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决出菇生产场地困难,我们从1993年开始进行金针菇室外大棚出菇管理技术的研究并获得成功,经过几年的推广和应用,从原来500万袋增至1997年全县1800万袋规模.现将金针菇室外大棚出菇管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袋栽,一般是采用单袋直立地排放一头出菇或排在床架上出菇,前者占地面积大,后者设备投资多和管理不便.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从1986年起研究了金针菇堆筒栽培技术.堆筒栽培结果表明,单筒装料比一般袋栽多2倍以上,单位面积投料比袋栽直立排放出菇多15~20倍,菇房空间利用率高,管理方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金针菇是低温型菇类,栽培季节宜在秋、冬、春三季进行.(二)塑科筒规格采用宽为20~26cm的聚乙烯筒料,裁成55cm的塑料筒作栽培容器.(三)培养料配制常用棉子壳、木屑(阔叶树)、玉米芯(粉碎)、高粱壳、酒糟等作栽培料.棉子壳可单独使用,其他原料可二、三种混合使用,其用量为  相似文献   

3.
白色金针菇F_(21)出菇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浙江省江山市栽培白色金针菇为1500万袋,鲜菇产量7000吨,产值2400万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白色金针菇生产、加工基地之一。现将白色金针菇F21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出菇管理阶段措施小结如下:1低温出菇白色金针菇F21出菇最适温度是5~15℃...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南 《食用菌》1998,20(2):33-34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菇类,它在较寒冷的冬天出菇,菌丝生长最适的温度13~23℃,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2~14℃,与其他多数食用菌一样,菌丝生长要求温度较高,而出菇的温度要求比较低,因此在我市气候条件下,只能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制栽培袋,12月底至翌年2月出菇.我市属亚热带地区,西北方向有武夷山,北部有戴云山,冬天挡住了由西北方向吹来的寒流,形成了我市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因此栽培金针菇时间比较短,金针菇生产也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发展我市金针菇生产,我们进行了金针菇反季节栽培试验,于低温季节制栽培袋,较高温的季节出菇(2月制袋培养,3~4月出菇),已获得成功,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北方贮梨冷库金针菇两头出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在自然气候条件下,集中安排在冬春寒冷季节栽培出菇,鲜菇货源充裕销售困难,价格低。利用冷库的低温环境,在高温季节出菇供应市场,一方面,此时鲜菇价格高,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使大量闲置贮梨冷库得以重新利用。然而,冷库栽培金针菇,不是顺季袋栽技术的简单移置,技术难度很大,涉及从设施改造、配方拌料到出菇管理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陶军  袁斌  雷小刚  张文武 《食用菌》2012,34(5):34-35
工厂化金针菇生产育菇阶段温度操控技术十分关键,对金针菇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在完全掌握了育菇期间各个阶段的温度调控技术之后,再加以综合应用,才能保障工厂化金针菇生产育菇阶段的缩短生长周期,提高质量,单位产量实现新突破.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期环境温度保持在5℃时,生产出的产品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7.
张其坤  叶学文 《食用菌》2002,24(5):25-25
金针菇属低温型食用菌,其子实体在平均气温20℃以上就难以形成。我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除了7~8月气温在20℃以上外,其他月份都在20℃以下,为反季节金针菇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每季的制袋总数已超过50万袋。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选择优良品种 由于是在山下制袋,山上出菇,山上晴天中午菇棚内温度会骤然升高,因此除加强降温措施外,应首先考虑金针菇品种的耐高温能力,并兼顾成品菇色泽、菌柄硬度等特点。目前本地栽培用品种主要是金12,并有少量金4-11和金B27。金12:浅黄色、整齐、柄较硬,子实体能耐短时间22℃高温,但第三潮菇开始菌柄褐化加重。金B27:乳黄色、色泽好、整齐,子实体能耐短时间24℃高温,整个生产期几乎无  相似文献   

8.
表一干香菇品种(露地栽培用) 司:种菌兴13E春出 (低从)出菇时期与出菇特征品种特征及栽培注意点 出菇期:1月下旬一4月底.寒潮过后.菇场的最高气温持续在8℃以上开始自然出菇,出菇主要集中在春季。菌兴101初冬春出(低中机) 出菇期:11一12月、2月中旬一4月中旬。初冬时菇木场的最低气很低于8℃后开始出菇,受到5℃以下低温刺激后出菇增多.春季菇木场的最高气温持续在10一13℃时出菇集中。菌兴241春秋生(中低温) 出菇期:10月下旬一招月上旬,2月上中旬一‘月中下旬。秋季菇木场的最低气温持续低于10℃后,放倒菇木即开始出菇。春季经低很刺激后,…  相似文献   

9.
探究与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对金针菇增产的影响,以及金针菇生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性,讨论了金针菇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反应过程与适应性体现,在此基础上,从物理、生物和化学环境角度出发,以环境变化因子作为环境变量,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金针菇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25℃为最适培养温度;随着发病率的增加,金针菇出菇天数随之增加;二胺能够促进金针菇菌丝体及子实体的生长,提高金针菇产量,而尿素浓度过高,会抑制金针菇的生长,延长金针菇的出菇时间,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金针菇需在遮光、保湿条件下出菇的生长特性,我们于1990年在渐江省江山、黄岩市开展了由黑膜代替常规农膜覆盖金针菇的室内、室外栽培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和提高子实体质量的效果,并为金针菇室内栽培移至室外栽培创造了条件。为此,今年将在黄岩、临海二个金针菇主栽区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袋栽金针菇采收两潮菇后,由于失水严重,第三、四潮菇产量很低,难以充分利用菌筒的养分,作者根据平菇覆土栽培经验,室内采收两潮菇后,移至室外进行覆土出菇,生物学效率高达130%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晋江市栽培金针菇比较早,从70年代开始试生产,到现在单产不断提高,合格菇每袋产量从50g左右到近500g,生物效率从20%提高到140%~180%。产量的提高,除了合理的配方、优良的菌种外,其技术关键在于出菇管理。 笔者在晋江市供销社食用菌试验场栽培的金针菇,采用杂交19号金针菇菌株(原三明1号),收到了优质、高产、稳产的最好效果。现将两个技术关键介绍如下: (一)开袋要领 袋式栽培金针菇的开袋,国内外的许多菇场都是沿袭催蕾的开袋方法,即未见子实体有的甚至未现蕾就把袋开掉,让菌丝在空气的刺激下扭结。这样生长出的菇体数少,菌柄粗老,侧生枝多,外观不雅,产量不高,质量差,而且料面水分散失快,会延长出菇周期。 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改用再生的开袋方法,即待  相似文献   

13.
我省利用人防工事及室内袋栽金针菇已较普及,为了使金针菇的栽培不受人防工事及栽培室的限制,我们开展了室内养菌室外地沟出菇的两步栽培法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供试材料金针菇三江5号菌株,引自黑龙江集贤县农技高中。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采用17×33cm(厚5~6丝)的聚丙烯塑料袋作栽培容器。(二)制栽培种每袋装干料400g,料含水量65~70%,装料不宜太实,以能打孔不变形为宜。采用塑料颈圈、棉塞封口.按常规高压灭菌、无菌操作接种。养菌室必须清洁、黑暗,室温保持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1999,(5)
菌类及代号山菇耳℃菌类及代号出菇℃黑木耳山林it}1山林103h#5425哈尔滨88t)8卜一2815一2818—2815一27仰荚潜长白1号仰矢蘑SI刀6灵芝日本3号紫灵芝18~26!8—2620—3015~28平8山平1号山早3号中科5645中f45422—344一324~295~28搽头菇族丰1号猴头蓝H。99金针菇采19金针菇三明1号8—247~234~223—15其它品种:白灵菇(阿魏耳)二口元.美味牛肝菌(大脚形)20元.块根蘑(灰禹招伞)20元,真姬菇(玉甲)20元。东北元萨.梅蘑.台黑灵芝,杨树菇。蛹虫革,炬松茸.灰树花;厌菩.地耳.鸡腿蘑.金耳.沮耳.多脂一伞.大球盖菇.双抱菇,草菇.大肥菇…  相似文献   

15.
牟水元 《蔬菜》2004,(6):38-39
金针菇转潮是指从一潮菇采摘结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过程。转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金针菇的总产量,下面就如何加快金针菇转潮作一介绍:1.及时清理料面子实体菌盖直径1~1.5 cm,菌柄长14~15 cm时可采收。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原有菇原基。2.适当通风降温在出菇阶段,为了收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金针菇,一般在菌袋上覆盖1层地膜,以保证生长所需的湿度,创造一个CO2浓度较高的微环境。但高湿度、高CO2浓度不利于重新催蕾,可在早晚揭膜通风透3月下旬,当番茄幼苗长到2…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1997,(2)
纯白一号金针菇集多种金针菇菌株之优于一体,菌丝生长温皮5~32℃,子实体形成温度5~22℃。菇体纯白,出菇密集,不易开伞,在强光下仍能保持洁白高产。适应室内、外栽培,前三潮转化率160%,经济效益高于黄色菌株。母种含邮资每支25元,量大从优,款到即寄。另有广温型平菇菌株巨丰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15,(1)
<正>为您提供以下服务:1.草变平菇:该国家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长稻草或长玉米秆、麦秸、不切短、不粉碎、不浸泡,在室内或室处大田均可进行仿照山上野生菇的生长模式,100kg长草可培育出150~250kg鲜平菇,待采菇结束后而长草全无即称草变平菇。2.金针菇免袋栽培芽苗菜式出菇方法:该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免除了常规传统工艺装袋灭菌需提袋出菇等难题。实现了轻松无污染的在室内室外大田进行下料播种,采收金针菇时象采摘菜园里的芽苗菜一样整齐快速。3.全开式食用菌接种器:该国家专利技术产品不用电,不用任何消毒药物,不花钱的随时均可根据需要大小制作一个即可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又名冬菇,其含意是冬天生长的菇,生长需要低温.昆明夏季白天温度常在21~27℃,就国内外有关资料来看,栽培金针菇是不可能的.为解决昆明夏季栽培金针菇技术问题,我们于1988年从筛选耐高温品种、筛选耐高温栽培料配方和控制环境条件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将1989年的部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属低温型食用菌 ,很适合在北方地区栽培 ,华北地区有充足廉价的适合金针菇栽培的培养料 ,而半地下式菇棚栽培金针菇更是造价低廉 ,温度、湿度、通风和散射光易于控制 ,是一种操作简单、投资少、效益高、适合单个农户家庭的栽培方式。1 栽培菌种与栽培季节的选择 在华北地区各地可根据当地习惯选用适宜的菌种 ,如杂交 19号、金针菇高产 70 7等菌种。栽培季节可有以下两种方案 :①发菌期安排在9月中下旬到 10月上旬 ,出菇期在 11月下旬到 12月上旬。②接种发菌期在 12月初到 1月上旬 ,出菇期在第二年的 2月到 3月份。2 菇棚的建造 …  相似文献   

20.
灰树花栽培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Fr.)S.F.Gray]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菌类。本文介绍灰树花的食用。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及栽培驯化方法。灰树花是一种喜光(200 lux以上),好氧的菌类,出菇最适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90%~95%;以硬阔叶树木屑为主材料,于室内或室外荫棚进行袋式栽培,每年可栽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