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为了综合评价高白鲑鱼繁殖力,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白鲑的繁殖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高白鲑绝对怀卵量为59 397.9±33 649.8e,相对范围为25 703.1~93 092.7e;相对怀卵量为32.52±15.13 e/g,相对范围为17.39~47.65 e/g。2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84.328%,主成分的取舍合适,反映了6项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3在第一主成分上,这6项指标都达到了比较大或者说很大的水平,这就说明这6项指标在判断繁殖力大小时所起的作用都很显著,4主成分分析的散点图和排序图显示,10个高白鲑个体的繁殖能力分为3类:编号2、8、9的繁殖力较强,编号1、3、4、6的繁殖力较弱,编号5、7、10的繁殖力介于两者之间,且2号的繁殖力最强,3号的繁殖力最弱。本研究证实卵巢重与绝对怀卵量对高白鲑繁殖力的评价作用最大,体长与体重其次,成熟系数与相对怀卵量的作用最低。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繁殖期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黄颡鱼繁殖的生物学特性,对繁殖期雌、雄鱼形态学特性,雌鱼的怀卵量、繁殖力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锦江河黄颡鱼在繁殖期的个体绝对怀卵量与体重、体长均呈直线相关,平均绝对繁殖力为2 757粒/尾,平均相对繁殖力为74.38粒/g.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个体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  李皎  丁悦秀  郑剑晖 《安徽农学通报》2012,(11):164-167,171
于2010年3~5月在东江水系采集了47尾性腺处于IV期的黄颡鱼雌性样本,对其个体繁殖力及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样本的体长范围为9.6~16.6cm,体重范围为21.99~97.15g;绝对繁殖力(F)在864~19967粒,平均为4748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在81~1202粒/cm,平均为386粒/cm;体重相对繁殖力(FW)在38~284粒/g,平均为147粒/g;绝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纯体重及性腺重等生物学指标显著相关,而体重相对繁殖力除与性腺重密切相关外,与其他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华鲟幼鱼的血液生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类血液的生理生化指标可以作为评价鱼类生理状况的有效指标,在评价鱼类的营养状况、健康水平、应激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ray)隶属于鲟形目、鲟科、鲟属,为洄游性鱼类,属软骨硬鳞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较多的科研者对中华鲟的繁殖、驯养、生长、营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2~5],但关于中华鲟血液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研究中华鲟血液生化特性可以确定鲟鱼血液正常生化指标的参考范围,建立鲟科鱼类血液生化指标的数据库,旨在为中华鲟的生物学研究和保护提供基础的科学资料。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桉树植株进行桉树枝瘿姬小蜂产卵危害、机械损伤和外源茉莉酸甲酯喷施等不同诱导处理,研究其对受害植株上的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生长发育、繁殖力和种群趋势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诱导处理后的植株接入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现其子代存活率降低、雌虫体重下降、怀卵量减少、寿命缩短和种群趋势指数下降。由此可见,这几种处理方式都能诱导桉树产生抗性,并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生长发育、繁殖力和种群趋势等造成影响,为该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太湖新银鱼个体虽小 ,生命周期只有 1年 ,但它却在湖北省徐家河水库成为最大的鱼类优势种群 ,形成较大的生产量 ,这是它所具有的独特生物学特性而决定的。经过多年研究 ,特别是通过对1 995年 5月至 1 996年 4月每月采的近太湖新银鱼的样本分析和研究发现 ,与同时生活在该水库的其它硬骨鱼类相比 ,近太湖新银鱼在繁殖方面表现出广泛的繁殖策略。主要表现为 :生殖腺成熟发育时间短 ,完成卵黄沉积的大生长期只需 50d左右 ;繁殖季节早 ,最早的繁殖时间为每年的 2~ 3月 ,繁殖高峰期为 4月中旬 ;繁殖力高 ,单位体重的怀卵量高出该水库其它鱼类 ,平均相对怀卵量为 4 40~ 1 2 2 3粒 /g ;繁殖周期短 ,仔鱼孵出后经过 1 0月即可成熟产卵  相似文献   

7.
毛里塔尼亚外海乌贼的繁殖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15年7-8月毛里塔尼亚外海渔业生产所得的乌贼(Sepia officinalis)样本,研究该属种的繁殖力特性,并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个体繁殖力的生物学指标表达关系。结果显示,乌贼个体胴长、体质量等生物学指标均呈单峰型区间分布,个体潜在繁殖力PF为1 306~3 375粒,平均值为2 466±545粒,潜在繁殖力随着性腺发育增加显著(P0.05);胴长相对繁殖力PF_(ML)为8.70~18.56粒/mm,平均为14.17±2.12粒/m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PFBW为2.72~7.81粒/g,平均为5.18±1.23粒/g;PFBW比PF_(ML)更为稳定(δ2PFBWδ2PFM L)。PF、PFBW均与胴长、胴宽、头宽、鳍长、鳍宽、体质量、净质量和头质量等生物学指标关系密切(P0.05),PF_(ML)与这些生物学指标的数学模型拟合相关系数较低,函数关系不显著(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PF与鳍长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而PFBW则与体质量关系显著。研究表明,鳍长和体质量分别是衡量个体潜在繁殖力、体质量相对繁殖力的可靠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异常中断给中华鲟种群保护和恢复带来巨大挑战。为了探究该异常现象对中华鲟生活史特征产生的可能影响,本研究根据2004-2020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异常前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种群特征及洄游习性变化。结果表明:(1)2014、2016、2018-2020年长江口水域未监测到中华鲟幼鱼,自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异常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出现中断的情况;(2)中华鲟幼鱼洄游习性发生显著变化,呈现首现时间提前(提前至4月中旬),终现时间延迟(延迟至10月下旬),出现时间延长(延长118天)的趋势;(3)中华鲟幼鱼生物学指标低于历史同期,最小体长和最小体重分别为7.0 cm和4.9 g。研究结果将为中华鲟繁殖行为、资源变动、产卵场变迁与修复重建等研究工作,以及中华鲟抢救性保护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5-2016年在梵净山及周边地区随机采集大鳞副泥鳅样本529尾,测量其体长、体重、净体重和性腺重等生物学指标,并对体长相对繁殖力、体重相对繁殖力和成熟系数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大鳞副泥鳅繁殖期为4~7月,盛期为5月。个体绝对繁殖力F范围为2 275~34 375粒,平均为13 177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为172~2 261粒/cm,平均为728粒/cm;个体相对繁殖力为117~1 474粒,平均为635粒,体重相对繁殖力为107~1 034粒/g,平均为501粒/g。绝对繁殖力主要集中在2 500~3 200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主要分布于400~1 200粒/cm,而体重相对繁殖力主要集中在200~700粒/g。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的繁殖生物学,对铜仁市锦江河采集的42尾斑鳜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4~9月为其繁殖期,雌性性成熟年龄为Ⅱ龄,雄性性成熟年龄为Ⅰ龄;同性别未成熟的斑鳜,其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雌、雄鱼的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在处于生殖期而又未产卵或排精的个体于Ⅲ龄以上亲鱼达到高峰;该鱼产卵类型属于分批产卵型;绝对怀卵量随着体长、体重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当雌鱼达到一定体重后相对怀卵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唐勇  张红  杨兵  应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96-11298
[目的]了解红尾副鳅生物学性状及人工驯养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了366尾野生红尾副鳅的生物学性状,并对其人工驯养进行研究。[结果]红尾副鳅平均体长为(122.89±2.58)mm,平均体重为(13.04±0.62)g。红尾副鳅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0.000 2x2.279 5(R2=0.795 2)。雌性红尾副鳅的绝对怀卵量为162~756粒,平均怀卵量为(437.3±31.27)粒。红尾副鳅的怀卵量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29.814x+8.038 3(R2=0.682 6)。红尾副鳅的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式为y=0.003 9x2.378(R2=0.702 2)。雌性红尾副鳅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雄性在1龄时就有成熟个体出现,繁殖旺季为4~5月。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红尾副鳅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生长速度较快。经60 d饲养,红尾副鳅的增重率和成活率分别为27%~32%和78%~9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红尾副鳅为新养殖对象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华鲟免疫分子CD22的结构及其可能对应的功能,克隆中华鲟CD22 cDNA(CsCD2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结构推测功能。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中华鲟CD22 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 748 bp,包含1个1 170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389个氨基酸,包含3个Ig超家族结构域和3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综上所述,中华鲟CD22分子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特征,推测其具有与其他动物CD22分子相似的免疫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外观和组织学特征,将中华倒刺鱼巴〔Barbodes(spinibarbus)sinen-sis〕性腺分为6个发育时期,其发育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由卵巢和成熟系数的变化,证实该鱼属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为4~7月。雄鱼精巢为壶腹型,呈长带状。该鱼6冬龄以下个体相对和绝对怀卵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注射催产药物的方法进行长尾彩鲫人工繁殖及其体色变化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催产亲鱼50组,雌雄比为1∶1,雌鱼重7.5kg,平均尾重150.0g,产卵21.00万粒,平均每1kg雌鱼产卵2.80万粒,平均每尾雌鱼产卵4 200粒;孵化鱼苗17.00万尾,孵化率为80.95%。此外,鱼苗入池后经过20d培育,平均尾重0.61g,显现彩红色的比例占3.52%。培育154d后规格达10.10g/尾,显现彩红色的比例占85.80%。总之,采用注射催产药物的方法进行长尾彩鲫人工繁殖,比自然产卵繁殖率提高30.23%;在鱼苗孵化后20d是对鱼类进行体色增色转化的最佳时机;彩鲫规格达10.0g/尾前为淘汰低品位鱼类的理想时间。  相似文献   

15.
淀山湖翘嘴鲌繁殖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淀山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种群数量变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对淀山湖翘嘴鲌个体繁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本个体繁殖年龄由3~6龄构成,个体绝对繁殖力为22 764~737 760粒,平均为134 901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为820~13 982粒/cm,平均为3157粒/c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104~554粒/g,平均为234粒/g;个体绝对繁殖力、体长相对繁殖力与体长和体质量均呈幂函数关系,而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仅与性腺成熟系数和卵巢质量相关。研究表明:淀山湖翘嘴鲌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卵巢质量、性腺成熟系数和净体质量均呈正相关;体长相对繁殖力与卵巢质量、性腺成熟系数、净体质量和肥满度均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与性腺成熟系数呈正相关,与卵巢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鲟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鲟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测量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617.27 g,平均全长53.45 cm,平均体长42.38 cm的达氏鲟通过140 d的人工饲养达到平均体重为1379.32 g,平均全长为66.05cm,平均体长为53.55 cm的个体,其全长平均日生长量0.09cm、平均瞬时生长率0.151%,平均日增重量5.443 g、平均瞬时增重率0.574%;全长与体长之间呈线性关系TL=1.1398SL+4.9157,R2=0.9986,体重与全长的关系为WWTL=0.0002TL3.7423,R2=0.9977,体重与体长的关系为WWSL=0.0019SL3.3821,R2=0.9944,幂指数b值均大于3,表明体重在617.27~1379.32 g之闻的达氏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为异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快于全长和体长生长.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及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共2个水文年对中华鲟幼鱼保护区水域(30°15′~31°45′N、121°30′~122°15′E)15个取样站8个航次的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样品,对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的ABC曲线、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变化进行分析。底内动物ABC曲线2个年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W值在0.2~0.3之间,说明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底内动物群落以较大型底栖动物为主,底上动物ABC曲线2个年度变化趋势亦一致,W值在-0.06~-0.02之间,说明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底上动物群落以小型底栖动物为主,且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通过对潮下带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BIOENV分析表明,盐度对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底上动物群落的分布起重要作用,其次为水温和pH值,与DO和水深的关系不大。底内动物的群落结构在夏季、秋季、冬季与盐度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程玮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27-6728,6734
[目的]研究安庆地区野生鲫鱼的个体生殖力及其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方法]以从安庆集市采购的野生鲫鱼为试材,对个体生殖力及各体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个体绝对生殖力波动于20280~96136粒。体长相对生殖力和绝对生殖力都与体长、体重、性腺重呈直线相关,与成熟系数呈指数函数相关。体重相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的相关性不明显,与成熟系数呈幂函数相关。[结论]个体生殖力与体长、体重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雌性个体生殖力及卵巢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雌性个体生殖力及其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生殖力波动于1 347~17 482粒,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和净体重呈线性相关,并对生殖期间的卵巢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