平均日增质量方面比对照组提高20.74%(P0.05),料重比降低4.24%(P0.05),但10.00%风干发酵豆粕组仅平均日采食显著提高(P0.05);免疫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发酵豆粕试验组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Ig M水平(P0.05)和Ig A水平(P0.01)显著上升,但10.00%风干发酵豆粕组与对照组相比,腹泻率、Ig A水平和Ig M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发酵豆粕能有效改善保育猪生长性能,提升仔猪免疫力,添加水平以10.00%为宜;试验条件下,风干发酵豆粕使用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
林捷  郑佳  王风青  刘军  舒林  李丽 《中国饲料》2024,(9):118-124
丢糟和底锅水作为白酒酿造的副产物产量巨大,利用丢糟和底锅水生产发酵饲料能有效提高其资源的二次利用率。本研究以白酒酿造副产物为主要原料,辅助添加棉籽粕、豆粕和麸皮,共同生产发酵饲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以酸溶蛋白/粗蛋白质(ASP/CP)为指标,探究原料组合、蛋白酶添加量、菌液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饲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丢糟和底锅水为主要原料,辅以棉籽粕、豆粕和麸皮,生产发酵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丢糟添加量37%(m/m),棉籽粕26%(m/m),豆粕22%(m/m),麸皮15%(m/m),酸性蛋白酶添加量1%(m/m),菌液接种量2.5%(V/m),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4 d。与优化前相比,ASP/CP提高了125.46%。本研究为白酒酿造副产物的综合再利用提供了一条途径,而且改善了丢糟饲料的蛋白质品质,提高了发酵饲料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纳豆提取物和纳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豆固体发酵后,用纳豆激酶、纳豆抑菌物质2种提取液与纳豆菌的培养液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6种菌进行体外抑菌作用试验,结果显示:纳豆激酶的抑菌作用十分微弱,纳豆芽孢杆菌培养液抑菌效果较纳豆激酶和纳豆抑菌物质强。在6种目标菌中,纳豆芽孢杆菌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肠道菌的抑菌作用较其它菌强。为纳豆芽孢杆菌作为一种微生态制剂菌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固态发酵生产豆粕多肽饲料的温度分段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温度分段控制对豆粕固态发酵生产豆粕多肽饲料的影响。选用普通饲料豆粕为原料,米曲霉作为发酵菌种,在对菌株生长性质和蛋白酶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以豆粕蛋白水解度为测定指标,对影响菌株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温度因素进行了分段研究,并运用混料设计法对不同温度的不同时间段进行了优化预测及验证。结果表明:在用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过程中,通过温度分段控制,可以达到生产多肽饲料的目的(豆粕蛋白水解度10%以上),并得到了最优发酵条件:0~33.5 h、26℃;33.5~50 h、23℃;50~65 h、45℃,在此条件下,豆粕蛋白的水解度为19.5%。温度分段控制对固态发酵生产豆粕多肽饲料影响明显,可大幅度提高豆粕蛋白的水解度(比原有工艺提高了140%)。  相似文献   

16.
固态发酵法生产大豆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豆粕为原料,研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固态发酵法生产大豆肽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20g豆粕、1.0g葡萄糖、0.04g磷酸氢二钾和14mL水,接种时间为19h,接种量为0.8mL,发酵时间为48h;并且在此发酵条件下,豆粕蛋白的水解度达23.8。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乳酸菌发酵对豆粕粗蛋白含量和脲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按豆粕质量4%、5%、6%的量添加乳酸菌作为3个处理,在37℃条件下发酵,分别在48,72小时对各组试样粗蛋白含量和脲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豆粕中分别添加4%、5%、6%乳酸菌发酵后,豆粕粗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但仅6%乳酸菌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粗蛋白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6%乳酸菌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乳酸菌发酵豆粕的脲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但除4%乳酸菌组发酵72小时脲酶活性降低幅度低于发酵48小时外,其他组发酵48小时和72小时的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本试验菌种及试验条件下,乳酸菌添加量以4%为宜,既不会显著降低豆粕的粗蛋白含量,又可有效降低其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酵母菌发酵杂粕生产生物菌体蛋白饲料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酵母菌发酵由豆粕、玉米脐子粕、菜籽粕和棉籽粕组成的杂粕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发酵周期、接种量、料水比、温度、氮源添加量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最佳培养基配方:接种量6%,料水比1:1.4,氮源添加量3.5%(1.5%尿素+2.0%硫酸铵),温度30℃,发酵周期24h,此条件下发酵终产物粗蛋白质含量57.76%,比发酵前提高了48.33%。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发酵豆粕生产的最适条件,本研究测定不同的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水分、发酵时间、辅料等几种因子对豆粕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乳酸菌的添加比例分别为3‰、2‰、1‰,蛋白酶添加量为2‰,菌种活化时间为0.5 h,发酵的初始水分为38%,温度保持在30~42 ℃时,发酵豆粕的理化指标最优,其中小肽含量可达20%以上,乳酸含量可达3.5%以上,并且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优化复合益生菌(酿酒酵母∶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5∶1∶2)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参数,并考察外源添加蛋白酶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通过模拟工厂化规模生产,测定4个料水比水平(1∶0.3、1∶0.4、1∶0.5、1∶0.6)在发酵0、24、48、72 h时的发酵温度、pH以及初水分、粗蛋白质、真蛋白质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选择复合益生菌发酵的最优生产参数,而后在该最优参数下设计加酶试验组和无酶对照组,比较添加外源蛋白酶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料水比条件下发酵72 h,底物温度先升高后下降,pH缓慢下降,初水分含量逐渐提高,粗蛋白质含量在1∶0.6料水比发酵48 h时有最高值47.29%,真蛋白质含量在1∶0.4料水比发酵48 h时有最高值43.34%,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在1∶0.6料水比发酵48 h时有最高值38.10×10-2mg/g。2)加入蛋白酶后发酵豆粕真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59和4.11个百分点(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0.36个百分点(P<0.05),豆粕大分子蛋白质降解程度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知,复合益生菌可实现对豆粕低料水比发酵,添加蛋白酶可进一步改善发酵豆粕的品质。推荐发酵参数为复合益生菌(酿酒酵母∶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5∶1∶2)总添加量0.5%,蛋白酶添加量为0.01%,料水比1∶0.4,发酵48 h。酶菌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发酵豆粕中可利用氮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