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提高紫背天葵红色素浸提率为目的,分别以甲醇、乙醇及甲醇与乙醇体积分数各为50%的混合液和蒸馏水作为溶剂进行浸提试验。采用均匀设计,分析了乙醇溶剂浓度、浸提温度和时间对紫背天葵红色素浸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背天葵红色素可溶于甲醇、乙醇和甲醇与乙醇混合溶剂及蒸馏水中,乙醇水溶剂对紫背天葵红色素的溶解度最大,吸光度最高,浸提效果最好;在原料粒度、料液比相同的条件下,影响紫背天葵红色素浸提率的主因素效应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拟合得到的紫背天葵红色素浸提率最佳的多元方程,置信水平达95%。  相似文献   

2.
均匀设计优化紫背天葵红色素浸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提高紫背天葵红色素浸提率为目的,分别以甲醇、乙醇及甲醇与乙醇体积分数各为50%的混合液和蒸馏水作为溶剂进行浸提试验。采用均匀设计,分析了乙醇溶剂浓度、浸提温度和时间对紫背天葵红色素浸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背天葵红色素可溶于甲醇、乙醇和甲醇与乙醇混合溶剂及蒸馏水中,乙醇的水溶剂对紫背天葵红色素的溶解度最大,吸光度最高,浸提效果最好;在原料粒度、料液比相同条件下,影响紫背天葵红色素浸提率的主因素效应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拟合得到的紫背天葵红色素浸提率最佳的多元方程,置信水平达95%。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紫背天葵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紫背天葵的特征特性、食用及药用价值以及紫背天葵在北方地区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为紫背天葵的引种和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紫背天葵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紫背天葵的形态特征及生育特性,研究并总结了徐淮地区紫背天葵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保健蔬菜紫背天葵主要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发掘的一种新型保健蔬菜紫背天葵的形态特征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析测定了紫背天葵主要营养成分,阐述了紫背天葵对人体的主要保健功效和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提高紫背天葵色素提取率为目的,分别以甲醇、乙醇、甲醇与乙醇体积分数各为50%的混合溶剂及蒸馏水作为提取剂进行提取对比试验,分析了紫背天葵色素提取液的稳定性。采用均匀设计,探讨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紫背天葵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背天葵色素溶于甲醇、乙醇、甲醇与乙醇混合溶剂及蒸馏水中,乙醇提取剂对紫背天葵色素的溶解度最大,吸光值最高,提取效果最好;紫背天葵色素提取液随pH的变化而变化,pH≤4.1条件下基本保持鲜艳的紫红色,pH>4.1时色素消退;紫背天葵色素提取液不宜采用含铁锌离子的容器盛装,应置低温或室温避光环境中贮放,加热或高温时易氧化褪色。此外,还对紫背天葵色素乙醇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7.
《设施紫背天葵营养液膜水培技术规程》(DB 1301/T 243—2017)阐述了设施紫背天葵营养液膜水培的产地环境、设备系统、栽培设施、栽培管理、采收、设施消毒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对石家庄市设施紫背天葵营养液膜水培技术进行了规范。旨为石家庄市设施环境下紫背天葵营养液膜水培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扦插育苗,紫背天葵的高产栽培技术。根据紫背天葵的生理特点,选取健壮植株,连根挖出,密植于保护地内,进行种苗培育,之后通过扦插育苗,定植栽培。  相似文献   

9.
紫背天葵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背天葵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是一种名贵的野生蔬菜。抗病虫能力强,农药使用极少,又是一种无公害蔬菜。2002年从福建引入常德市种植。紫背天葵分蘖性强,多次采收.产量高,一般每667m^2产量2500~3000kg。目前,紫背天葵在常德市一般为订单销售,绝大部分由中高档餐馆收购,收购价格10~15元/kg,种植效益明显。紫背天葵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无公害,经济效益显著,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桂红 《新农村》2008,(6):14-14
紫背天葵,别名血皮菜、观音菜、两色三七菜、红背菜、当归菜等,原产我国南部地区。紫背天葵能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蔬菜淡季里供应市场,且因其生长健壮,病虫害很少,栽培容易,作为无公害和保健蔬菜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紫背天葵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凉拌、做汤,也可以与菌菇类素炒,与肉类荤炒,  相似文献   

11.
阮尚全  袁玥  汪建红  阮頔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23-4724,4766
[目的]研究紫背菜(Gynura bicolor DC.)中元素分布及其与土壤的相关性,为紫背菜的种植开发及药用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梅花形布点法采样,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紫背菜叶、茎、根以及其生长的土壤中的Ca、Mg、Cu、Zn、Mn、Fe、Pb、Cd元素含量。[结果]8种金属元素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Ca,A=0.04916C+0.04244(r=0.9989);Mg,A=1.163C+0.1790(r=0.9990);Cu,A=0.2426C+0.000485(r=1.0000);Mn,A=0.3151C+0.0004726(r=0.9999);Zn,A=0.2512C+0.02394(r=0.9994);Fe,A=0.09529C+0.001277(r=0.9985);Pb,A=0.009095C+0.2570(r=0.9994);Cd,A=0.09908C+0.01033(r=0.9993)。紫背菜矿质元素含量丰富,Fe、Mg、Ca含量高,有害元素Pb、Cd含量低;各元素在组织中具有一定分布特征,并与土壤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叶片对所测元素富集系数最大。测定结果相对偏差紫背菜〈5.3%,土壤〈6.1%,加标回收率为91.2%~106.6%。[结论]紫背菜具有良好的种植、食用与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2种有机废弃物基质对3种盆栽花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园林废弃物基质(T1)和中药渣基质(T2)盆栽紫背天葵、景天三七和硫华菊(泥炭土CK1、黄壤土CK2),测定植株生长指标、生理生化与光合特性、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T1栽植的紫背天葵株高增长较CK1高199.84%,景天三七、硫华菊茎粗增长较CK1高57.05%、41.51%,T2栽植的硫华菊单花花数分别较CK1和CK2多89.57%和125.14%,单花直径分别长28.85%和17.54%;CK1、T1、T2栽植紫背天葵和景天三七的净光合速率与CK2有极显著差异;T1栽植景天三七含氮量较CK1高14.38%,T2栽植的紫背天葵含氮量较CK1高124.22%,含磷量较CK1高41.94%,T1、T2栽植的紫背天葵与景天三七含钾量都要低于CK1。综合来看,2种自制基质可以替代传统基质在紫背天葵、景天三七、硫华菊盆栽中使用。  相似文献   

13.
对紫背天葵青枯病进行了田间调查、病原菌分离及纯化、致病性与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证实该病是一种维管束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与茄科劳尔氏菌至少有10种相同的寄主,其中紫背天葵等6种植物是茄科劳尔氏菌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在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首先发现富贵菜感染一种萎蔫性病害,此病对富贵菜产量影响极大,有的地方已暴发成灾。为了解病害发生情况,以便生产上有效控制其危害,作者通过田间调查、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与寄主范围测定,证实了该病是一种维管束细菌性病害——青枯病,同时记录了该病的症状及其危害情况。该病原菌与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等]至少有10种相同的寄主,其中富贵菜(Gynura divaricata)、少花龙葵(Solannum photeinocarpum)、当归菜(Angelica keiskei)、珍珠菜(Artemisia lactiflor)、紫背天葵(Gynura bicolor)、菊花脑(Chrysanthemum indicum)6种植物是茄科劳尔氏菌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15.
研究紫背天葵立体盆式基质栽培的设施结构、制作和管理技术,取得了保护环境下周年生产、常年采收,每667 m2产量可达8 000~10 000 kg的栽培效果,为稀特蔬菜紫背天葵高效、优质、安全无土栽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培是无土栽培中的一种,即以营养液代替土壤,人为提供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氧气、水分和热量。从育苗、消毒、定植、水肥调控、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紫背菜水培的管理技术,以期为蔬菜水培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白子菜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李  张发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489+16597-16489,16597
[目的]探究白子菜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实现其快速繁殖。[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白子菜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产生、芽和根分化效果的影响。[结果]④MS+BA 1.5 mg/L+NAA 1.2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 g/L为白子菜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⑤花宝一号+BA 0.1 mg/L+NAA 0.4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 g/L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芽的最佳培养基;瑏瑢MS+BA 1.5 mg/L+NAA 1.2 mg/L+蔗糖20 g/L+活性炭1 g/L+琼脂粉6 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活性炭对白子菜组织培养有影响,具有抑制愈伤组织形成和促进生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紫背天葵的一叶一芽为试验材料,分别用50mg/L、100mg/L、150mg/L、200mg/L的生长素对材料进行处理后扦插,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mg/L的生长素处理的材料生根的速度最快。温度、湿度、光照是重要的影响生根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橡胶薄膜贮藏新鲜木耳菜,研究木耳菜在贮藏期间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可以有效地控制木耳菜中水分、Vc的损失及抑制POD的活性。木耳菜最佳的硅窗气调贮藏条件为:温度3±1℃,湿度控制在90~95%,硅窗面积在1.0 cm2以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臭氧-紫外处理污泥,在杀菌的同时增加了污泥中作物可利用成分,从而提高水培效果。研究表明,与霍格兰营养液相比,污泥经过臭氧-紫外处理(0、0.5、1.0、1.5、2.0、2.5 h)后,污泥水培有利于提高大叶木耳菜中维生素C、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第40 d收获时,三者最高可分别提高0.43 mg·100g-1、7.70 SPAD和5.35 mg·g-1;随臭氧-紫外处理污泥时间的延长,植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增加,与处理0 h组相比,处理2.5 h组在第40 d收获时两者分别提高7.90、6.71 g·株-1。第40 d收获时,除未经臭氧-紫外处理实验组大叶木耳菜中粪大肠菌群个数高出标准限量值,其他污泥处理组及霍格兰营养液处理(CK)组植株中粪大肠菌群个数均符合标准。综合考虑大叶木耳菜产量、品质、卫生学指标及污泥处理成本,臭氧-紫外联合处理0.5 h的污泥更适合水培大叶木耳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