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以番茄品种‘金棚荣耀’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栽培,研究了加入转光剂或防尘剂后涂覆型消雾无滴EVA棚膜下的光环境及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的普通涂覆型消雾无滴EVA膜相比,添加转光剂或防尘剂后棚膜的透光性明显改善,能够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且转光膜对温室光环境及番茄植株的影响优于防尘膜,其中,46号转光膜在改善温室光环境、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和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番茄品种‘金棚荣耀’为试材,研究了加入转光剂后涂覆型和内添加型消雾无滴膜的透光性、保温性及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内添加型消雾无滴膜相比,涂覆型消雾无滴膜的透光性及保温性均有所提高,明显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有利于提高番茄每667 m2产量。转光剂种类不同,对果实成熟期和品质具有较大影响。新研发的34号涂覆转光膜可明显促进番茄生长,每667 m2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且番茄红素含量和糖酸比显著提高。总体来看,加入转光剂后涂覆型消雾无滴膜更有利于提高番茄果实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宜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的最佳复合基质配比,本研究将充分腐熟的番茄秸秆与椰糠、有机肥、沙子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复合基质,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设置7个处理和一个对照,以黄瓜‘中蔬128’和番茄‘欧官’为试验材料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的生长影响显著,其中,T2(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4∶13∶1∶1)处理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地下鲜质量、地下干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其他处理有显著的提高且均优于对照;处理T6(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12∶5∶1∶1)的番茄幼苗在株高、茎粗、壮苗指数、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方面均优于对照。综合幼苗生长指标及品质可得出,最适宜黄瓜苗生长的复合基质是处理T2(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4∶13∶1∶1)。最适宜番茄幼苗生长的复合基质是处理T6(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12∶5∶1∶1)。  相似文献   

4.
《山东农业科学》2019,(10):50-54
以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150 mmol/L NaCl和100 mmol/L Ca(NO_3)_2胁迫(渗透势相等)下的番茄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测定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Pn、MDA含量等指标,探究外源BR对不同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番茄幼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Pn均显著降低,胁迫后期膜脂过氧化水平均呈不同程度升高,且Ca(NO_3)_2胁迫下植株的根冠比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同时,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地下部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外源BR显著提高了盐胁迫植株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叶绿素含量和Pn,但其对不同盐胁迫下膜脂过氧化伤害的缓解效应因部位而异。由此可知,外源BR对等渗条件下不同盐胁迫造成的番茄幼苗生长受抑均有缓解作用,但对光合碳同化、叶绿素积累的调控效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动生物降解地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试验以番茄(甜脆脆)为材料,以聚乙烯地膜(PE)为对照,研究PBAT/PLA木质素生物降解地膜(MZS)、PBAT/PLA腐殖酸生物降解地膜(FZS)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酶活性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覆盖下土壤微生物相对丰度有所差异,覆盖MZS地膜后土壤真菌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高于覆盖PE和FZS地膜,覆盖FZS地膜后土壤真菌Ascomycota和细菌Verrucomicrobiota、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高于覆盖PE和MZS地膜;覆盖FZS和MZS地膜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覆盖PE地膜;相较于覆盖PE和MZS地膜,覆盖FZS地膜番茄茎粗分别显著增加5.99%和3.14%。以上表明,不同地膜覆盖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土壤酶活性及番茄生长,其中覆盖FZS地膜可以有效促进番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探讨了硝酸钙[Ca(NO_3)_2]胁迫下三十烷醇(TA)对番茄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a(NO_3)_2胁迫可导致番茄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显著升高,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分别显著下降34.72%、55.66%、56.13%和23.68%,幼苗干物质积累减少51.95%,幼苗生长显著受抑;叶面喷施1 mg/L TA可降低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MDA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维持番茄幼苗良好的光合性能,从而促进其生长,有效缓解Ca(NO_3)_2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不同红光与远红光比值对盐胁迫下番茄光合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对番茄幼苗耐盐性的影响,以'Money Maker'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在盐胁迫条件下不同R:Fr比值对番茄幼苗形态、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NaC1胁迫下,适当降低番茄幼苗光环境中R:Fr比值,番茄幼苗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地上地下部的干鲜重、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促进了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了番茄幼苗的耐盐性.植物叶片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在盐胁迫下最易受到影响.番茄幼苗光环境中的R:Fr比值降低,使番茄叶片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反应中心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apparent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rate,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升高,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显著降低(P<0.05).说明降低光环境中的R∶Fr比值,使番茄叶片保持了较高PSII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因此,可以通过调控番茄植株光环境中的R∶Fr比值来调控番茄植株的耐盐性,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50%R(红光)+50%B(蓝光)LED光质为对照,研究了30%R+70%B与70%R+30%B两种比例光质对樱桃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70%R+30%B处理下,樱桃番茄幼苗的株高、叶片展开度、植株干鲜重、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等都最高,并且显著大于30%R+70%B和对照;30%R+70%B处理下,樱桃番茄幼苗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展开度最低,而其茎粗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果表明,70%R+30%B处理更利于樱桃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哈茨木霉对番茄幼苗促生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哈茨木霉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哈茨木霉对番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木霉与土的比例为1∶10时对番茄的刺激生长作用最强,番茄幼苗的株高、根系长度、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明显增加,施用哈茨木霉制剂后,番茄幼苗对氮、钾的吸收明显比对照高,差异显著,同时番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而呼吸速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生育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冀西北寒旱区不同地膜类型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生理指标、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春玉米地膜类型(白色、黑色)和覆膜方式(半膜覆盖、全膜覆盖)的对照试验。结果总体来看覆膜效果,全膜覆盖半膜覆盖无膜。覆膜显著提高了春玉米叶绿素、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拔节期白色全膜、白色半膜、黑色全膜和黑色半膜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对照高出58.94%、11.13%、54.56%和2.92%。白色全膜和黑色全膜处理在苗期和拔节期各性状差异不明显;抽雄期黑色全膜处理在叶面积、叶绿素含量较白色全膜分别高69 cm~2、1.2 mg·g~(-1),但黑色地膜抑制根部生长,生育期间根冠较小,为0.15。白色全膜产量最高,为1 219.4 kg,较白色半膜、黑色全膜、黑色半膜和对照分别增产20.8%、11.7%、16.5%和22.9%。结论白色全膜覆盖适宜在冀北寒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蒲高斌  刘世琦  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971-972,975
研究了不同光质对番茄幼苗的生长以及对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红光和蓝光处理均可增加幼苗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 ,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 ,显著提高POD、SOD及APX活性 ,有利于培育壮苗。除绿光使CAT活性明显降低外 ,红光、蓝光和黄光对CAT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颜色遮阳网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红网、蓝网、银灰网和黑网4种不同颜色遮阳网覆盖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阳网覆盖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单株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不覆盖(P0.05)。红网、蓝网、银灰网壮苗指数分别增加41.2%、15.4%、55.2%,而黑网降低9.7%。遮阳网覆盖使番茄幼苗叶片的MDA含量降低,SOD、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OD活性除蓝网显著降低外、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烤烟黑白地膜覆盖栽培增温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烤烟垄体上分别设置覆盖白色(透明)地膜、黑色地膜、不盖膜对照,研究其对垄体表层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白色地膜增加垄体内温度的效应显著优于覆盖黑色地膜和不盖膜对照,覆盖黑色地膜增加垄体内温度的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对胡杨幼苗生长有效的地表覆盖物。以1年生胡杨幼苗为试材,设置覆膜(T1)、覆草苫子(T2)、覆沙(T3)和裸地(CK)共4种处理,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全面评价3种地表覆盖物对植株产生的效果。结果表明:T1、T2、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不同月份的土壤含水率(P<0.05),平均土壤含水率较CK分别提高了26.1%、27.9%和23.5%;各覆盖均显著提高了成活率、株高及地径的生长,T2增长幅度最大;各覆盖均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蒸腾速率(T r)(P<0.05),生长初期T1值最大,生长中后期T2值最大;T2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 max)、光饱和点(L SP)最大,光补偿点(L CP)和暗呼吸速率(R d)最低;各覆盖对水分利用效率(W UE)和表观量子效率(A QY)影响较小;植株生长与土壤含水率、P n、G s、P max、L S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为T2、T3、T1、CK。覆草苫子较适宜在胡杨幼苗栽植过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红光和远红光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远红光和红光对番茄幼苗形态调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设置白天远红光(白天番茄幼苗放在白光LED灯和远红光LED灯下12h,夜间黑暗)、夜间红光(白天番茄幼苗放在白光LED灯下12h,夜间用红光LED灯处理12h)和对照(白天番茄幼苗放在白光LED灯下12h,夜间黑暗)3个处理,研究白天远红光和夜间红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和特性,茎、叶中内源性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含量以及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白天远红光处理番茄幼苗的株高显著增加,番茄开花提早,番茄幼苗茎、叶中GA3和IAA含量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第1穗果的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均降低;夜间红光处理番茄幼苗株高显著降低,番茄开花延迟,番茄幼苗叶片中GA3和IAA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升高,番茄第1穗果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显著增加。【结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应用远红光和红光,实现对番茄幼苗株高、开花时间和营养生长阶段的精确调控。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红色遮阳网对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塑料大棚的基础上,设置了红色遮阳网覆盖与白色无滴膜覆盖(对照)的田间大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光谱组分、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红色遮阳网覆盖降低了蓝光光合有效辐射,增加了红光/蓝光比例和红光/远红光比例。红色遮阳网覆盖后,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果皮亮度、红色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2%、17.3%、28.9%和42.7%,同时番茄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了15.4%和17.9%;与对照相比,红色遮阳网覆盖对番茄果形指数、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氮磷钾含量等均没有显著影响。结果可知红色遮阳网覆盖可能通过减少蓝光透过率提高红蓝光比例,促进番茄产量、果实风味品质和外观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施用量缓释钾肥对番茄穴盘苗生长的影响,采用72孔穴盘育苗,研究了腐植酸钾施用量对番茄幼苗出苗率、生长指标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脲甲醛肥2.8 g/L、钙镁磷肥4.0 g/L、过磷酸钙2.0 g/L的基础上,T3处理(腐植酸钾施用量为4.8 g/L)番茄幼苗的出苗率较高,长至两叶一心后株高、茎粗及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未加任何肥料);T1处理(腐植酸钾施用量为0 g/L)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T3处理基质电导率随播种后天数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播种后40 d降低到0.17 mS/cm;播种后40 d各处理基质pH值仍均在7.0以上。综合分析,T3处理最适合番茄培育壮苗,但对于基质pH值偏高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低磷条件下硅对番茄幼苗的生理调节作用,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设置对照(0.66 mmol/L NaH_2PO_4)、轻度低磷(0.44 mmol/L NaH_2PO_4)、重度低磷(0.22 mmol/L NaH_2PO_4)、缺磷(0 mmol/L NaH_2PO_4)4个磷浓度水平,研究外源硅(1.5 mmol/L K_2SiO_3·nH_2O)对不同供磷水平下番茄干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质膜完整性、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和硅、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的磷供应水平(对照)相比,低磷胁迫显著降低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总根长,膜脂伤害程度增加,植株体内磷含量下降,从而影响番茄生长。外源硅明显缓解了低磷胁迫对番茄生长的抑制效应,使番茄幼苗在低磷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良好的根系长势,降低了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含量、O_2~(·-)含量和H_2O_2水平,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了植株对磷的吸收,其中,在轻度低磷胁迫下硅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改善效应最显著。可见,外源硅处理能够基于改善根系生长和叶片水分状态、诱导增强植株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来提高番茄幼苗的磷缺乏耐受性,且对轻度低磷胁迫的调控效应更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探讨硅、磷这2种营养元素的协同作用,以及硅缓解番茄幼苗低磷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生物刺激素在缓解番茄幼苗高温伤害中的作用及相关生理机制,以耐热番茄品种‘LA2093’、中等耐热番茄品种‘硬粉8号’和热敏感番茄品种‘LA2683’为试验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叶面喷施3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刺激素(海藻提取物、壳寡糖、矿源黄腐酸)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宜种类和浓度的生物刺激素可以有效缓解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带来的伤害。具体表现为:幼苗叶片萎蔫程度减轻,整株死亡现象减少,热害指数相比高温对照(HT)显著降低,降幅最高可达72.9%,植株的生物量也显著增加;同时,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最高降幅分别为26.8%和58.9%;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最高增幅分别为52.5%和19.0%。在高温胁迫下,生物刺激素通过增强番茄幼苗的渗透调节系统功能,缓解了膜脂过氧化的伤害,从而缓解高温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生物刺激素的作用效果与番茄品种特性及其处理浓度有关。由此建议,在生产上叶面喷施100mg/L矿源黄腐酸缓解番茄幼苗高温伤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不同光质条件下,臭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 Nannf. var.volubilis(Nannf.) L. T. Shen]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变化情况,以及臭参种苗生长的最佳光质环境。【方法】以白膜为对照,设置黄膜、绿膜、红膜、蓝膜和黑膜拱棚覆盖处理,分析臭参幼苗的株高、根长、根直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在农膜不同光质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结果】黄膜处理的臭参幼苗株高显著高于白膜,红膜处理也高于白膜但差异不显著,黑膜处理的株高最低;白膜处理幼苗根最长,红膜次之,蓝膜处理的根最粗,显著粗于红膜、黄膜、绿膜和黑膜;黄膜和红膜处理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白膜,类胡萝卜素含量也高于白膜但差异不显著;黄膜和红膜处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最高,显著高于白膜;红膜处理的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最低,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也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黄膜处理的实际量子产量[Y(II)]最高并显著高于白膜,光合活性(q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