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牙鲆为黄渤海本地种,是我国重要的增殖放流和养殖对象,在我国规模化养殖已有近20年的历史。牙鲆雌雄异体,由于其雌性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因此,进行牙鲆的雌性化改良可以有效提升其生产性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近几年对于牙鲆全雌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开发出了全雌牙鲆"北鲆一号"和"北鲆二号",目前正在面向广大养殖户推广。  相似文献   

2.
牙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因为雌性比雄性个体大、生长快,所以养殖雌鱼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要达到雌性单性化养殖,可以通过人工控制性别途径实现。针对目前全雌牙鲆生产过程中采用的3种方法——外源激素处理、养殖温度控制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本文依据牙鲆性别分化机制,分别综述了它们的作用机理、优缺点及存在问题,为全雌牙鲆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牙鲆具有雌性生长明显比雄性快的特点。1龄雌性比同龄雄性重约20%,2龄雌性比同龄雄性重约50%以上。因此,运用雌核发育技术培育全雌化苗种,实现单性化养殖,对提高牙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戴河中心实验站2005年"牙鲆全雌化育苗技术研究"获得成功,然后连续多年进行了优良家系选育研究,并于2011年对牙鲆  相似文献   

4.
北鲆2号     
<正>培育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渤海秦皇岛海域采捕的野生雌性牙鲆为亲本。经诱导雌核发育,以一个优良家系为母本,以另一个优良家系诱导成伪雄鱼为父本,经两个家系杂交获得的F1,即为北鲆2号。F1雌性比例达90%以上;在相同养殖条件下,6月龄生长速度比普通牙鲆快35%以上;经一周年养殖,比普通牙鲆快50%左右。适宜在我国沿海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5.
牙鲆是分布在我国沿海的冷温性大型底栖肉食性经济鱼类。因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含丰富的维生素、口感好等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因其具有雌性比雄性生长快的特点,实现牙鲆全雌化养殖能提高养殖产量20%以上,对渔民的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实现牙鲆全雌化养殖的关键技术:人工诱导雌核发育、高温诱导伪雄鱼和低温培育牙鲆苗种。  相似文献   

6.
<正>牙鲆是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冷水性底栖鱼类,近几年已经发展成为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牙鲆雌性生长快、个体大,1龄雌鱼比同龄雄鱼重约20%,2龄雌鱼比同龄雄鱼重约50%以上。  相似文献   

7.
牙鲆养殖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牙鲆在我国俗称比目鱼、偏口,是冷水性、底栖、肉食性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它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等特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及维生素D。其饵料多为低质杂鱼,而我国沿海又产有大量低质野杂鱼,为牙鲆的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资源。一、牙鲆亲鱼的培育野生海捕或人工养殖的牙鲆鱼均可作为亲鱼。我国黄、渤海产的天然牙鲆性成熟年龄为:雌性个体要年满2周龄,体长在35厘米以上;雄性略早,体长达30厘米左右即可性成熟。而人工养殖的牙鲆性成熟略早。牙鲆亲鱼通过控温、控光等…  相似文献   

8.
<正>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 igma),又称美国漠斑牙鲆、南方鲆、太平洋漠斑牙鲆,隶属鲽形目、鲆科、牙鲆亚科、牙鲆属。漠斑牙鲆属底栖鱼类,主要分布在美国的大西洋沿海地区和墨西哥湾。漠斑牙鲆肉质细嫩鲜美,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广温、广盐等优良生物学特性,适合于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多种养殖方式,在肉质和生长速度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均优于褐牙鲆,被公认为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牙鲆苗种进行小规模苗种养殖试验,1998年又对其养成技术进行了试验均获得一定的成绩。我们认为:锦州地区的气候环境较适宜牙鲆的育苗和养殖,需要进一步成规模地开发和养殖这一品种。 1 牙鲆的养殖评价 1.1 我省及山东、河北、天津的近海水域适宜牙鲆鱼繁殖生长。 1.2 牙鲆生长快,刚孵出的仔鱼体长2~3mm,人工养殖一年半可达到800~1000g以上,性成熟后仍能继续生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鲆鲽类全雌苗种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鲆鲽鱼类具有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雌雄个体生长差异大、雌性比雄性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饲料转换效率高的特点,因此,鲆鲽类的全雌苗种培育对于提高鲆鲽类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鲆鲽鱼类雌核发育方面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养殖规模较大的经济品种上,如牙鲆、漠斑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条斑星鲽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山口县外海水产试验场利用牙鲆的遗传因子,研究繁殖大个体的雌性牙鲆和中性牙鲆。以往,尽管雌鱼在孵化后2年左右可养成1公斤左右的成鱼,而雄鱼只能长到500克左右。现在繁殖出的中性牙鲆如同雌鱼一样,鱼体可迅速长大。通过使雌性和中性牙鲆的胚胎发育,可提高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12.
漠斑牙鲆又称南方鲆,鲽形目,牙鲆科,是美国在上世纪末开始进行海水养殖的新品种,其外型和牙鲆很相似,但肉质更细嫩,是深受市场欢迎的高档鱼类。漠斑牙鲆的养殖性能较佳,具有生长快(可以当年养成)、品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杂合克隆牙鲆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中的雄性和雌性作为父母本,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杂合克隆牙鲆。从35日龄起,实验鱼类分别在16、19、22、25、28和31℃水温下培育至110日龄,观察其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性别分化与培育水温密切相关,在22、25和28℃水温下,60日龄开始性别分化;在16℃和19℃下,分别在70日龄和90日龄开始性别分化;而31℃下,110日龄仍未发生性别分化。通过180尾标本的组织切片观察,各温度下的杂合克隆牙鲆均为雌鱼,未发现雄鱼,表明高水温没有改变雌性性别。对于全长和体质量的生长,除31℃外,其他各实验组随着水温升高而生长加快;但是,55日龄后,25℃下的生长超过28℃,成为生长最快的温度。本实验结果证明杂合克隆牙鲆性别分化随水温升高而加快;性别比例不受温度影响,全部为雌性;25℃下牙鲆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4.
牙鲆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一种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其雌性生长速度显著快于雄性。因此,生产全雌牙鲆对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雌核发育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在这种生殖方式中,灭活的精子进入卵子,激活胚胎发育,但精核不与卵核融合形成合子,所以雌核发育的个体只具有母本的遗传信息。目前,牙鲆已成为雌核发育技术应用于产业的代表性鱼类。本文对牙鲆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牙鲆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的诱导方法,以及雌核发育技术在性别控制、克隆制备等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作者提出"雌核发育育种体系"构想,并对其在鱼类育种和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牙鲆具有个体大、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并且肉质鲜美,市场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目前,牙鲆的养殖区域主要在辽宁、山东等北方省份,在浙江、福建、广西等地也进行了繁育和养殖的尝试。但是,南方省份沿海水域地处亚热带,夏季水温较高,严重影响了牙鲆养殖的成活率。养殖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16.
大西洋牙鲆的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西洋牙鲆(Atlantic flounder)学名犬齿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或狼齿牙鲆,是西北大西洋所产4种牙鲆中的1种较大型鱼类。其生长速度快,耐高温能力较我国目前养殖的褐牙鲆及大菱鲆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2002年9月将其首次引入我国。此鱼的引进对改善国内养殖牙鲆品种单一、品质改良和遗传育种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漠斑牙鲆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幼鱼经驯化后可在淡水中生长。这些特点使养殖经营者对它十分关注,尤其是在美国。自1997年第一篇研究漠斑牙鲆催产方法的论文问世以来,有关漠斑牙鲆养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目前离大规模生产还有一定距离。为了引起国内养殖业界对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关注,本文报道了漠斑牙鲆人工养殖方面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漠斑牙鲆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记录了漠斑牙鲆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各个生长阶段鱼的摄食量和生长速度,介绍了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及预防,以及工厂化养殖用水的内循环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北方沿海地区工厂化养殖漠斑牙鲆成活率高于褐牙鲆,平均体长10 cm的苗种经过274天养殖,平均体重达0.58 kg。  相似文献   

19.
漠斑牙鲆隶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牙鲆属,具有生长快、品质优、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等特点,且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是公认的优良养殖鱼类,在肉质和生长速度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均优于牙鲆,有望成为继牙鲆后又一种大规模群众性养殖的鱼种。为此,笔者在滨海盐碱地区进行了养殖技术试验,取得了好的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伊犁河生态渔业中心漠斑牙鲆循环水养殖系统为实验平台,在生产规模上研究了闭合循环淡水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和个体大小对漠斑牙鲆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漠斑牙鲆池底覆盖率低于34%时,养殖密度对漠斑牙鲆生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个体大小的分化具有显著影响(P〈0.05),加强养殖管理可以降低该影响;漠斑牙鲆全长120mm时,性别分化基本完成,雄鱼规格和生长速度明显低于雌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