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aemia virus,CIAV)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性免疫缺陷病。该病毒首先由日本学者Yuasa等于1979年发现,相继在一些国家也发现该病,中国于1992年分离到此病毒。CIA可通过垂直与水平感染引起临床与亚临床症状,对MDV、网状内皮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毒、IBDV、NDV等的易感性增强,甚至可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 CIAV为19-25nm大小无囊膜的正二十面体病毒,其浮密度为…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infectiousanemia,CIA)又称为贫血因子病、蓝翅病、贫血性 -真皮炎、出血综合征等 ,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之后新发现的一种鸡的免疫抑制病。 1979年由Yuasa等首次于日本报道[1] 。该病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器官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泛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本病存在于所有主要养禽业国家 ,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重要禽病之一。1 病原及其特征CIA的病原是鸡贫血病病毒 (chickenanemiavirus,C…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贫血病流行特点与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infectiousanemia,CIA)最早被称之为贫血综合征、贫血皮炎综合征、出血性贫血病、贫血因子病等。其病原于 1979年首次分离并确定 ,早期被称作鸡贫血因子 (Chickenanemiaagent,CAA)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hickeninfectiousanemiavirus,CIAV) ,以后逐渐统一称作鸡贫血病毒(Chickenanemiavirus,CAV) [1] 。CIA由日本学者Yuasa等于1979年首次报道 ,此后相继在西德、瑞典、英国、丹麦、波兰、美国、澳大利…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 infectious anem ia, C I 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 Chicken infectious aneim ia virus, C I A V)引起的一种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自1979 年首次在日本发现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该病发生和流行的报道;我国1992 年也分离到该病原。 C I A V 感染雏鸡后主要侵害骨髓造血组织和胸腺、法氏囊、脾脏等淋巴组织,引起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障碍,致使雏鸡容易发生条件性感染如化脓性皮炎、大肠杆菌病、肺曲霉菌病等,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已引起国际养禽业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禽病研究的前沿课题。 C I A V 感染对禽病疫苗免疫的影响也有少量报道,有研究发现,实验感染 C I A V 可影响雏鸡对马立克氏病( M D)、禽痘( F P)及传染性喉气管炎( I L T)疫苗接种的免疫保护效应。至于 C I A V 感染对 N D疫苗免疫的影响,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N D仍然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对其防制主要靠疫苗免疫,故进一步研究 C I A V 感染对 N D 疫苗免疫的影响及其机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据此,本试验对1日龄感染 C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aemiavirus.CAV)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性免疫缺陷病。该病毒首先由日本学者Yuasa等于1979年发现,相继在一些国家也发现该病.中国于1992年分离到该病病毒。此病通过垂直与水平传播引起临床与亚临床感染,对MDV、网状内皮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毒、IBDV、NDV等的易感性增强,甚至可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病原的研究 CAV为19-25um大小,无囊膜的正二十面体病毒,其浮密度为 1…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后,70 年代末新发现的又一禽的免疫抑制病,该病除引起雏鸡一定数量死亡之外,临床经过雏鸡生长发育迟缓,体重降低,并对其它病原(如 M D V、 I B D V、腺病毒等)的易感性增加,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某些禽病疫苗免疫失败,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项研究对1 日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C I A V)雏鸡接种新城疫( N D)疫苗和新城疫强毒(v N D V)攻击后免疫器官组织的 Ig G、 Ig M、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免疫保护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 1 日龄感染 C I A V 雏鸡 N D 疫苗免疫后,其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外周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和细胞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 Ig G、 Ig M 、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低于未感染 C I A V 的免疫对照雏鸡。其中,感染雏鸡 Ig G 抗体生成细胞于免疫后7~28 d,在法氏囊和胸腺髓质及脾脏红髓和白髓区明显低于未感染 C I A V 的免疫对照雏鸡, Ig M 生成细胞分别于免疫后7~28 d、7 d 或14 d 明显降低;而 Ig A生成细胞于免疫后28 d,仅在法氏囊髓质 区明显减少,表明 C I A V 感染雏鸡免疫器官对 N D 免  相似文献   

7.
1日龄SPF来航鸡经口双重感染鸡贫血病病毒(CAV)Cux-1株及鸡呼肠病毒(REOV)S1133或Uchida株。于接种后第14天,检查血细胞压积(PCV)、称体重、观察骨髓、胸腺及法氏囊病变。结果,双重感染CAV及S1133株REOV的雏鸡与感染其中之一病毒的雏鸡相比,其体重增重少,病变重,而且比仅感染CAV的雏鸡在平均PCV上也明显低。双重感染CAV及Uchida株REOV的雏鸡,不加重发病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贫血病简称CIA又称为贫血因子病,是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的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特征的传染病。此病仅感染鸡,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横向传播。其最严重的危害是导致雏鸡免疫力低下,引起一系列继发或并发感染,并可造成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1临诊症状鸡感染CAV后唯一的特征性症状是贫血症,感染后14~16天病情达到高峰,红血球压积值可低于27%,甚至可低达6%。病鸡精神沉郁、苍白、增重减少,皮下出血。如果仅感染贫血病毒,鸡在12~28天内的死亡率不超过30%,感染后20~28天存治下来的鸡能完…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1日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接种新城疫(ND)疫苗及其强毒攻击后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和HI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IAV感染雏鸡ND疫苗免疫后,其外周血液IgG、IgM、IgA含量和HI抗体滴度,于接种ND疫苗后7 ̄28d较未感染CIAV的免疫对照雏鸡明显减少,表明CIAV感染雏鸡对ND疫苗免疫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ND强毒攻击后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贫血 (ChickenInfec tiousAnemia,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hickenInfectiousAnemiaVirus,CIAV)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及高死亡率为特征是一种传染病 ,又称为出血性综合症或贫血性皮炎综合症 ,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1病原学CIAV属于环状病毒科病毒基因组由1个单链环状DNA组成 ,分子量2.3kd。纯化病毒仅含一个多肽 ,分子量50kd。电镜下CIAV呈球形或六角形 ,直径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