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实现对绒山羊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的鉴别诊断。【方法】研究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根据二者的差异保守基因30KDa基因和MPSP表面蛋白基因设计上下游引物进行片段扩增和序列鉴定。【结果】制作的血涂片经显微镜观察,在红细胞内一侧边缘可见一个或多个,环形,杆状,梨籽形等多形态的虫体,经姬姆萨染色后,虫体原生质呈淡蓝色,染色质呈红色。以发生泰勒虫病绒山羊的血液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分别在193 bp和875 bp处获取目的条带。测序数据和GenBank登录的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同源性为100%。此外,通过敏感性试验发现,实验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0.15 fg和0.17 fg。  相似文献   

2.
瑟氏泰勒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瑟氏泰勒虫病是牛的1种血液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多发生于东亚地区,疫区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瑟氏泰勒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求为从事本病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秦操  王天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31-1831,1844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可以初步诊断乳牛环形泰勒虫病。采用实验室检查,制作血液涂片,以姬姆萨氏或瑞特氏染色后进行显微观察,在红细胞内发现虫体即可确诊该病。  相似文献   

4.
1.病原 本病主要足由环形泰勒焦虫寄生在牛体内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虫体呈环形、椭圆形、逗点状、杆状、圆点状及十字形等,虫体大小为0.7~2.1微米,寄生在宿主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的虫体为多核体,用姬姆萨氏液染色后,细胞质呈淡蓝色,其中含有许多红紫色的小核。  相似文献   

5.
牛泰勒焦虫病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泰勒虫病主要是由环形泰勒虫寄生在牛体内而引起的一种牛的血液原虫病,寄生于牛的泰勒虫有很多种,都属于泰勒科泰勒属。常见的泰勒虫病,其病原主要是环形泰勒虫,分布颇广,黄牛、水牛均可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其次是瑟氏泰勒虫。泰勒虫寄生于牛的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该病主要通过中间宿主蜱传播,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一些省区,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本病多呈急性过程,发病率高,死亡率大,可使养牛业遭受很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沈岩  许应天  李静  栾杨  杨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75-15176
为分析牛瑟氏泰勒虫延边株18SrRNA基因序列,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18SrRNA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8一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PCR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用DNAMAN软件时其与GenBmlk上8个虫株相关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牛瑟氏泰勒虫中国延边株的18SrRNA基因大小为1744bp,瑟氏泰勒虫延边株、兰州株、日本株以及水牛泰勒虫中国株彼此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瑟氏泰勒虫延边株与突变泰勒虫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研制牛瑟氏泰勒虫病基因工程苗和诊断试剂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CR方法从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中克隆了1个P23基因,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中。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进行分析。[结果]P23基因全长为684 bp,包含1个长67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是25.886 kD,等电点pI为9.22,包括1段1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和2段跨膜区。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注册号为EU573168,与瑟氏泰勒虫Chitose型(D84446)和Ikeda型(D84447)的同源性分别为99%、90%。[结论]P23基因编码的蛋白有较好稳定性和免疫原性,可作为制备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疫苗的候补抗原。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快速、灵敏、特异、低成本的瑟氏泰勒虫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瑟氏泰勒虫p3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通过PCR退火温度的筛选、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建立瑟氏泰勒虫血液直接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扩增瑟氏泰勒虫p33基因的1段416 bp序列,而与弓形虫、新孢子虫、牛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测出的1μL血液最大稀释倍数为40。应用血液直接PCR方法和常规PCR对吉林省8个地区某牛场采取的210份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直接PCR阳性率为30.0%,而常规PCR阳性率为25.7%,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的总符合率为94%,阳性符合率为80%,阴性符合率为92%;2种方法之间的Kappa值为0.85,说明该法更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该试验成功应用了血液直接PCR检测方法,为瑟氏泰勒虫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牛瑟氏泰勒虫双拷贝p23表面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根据GenBank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D84447),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利用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采用SOE—PCR技术构建双拷贝p23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过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后,亚克隆到pVAX-Ⅰ真核表达载体上,经过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VAXI-2p23转染到BHK-21细胞,用IFA和RT—PCR来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牛瑟氏泰勒虫双拷贝p23表面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BHK-21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0.
对临床自然病例进行颈静脉采血,按常规制作血液涂片,Giemsa氏染色,油镜下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红细胞感染有1~3个数量不等的环形泰勒虫,以1个的为最多,含有2个虫体的红细胞较少,偶尔可见到含有3个虫体的红细胞。同时,在红细胞之间可看到弓形虫的速殖体,细胞外的柯赫氏蓝体。在一些单核细胞的胞质中,可看到由许多速殖体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假囊。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能够对该病及时做出确切诊断,为有效治疗和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珲春市北郊从四平地区购进的奶牛,在购入后一月左右,牛群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下降,随后出现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极及病源体检查,确诊为瑟氏泰勒虫病.用盐酸咪唑苯脲肌注治疗,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强心、补液、健胃、利尿,消炎等对症治疗,病牛在第4时基本康复.追访时血液涂片检查发现,牛红细胞染虫率下降到1%,同时表明了治愈牛有可能复发,应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范国英  刘俊伟  钟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83-2785
对河南新乡市某羊场患病羊进行临床检查、病理剖检、血液染色镜检,并对泰勒虫和蜱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虫种鉴定.结果表明,小羊红细胞染虫率为58%,大羊为25%.虫体和蜱经鉴定分别为泰勒虫及长角血蜱,确诊该羊场疾病是由长角血蜱传播的泰勒虫感染引起的,应用血虫净治疗及敌百虫灭蜱,疫情可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对贵州牛体发现的五种血孢子虫:(一)双芽焦虫(Piroplasmo bigeminum),(二)牛巴贝斯焦虫(Babesiella boris),(三)柯契卡巴贝斯焦虫(B.colchica)、(四)突变泰勒焦虫(Theileria mutans)及(五)瑟氏泰勒焦虫(Theileria sergenti)作了形态学描述,并附有用描绘器描制的各种虫体的形态图四版及显微鏡照相六张。文內对焦虫属的分类问題进行了讨论,我们采用及两氏1958年所提出的分类法。最后提到了对贵州省牛血孢子虫病进行家畜疫源地研究的理由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焦虫是由泰勒科秦勒属的各种焦虫寄生于动物血液及网状内皮细胞中所引起的疾病。在我国有两种泰勒焦虫病,环形泰勒焦虫和瑟氏泰勒焦虫,在喀什地区目前还只发现前一种,本文通过骆驼泰勒焦虫病病例,介绍该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5.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和瑟氏泰勒虫(T.sergenti)寄生于牛体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原虫病,以高热、贫血、出血、黄疸、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症状.该病严重地影响着奶牛的繁殖和生产性能.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新疆也是病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奶牛环形泰勒虫病,又称血孢子虫病或称焦虫体,是由环形泰勒虫寄生于奶牛血液的红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等省区,给奶牛养殖带来严重危害。由于环形泰勒虫的传播者为残缘璃眼蜱,虫体可继代传播病原,且虫体有较强的耐药性,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介绍诊疗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部分地区羊泰勒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近年来中国羊泰勒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对其分离株进行分子分类学鉴定。【方法】对分离自2005-2011年间的羊血液基因组以及蜱基因组,依次用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阳性样品进行18S rRNA基因的特异扩增和测序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对所有羊血液基因组和蜱基因组的PCR扩增表明,在中国所调查的4省9县市,羊泰勒虫病的流行存在明显差异。甘肃省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较高,主要呈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混合感染,现场调查危害比较严重。新疆喀什仅存在绵羊泰勒虫,调查没有见到临床发病病例。在湖北样品中检测到吕氏泰勒虫,但未发现临床上发病病例。在云南样品中没有检测到羊泰勒虫及其发病病例。【结论】羊泰勒虫病在中国上述区域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率和感染率,该研究为这些区域羊泰勒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纯种微小泰泽球虫Tyzzeria Parvula卵囊,人工感染四日龄雏鹅,定时剖杀,取肠道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微小泰泽球虫裂殖生殖阶段虫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滋养体和裂殖体均在带虫空泡内发育。滋养体在发育过程中向带虫空泡内挤出含有微线、棒状体、膜下微管等胞器的细胞质团。在滋养体的被膜空泡内观察到了退化的微线。多核体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的裂殖体内散布有微线。裂殖子的形成方式为外出芽生殖。成熟的第二代裂殖子具有复顶亚门虫体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可以感染牛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并可使被感染细胞发生转化,体外培养时可获得类似肿瘤样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本研究通过构建环形泰勒虫转化和非转化宿主细胞抑制性消减文库,筛选环形泰勒虫裂殖体基因及转化细胞与宿主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转化细胞和非感染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即非转化宿主细胞)为试验材料,提取总RNA和mRNA,反转录合成cDNA;然后分别作为tester和driver,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构建环形泰勒虫转化和非转化宿主细胞抑制性消减文库;对随机挑取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文库部分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通过对文库45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共获得了有效表达序列标签(ESTs)364条,大小主要分布在350-1 200 bp之间;将这些ESTs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网上序列比对,其匹配于192条基因序列;其中包括环形泰勒虫序列60条(11条为虫体蛋白酶基因序列、10条为膜蛋白基因序列、7条为假设蛋白基因序列、5条为凋亡相关虫体蛋白基因序列、5条为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4条为细胞周期蛋白基因序列、4条为虫体抗原基因序列和虫体其它基因序列14条)、牛基因序列131条(其中19条为肿瘤相关蛋白基因序列)和1条未知序列;其中已有功能注释的ESTs 285条,再将已知功能的ESTs通过WEGO软件从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和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3个部分进行GO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宿主细胞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细胞进程、结合、催化、代谢进程、生物调节等功能方面。另外,通过对部分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转化宿主细胞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相关基因HCLS1和SENP5在转化宿主细胞中转录水平分别是非感染牛PBMCs(非转化宿主细胞)的2.06和1.32倍。【结论】利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环形泰勒虫感染宿主细胞的抑制性消减文库,筛选获得了转化宿主细胞和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表达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获得了2个可能参与宿主细胞转化的基因,为进步探索环形泰勒虫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胶乳凝集试验诊断水牛巴贝斯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体外培养所得的可溶性牛巴贝斯虫(Brabesia bovis)抗原进行胶乳凝集试验的结果表明,本抗原与其它血液原虫,如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及瑟氏泰勒虫(T.sergenti)之间无交叉反应。非特异性凝集因子试验、胶乳凝集抑制试验也表明本抗原有较强的特异性。去脾水牛犊人工感染牛巴贝斯虫后第3天,应用胶乳凝集试验即可在血清中查到相应抗体,感染后12~15天抗体滴度达到高峰(1:2560);对成年水牛,感染后第8天应用本法即可查到抗体,并维持较高的抗体滴度达5个月。致敏抗原在4℃和20~30℃可分别保存6个月和3个月。此类抗原作为本病的诊断抗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