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包膜丁酸钠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包膜丁酸钠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60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阉割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包膜丁酸钠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03%包膜丁酸钠。试验期为28d,期间检测断奶仔猪不同肠段中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的变化,并记录各试验组仔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仔猪的腹泻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后,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7.22%,料肉比降低2.76%,且腹泻率与腹泻指数分别降低30.71%、33.85%;检测各肠段细菌含量,显示包膜丁酸钠可显著降低回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盲肠和结肠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观察试验后各组小肠组织形态发现,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后,小肠绒毛结构更为完整,绒毛更长更粗壮,且绒毛呈圆指状。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0.03%包膜丁酸钠可有效提高仔猪肠道有益菌的含量,促进小肠绒毛的发育,促进仔猪饲料的转化率,并能够降低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健康和腹泻仔猪消化道内(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7个部位菌群取样后进行培养和分离鉴定,研究健康和腹泻仔猪间不同菌群关系的差异,揭示维持仔猪的正常消化代谢优势菌群的组成、比例和结构.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是健康仔猪消化道内数量最多的菌群,为优势菌群;韦荣氏球菌、肠杆菌、肠球菌在仔猪发生腹泻时明显增多,为有害菌群.有害菌群的增多抑制了有益优势菌群的生长,从而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3.
仔猪消化道菌群变化与仔猪腹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健康和腹泻仔猪消化道内(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7个部位菌群取样后进行培养和分离鉴定,研究健康和腹泻仔猪间不同菌群关系的差异,揭示维持仔猪的正常消化代谢优势菌群的组成、比例和结构。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是健康仔猪消化道内数量最多的菌群,为优势菌群;韦荣氏球菌、肠杆菌、肠球菌在仔猪发生腹泻时明显增多,为有害菌群。有害菌群的增多抑制了有益优势菌群的生长,从而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4.
健康雉鸡与白痢雉鸡肠道菌群的检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人工感染白痢沙门氏菌的雉鸡肠道菌群与健康雉鸡肠道菌群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表明 :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组雉鸡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菌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而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及消化球菌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 ,从微生态学角度 ,对雉鸡白痢病的发病机理和生物防治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取28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各半进行为期28天的饲养试验。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中药I组:基础日粮+1%复方中药I,中药II组:基础日粮+1%复方中药II;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和抗生素组仔猪回肠和盲肠段大肠杆菌数较低(P<0.01),空肠段乳酸菌数量较高(P<0.05),回肠段双歧杆菌数量较高(P<0.05),空肠和盲肠段梭菌数量较低(P<0.01),中药组和抗生素组在相应肠段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本研究所用的两种复方中药可促进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和梭菌等有害菌的增殖,进而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究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部分基础饲料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60头21日龄的断奶仔猪(体重约为7.0 kg),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将它们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半)。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仔猪分别饲喂含有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等量替换基础饲料,试验周期为4周。试验结束后,采集各组仔猪粪便,用于检测肠道菌群。结果表明,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组的仔猪的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仔猪的(P <0.0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组仔猪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的(P <0.05)。研究表明,在仔猪养殖生产中使用适量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饲料,可以降低仔猪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7.
健康仔猪肠道存在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crobiota),主要是通过产道时获得了母体的微生物,并在生长环境中进一步接触了各种微生物,经过相互适应和选择,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在肠道内定植。研究显示,新生仔猪出生24h胃肠内已定植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消化球菌、拟杆菌和酵母等,8~22日龄时形成以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和消化球菌为优势菌的定型菌群。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运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54头25 日龄健康的断奶仔猪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2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800 g/t垣枯草芽孢杆菌400 g/t)。通过体外牛津杯试验评估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对断奶仔猪肠道致病大肠杆菌K88的抑菌性能,确定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饲粮中最佳的添加比例。试验第8d,仔猪盲肠食糜 取样,测定盲肠肠道菌群。试验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P<0.05)降低断奶仔猪料肉比和腹泻率;同时,显著增加(P<0.05)断奶仔猪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断奶仔猪盲肠中大肠杆 菌的数量。以上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抑制肠道中有害菌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加肠道菌群有益菌乳酸杆菌数量,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研究刺五加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探讨其替代抗生素的效果。试验选取150头健康、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单独一栏饲养,每栏10头仔猪。3个处理组分别为:只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mg/kg硫酸粘杆菌素的抗生素组,以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刺五加提取物的刺五加组。试验开始前预饲3 d,正式试验28 d。结果表明:与饲喂基础日粮相比,日粮添加抗生素和刺五加提取物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 <0.05),降低了料重比和腹泻率(P <0.05),且日粮添加刺五加提取物的效果优于添加硫酸粘杆菌素;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刺五加组均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中IgG和IgM水平(P <0.05),且日粮添加抗生素有提高血清中IgA水平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 0.05);此外,抗生素和刺五加提取物的添加还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盲肠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P <0.05),添加抗生素显著降低了盲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 <0.05),添加刺五加提取物反而显著提高了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P <0.05)。综上所述,刺五加提取物在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类潜力较大的抗生素替代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ST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将9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工程菌组及酵母菌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工程菌菌液、酿酒酵母菌菌液,持续21 d后连续3 d灌服大肠杆菌H10407菌液,分别收集灌胃7,14,21天及攻毒后的各组大鼠粪便,提取粪便细菌DNA,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ST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肠道菌群微生物可操作单元(OTU)和肠道5种重要细菌(类杆菌、梭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的变化,并测定了肠道菌群pH值。结果表明:在灌胃期间,工程菌组及酵母菌组的OTU值和双歧杆菌、梭菌数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其他细菌数量均不同程度升高。各组pH值均呈现下降趋势,第21天时,工程菌组及酵母菌组pH值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攻毒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后,工程菌OTU值和类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pH值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灌服前相比,工程菌组的OTU值、细菌数量及pH值均变化幅度最小。说明ST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丰富肠道菌群多态性,降低pH值,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当动物机体受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时,ST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能够有效降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对肠道菌群的破坏,发挥预防保护作用,维持肠道内菌群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银杏叶超微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其形态的影响。将120头2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银杏叶细粉和1.0%银杏叶超微粉。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时,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小肠形态、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以及二胺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1.0%银杏叶细粉组相比,日粮添加1.0%银杏叶超微粉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耗料增重比(P0.05);显著降低仔猪直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P0.05),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仔猪小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仔猪血浆D-乳酸水平、内毒素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P0.05);1.0%银杏叶细粉组和对照组仔猪各指标差异不显著。本试验表明,日粮添加1.0%银杏叶超微粉可改善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平衡和小肠形态,保护肠道屏障功能,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张连忠 《中国饲料》2021,1(18):45-48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添加植物乳杆菌对感染肠毒性大肠杆菌断奶猪生长性能、绒毛高度及粪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1 d断奶、平均体重为(6.31±0.03)kg的仔猪52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感染组和植物乳杆菌组断奶仔猪饲喂基础日粮,在15 d时通过口服接种2 mL/头肠毒性大肠杆菌(106 CFU/mL),植物乳杆菌组15~28 d饲喂基础日粮+1×108CFU/kg植物乳杆菌。结果:对照组断奶后28 d仔猪体重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同时,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断奶后15~28 d仔猪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及1~28 d饲料报酬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与感染组相比,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断奶后28 d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显著降低36.43%和31.35%(P<0.05)。对照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较感染组显著提高7.41%(P<0.05),而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空肠绒毛高度较感染组分别显著提高7.72%和6.25%(P<0.05)。感染组仔猪感染肠毒性大肠杆菌7 d后粪中大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1.45%(P<0.05),感染肠毒性大肠杆菌14 d后粪中大肠杆菌数较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分别显著提高12.29%和10.57%(P<0.05)。与感染组相比,植物乳杆菌组仔猪感染肠毒性大肠杆菌7 d后粪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2.99%(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植物乳杆菌可以降低肠毒性大肠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抑制作用,改善空肠绒毛高度。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大肠杆菌|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绒毛形态|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研究怀山药豆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头28日龄的健康、体重一致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为I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II组:基础日粮+1%怀山药豆,III组:基础日粮+3%怀山药豆,IV组:基础日粮+5%怀山药豆,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III组、IV组相比I组全程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肉比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2)血清生化及免疫性能:III组、IV组血清IgA和IgG水平均显著高于I组(P<0.05)|(3)盲肠微生物数量:与试验I组相比,III、IV组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怀山药豆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数量,提升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提高抗腹泻能力,还可以促进仔猪机体血清中IgA、IgG的生成,提升抵抗力,综合改善仔猪生产的成绩。 [关键词]怀山药豆|断奶仔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国产硫酸安普霉素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给断奶后1周的仔猪口服、肌注硫酸安普霉素5d后,做了在体抗菌试验。结果表明,硫酸安普霉素对仔猪在体盲肠内大肠杆菌、肠球、肠杆菌等有害菌群影响不大,但能使乳酸、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有所增殖;口服、肌注均能排除或抑制人工感染大肠杆菌O149的仔猪盲肠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肠球菌,使乳酸、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在体内大量增殖。从而使猪逐渐康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主要研究复合肠道调节剂在仔猪断奶1周内对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及肠道结构的影响。挑选20日龄仔猪105头,断奶前屠宰5头,余下100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仔猪喂教槽料,试验组猪在每次喂料后补喂复合肠道调节剂。试验从断奶当天至断奶第8天,共计7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 05),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十二指肠和结肠中乳酸菌数量分别在断奶后第8天和断奶后第2天显著增加(P 0. 05);十二指肠和空肠大肠杆菌数量分别在断奶后第2天、断奶后第8天显著降低(P 0. 05);十二指肠双歧杆菌数量在断奶后第8天、盲肠和结肠双歧杆菌数量在断奶后第2天和第8天均显著增加(P 0. 05)。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在断奶后第2天、4天和8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隐窝深度则在断奶后第4天和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由此表明,断奶1周内给仔猪补饲复合肠道调节剂,可以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肠道结构,促进肠道健康,从而有效提高仔猪断奶1周内的生产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海带多糖对断奶仔猪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接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 mg/kg、200 mg/kg、400 mg/kg的海带多糖,饲喂21 d后,每个重复随机挑选1只仔猪收集新鲜粪便,测定数量.结果表明:添加100 mg/kg、200 mg/kg海带多糖组的双歧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400 mg/kg海带多糖组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海带多糖能提高断奶仔猪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可能会促进断奶仔猪肠道中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改善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粪便微生物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40头体质量相近且健康的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试验期28 d。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杆菌肽锌(抗生素),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mg/kg复合益生菌(三效菌),试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复合益生菌(三效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剂量的益生菌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质量、降低料重比(P0.05);抗生素组和益生菌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显著降低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P0.05);各组之间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益生菌能够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提高生长性能,改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8.
断奶仔猪胃肠道正常菌群的数量和分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需氧、厌氧微生物学方法,对2头健康断奶仔猪胃、十二指肠、盲肠、回肠、直肠内容物中总菌落的数量和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仔猪消化道内总菌数为10.28,占优势的菌群分别为双歧杆菌10.22、小梭菌8.95、乳杆菌8.90、肠杆菌8.57、肠球菌8.37;不同部位总菌数差异不显著,十二指肠相对略高于其他部位;优势菌群随着不同部位变化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9,(24):25-31
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与干酪乳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312头30日龄体重为(7.06±0.02)kg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13头猪。对照组(A)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B)每千克饲料添加0.5 g壳寡糖、试验组(C)每千克饲料添加1010CFU干酪乳杆菌、试验组(D)同时添加壳寡糖与干酪乳杆菌,试验期为32 d。结果表明:D组有提高断奶仔猪0~14、15~32 d和0~32 d这三个阶段平均日增重和降低料重比的作用,其中15~32 d阶段料重比降低效果显著(P<0.05)。试验14 d,C、D组中弗林氏丁酸杆菌(Flintibacter butyricum)与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较A、B组明显增多。试验32 d,B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P<0.05),并降低了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C组降低了断奶仔猪的腹泻率。C、D组中布氏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bromii)和罗氏弧菌(Roseburia intestinalis)的数量明显高于A、B组。壳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提高断奶仔猪机体抗氧化能力;乳酸菌则可提高肠道益生菌数量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同时添加壳寡糖和乳酸菌可以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饲料转化率,提高肠道有益微生物数量,使仔猪肠道更健康。  相似文献   

20.
酵母核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取28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72头,平均体重(7.66±0.68)kg,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组1~组4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酵母核酸0、0.1%、0.2%、0.4%。结果表明:28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酵母核酸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腹泻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就提高生产性能而言,酵母核酸适宜的添加剂量为0.4%。酵母核酸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仔猪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改善断奶仔猪肠道正常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