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绵羊为供体动物,采用对pH值敏感的包被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对亮氨酸进行包埋处理,进行人工唾液消化试验、尼龙袋法与十二指肠液消化试验,检验该包被亮氨酸在瘤胃中的稳定性以及在十二指肠中的消化率.经人工唾液、瘤胃尼龙袋与十二指肠液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包被亮氨酸样品在人工唾液和瘤胃液中较为稳定.亮氨酸在12 h的释放率分别为11.01%和34.10%;在十二指肠液中也具有较好的可消化性,亮氨酸在12 h的释放率为85.05%.  相似文献   

2.
过瘤胃蛋氨酸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研究选用动物油和氢化棕榈油包理处理蛋氨酸,制成颗粒状过瘤胃蛋氨酸添加剂。通过人工唾液消化试验、体内尼龙袋试验、人工真胃液消化试验及真胃液体外消化试验,检验其稳定性;通过真胃瘘管试验测定了真胃液AA含量。并选用12只育成期内蒙古细毛羊,进行了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过瘤胃蛋氨酸添加剂,在人工唾液和瘤胃内较稳定,而在人工真胃液和真胃液中具有易溶解和消化的特点。其中动物油包被蛋氨酸效果最佳,营养物质消化率、N沉积率(P<0.01)、真胃液蛋氨酸和总氨基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包被产品的唾液、瘤胃和小肠降解率,检验过瘤胃半胱氨酸(RPCys)和蛋氨酸(RPMet)包被稳定性。采用人工唾液法、半体内尼龙袋法、体外模拟小肠消化法测定RPCys和RPMet降解率,综合评定RPCys与RPMet的过瘤胃保护效果。结果表明,RPCys与RPMet在人工唾液中2 h降解率分别为3.24%和9.32%,4 h降解率分别为4.10%和11.84%;在瘤胃中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8.97%和32.00%;在体外模拟小肠环境中2 h后降解率分别高于87.38%和81.12%。研究表明,RPCys和RPMet包被效果良好,在人工唾液和瘤胃中较稳定且有较高的小肠释放率;与RPMet相比,RPCys的过瘤胃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稳定性检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脂肪酸为壁材对精氨酸进行包埋处理,通过人工唾液消化试验、尼龙袋法与十二指肠液消化试验,对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RP-Arg)在绵羊消化道中的稳定性以及可消化性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包被精氨酸的释放率呈升高趋势;经过16h的培养后,RP-Arg的释放率在人工唾液、瘤胃液和十二指肠液中分别为22.16%、31.47%和88.85%。结果显示,在人工唾液和瘤胃液中RP-Arg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十二指肠液中RP-Arg具有较好的可消化性。  相似文献   

5.
过瘤胃包被亮氨酸的稳定性检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法和半体内法检验过瘤胃保护亮氨酸在绒山羊消化道中的稳定性以及可消化性.将包被亮氨酸(RPLeu)在人工唾液、瘤胃液及十二指肠液中分别培养2,4,8,12,16和24h后测定其释放率.试验结果表明,包被亮氨酸的释放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呈升高趋势;经过8 h培养后,在人工唾液、瘤胃液和十二指肠液中RPku的释放率分别为10.63%、25.82%和85.27%.由此表明,RPLeu在人工唾液和瘤胃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十二指肠液中具有较好的可消化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制成瘤胃保护性蛋氨酸I(RPMetⅠ)、瘤胃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III(RPMetⅢ)。通过人工唾液消化试验、体内尼龙袋试验和人工真胃液消化试验,检验DL蛋氨酸(DLMet)、商品过瘤胃蛋氨酸(BypassMet)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MetⅠ、RPMetⅡ和RPMet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动物油包被蛋氨酸的稳定性均好于商品过瘤胃蛋氨酸和DL-蛋氨酸;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包被对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稳定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过瘤胃保护蛋氨酸稳定性及其评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应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和瘤胃尼龙袋法检验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在瘤胃中的稳定性。根据动物油添加比例不同(分别添加20%、30%和40%),保护性蛋氨酸分为过瘤胃保护蛋氨酸I(RPMet-I)、过瘤胃保护蛋氨酸II(RPMet-II)和过瘤胃保护蛋氨酸III(RPMet-III)。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包被蛋氨酸相比,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在瘤胃中的释放率显著降低(P<0.05);动物油添加比例不同对于过瘤胃保护蛋氨酸的稳定性影响显著(P<0.05)。不同形式保护性蛋氨酸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中的降解趋势与在瘤胃中的降解趋势相似,且应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测定各个时间点保护性蛋氨酸的释放率简单、稳定,与瘤胃尼龙袋法相比各个时间点的释放率均存在强相关回归关系(n=5,P<0.01),因此该系统适宜于评定保护性氨基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应用体外模拟法研究过瘤胃保护生物素(RPB)的唾液、瘤胃和小肠降解率,为过瘤胃生物素产品的过瘤胃保护效果和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人工唾液法测定RPB的唾液稳定性,半体内尼龙袋法测定RPB在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辽宁绒山羊瘤胃中的降解率,体外模拟小肠消化法测定小肠降解率,评定RPB的过瘤胃保护效果。结果表明:RPB在人工唾液中培养4 h内降解率低于18%,瘤胃中4、24 h内降解率分别为36.28%和59.34%,小肠中的平均降解率为84.85%。由此可见,RPB产品包被效果良好,在人工唾液和瘤胃中稳定性较好,且具有较高的小肠可消化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过瘤胃保护性蛋氨酸过瘤胃效果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瘤胃尼龙袋法和运动尼龙袋法对棕榈油脂肪粉包被蛋氨酸的过瘤胃效果进行测定.根据椋榈油脂肪粉的添加比例不同分为保护性蛋氨酸Ⅰ(RPMet-Ⅰ)、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保护性蛋氨酸Ⅲ(RPMet-Ⅲ)和保护性蛋氨酸Ⅳ(RPMet-Ⅳ).结果表明,棕榈油脂肪粉包被的蛋氨酸瘤胃降解率极显著降低,RPMet-Ⅳ的瘤胃降解率最低,RPMet-Ⅰ的瘤胃降解率最高;小肠释放率RPMet-Ⅰ最高,RPMet-Ⅳ最低;其中RPMet-Ⅰ、RPMet-Ⅱ和RPMet-Ⅲ小肠释放率优于RPMet-Ⅳ.综合考虑瘤胃降解率和小肠释放率RPMet-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材料制得6种保护蛋氨酸和4种保护赖氨酸产品,蛋氨酸分别以丙烯酸树脂Ⅳ号(M1),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M2),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3),乙基纤维素(M4),丙烯酸树脂Ⅳ号和氢化植物油(M5),氢化植物油(M6)包被;赖氨酸分别以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L1),丙烯酸树脂Ⅳ号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L2),丙烯酸树脂Ⅳ号和氢化植物油(L3),乙基纤维素和氢化植物油(L4)包被。对10种产品进行了体外和尼龙袋法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用尼龙袋在4头荷斯坦奶牛瘤胃中培养4、8、24、48 h,丙烯酸树脂Ⅳ号和氢化植物油保护的M5和L3的释放率最低,分别为11.72%~50.67%、35.70%~72.09%;其在pH6.6缓冲溶液中培养相应时间的释放率分别为24.67%~38.44%,42.05%~75.02%,体外法与尼龙袋法测定结果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M2=0.867 5,RL2=0.963 0。M5和L3在真胃和小肠及在pH2.4缓冲溶液中的释放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人工瘤胃法和瘤胃尼龙袋法,分别测定了经不同处理尿素饲料的氨氮释放和粗蛋白质消失率,并对饲喂尿素饲料的绵羊瘤胃液的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醛和膨润土处理尿素均能延缓氯的释放,两者人工瘤胃发酵液中平均氨氮浓度比未处理的对照组分别降低29.73%和33.41%;粗蛋白质从瘤胃尼龙袋的消失率也比对照组有所降低。饲喂尿素饲料,瘤胃液PH值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变动(6.29-7.46)。甲醛和膨润土混合处理,同时加入腐植酸钠和硫酸钠,可使体内瘤胃液中氨氮浓度从31.93mg/100m1降低到19.18mg/100ml,三氟乙酸沉淀蛋白的含量提高24.37%。  相似文献   

12.
<正> 尼龙袋法是一种微生物消化技术。该法是把少量饲草样品装入纤维(聚酯或聚酰胺)袋中,悬于瘤胃内让微生物消化。该法的研究是作为取代估计干物质消化率的体外瘤胃液—胃蛋白酶法而进行的(Ayres 等,1976)。尼龙袋的干物质消失率小于体内干物质消化率。两者相关显著,但没给出回归的剩余标准差(Ayres 等,1976)。  相似文献   

13.
半体内法研究DL-蛋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带有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体况良好的 4头肉牛 ,通过小尼龙袋法 ,研究DL Met、吸附MHA、动物油包被Met和脂肪酸包被Met在瘤胃和肠道中的消失率和利用率。结果表明 ,DL Met在瘤胃中 4h便完全消失 ,不宜直接饲喂反刍动物 ;吸附MHA和动物油包被Met稳定性最好 ,脂肪酸包被Met次之 ;几种形式Met在瘤胃、瘤胃后、小肠、大肠和总消化道中的消失率以及蛋氨酸在肠道的利用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包被壁材在瘤胃中的稳定性及小肠释放性能,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及十二指肠前端瘘管的健康崂山奶山羊去势公羊,分别测定中性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硬脂酸甘油酯、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酸性羧甲基纤维素钠、乙酸纤维素、脂肪粉、聚乙二醇和血粉等9种包被壁材的人工唾液12 h消失率、瘤胃48 h降解率及小肠消失率。结果表明:脂肪粉不仅人工唾液及瘤胃降解率低,而且小肠消失率高,是最为理想的过瘤胃养分包被壁材;单硬脂酸甘油脂和血粉在人工唾液及瘤胃稳定性略差,用作包被壁材时应适当加大包被比例或增加包衣厚度;乙基纤维素和乙酸纤维素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失率均较低,包被时应注意包衣厚度,防止由于包被过度而影响养分释放与吸收。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制一种低瘤胃降解率和高瘤胃后释放率的过瘤胃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GABA含量、包被材料和压力为变量,筛选出保护率较高的样品,分别采用半体内法和体外法测定其瘤胃降解率和瘤胃后释放率.结果显示,固体棕榈油脂作为单一被材比混合被材具有更好的过瘤胃保护效果.当GABA含量50%、用同体棕榈油脂包被、压力11 kPa下制得的样品瘤胃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样品,总利用率75.8%;GABA含量50%、同体棕榈油脂与单硬脂酸甘油酯等质量混合物包被、压力9 kPa下制得的样品其瘤胃后释放率最高.利用固体棕榈油脂包被在适宜条件下可调制瘤胃降解率低、瘤胃后释放率高的过瘤胃保护GABA.  相似文献   

16.
在厌氧、适宜温度,恒定的PH值条件下模拟饲料在瘤胃、皱胃和部分小肠的消化,第1阶段为瘤胃液的消化,第2阶段为酸性胃蛋白酶的消化,即二级离体消化试验,对6个氨化、生物发酵稻草样品进行了离体消化试验。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和运动尼龙袋法测定了不同比例棕榈油脂肪粉包被赖氨酸的瘤胃降解率及小肠释放率,结果发现:以30%、40%、50%和60%的棕榈油脂肪粉对赖氨酸进行包被而制备的RPLys-Ⅰ、RPLys-Ⅱ、RPLys-Ⅲ和RPLys-Ⅳ,48 h瘤胃降解率依次为62.42%、55.12%、50.34%和47.21%;24h小肠消失率依次为80.27%、67.05%、64.92%和54.80%。综合分析认为,棕榈油脂肪粉包被比例以50%为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移动尼龙袋法、原始的三步体外法和改进的三步体外法测定了不同产地10种饲料的瘤胃非降解蛋白(R UP)小肠消化率,并对体外法测定结果与移动尼龙袋法测定结果做相关分析,旨在研究产地对不同饲料RUP小肠消化率的影响及寻找替代移动尼龙袋法测定饲料RUP小肠消化率的简便方法。试验材料选用不同产地豆粕、葵花粕、棉粕、菜粕、芝麻粕、大麦、麦麸、玉米、米糠、米糠粕。选用3头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奶牛(体况良好,体重相似),瘤胃降解试验和移动尼龙袋试验均采用3×3拉丁方设计。结果表明:产地对豆粕、芝麻粕、大麦、麦麸、米糠粕、玉米RUP小肠消化率有影响。改进三步体外法与移动尼龙袋法测定结果强相关(R2=0.8089,P<0.05)。改进的三步体外法替代移动尼龙袋法测定R UP小肠消化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制备工艺及包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棕榈油脂肪粉为包被壁材,研究了先制粒后底喷流化床包衣工艺制备瘤胃保护性赖氨酸及蛋氨酸的主要工艺参数,以人工唾液释放率为评价指标对适宜包被比例(芯材:壁材)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在理想制粒及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下,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适宜包被比例(芯材:壁材)分别以40:60和50:50为宜。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及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选择3头体况良好,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相近,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牛作为供体牛。试验一采用尼龙袋法,分别在投入尼龙袋后2、4、8、12、24、36、72 h取样,测定壳聚糖在瘤胃内的实时降解率。试验二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依据壳聚糖在基础培养底物中的添加剂量分为6个处理组(0、0.02%、0.1%、0.5%、1%、2%)。其中,零剂量组为对照组,其余为壳聚糖组。分别于培养0、2、4、8、12、24 h时间点取样,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壳聚糖对奶牛瘤胃液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在奶牛瘤胃内降解率很低,在72 h时的降解率仅有7.79%;添加不同水平的壳聚糖,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培养液的pH值、NH3-N浓度、菌体蛋白(BCP)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产气量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