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近几年,池塘养殖已由薄利阶段进入微利阶段,因此,具有良好养殖效益和市场前景的鲂鱼便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品种。由于养殖水平不同,其收益状况也不同,要取得较好的养殖收益,在鲂鱼养殖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池塘条件1.池塘条件 鲂鱼成鱼池一般面积5亩~30亩均可,鱼池水深1.5m~2.5m,水源充足,池塘底泥以20cm~30cm为宜。2.水质条件 鲂鱼养殖最适pH值7.0~8.5;鱼体正常生长发育时水体溶解氧含量为5.5mg/L以上,溶解氧低于1.7mg/L则鱼体呼吸受到抑制,溶解氧低于0.6mg/L则鱼体死亡;有机物耗氧量应低于1.5mg/L。二、放养模式以鲂鱼为主,混养…  相似文献   

2.
耕水机在罗非鱼精养池塘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两组罗非鱼(Tilapia)精养池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实验塘和对照塘的方法,研究耕水机的使用对精养池塘水质变化情况和养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池塘相比,实验池塘的水质稳定,池水化学耗氧量的平均值降低了1.56 mg/L,总悬浮物的平均含量下降了24.3028 mg/L,总氨氮的平均浓度下降了0.2418 ...  相似文献   

3.
1池塘要求 1.1水源及水质要求水源要充沛、清新肥沃、无污染、尤其不能有油类污染,严禁淡水排入,水源盐度常年稳定。水质理化指标符合要求,水温10-17℃,盐度28-33,pH值7.8- 8.7,溶解氧5mg/L以上,有机物耗氧量1.4-2.3mg/L, 硫化氢测不出,氨氮0.1mg/L以下。 1.2池塘结构  相似文献   

4.
2015年5月-2016年4月,每月中旬纳潮前一天,现场观测辽宁旅顺口区江西镇大口井村面积3.33ha泥沙底海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池塘进、出水口表、底层溶解氧含量,并在夏(8月)、秋(11月)、冬(2月)和春季(4月)测定该池溶解氧含量的日昼夜垂直变。结果表明:冬季海参池塘溶解氧最高20mg/L,夏季最低至4.8mg/L;春、夏、秋表底层溶解氧含量不同,底层小于表层;表层高于底层,差值在1.5~4.0mg/L之间,夏季(8月)差值最大,达4.Omg/L。夏季池塘溶解氧含量昼夜及垂直变化幅度较大;冬季水层间溶解氧含量无昼夜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des)池塘育苗过程中育苗水体水环境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定点取样的方法对水质指标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育苗池塘的水温变化范围为29.5~34.7℃,盐度变化范围在28~32,溶解氧变化范围在4.32~11.56 mg/L,pH的变化范围在7.93~8.78,氨氮的变化范围在0.04~0.38 mg/L,硝酸盐氮的变化范围在0.30~1.00 mg/L,亚硝酸盐氮的变化范围在0.001~0.003 mg/L,总氮的变化范围在0.30~1.50 mg/L,活性磷酸盐的变化范围在0.03~0.11mg/L,总磷的变化范围在0.12~0.52 mg/L,COD变化范围在2.1~3.8 mg/L。试验表明,在斜带石斑鱼池塘育苗周期内保持育苗水体水质指标稳定对提高育苗成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池塘建造:水源及水质要求水源要充沛、清新肥沃、无污染,尤其不能有油类污染,严禁淡水排入,盐度要常年稳定。水质理化指标符合要求,盐度28‰~33‰,pH值7.8~8.7,溶解氧5mg/L以上,有机物耗氧量1.4mg/L~2.3mg/L,硫化氢测不出,氨氮0.1mg/L以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生产实际重点探讨池塘青虾健康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1 创造良好的池塘条件 1.1 池塘条件 要有充足的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溶解氧大于5mg/L,底层溶解氧应大于3 mg/L,pH值7.5 ~8.5.面积为5×667 m2~8×667 m2,水深1.1~1.7 m.池底平坦,  相似文献   

8.
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北等地沿海,适宜生活在水质澄清,潮流通畅,饵料生物丰富的海区,是海产“八珍”之一。现将刺参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建造1.水源及水质要求水源要求充足、清新肥沃、无污染,尤其不能含有油类污染,并严禁淡水排入海参养殖池塘。池水水质要求盐度常年稳定,盐度范围28‰~33‰,pH值7.8~8.7,溶解氧5mg/L以上,有机物耗氧量1.4mg/L~2.3mg/L,氨态氮0.1mg/L以下,硫化氢未经检出。2.池塘结构面积一般为20亩~40亩,以长方形、南北走向为好,并在池塘的南北两端各设置1个进排水闸门,池水…  相似文献   

9.
2018年春季(5月),在呼伦湖及其周围水域不同类型水体中设置28个采样点(呼伦湖湖域17个,周围河流流域11个)调查了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监测了水环境因子,探讨了呼伦湖及其周围水域春季浮游植物功能群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在呼伦湖及其周围水域中共鉴定出7门80种浮游植物,其中呼伦湖中以绿藻门为主,而周围河流流域则以硅藻门为主。调查区域浮游植物共分为20个功能群,其中C、X2、J和D为重要功能群。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RDA分析均表明:化学需氧量和电导率是影响呼伦湖及其周围水域浮游植物功能群最主要的水环境因子,功能群C和D同化学需氧量和电导率显著负相关,功能群J同化学需氧量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而功能群X2受水温和溶解氧影响较大,同水温和溶解氧显著正相关。用GB3838-2002评价标准评估各采样点的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结果表明,呼伦湖内(M9、M16)水质极差,总氮、总磷和化学耗氧量均超过国家V类水标准(2mg/L、0.2mg/L、40mg/L);呼伦湖内西岸(M10~M13)、湖中心(M22~M24)以及周围水域的呼和诺尔(M3)、乌兰诺尔(M27)水中总磷和化学需氧量污染极为严重。结果发现,周围河流水质明显优于呼伦湖内水质。  相似文献   

10.
1池塘条件鲟鱼是高溶氧鱼类,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溶解氧的适宜含量要求在6mg/L以上,低于1.5mg/L会出现死亡。养殖池塘面积以0.2~0.33公顷为宜,水深2m左右,要求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考虑到其对水质的特殊要求,以有地下水可经常注入的池塘为佳。为防止其他野杂鱼苗进入,入水口处一般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洛阳市静水养鱼池塘高产试验区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池塘,进行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补步探索出本地区高产鱼塘的水质调控技术和水质标准。当溶解氧为6.3±0.49mg/1、有机物耗氧量为22.05±1.86mg/1、总氮2.029±0.226mg/1、磷酸盐0.1797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三峡水库库尾地区面源污染现状,以重庆市江津区笋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综合水质识别指数、内梅罗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笋溪河水质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有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结果表明:(1)笋溪河流域溶解氧为5.98~8.70 mg/L、化学需氧量为2~14 mg/L,总磷为0.008~0.105 mg/L,均处于Ⅰ类或Ⅱ类水质,总氮为0.64~2.03 mg/L,处于Ⅲ~Ⅴ类水质,污染严重。(2)3种水质评价方法均显示下游水质劣于上游水质,内梅罗指数在考虑平均超标水平的同时兼顾最大超标污染物,研究认为该指数的评价结果最能表现该地区的水质现状。(3)笋溪河上下游之间,溶解氧为上游显著高于下游,水温、pH、电导率、化学需氧量和总氮均为下游显著高于上游(P0.05),总磷浓度未发现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后续管理中应提升城镇污水和农村污水的处理率,提高水肥利用率,以消减污染负荷、控制水污染趋势,从而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将“天辰水产专用液体肥”定量施放在池塘养殖水体中后,定时检测水体中浮游生物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池Ⅰ、Ⅲ和Ⅴ号浮游植物的量为0.1mg/L ̄0.2mg/L,浮游动物的量为0.1mg/L ̄0.2mg/L;而试验池塘中经过2次施放肥料后,浮游植物的量上升为0.1mg/L ̄0.3mg/L,浮游动物的量为0.2mg/L ̄0.3mg/L。浮游植物中蓝藻和绿藻数量虽然在施肥后数量有所上升,但没有硅藻明显。3个试验池塘中浮游动物的数量也有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2015年5-6月,对陕西临潼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培育池塘水体的温度、pH、透明度、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培育期间池水温度变化范围24.7~28.3℃,均值为26.4℃;pH值变化范围为7.67~8.70,均值为8.06;透明度变化范围34.5~57.5cm,均值为40.9cm;溶解氧变化范围5.25~13.10mg/L,均值为8.81mg/L;氨氮含量变化范围0.432~0.993mg/L,均值为0.733mg/L;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0.063~0.110mg/L,均值为0.079mg/L。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溶解氧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温、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沼气废液肥水对水质指标的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池塘养殖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对水质的影响,2007年12月~2009年2月对福建省南部某日本鳗鲡养殖场的6口池塘主要水质因子进行周年调查。结果表明,水温变化在20.73~31.97℃,季节性变化小,适宜日本鳗鲡生长的时间长;水体透明度较低,一般在15~30cm,浮游植物数量及抑藻剂的使用对透明度影响较大;溶解氧、pH值等全年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氨氮是主要的无机氮形式,全年最高值出现在夏季,其含量变化与水温变化趋势一致;亚硝酸氮含量大部分季节较低(<0.06mg/L);硝酸盐含量全年最高不超过0.2mg/L,其含量变化与叶绿素a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活性磷浓度仅冬季较低,其他季节均较高,可能是池塘中藻类常年旺盛生长的原因;高锰酸钾指数较高且季节变化不明显。控制养殖密度及合理使用水质处理剂对于池塘水质保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两口海参养殖池塘的水质变化情况,对水温进行了全年监测,在4-9月份对pH、NH4+-N、NO2--N、TN、TP和COD进行定期监测。结果表明:池塘底层水温全年在-0.8~30.9℃之间变化,最低温出现在1月份,温度为-0.8℃,最高温出现在7月末,温度为30.9℃。pH在8.13~8.57之间变化,波动较小,池塘间差异不明显(P0.05);NH4+-N在0.090~0.309 mg/L之间变化,NO2--N变化范围为0.017~0.049mg/L,两池塘差异显著(P0.05);TN变化范围为2.749~5.880mg/L,TP为0.049~0.129mg/L,两池塘间差异不显著(P0.05);COD变化范围为7.28~8.40mg/L,非常稳定,池塘间差异不显著(P0.05)。监测期间水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他水质指标有波动,但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水质整体保持在比较适宜的范围,海参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7.
日本鳗鲡养殖池塘主要水质因子季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池塘养殖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对水质的影响,2007年12月~2009年2月对福建省南部某日本鳗鲡养殖场的6口池塘主要水质因子进行周年调查.结果表明,水温变化在20.73~31.97℃,季节性变化小,适宜日本鳗鲡生长的时间长;水体透明度较低,一般在15~30 cm,浮游植物数量及抑藻剂的使用对透明度影响较大;溶解氧、pH值等全年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氨氮是主要的无机氮形式,全年最高值出现在夏季,其含量变化与水温变化趋势一致;亚硝酸氮含量大部分季节较低(<0.06 mg/L);硝酸盐含量全年最高不超过0.2 mg/L,其含量变化与叶绿素a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活性磷浓度仅冬季较低,其他季节均较高,可能是池塘中藻类常年旺盛生长的原因;高锰酸钾指数较高且季节变化不明显.控制养殖密度及合理使用水质处理剂对于池塘水质保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担任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四年,结合生产实际,探索和总结了一点青虾池塘健康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1池塘条件和要求1.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溶解氧大于4 mg/L,底层溶解氧应大于3 mg/L,pH值7.5~8.0。面积为2×667 m2~5×667  相似文献   

19.
大鲵养殖场水质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2处大鲵养殖场水质分析研究表明,整年的水温变化为4~25℃,水体的总硬度为9.2~9.4°,总碱度为4.6~5.1*,pH值6.78~7.31,透明度101~126cm,溶氧量为12.213~12.411mg/L,化学耗氧量为3.512~3.614 mg/L,CO2为6.183~6.541 mg/L.  相似文献   

20.
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2月、5月、8月,在怒江水系和伊洛瓦底江水系设8个采样点,现场测定水温、pH、溶解氧和流速等,调查分析大鳍异鮡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栖息地的水质时空特征。结果显示:怒江水温变化在10.3~20.2℃之间,溶解氧8.18~9.56mg/L,pH7.00~7.91,流速0.33~1.86m/s;伊洛瓦底江水系的槟榔江水温6.4~17.3℃,溶解氧8.71~9.86mg/L,p H6.51~6.96,流速0.27~1.84m/s。大鳍异栖息地水温、溶解氧、pH和流速随时空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