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磊 《中国猪业》2010,5(12):37-38
1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按照母猪妊娠特点,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和饲养条件下,应该采取不同的饲养方式。主要饲养方式有下列几种。1.1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主要适用于断乳后膘情较差的经产母猪和精饲料条件较差的地区。所谓抓两头,一头是在母猪妊娠  相似文献   

2.
当前,生猪产业正逐渐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大型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每个养猪场的发展壮大与其种猪的饲养管理的好坏息息相关,除养好优良种公猪外,选择并饲养好种母猪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研究发现科学选育和饲养种母猪可以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生长性能,繁育出优良的仔猪、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和存活率,进而增加经济收益.本文根据概括总结了规模化猪场中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旨在为规模化猪场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管理好母猪群是猪场获得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坚实基础.本文针对种母猪的饲养管理的三个阶段: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阶段论述种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4.
母猪饲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现将我多年来的饲养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种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探讨了种公猪、种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同时进一步从空怀、妊娠、临产、哺乳4个方面阐述了种母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张萌 《中国饲料》2019,(8):77-80
现代猪场基本都已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在养殖过程中,集母猪、种公猪、仔猪和育肥猪为一体。其中想要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益,妊娠母猪尤为关键,但与妊娠母猪饲养效果息息相关的还有仔猪和哺乳母猪,这些本质上都是妊娠母猪的饲养。从科学配种到精细化养好妊娠母猪,从产房的母猪管理到仔猪饲养,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细到位才能提高养殖效益。本文从科学饲养妊娠母猪和仔猪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妊娠母猪的饲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1饲养目标母猪饲养的最终目标是延长其种用寿命,种猪中哺乳母猪最难饲喂。结合瘦肉品系的选育,调整饲养管理,最终改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在成功增加仔猪体重的同时,哺乳期(尤其是初产母猪)的采食能力仍是限制产奶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猪生产的不断发展,良种猪的引进和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从而对母猪饲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猪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出栏量和养猪效益。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拟从不同的几个阶段介绍高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卢伟  卢明文 《养猪》1992,(4):3-5
本文以浙江中白猪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母猪集约化(妊娠期限位在钢筋笼内,哺乳期限位在高床分娩哺乳舍内)与传统(平地圈养栏内饲养)方式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哺乳期限位在高床分娩哺育舍饲养。其仔猪35日龄成活率显著高于平地圈养,其它繁殖性状,母猪各阶段相应体重问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就浙江中自猪等一般四肢较健壮猪种而言,母猪集约化饲养对发展养猪生产有益,值得推广。集约化养猪是规模养猪发展的必然。它是以“集中、密集、制约、节约”为前提,按照养猪生产客观规律和各地区特点而采取对猪群、劳力、设备合理配置,适度组合的方式,采取先进的养猪技术,挖掘各类猪群的生产潜力,提高养猪效益。目前我省集约化养猪发展较快。母猪集约化饲养的生产性能表现,我们于1991年4月至1992年1月对母猪集约化与传统方式饲养进行了对比试验,为集约化养猪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占母猪繁殖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其饲养模式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最大.目前妊娠母猪常见的饲养模式主要有全程限位饲养、 全程小群饲养、 半程限位半程小群饲养、 电子饲喂站大群饲养、 自由出入限位栏饲养等模式.筹建猪场时,应进行综合分析与实地考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饲养模式,提升猪群生产水平,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繁育母猪的饲养效益主要取决于仔猪的繁育情况,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是种猪场和繁育母猪饲养户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仔猪饲养成活率低,繁育母猪饲养效益总体不高。为实现繁育母猪饲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外二元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已在广大农村中被广范应用,在养猪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我市已广泛开展了此项工作,但因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外二元母猪以分散的单家独户饲养为主,饲养观念落后,部分养殖户还未掌握外二元母猪的饲养技术,造成外二元母猪的年生产力较低,养殖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13.
从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各类母猪的分类饲养、母猪的生产过程等方面简述了母猪的产期饲养技术,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养猪业而言,在养好优良种公猪的同时,选择并养好种母猪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好的种母猪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也达不到繁育优良仔猪的目的。所以,既要选好种母猪,又要养好和管理好种母猪,才能繁育更多更好的优良仔猪,养猪业才能健康持久的发展。笔者就科学饲养和管理好种母猪经验作一介绍。1种母猪的选择1.1规模化养猪场选择二元母猪和纯正良种母猪,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大批生产瘦肉型生猪,保障供给第一。  相似文献   

15.
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养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很多因素都能够影响母猪的生产力。对母猪要实行分阶段饲养,无论是对妊娠母猪、分娩母猪、泌乳母猪还是后备母猪或空怀母猪,都要保持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种猪的饲养管理包含种公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阐述其饲养管理要点,为今后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饲养模式国内外养猪的生产模式根据哺乳母猪活动的空间,可以分为集约化、半集约化和散放饲养三类。集约化饲养即完全圈养制,哺乳母猪活动面积小于2m2,常用母猪产床饲养母猪和哺乳仔  相似文献   

18.
刘玲 《中国猪业》2007,(1):35-38
种母猪生产(后备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和基础。目前,农村、农场的母猪饲养管理违背生物学原理,存在的问题很多,在母猪饲养集中、饲养水平较好的地区,良种母猪推广较多的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上问题。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供广大养殖户和研究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9.
1母猪配种前期的饲养管理与配种喂料 母猪从仔猪断奶到再次发情配种这段时间,称为空怀期。加强这个时期母猪的管理,就为多胎、高产打下了基础:①短期优饲。除配母猪在配种前10-14天加料,增加能量和蛋白,注意按营养需要供给全价优质饲料。对断奶比较瘦弱的母猪,可采取“配种优饲法”,即在配种前喂高能高蛋白饲料。②空怀母猪可分单栏饲养和合群饲养两种方式。单栏饲养空怀母猪是小型猪场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即一猪一栏。小群饲养是将4-6同时断奶的猪,放在同一栏内可以自由运动,运动范围较大,促使母猪同期发情配种,便于管理。③母猪同时发情的调控方法。配种前增加运动,遛达母猪,用公猪诱情,合群并圈,改善饲养方法,同期断奶,按摩乳房,注射催情药物等。  相似文献   

20.
<正>种公猪饲养得好坏,对猪群生产能力影响很大。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其意思是说,一头好的公猪可以与许多头母猪配种,可以生产成百上千头仔猪,可见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应特别重视种公猪的选留、培育、利用和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