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树林 《农家顾问》2004,(12):45-46
近年来,泥鳅养殖发展势头很盛,出现了苗种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利用稻田繁育泥鳅苗种有利可图。现将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花陇村农民赵金忠利用稻田繁育泥鳅苗种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强力型油烟机清洁剂的环境毒性。[方法]以泥鳅为试验动物,设置强力型油烟机清洁剂对其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试验,研究油烟机清洁剂对泥鳅的半数致死浓度及其对泥鳅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油烟机清洁剂对泥鳅具有明显的毒性。处理后泥鳅开始表现为兴奋不安地游动,而后反应迟钝,身体失去平衡,出现翻肚甚至死亡现象。油烟机清洁剂对泥鳅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507、5.762、5.423ml/L。油烟机清洁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泥鳅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且均具有时间、剂量效应。[结论]油烟机清洁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研究饥饿胁迫下鱼类的生理生化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瑞氏染色法研究饥饿胁迫下大鳞副泥鳅外周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大鳞副泥鳅的成熟红细胞逐渐发生变化,先出现核膜溶解,然后出现细胞形变,接着出现核质扩散和细胞膜溶解,最后整个成熟红细胞膜完全溶解,核染色反应由紫黑色变为紫红色最后变为粉红色。大鳞副泥鳅的幼稚红细胞则明显增多。[结论]在饥饿胁迫下大鳞副泥鳅外周红细胞出现核异常,主要表现为核膜溶解和核质扩散,因此红细胞核异常可以作为饥饿胁迫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泥鳅养殖成功与否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现就泥鳅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作一介绍. 1 红鳍病 又名赤鳍病、腐鳍病.对泥鳅危害大,大多由细菌引起.泥鳅被感染后,鳍、腹部及肛门周围有充血发红症状,有些则有出血斑点、肌肉腐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等现象.防治方法:种苗放养前用孔雀石绿消毒.治疗可用每立方米水10g四环素浸洗或在饲料中加入适量氯霉素做成药饵投喂;也可用每立方米10~20g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浸泡病鱼10~20分钟,或用每立方米水溶解20g呋喃奈斯,药溶15~20分钟,或用0.04%(药物占泥鳅体重)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近日有农户来电反映,玉米叶片发红,特别是下部老叶最为明显,不知道是啥原因,应该如何防治。能够造成玉米叶片发红的原因有很多,低温冷害、病虫危害、缺磷缺钾,都可能导致玉米叶片发红甚至变紫。但从农户反映情况看,近期玉米叶片发红,主要由缺钾引起,其次是玉米小斑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6.
苗其军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38-138,91
进一步研究泥鳅的人工养殖,探讨泥鳅繁殖、苗种培育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充分利用泥鳅资源,挖掘泥鳅养殖业的潜力,科学合理的养殖,使得泥鳅这一自然资源不断增值,拓宽泥鳅养殖业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殖泥鳅,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收获一定量的泥鳅,经济效益明显。本文从稻田的选择和清理建设、泥鳅的放养管理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介绍了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染色体倍性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安徽蚌埠,湖北荆州,上海崇明、南汇、松江、金山6地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血液细胞和成熟精巢进行了染色体倍性检测,并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二倍体DNA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二倍体是泥鳅最主要的倍性形式,四倍体泥鳅出现的频率仅占总样本的1.12%,雄性和雌性泥鳅都发现了四倍体,这表明四倍体倍性与性别无关,与地域有关;②实验检测的四倍体均为泥鳅。未检测到大鳞副泥鳅存在四倍体,各地均未检测到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天然三倍体;③由于同一地域的泥鳅存在不同的倍性,故不能认为出自某一地域的泥鳅就仅有某种特定的倍性形式;④有部分样本流式细胞仪检测的DNA相对含量介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之间,这可能是由于在自然环境下,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杂交,染色体发生交换所致。  相似文献   

9.
沈秋 《农家顾问》2008,(5):26-27
问:哪些地方适合养殖泥鳅? 答: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都有开展泥鳅养殖的例子。养殖泥鳅只要有相应的水源条件,我国各地都是可以开展人工养殖的。相对来说,南方地区常年气温高,泥鳅的吃食生长时间长,更能获得好的增重效果和更高的养殖效益。在有野生泥鳅的地区,可以通过收购野生泥鳅来开展养殖,对于当地没有野生泥鳅或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可以通过引进鳅种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0.
当泥鳅自交时,其后代染色体数为2n=100;如果泥鳅卵子与大鳞副泥鳅精子授精,其染色体来源于两种泥鳅,染色体数为2n=74,未发现有染色体丢失现象。当泥鳅卵子经紫外线辐射后与大鳞副泥鳅精子授精,如果不进行二倍化处理,86%的胚胎染色体完全来源于父本大鳞副泥鳅,为雄核发育单倍体n=24,经过二倍化处理后所获得的二倍体为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纯合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7,(2):11-11
泥鳅是水产小品种.生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好,易于养殖。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泥鳅还可以出口创汇,是国际市场的紧俏商品。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的衰竭,泥鳅产量不断下降.国内外市场上泥鳅价格不断攀升,但仍然供不应求。因此人工养殖泥鳅,前景十分看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大鳞副泥鳅的食谱及其对蚊幼虫的摄食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鳞副泥鳅48尾按体长分为短,长3个组,每组又分为塘水和污水两个小组,连续喂蚊幼虫6d。结果表明:体长从短到长,在塘水中摄蚊幼虫量依次为54,101,147个/d·尾,3个污水组平均为71个/d·尾,塘水组高于污水组。稻田中大鳞副泥鳅标本15尾,蚊幼虫出现率有66.7%。污水中大鳞副泥鳅标本21尾,蚊幼虫的出现率达85.7%。几乎充满蚊幼虫的达52.4%。随机取标本计数,肠内有蚊幼虫117个,而这  相似文献   

13.
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怀卵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体长与怀卵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泥鳅的平均绝对怀卵量都随体长的增加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体长在10 cm以下时,两种泥鳅的平均绝对怀卵量没有显著差异;体长在10-25 cm时两种泥鳅的平均绝对怀卵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体长段真泥鳅的怀卵量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17,(1)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部分农民利用稻田人工繁殖饲养泥鳅,并通过饲养鸭子采食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鸭粪既可肥田,又可成泥鳅的营养饵料,一举多得。同一块稻田,既栽了水稻,又养殖鸭子和泥鳅,效益比过去单栽水稻提高近3~4倍,还可使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产品品质明显提高。1.种鳅选择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有机泥鳅更加味美营养  相似文献   

15.
徐山 《农家致富》2004,(21):40-40
秋冬季,当水温降至12~15℃时捕捞泥鳅最为适时。池塘中养殖的泥鳅,可在捕捞前3天把水慢慢排干,将池底划成若干小块,中间开排水沟,使泥鳅往沟中集中,然后用手抄网捕捞。对潜入泥中的泥鳅.可翻泥捕捉。稻田中养的泥鳅,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没田侧沟道中形成数道“田埂”。待油菜秆溢出甜质香味时.泥鳅闻味而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6,(18):20-20
安徽省怀远县马城镇农民董炳,2004年承包了2000亩低洼地,抱着试验的态度在100多亩稻田里放养了泥鳅,当年亩收获50公斤泥鳅,共增收8万元。尝到甜头后,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05年,养殖面积已达1100亩,今年韩国客商与他达成协议,以20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他的泥鳅,他今年每亩稻田的泥鳅收入达1000多元。老董介绍说,泥鳅的粪便可以肥田,同时泥鳅喜食稻田中的害虫,稻田养泥鳅能使稻田的施肥量和农药使用量减少2/3,他家的稻子产量由过去的4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650公斤,每亩稻田种稻加养泥鳅,一亩增收近2000元。  相似文献   

17.
江霞  刘先俊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5-25,251
泥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水产品,有广阔的市场。本文介绍了泥鳅的生活习性和营养价值,分析了泥鳅在水泥池中无公害养殖经验,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田志环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42-6343
[目的]为稀土元素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稀土元素铈对镉导致的泥鳅肝脏DNA损伤情况的影响。[结果]镉对泥鳅肝脏DNA具有较强的损伤作用,其损伤程度随镉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低、中浓度镉处理组中,断裂的DNA片段较大,最小片段为400 bp左右。高浓度镉处理组中,DNA损伤较严重,200 bp片段较多。加铈后,中、低浓度铈处理组基本未出现DNA Lad-der,说明铈起了缓解作用;高浓度铈处理组出现明显DNA Ladder,片段大小和亮度比高浓度镉单一胁迫组更为明显,说明铈与镉协同对泥鳅DNA产生危害。[结论]低浓度的铈对镉造成的DNA损伤具有缓解作用,高浓度的铈对镉造成强的DNA损伤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泥鳅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普及,很多市场上都出现了商品泥鳅,深受人们青睐。泥鳅是一种小型杂食性淡水鱼类,其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目前泥鳅养殖业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主要以人工养殖业为主。  相似文献   

20.
王强 《农家顾问》2011,(10):43-44
近年来,泥鳅市场行情十分看好,价格一路上涨,各地养殖户逐渐增多.但是由于养殖户缺乏养殖技术,对泥鳅的病害治疗处理不够到位.造成了经济损失。下面介绍泥鳅的5种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