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袋鼠属有袋目、袋鼠科动物 ,原产于澳大利亚。袋鼠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物。在袋鼠的动物园圈养过程中 ,其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国内外都有过相关报道。由于其发病率及复发率都较高 ,已广泛受到重视。我园在多年的袋鼠饲养过程中发现 ,口腔疾病是袋鼠危害最大最广的疾病 ,往往由于牙周炎继发上颌骨或下颌骨骨髓炎及全身毒血症而死亡。在MurrayE .Fowler主编的《动物园与野生动物医学》一书中将此病定名为“粗颌病” ,本文沿用此名。笔者将本园多年来袋鼠“粗颌病”的发病及诊治资料进行整理 ,并总结成文…  相似文献   

2.
我国饲养的袋鼠群长期以来流行一种以顽固性牙周炎,颌部肿胀坏死,继发窦道或瘘管为特征的口腔炎综合征,该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严重影响袋鼠正常展出。为此,我们于1996年对该病的病原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 本病多呈散发性流行。每年我园饲养或引进的各种袋鼠约10只,发病3~5只,死亡2~3只。发病率为30%~50%,病死率为50%~100%。发病袋鼠不分性别、品种、年龄,但以体质差、新引进、幼老龄袋鼠易感。1995年,我园饲养和引进的各种袋鼠17只,发病15只,死亡15只。发病率为88.2%,病死率10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病程呈慢…  相似文献   

3.
2004年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从美国进口10只澳大利亚袋鼠,先后有多只感染口腔疾病,并有4只死亡,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放线菌感染。通过对病死动物剖解和发病动物的治疗现已基本掌握了袋鼠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2005年2月至今无一例死亡,但袋鼠对放线菌的高敏感性和高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4.
园养大袋鼠"粗颌病"是一种由齿槽感染引发顽固性牙周炎,导致出现牙龈溃烂并形成溃疡、窦道,严重时颌面部肿胀、坏死,上下颌骨不可逆性变形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特征的口炎综合征。本研究对江苏省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发生"粗颌病"的两种园养大袋鼠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从发病大袋鼠的病变部位分离出3株细菌。依据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观察,以及生化试验和耐药性检测,初步判定其中1株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另2株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nmoniae)。通过全自动药敏分析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一步鉴定,结果发现与初判结果一致。小鼠口腔感染试验可以模拟复制出发病袋鼠下颌肿胀的病变特征,只是一般注射剂量不能致死小鼠。  相似文献   

5.
球虫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寄生虫,其宿主范围广,对大部分畜禽及野生动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是灾难性的。目前有关鸡、兔、火鸡、孔雀、犬、牛和猪等动物感染球虫的病例时有报道,但在野生动物特别是袋鼠则报道极少。2006年5月份广州动物园从外地引进一批袋鼠,其中尤氏袋鼠发生以进行性消瘦、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诊断,初步鉴定为袋鼠球虫病继发大肠杆菌引起的肺炎,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袋鼠生理结构、功能以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已经比较透彻,但是在人工饲养下袋鼠种间杂交行为这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研究通过观察南宁市动物园2008年-2011年间四种袋鼠20余只之间的繁殖行为,并对四种袋鼠的杂交行为在种间和种内作比较,为保护袋鼠繁育和种群维系提供资料。经观察记录,在人工饲养下,不给予袋鼠舒适的生活环境及营养供给,袋鼠种间可能形喊远缘杂交,甚至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昆明动物园饲养的雄性大赤袋鼠采用复方氯胺酮,盐酸唉托酚(M99)两种麻醉药对其进行麻醉手术,治疗各两次,整个麻醉过程平稳、有序,经过对比盐酸唉托酚(M99)效果更好,对袋鼠伤害较小.后期精心护理,食物多样,松软适口对袋鼠的术后恢复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石萍萍 《兽医导刊》2016,(20):165-166
肉鸡养殖在当地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收益.但是,与其它畜禽养殖一样,如何做好常见疫病的诊断与治疗是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肉鸡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腹泻病是肉鸡养殖中常见的疫病,不仅仅会影响到肉鸡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患病肉鸡的死亡,进而严重影响到养殖的效益.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肉鸡的常见腹泻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几种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袋鼠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袋鼠发病的报道少见.1998年7月8日晨,我园饲养的赤大袋鼠突然发病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由多杀性巴氏杆菌致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袋鼠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袋鼠死亡原因,本研究采用Biolog快速鉴定系统、16SrRNA序列分析以及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2株分离自北京动物园袋鼠肺脏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小鼠致病性、系统发育分析等生物特性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菌株均为铜绿假单胞菌,对昆明小鼠有强致病性。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株袋鼠源铜绿假单胞菌16SrRNA序列与ATCC10145模式株差异很小,同源性分别为99.9%和100%,并且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11.
牙周炎是失牙的主要原因,其病变进展迅速,破坏广泛,严重时导致全口牙齿的缺失,患病动物往往因摄食困难而导致营养不良而死亡。南宁动物园饲养的一只雄性白臀叶猴,在2006年10月,出现采食速度减慢,整个牙床、牙龈红肿发黑发紫,牙齿出现松动,诊断为牙周炎,经三个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2007年1月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南宁市动物园自2005年开始饲养袋鼠,通过10年研究,总结出圈养袋鼠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摸索出一套适合南宁市气候环境下的饲养管理技术,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积累了经验。1袋鼠及其引入我园的情况袋鼠原产澳大利亚草原或热带稀树干草原地带,是有袋类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动物种,对于帮助人类研究有袋类动物的生理、生态、遗传等具有珍贵价值。大袋鼠以奇特的育儿袋、滑稽可爱的动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瀕危袋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已知的48种袋鼠中有7种分布极为广泛。近年来,由于袋鼠业的发展,袋鼠生境的破坏,种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澳洲袋鼠的数量和种类正在不断减少。野生动物研究表明大型袋鼠的数量多,目前还没有绝灭的危险。而许多小型袋鼠却有绝灭的可能。这些小袋鼠因为个体小在灌木丛中不易被发现。自19世纪以来,兔子、狐狸、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份,本动物园袋鼠馆1只灰袋鼠出现不食、喜卧、精神差等症状,经临床检查,触诊腹部有一异物,立即剖腹探查,术中见肠管积有大量干硬粪便,肠管壁部分坏死,切除坏死肠管,行断端吻合术,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精心护理,灰袋鼠康复。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与检查灰袋鼠,母,体重20 kg,无既往肠梗阻及其他病史。饲养员发现该灰袋鼠不食,活动减少,精神差,喜卧。人工保定后触诊腹部有一异物,较硬,按压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5月南宁市动物园从某动物园引进3只灰大袋鼠,到园后15 d,3只袋鼠先后出现排暗红色、酱油样便、褐色烂便,其中2只发病次日即死亡,另一只经治疗后存活。经尸体检查及治疗效果诊断为球虫感染。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1.1案例A6月5日上午见袋鼠A排红色糊状便,起卧不定,呼吸急促(R50-70),对外界反应迟钝,食饮下降。中午排酱油样糊状便,T36.7℃,体瘦,次日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4月,某动物园动物繁育基地1只赤大袋鼠发生肠梗阻,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笔者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后袋鼠康复,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与血液检查袋鼠,母,体重22.5 kg,有既往肠梗阻病史。在治疗该袋鼠既往肠梗阻病例时,采取保守治疗,灌油灌肠结合对症治疗处理,能排出梗阻物,动物恢复健康。本次发病,早期亦采取保守治疗,但未能排出梗阻物。其精神状况一般,离群  相似文献   

17.
巴豆在治疗野生动物消化道梗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笔者曾用独味巴豆治疗野生动物消化道梗阻病例9例(袋鼠4例、驼羊2例,东北虎、黑猩猩、野马各1例),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特点是量小、安全、效果确实.巴豆用于治疗野生动物消化道梗阻罕见报道,现归纳总结如下,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8.
袋鼠属有袋目,袋鼠科动物,原产于澳大利亚,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在袋鼠的动物园养殖过程中,其口腔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都较高的特点。给动物园养殖的袋鼠带来较大的危害。2003年6月四川成都野生动物园的袋鼠群中流行一种以颌部肿胀,牙齿松动、脱落,牙龈糜烂或溃疡为特征的口腔炎综合征,其发病袋鼠不分性别、品种和年龄,病程往往呈慢性经过,发病率达40%~60%,死亡率达60%~100%。本文对该病进行了病理学观察,以便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伟 《动物医学进展》2005,26(2):115-115
红颈袋鼠属有袋目,原产于澳洲大陆,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哺乳动物,在世界各动物园中广为饲养。但近几年来,因牙周和口腔疾病所致的面颊肿胀在各圈养种群中频繁发生,此病发病率近90%,病死率也极高,严重地威胁圈养袋鼠的生命。自2002年1月起,我园3只红颈袋鼠相继发生以面颊肿胀为主要外部特征的疾病,通过口腔检查、头部X光摄影、细菌分离培养、手术清创、药物治疗等,治愈2只,  相似文献   

20.
袋鼠业在澳大利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袋鼠相貌奇异,惹人喜爱,同时还具有很大的科研、文化及美学价值。只要合理利用袋鼠资源就能够永续不断地获得大量名贵毛皮和食用肉类。而澳大利亚的袋鼠及沙袋鼠的分布数量巨大,消耗着巨额青饲料,与家畜,特别是同绵羊剧烈争夺着牧场。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