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内涵和特征入手,研究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形成的机理和建设机制问题,提出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相关建议,以促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内涵和特征入手,研究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形成的机理和建设机制问题,提出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相关建议,以促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现象日益突出。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在机理,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该文以关注区域经济竞争力为着眼点,分析了漳州市所具有的区域竞争优势,以及其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中所面临的阻力,并提出了加快提升漳州市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剑芳  赵光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45-22047
对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概述,结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塑造模式,并就关于有效实现农产品区域品牌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达到指导和促进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区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评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安全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通过分析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采用少量、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模型;提出了用区位系数表达自然地域差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特征,为定量化表达地理空间生态环境特征和评价区域生态安全支持系统能力提供了新方法;用GDP和人口数量两个指标,描述区域人类社会系统所产生的生态安全负荷量;用区域森林分布生物量作为生态安全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标。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对以水土流失为特征的长汀县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为生态安全和比较安全的区域占全县面积的8775%。文中讨论了区域森林资源、地理特征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其中,人为活动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陕南富硒农产品区域产业集群及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区域品牌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内企业产品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南部为例,探讨了产业集群发展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的关系,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来培育和建设陕南富硒农产品区域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产业布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海岸带区域的独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造就了该区域独特的产业布局模式。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针对海岸带区域独特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特点,分析该区域产业布局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鄱阳湖优势产区棉花生产现状与发展潜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鄱阳湖区是江西省棉花生产优势区域集中分布的地区。笔者分析了该区域的棉花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鄱阳湖区域棉花生产发展的几点建议和措施,以保障江西省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主要作物区域配方肥配方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2):199-203
我国于2005年重新启动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项目覆盖县(场、单位)达到2 498个,项目累计投资71亿元。通过开展取土化验和布置田间肥效试验,2012年农业部提出区域大配方在全国推广实施,标志着我国作物施肥已由测土确定配方走向以区域确定作物施肥配方。为了探索区域配方肥配方的实质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我国现有研究资料,对我国的区域养分状况和大配方的关系及以基础产量确定施肥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土壤养分存在多种丰缺组合类型,以区域确定配方缺乏针对性,而以基础产量确定配方肥施用量也与现有的研究结果不相符,区域配方肥并未脱离施肥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峡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开始逐步生成。本文以三峡区域近来的合作为研究对象,从政府合作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分析了三峡区域经济合作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制度困境,最后在理论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宁夏平原,湿地资源丰富,拥有湿地面积122988hm2,且类型多样。根据宁夏平原湿地资源的特征,分析了宁夏平原湿地资源存在被侵占缩小、污染严重、利用型式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提高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利用氧化塘,处理污水;发展养殖、种植业;开发旅游等利于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土资源的开发始终是绿洲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冲积洪积扇绿洲、冲积平原绿洲、干三角洲绿洲等绿洲不同生态区水土资源空间组合差异及水土资源的开发特点分析,提出了不同生态区水土开发利用要点,认为在冲积扇及冲积平原区域,通过合理井灌井排、人工种植草场及机械化除盐等技术进行恢复盐渍化弃耕地为主来扩大耕地,避免重新开荒后又弃耕的发生;在流域下游干三角洲及沙漠边缘区域,通过高效节水技术防止地下水位抬升,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为绿洲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彭阳县长城塬引水建设农业节水示范区的措施,通过节水技术运用和推广,节约了水资源,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资源、相关研究、产业三方面分析了云南水生花卉的发展状况。云南宁蒗县是荷花在我国的垂直分布最高点;云南的荷花资源有优良的地方品种,在同一或同类型的品种内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产业以观光、藕莲、藕粉为主。云南是我国唯一的耐寒睡莲和热带睡莲野生种群都有分布的地区,是中国野生睡莲五大分布中心之一;睡莲相关产业有观光、香水莲、切花、耐寒睡莲种苗等。云南还有很多特色的水生花卉资源有待开发利用。提出了收集云南水生花卉资源、培育特色新品种、以应用研究为主解决产业瓶颈问题和开发独特水生花卉新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惠富平 《古今农业》2007,4(3):49-58
我国古代西部农牧业开发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三次农业开发高潮分别出现在汉唐盛世和清代前期。不论国力强弱、疆域大小,历代王朝开发西部农牧业的举措均以移民屯田、水利兴修和农牧技术引进、革新为主,农牧关系调整及边疆经营策略变化也对农牧业开发有重要意义。农牧业开发是古代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对于保卫边疆,维护边疆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同时,不合理的农牧业开发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负面生态效应,制约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多熟种植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严格受限于热量和水分资源。通过对绿洲灌区典型代表甘州区多熟种植现状的评价以及热量和水分复种潜力的测算,得出该区仍有22.35%的复种潜力可供挖掘。提出了绿洲灌区发展多熟种植的基本对策:以节水为突破口,稳定现存复种规模,挖掘内部潜力;组合节水型高产高效多元化多熟模式;循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适度提高复种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复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西走廊荒漠化现状的分析评价,从河西地区的资源与区位优势、水土资源条件、农林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布局等方面,分析了河西地区沙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河西地区沙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以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为目标,农林牧、粮经草全面、协调发展,发展生态产业,培育产业经济带,延伸产业链,形成结构合理的沙产业发展格局。引进节水、高效的植物种、品种和优良家畜,发展苜蓿草产业、麻黄、甘草、黄芪等中药产业、肉羊和肉牛等暖棚式舍饲畜产业、棉花和马铃薯产业、酿造葡萄产业和日光温室蔬菜、花卉产业等,构建河西走廊复合的农林牧生产系统,促进荒漠绿洲沙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濮阳市自然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濮阳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利用中出现了石油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施清洁生产、发展旅游业和建立市级GIS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微咸水滴灌对枸杞产量及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开展枸杞微咸水滴灌试验,探讨淡水(矿化度0.5 g/L左右)与微咸水(矿化度3 g/L左右)在不同灌水量下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0~4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在空间与时间上受灌水量的影响较明显,灌水量越小,土壤含水量越低。土壤pH、全盐空间分布显示,不同处理土壤pH整体表现为表层最低,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增高,且灌水量越大,土壤表层0~20 cm pH越低;土壤全盐受灌水量影响显著,受水质影响较小,灌水量越大土壤全盐含量越高,表层盐分累积越明显。枸杞产量在同一灌水量下淡水与微咸水滴灌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灌水量下差异极显著,淡水滴灌产量略高于微咸水滴灌。  相似文献   

20.
以国内森林空气负离子资源开发为视角,介绍了空气负离子在森林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小陇山林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和深度开发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认为深度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是小陇山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