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槟榔(ArecacatechuL.)属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在中国,槟榔主要在海南、台湾、云南等地种植。槟榔果实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果实中的活性成分多酚作为发挥其药用价值的重要次生代谢物之一,具备多重生理活性,因此具有良好的综合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文章对槟榔果实中多酚的萃取提纯工艺、含量、组成、活性功能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并展望其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栾剑  陶晓月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3):8-10,12
槟榔为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其应用广泛,药用价值极高,在我国中医药中的应用已经超过1000年。槟榔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脂肪酸、多酚类物质等,这些活性成分使槟榔在提神醒脑、提高耐力、抗寒、抗饥饿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促进肠胃活动、抑制细菌滋生、驱除寄生虫等功效。因此,东南亚各国及我国台湾和湖南等省都有嚼食槟榔的风俗习惯。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因此如何趋利避害,最大程度的发挥槟榔活性成分的药效,避免毒副作用的研究也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该文整理并归纳了近期发表的有关槟榔的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以传统中药为基础的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槟榔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在分析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槟榔中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00W,乙醇浓度81%,料液比为1∶13,提取时间为25min,碱化pH值为8.3,槟榔碱平均含量0.341%.采用平板打孔法研究槟榔碱对食品中常见的4种细菌和3种真菌的抑制活性,通过测量抑菌圈和最低抑菌浓度来定性评定抑菌结果.结果表明,槟榔提取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细菌(G+)和革兰氏阴性细菌(G-)都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真菌完全无抑制作用,说明其在开发益齿抗菌产品上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ASE)和加热回流法(HR),应用不同溶剂制备槟榔花茶的活性提取物,研究了这些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抗坏血酸(Vc)的清除能力>BHT>ASE-EtOAC>ASE-MeOH>HR-EtOAC>HR-MeOH>ASE-H2O>ASE-MSO>HR-H2O>HR-MSO,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10.1365、44.4007、113.2、159.7、184.0、207.7、246.4、258.5、317.7、950.6μg/mL。说明槟榔花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时,效果最佳。与HR法相比,ASE法更有助于槟榔花茶中活性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槟榔是"四大南药"之首,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海南第一大经济作物.随着槟榔种植的规模化,科学栽培槟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在槟榔筛选育苗、科学施肥及林下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为槟榔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但海南槟榔栽培仍存在因管理技术不到位而导致的低产现象.现就槟榔选种、催芽、育苗...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槟榔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本研究以不同组织的槟榔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经过定性分析,共获得了158个代谢物(包括氨基酸、脂质、核苷酸、生物碱和类黄酮等物质),首次在槟榔中发现槟榔次碱己糖苷的存在,并对氨基酸和生物碱进行了相对定量,发现芳香族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主要分布在种子中;烟酸衍生物在叶片中含量较高,槟榔次碱己糖苷和去甲基槟榔碱在外果皮中含量较高,其余生物碱均显示出在果实中尤其是种子中有较多的积累。基于烟酸、葫芦巴碱和槟榔碱的结构相似性,推测槟榔碱的合成通路是以天冬氨酸为起点,以烟酸、葫芦巴碱为基本骨架进行合成的。  相似文献   

7.
槟榔花果中槟榔碱含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药典法对槟榔不同发育时期花序材料的不同部位进行槟榔碱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成熟种果胚乳的槟榔碱含量最高,而果皮的含量最低;不同时期花序/果穗的相同部位间槟榔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时期花序/果穗的不同部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7,(5):51-55
槟榔花作为槟榔的主要副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保健功效。本文综述了槟榔花的花粉特征及开花习性、主要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安全性和相关功能产品等的研究进展,对其下一步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为槟榔花的科学研究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槟榔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我国槟榔生产情况,以及我国的槟榔饮片加工技术、食用槟榔加工技术、槟榔贮藏保鲜与鲜食加工技术、槟榔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和槟榔食品安全研究等槟榔加工技术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我国槟榔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药典法对槟榔不同发育时期花序材料的不同部位进行槟榔碱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成熟种果胚乳的槟榔碱含量最高,而果皮的含量最低;不同时期花序/果穗的相同部位间槟榔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时期花序/果穗的不同部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槟榔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其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槟榔(Areca catechu L.)为棕榈科(Palmae)槟榔属(Areca)常绿乔木,具有驱虫、消积、行水、下气和截疟等功效,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是海南省第二大经济作物。同时槟榔产业也是海南省热带作物中第二大支柱产业,对海南省的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槟榔的生物学特性,海南省槟榔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动力分析。海南省主要依靠海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槟榔加工产业、海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南药产业的发展来推动槟榔种植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期咀嚼食用槟榔可导致口腔疾病,槟榔纤维是口腔疾病的诱因之一,软化槟榔纤维可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总结了当前软化槟榔纤维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复合软化技术,比较了其优缺点,并提出辐射加工技术在槟榔制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由槟榔黄化植原体(arecapalmyellowleafphytoplasma,AYLP)引起的黄化病和槟榔隐症病毒1(Areca palm velarivirus 1, APV1)引起的黄叶病毒病是危害槟榔树最严重的两种病害,对海南槟榔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立快速的检测技术对于两种病害的预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重PCR(Multiplex PCR)技术同时检测AYLP和APV1,即AYLP巢式PCR第一轮结束后,再使用一次多重PCR对两种病原同时进行扩增,最后进行电泳观察结果。结果显示,通过对多重PCR浓度体系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在一个体系中成功扩增出AYLP和APV1,得到525和311 bp两条特异性大小条带。多重PCR检测与单一PCR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并且与单一PCR检测方法比较,多重PCR方法精简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显著降低了检测成本,为槟榔黄化病和黄叶病毒病的常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因此,该技术在AYLP和APV1常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剥壳与切头对槟榔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剥壳和切头对槟榔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槟榔种子进行剥壳和切头处理,其芽及根生长与对照的相比差异极显著,芽及根生长均明显比对照的好;其中切头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则以5/13剥壳处理的最高,且5/13剥壳处理的芽长平均值也最大:5/14剥壳处理的根长和根数的平均值均比对照的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开展仙景槟榔芋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土壤肥力条件下,钾素对仙景槟榔芋产量影响最大,且施用硫酸钾比氯化钾增产明显;每667 m2施用N 33.6kg、P2O5 11.4kg、K2O 47.0kg,仙景槟榔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杨雪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88-6888,6917
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的生产中,出于技术性目的而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任何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及其安全性已成为当前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领域研究与分析的热点。通过综述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在介绍食品添加剂定义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及其安全性,同时也对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的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际组织及我国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评价框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目前全球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评价主要包括新表达物质毒理学评价、致敏性评价、营养成分分析、全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加工对食用安全的影响、抗生素抗性评价;2)虽然目前全球基本形成了对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原则和技术体系框架,但由于新型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具体过程存在争议;3)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体系需要在营养学检测方面构建作物营养数据库,在毒理学检测方面构建毒蛋白数据库,在致敏性检测方面建立体外细胞评价模型,在非期望效应方面构建非期望效应评价模型。综上,面对新型生物技术产品,需要继续发展、完善已经建立的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原则和技术体系,以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测定干槟榔中痕量苯并(α)芘的方法,试样经氢氧化钾皂化,弗洛里硅土固相柱净化,正已烷二氯甲烷液洗脱,浓缩,用标准加入法和GC-MS(气相色谱-质谱)定量测定。试验证明,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达到8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7%~1.2%,方法线性、精密、准确度均良好,可以满足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槟榔是一种充满争议却广为流行的嗜好品和休闲食品。一方面,槟榔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传统食品和药材;另一方面,槟榔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入人类第一类致癌物质清单。在中国,槟榔产业于2019年已经达到接近1 000亿人民币总产值,公众日益对公共健康与卫生的关注也数次引发了针对槟榔产业的舆论危机。因此,亟需全面理清槟榔的健康利弊,并据此制定完善的管理法规与制度。笔者对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槟榔的文化传统、食用方式、健康影响和各国各地区对槟榔的管理政策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中国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晋北高寒区大豆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豆是粮食兼经济作物,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大豆中含有可精深加工并对人体有特殊功能的活性物质,如磷脂、低聚糖、皂苷、异黄酮、天然维生素等,极具开发潜力,被称为是21世纪的"保健食品"。豆饼则是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大豆根部极其丰富的根瘤菌又是一种重要的养地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