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部分地区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病[1].该病在临床剖检上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雏鸭最易感,2~6周龄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在商品肉鸭中死亡率可高达50%左右,而且常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成年鸭和种鸭主要表现为零星死亡.随着养鸭业的日益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为弄清湖北省鸭场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其致病性菌株的优势血清型、致病力等特点,我们对湖北省部分地区鸭场的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动物致病力试验,以便筛选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制备灭活疫苗预防本地的大肠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致病性菌株引起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有较大的差异。该病常与鸭巴氏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瘟和禽流感等并发或混合感染,对养鸭业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鸭球虫病在本地区不多见,故在诊断上易被漏诊和误诊。近年来,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在养鸭业中的流行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2种疾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5年我们诊治了一起肉鸭球虫病并发大肠杆菌病及霉菌病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当前养鸭业发展非常迅速,市场行情和经济效益都很看好。然而,鸭病却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尤其是鸭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对养鸭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威胁,大大降低养鸭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引起的,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发展,鸭大肠杆菌病在浙江及周边地区广为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经76个鸭场调查,发病率为17%~56%,死亡率8%~43%,蛋鸭产蛋率急剧下降,治疗康复后产蛋率在40%以下,且严重影响孵化率,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不同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不同病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随着养鸭业的发展,养鸭的数量多、密度大,再加上环境污染的严重,大肠杆菌已成为危害养鸭业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目前,凡数量多、密度大、管养水平较低、水域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养鸭场,均有本病的存在和发生。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几年,兖州绿源、嘉祥宏大牧业、六和肉食在嘉祥县发展订单养鸭业,本县养鸭规模迅猛发展壮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雏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引起雏鸭的感染和发病是雏鸭饲养阶段常见、多发的败血性传染病,病鸭病变的特征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近年随着规模化养鸭业的不断发展,雏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成为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常见的禽类中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主要为O1、O2、O35、O78,在不同动物及其不同类型的大肠杆菌感染中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具有较大的差异。目前,未见引起雏鸭感染致病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的系统研究资料。本研究对自1999年以来从13个不同地区规模化养鸭场患大肠杆菌病的雏鸭分离的265株大肠杆菌对雏鸭…  相似文献   

9.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养鸭中常见的多发病,该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故又称为大肠杆菌败血症。养鸭生产中如不对此病加以重视,容易导致重大损失。1流行传播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各种日龄的鸭均可发生,尤以24周龄的雏鸭或中鸭更为易感,秋末和冬春季节多见,发病率可达70%4周龄的雏鸭或中鸭更为易感,秋末和冬春季节多见,发病率可达70%90%,当鸭场卫生条件较差、舍内地面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等因素存在时,往往容易导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以往曾称鸭疫巴氏杆菌),是现代养鸭业中造成严重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自1982年发现鸭群中存在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以来,现各个省市都相继分离出该菌。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发展,本病呈上升趋势,且本病易与鸭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相混淆,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该病的发病龄期在7~80日龄,发病率为5%~95%,死亡率为5%~80%,严重时会全群覆没。我站曾诊断出多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最近一例的发病和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200…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养鸭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鸭病的发生及其对养鸭生产的危害日趋严重。在鸭的常发病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成为当前危害养鸭业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养鸭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就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病理变化及预防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鸭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养鸭业中最常见、最棘手的传染病之一,危害性较大,本文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实验室检验、治疗等方面介绍了该病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以鸭疫里氏杆菌(Rimerella anatipestifer,RA)和大肠杆菌(E.coli)引起的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在桐乡市养鸭密集地区流行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4.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快,各日龄鸭均可感染发病,尤其容易侵害2~6周龄雏鸭,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1]。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感染消化道,也可通过呼吸道和种蛋等途径传播。该病既可单一感染也可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无论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都会给养鸭业带来严重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病型疾病的总称。临床病型众多,其中以雏鸭或小鸭败血症和产蛋母鸭的卵黄性腹膜炎(蛋子瘟)危害最为严重,该病是目前对养鸭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2012年3月,盘锦市某大型养鸭场饲养2000多只樱桃谷鸭,从186日龄开始陆续发病,主要表现为产蛋率迅速下降,病鸭精神萎顿,食欲减退,下痢,发病后期病鸭的腹部膨大、下垂,病死率约为4%。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鸭大肠杆菌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极度敏感的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并采取综合性措施,迅速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6.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日龄鸭的急性败血性细菌病,以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腹膜炎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我省鸭群中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较高,据我们对20个养鸭场的流行病学调查,15个养鸭场存在该病,发病率3%~27%,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了摸清我省鸭  相似文献   

1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危害鸭和其他水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广泛存在于养鸭发达的地区,由于它的高死亡率和高淘汰率,该病已成为近几年困扰养鸭业发展的方要疫病。由于鸭群感染该病,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的机会增加,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饲料报酬明显下降,消耗大量药物、人力,给养鸭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已受到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桐乡市规模化、小区化养鸭业发展迅速.随着养鸭业的快速发展,细菌性和病毒性等多种疾病,如鸭肝炎、禽流感、大肠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花肝病"等发病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着养鸭业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日龄鸭的急性败血性细菌病,以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腹膜炎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我省鸭群中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较高,据我们对20个养鸭场的流行病学调查,15个养鸭场存在该病,发病率3%~27%,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由于大肠杆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诸城市养鸭业的逐年增长,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本市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控制和消灭本病,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该病防治工作的体会。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