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秸秆焚烧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措施,主要采取疏堵结合、政策引导、大力推广免耕播种、坚持"三三轮耕"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疆棉花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1JH-3.0宽幅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玉米秸秆的利用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农业部提出的秸秆五化利用,介绍玉米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的利用模式,及市场上各种处理秸秆的机械的功能及特点,包括还田机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茎穗兼收机械、青贮机械、秸秆打捆机械、揉丝机械、包膜机械。详细阐述我国玉米秸秆机械化利用的发展现状。针对市场上玉米秸秆机械适用范围较小,种类多缺口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中分析了我国棉花秸秆的价值及其利用现状,针对新疆棉花秸秆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夹持链式棉秸秆拔取割台,介绍了该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主要特点及试验情况,在试验中发现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为今后的棉秸秆收获机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对稳定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东北地区地域环境及资源配置特点,综合评价了秸秆资源产量分布及焚烧问题,阐述分析了秸秆收储运模式和"五化"综合利用(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技术特点、配套装备及应用现状。深入了解了国内外其他地区秸秆利用发展特点与借鉴经验,总结归纳了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秸秆利用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秸秆利用政策、技术状况、市场企业需求及存在问题,指出了东北地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秸秆饲料加工机械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我国秸秆饲料加工机械的发展现状,对已有加工机械的主要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及机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加工机械尚存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发展的动向作了分析。因此,对秸秆饲料加工机具主要技术问题做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节约能源,创造可再生生物资源的技术,利用秸秆原料作为燃料的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对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的研究及加以应用,将成型设备性能的改善,提高了成型设备的生产率,促进其产业化发展的进程。该文主要阐述了环平式秸秆固化成型机主要特点,成型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优势、现状、市场需求等。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是"三秋""三夏"中让大多数人都头疼的问题,我县实行综合治理措施,笔者提出秸秆还田坚持种地养地结合是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侯马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条件和现状,探讨了推广该项技术的主要措施,提出了玉米秸秆还田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崇仁县农机局在局会议室组织各乡镇农技站长、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经销商召开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专题会议;在会上广泛宣传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的政策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积极营造秸秆综合利用氛围。主要措施如下:一、充分利用秸秆粉碎机技术的优势,在源头上控制秸秆焚烧,对于不安  相似文献   

11.
为破解常规机具耕整难题,提高水稻机械穴直播和机插秧质量,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提高机械耕整效率,降低耕作成本,提出稻田机械耕整地新技术。论述了机械耕整地新技术的技术内容、特点、作业质量要求、主要技术路线、机具配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采用机械耕整地新技术作业后地表平整度好、地表秸秆残茬少,能够满足作业要求。机械耕整地新技术同时能够提高耕整效率30%,降低耕作成本30%,该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区域农村能源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系统分析了1992—2017年西南高原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农村生活能源的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呈现先升后降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008年达到最高),至2017年分别较1992年增加了3.64%和65.13%。煤、秸秆和薪材是农村地区主要的能源消费种类。随时间的推进,沼气、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和太阳能消费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商品能源比例由1992年的30.05%增加到2017年的57.60%,体现出能源结构由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向多元化、优质化和商品化方向转变。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分布基本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能源消费结构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地采取商品、非商品能源多能互补的农村能源发展模式,重点推进秸秆、薪材等生物质能及太阳能的高效、清洁化利用,是促进西南高原山区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滕飞 《农业工程》2020,10(3):42-45
北京市以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为基础,以市场化运作为根本,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探索总结不同形式的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循环利用模式。该文以北京市探索建立的农作物秸秆区块化社会化处理模式、农作物秸秆市场化全链条处理模式和农作物秸秆集中收储点处理模式为例,总结3种典型模式的主要技术、运行方式、运行效益和适宜区域等特点,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刘晓 《农业工程》2017,7(5):66-67
我国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而由于其环保的特点,秸秆发电项目也受到了政府的支持。虽然国家在政策和法律法规上都对其开辟了道路、提供了保障,但是力度还是比较小。因此对于制度体制要有所创新,要能够带动起地方政府对于秸秆发电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保证其执行力,我国的秸秆发电项目在推广和实施中才能有所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王启芳 《农业工程》2018,8(7):91-94
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秸秆,若这些秸秆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影响到农民的正常劳作,同时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以秸秆粉碎机关键工作部件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秸秆粉碎机关键工作部件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通过对粉碎机主轴力学分析与不同荷载下的受力研究,探讨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东小麦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小麦机械化生产中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土壤耕整、播种、植保、灌溉和收获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统筹一年两作生产模式和经营效益,结合生产资源禀赋、经营规模和经济水平,提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模式,以及各环节技术要点和农业机械装备配备方案,实现小麦机械化生产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庭花 《农业工程》2017,7(6):69-71
针对我国退耕还林现状,阐述了现阶段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意义,分析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介绍了玉米秸秆集行全量覆盖还田苗带条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优势、主要机具装备、作业流程及要点、重点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晶 《农业工程》2021,11(12):42-44
我国是农业大国,年产出农作物秸秆量较大,其中玉米秸秆产量最大,但资源化利用率较低。该文在分析玉米秸秆生产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玉米秸秆生产沼气的研究概况,阐述了玉米秸秆生产沼气的关键技术,包括预处理技术、干发酵技术及混合物料发酵技术,并对玉米秸秆生产沼气前景做了展望,为进一步促进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方草捆收集车集捆装置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利用TRIZ系统分析方法及ProInnovator软件对集捆装置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对改进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