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猪瘟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诊断(ELlSA)检测试剂盒 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是用来检测猪血清或血浆中猪瘟病毒抗体的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2.
猪瘟又名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划分为典型性猪瘟和非典型性猪瘟.由于非典型性猪瘟的临床症状及其病理变化不及典型性猪瘟明显,导致对本病的临床诊断越来越困难.目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以实验室诊断为主.标准的实验室诊断程序是防控非典型性猪瘟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及病毒抗原的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付玉亮 《中国猪业》2022,17(2):95-98
摘要: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导致的猪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最早起源于非洲,是最复杂的猪传染性疾病之一。非洲猪瘟自首次报道至今已有1个世纪,但在没有疫苗和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当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该病毒的检测已经成为养猪企业的一项常规工作。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最常用的方法,一些新型的核酸检测技术也被开发用于病毒检测,例如环介导等温扩增法、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等,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本文阐述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不同病原学检测方法,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简单的比较,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做荧光抗体检测病毒中和试验时,用不同毒株检测同一份血清样品经常出现不一样的效果。通过开展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和猪瘟病毒(法国Thiveral株)在ST细胞上的增殖研究,掌握猪瘟活疫苗收获抗原的最佳时间,选择更好的毒株进行荧光抗体检测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增值效果差,猪瘟病毒(法国Thiveral株)繁殖速度很快,在接种后30 h就能达到10~(5.4)TCID_(50)/mL,55 h达到最高峰10~(6.0)TCID_(50)/mL,72 h后呈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5.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对养猪业危害严重。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E2蛋白是猪瘟病毒的重要结构蛋白,也是猪瘟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以猪瘟病毒E2蛋白胞外区基因为模板,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E2,并通过电转获得毕赤酵母X-33阳性克隆,经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筛选出猪瘟病毒E2蛋白表达菌株。通过亲和层析技术纯化蛋白,并将蛋白免疫动物,进行免疫原性分析。结果表明,猪瘟病毒E2蛋白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分泌性表达,经纯化纯度达95%以上;动物试验显示,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猪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相关检测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解规模猪场种猪群猪瘟免疫抗体情况,评价猪瘟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对6个规模猪场的种猪群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补苗、再检测。结果表明种猪群通过科学的增加猪瘟疫苗接种能明显提升猪瘟抗体水平。但6个猪场的种猪群中均有少数种猪通过加免接种疫苗仍不能产生较好的猪瘟抗体,不具备对猪瘟病毒的抵抗能力,规模猪场应该对这些种猪进行淘汰,减少猪瘟病毒在猪场传播的可能性。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猪一种急性、  相似文献   

7.
荧光抗体技术在猪瘟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HC)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病性病毒病.控制和净化猪瘟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方法尽快查出抗原体,找出"带毒猪"并淘汰.采用荧光抗体试验(fluorescentantibody teclmology,FAT)检测猪瘟病毒是一种灵敏而又特异的诊断方法.因此,2005年应用FAT技术在广西一些规模化猪场进行了检测猪扁桃体猪瘟病毒、清除带毒猪、控制与净化猪瘟的试验,达到了预期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牛伟  吕帆  王哲  马亮 《吉林畜牧兽医》2007,28(12):29-29,31
近年来,猪瘟的流行特征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以非典型、隐性感染为主的流行趋势,致使猪瘟的临床诊断更为困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快速检测猪瘟的有效方法.本试验通过应用ELISA法检测非典型猪瘟病例,摸索出诊断非典型猪瘟的可靠方法.发现非典型猪瘟——流产型猪瘟病例,其血清中不含抗病毒抗体,因此诊断本病必须通过检测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养猪》2021,(5)
对2020—2021年上海市和江苏省的3家规模猪场发生的疑似猪蓝耳病病例进行诊断,经实验室检测、细菌培养检出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采取荧光PCR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蓝耳病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相关病毒,仅蓝耳病病毒(PRRSV)检出阳性,A、B、C 3个猪场PRRSV阳性率分别为80%(4/5)、60%(3/5)、40%(2/5)。经流行病学调查,3个猪场均未实施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结合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猪蓝耳病感染。由此说明在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对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等常发重要疫病开展针对性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出适用于不同级别畜牧兽医站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本文采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法和猪瘟病毒抗体快速检测卡进行猪瘟病毒抗体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法适用于县级兽医实验室检测,结果可靠、准确;猪瘟病毒抗体快速检测卡适用于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养殖场自行检测,方法简单,快速,易操作,但准确性较差,为不同级别和地方的猪瘟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和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同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疫苗中污染BVDV可引起免疫失败。但由于两者在病毒粒子结构、基因组结构和抗原特性等方面均很接近,在血清学上存在交叉反应,因此难以检测猪瘟疫苗中污染的BVDV。文章对BVDV在猪瘟疫苗中的污染情况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旨在为猪瘟疫苗污染BVDV的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运用猪瘟间接血凝方法和猪瘟抗原ELISA方法对广西6个规模猪场送检的1614份血清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滴度和猪瘟病毒的检测,观察不同间接血凝抗体与感染猪瘟病毒是否存在一定关系。结果发现在任何一个免疫抗体滴度,都有可能有感染猪瘟病毒,二者无明显相关性,当间接血凝抗体滴度过低(小于1:16)或过高(大于1:512)时猪感染猪瘟病毒的机会相对大一些。  相似文献   

13.
<正>猪瘟(CSF)在欧洲称古典猪瘟,用以区别非洲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HCV或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为避免与乙型肝炎病毒字首缩写词(HCV)混淆,多用经典猪瘟病毒字首缩写词(CSFV)代替猪瘟病毒。猪瘟病毒(CSFV)为核糖核酸(RNA)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球状,直径40~50nm,二十面体对称衣壳,有囊膜,存在于细胞浆内。猪瘟病毒对抗生素类药物无敏感性,对温度、湿度、日光等物理因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到目前为止仍未研制出有效疫苗,因此病原的早发现对ASF防控尤为重要.ASFV的病原学检测主要包括活病毒检测、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诊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某养殖场猪群所发疾病,试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死猪肝脾直接涂片观察、细菌学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PC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蓝耳病毒(PRRSV)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进行检测,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与防控。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和猪瘟病毒(CSFV)检测阳性,诊断该养殖场猪群所患疾病为猪瘟病毒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用药治疗后,治愈55头(治愈率70.51%),死亡23头(病死率29.49%),疫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确诊贵州省兴义市某养殖场生猪的发病原因,分别采集病死猪组织样品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以及病猪耳静脉血进行血液原虫检查。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病毒核酸和PCR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均为阳性。其余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血涂片姬姆萨染色观察发现红细胞变形,呈齿轮状、星芒状等形态,为附红细胞体感染典型特征。结论:确诊病例为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检测猪瘟病毒(SFV)及其兔化弱毒的抗体水平(以下统称SFV抗体),于验证防疫效果、实行疫情监测预报、修订免疫程序及在猪瘟苗生产安检用猪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此种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将 2 0头 9月龄左右猪瘟、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抗原、抗体阴性猪分成 6组 ,分别利用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 (PRV)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PRRSV)单独或混合感染。 7d后连同对照猪 4头 ,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HCL V) ,13d后连同 4头阴性对照猪一起攻击猪瘟石门强毒。整个试验期间分别每天测温 ,观察临床症状 ,每周采集扁桃体和血样做各种病毒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表明 ,非猪瘟病毒感染 7d后 ,所有各组猪均从体内检测到了相应感染的病原 ,表明 3种非猪瘟病毒感染成功。在攻击猪瘟石门强毒后 2周 ,感染了非猪瘟病毒后接种 HCL V疫苗的 4个免疫组 12头猪除 1头外 ,11头全为猪瘟病毒 (HCV)抗原检测阳性 ,且多呈强阳性 ;而单一 HCL V疫苗免疫组在猪瘟强毒攻击后检测不到 HCV;所有 HCL V疫苗免疫猪均存活 ,而非免疫对照组 4头猪全部在攻毒 16 d内死亡。  相似文献   

19.
猪瘟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我国民间称之为"烂肠瘟".猪瘟的病原为猪瘟病毒(CSFV),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virus,BVDV)和羊边界病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同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猪瘟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呈世界范围流行,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严格检疫防控的重点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猪瘟活疫苗效力检验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猪瘟疫苗中病毒的兔体感染量(RID),但是用该方法易受到检验兔品种、个体和饲养环境的影响。为了探索一种不依赖动物的疫苗效力检验新方法,本研究将待检猪瘟活疫苗系列稀释后分别接种易感细胞,使用抗原捕获ELISA、RT-nest PCR和RT-PCR三种方法检测不同稀释度疫苗中活病毒在感染细胞后增殖的子代病毒,计算疫苗病毒的最高细胞感染剂量,建立了猪瘟疫苗病毒的细胞感染量(CID)的效力检验方法。结果显示:疫苗中活病毒粒子越多,CID就越高;对不同类型猪瘟疫苗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传代细胞源和细胞源猪瘟活疫苗的效力效检。使用CID和RID两种检测方法同时对12批猪睾丸传代细胞源(传代细胞源)和3批牛睾丸原代细胞源(细胞源)猪瘟活疫苗进行了比对效检,结果表明,用CID测定方法检验,12批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每头份均含105CID,3批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每头份含量均为104CID;用兔子感染体温测定法,12批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每头份含量在2.6×104~3.0×104RID之间,3批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每头份含7.0×103~8.0×103RID。试验证明:本实验室建立的CID检测结果与现有质量标准RID的结果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反映疫苗中活病毒的含量,有望成为RID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