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黑龙江木本植物盛花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50种木本植物52年的盛花期观测数据和该地区过去52年间全年和每个月的温度数据,探讨黑龙江地区木本植物盛花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同时分析了生活型(乔木vs.灌木)和果实类型(肉质vs.非肉质)在这种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 研究地点在过去的52年里升温趋势明显,全年平均温度或春季平均温度的变化幅度每10年均升高达0.49 ℃,高于全球和全国的平均水平;50种植物中,多数植物(76%)盛花期主要与4月或5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盛花期对气候变暖响应明显,平均提前2.09 d/℃,但提前速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其余12个种(24%)的盛花期不受温度升高影响或影响不显著;不同物种盛花期对春季不同月份平均温度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大多数(34种)开花较早的物种与4月平均温度变化呈极显著(P0.000 1,P0.01)或显著相关(P0.05),少数(4种)开花较晚的物种与5月平均温度变化显著相关(P0.05);生活型(乔木vs.灌木)和果实类型(肉质vs.非肉质)对这种响应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我国东北地区木本植物盛花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点,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并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2.
不同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适宜的采收期,可为火龙果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以火龙果未熟期(花后21 d)、可采成熟期(花后28 d)、食用成熟期(花后30 d)、生理成熟期(花后33 d)的果实为试材,测定了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及在室内达到成熟时果实的单果质量、可食率、果皮厚、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熟期、可采成熟期采收的果实色泽和品质都与食用成熟期、生理成熟期采收的果实有显著差异,即使在室温下贮藏后,仍不能达到成熟果实的品质。食用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两种成熟度的火龙果采收后适合鲜食,食用成熟期采收的火龙果适合长距离运输,生理成熟期采收的火龙果适合产地销售;未熟期和可采成熟期采收的果实不适合鲜食。  相似文献   

3.
四川牡丹种实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牡丹作为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为揭示四川牡丹种实性状特征,采用了方差分析、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源地四川牡丹的种实性状差异,以及种实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成熟率、种子质量、种皮厚度和果实长宽比在样地间差异显著,生活力差异不显著。四川牡丹种实性状平均变异系数较大(21.27%),其中种子成熟率平均变异系数最大(41.95%),种皮厚度(23.71%)、种子质量(17.11%)和果实长宽比(14.6%)次之,生活力平均变异系数最小(8.99%);种实性状主要受海拔、土壤速效钾和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其中种子成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下降,生活力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升高而显著增强,种皮厚度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升高而显著升高,果实长宽比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升高而显著降低,种子质量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加;种实性状变异主要受海拔和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其中种子成熟率变异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生活力变异随铵态氮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种子质量变异随速效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种皮厚度变异随速效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果实长宽比变异随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山地森林群落结构与格局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以吕梁山不同海拔梯度下的林下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增温箱设置低(OTC1)、高(OTC2)两种幅度的野外模拟增温实验,探讨了不同增温处理下吕梁山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响应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①在OTC1和OTC2处理下,空气温度均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0.27%和3.33%),而土壤温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分别减小了1.01%和增加了0.95%),土壤pH值呈减小趋势(分别减小了0.3和0.2);空气温度增幅随纬度升高极显著减小(P=0.006),土壤温度增幅随海拔升高显著减小(P0.05),土壤pH值随海拔升高极显著降低(P0.001)。②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atrick指数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Pielou指数随温度升高略有上升;OTC1处理促进物种多样性增加,而OTC2处理抑制物种多样性。③地上生物量随空气温度升高而增加(R~2=0.244,P0.01),其中OTC1处理使生物量增加了50.78%,OTC2处理使生物量增加了42.29%,且地上生物量增幅随海拔升高而减小。④RDA分析得到,各排序轴的特征值总和在OTC1和OTC2处理下分别增加了5.31%和54.11%。【结论】随温度升高草本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增强,且过度增温可使物种趋于单一化发展,引起群落物种更替。  相似文献   

5.
利用统计和突变分析方法,对贵南地区1978—2018年气候和4种植物物候(1992—2018年)的趋势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植物关键物候期与温度、降水的相关性以及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贵南地区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与气候变化基本相一致,温度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物候期变化受当地气象条件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温度、降水、日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气象因子。草本植物展叶盛期推迟明显,开花盛期趋势倾向率的变化幅度比展叶盛期要小一些,果实或种子完全成熟期变化趋势差异较大,黄枯普遍期一致提前;木本植物春季展叶盛期、落叶始期推迟的趋势不明显;果实或种子成熟期提前的趋势不明显。贵南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996年后开始逐步上升,突变发生在1994—1996年,植物全物候期突变点都发生在温度突变以后。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比较敏感,掌握当地气候和物候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河套蜜瓜为试材,进行果实发育期间源叶净光合速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幼果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初期(0~ 12d),源叶净光合速率,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渐升高,相应地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均呈显著升高趋势;(2)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后期和缓慢生长期(12~ 32d),源叶净光合速率,总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而淀粉含量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则维持较低水平;(3)在果实成熟期前,源叶中蔗糖含量受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正调控,淀粉含量受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正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西梅品种法兰西采前落果的相关影响因子,为法兰西采前落果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西梅优良品种法兰西为试验对象,以果实着色情况为依据,在50株试验树东、南、西、北方位的树冠内外和上中下层,分别摘取未着色正常果实(对照,CK)、30%着色果实(T1)、50%着色果实(T2)和80%着色果实(T3)各20个,并捡取掉落时间不到1 d的落果(100%着色,T4)100个,将每个同样着色程度重复的果实充分混匀后,从中随机选取30个果实测定单果鲜质量、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果面色差值(L~*、a~*、b~*)等特征参数及果实养分含量等指标,分析法兰西采前果实着色程度与测定指标的相关性,筛选采前落果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果面着色程度不同的法兰西单果鲜质量之间差异均不显著;果形指数随落果着色程度加深而呈逐渐增大趋势,其中CK与T4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法兰西落果着色程度加深,果面色差值L~*和b~*呈逐渐下降趋势,而a~*逐渐升高,果实颜色向黄、红色转变。法兰西采前落果中的全氮(N)、全磷(P)、锰(Mn)、铁(Fe)和硼(B)含量均随采前落果着色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而钾(K)、锌(Zn)、铜(Cu)和硒(Se)含量则随采前落果着色程度加深均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果面色差值a~*与果形指数及果实K、Zn、Cu和Se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色差值L~*、b~*及果实N、P、Mn、Fe和B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与L~*、b~*、N、Mn和Fe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结论】法兰西采前落果是果实营养不平衡导致的果实过早衰退而进入成熟期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检测‘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内4种类黄酮化合物(黄酮醇、黄烷醇、原花色素和花色素苷)及总类黄酮的含量,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夏黑’葡萄果皮黄酮醇含量在花后21~31d达峰值,为0.185~0.195 mg/g,花后52 d降至最低,为0.009 mg/g,随后再次缓慢升高直至果实成熟;黄烷醇和原花色素含量的变化相似,均是花后21~42 d迅速增加至峰值,分别达到3.238 mg/g和8.604 mg/g,之后随果实成熟逐渐下降,至花后80d时降至最低值;花色素苷含量则至花后42d后才能检测到,并随果实生长开始增加,直至成熟时达到峰值9.664 mg/g;类黄酮含量花后21~31 d逐步下降,但花后42 d时迅速升高达到峰值,为18.723 mg/g,然后随果实生长含量逐渐降低;黄酮醇合酶基因(FLS)在转色前表达水平低,之后显著上升,临近成熟时再次下降,与黄酮醇含量变化不一致;无色花色素双加氧酶基因(LDOX)和UDP–葡萄糖–类黄酮–3–O–糖苷转移酶基因(UFGT)的表达水平从转色期前开始升高,直到果实成熟达到最高值,与花色素含量变化一致;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AR)和花色素还原酶基因(ANR)的表达水平随果实成熟逐渐降低,与黄烷醇和原花色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贵阳市木本植物春季物候对昼夜(最高及最低)温度响应的差异,增进对亚热带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理解,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及t检验等方法,对贵阳市40余种木本植物展叶始期和始花期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响应的相关时段及敏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木本植物的展叶始期和始花期对最低气温响应的敏感度分别为-7.41 d/℃和-7.32 d/℃,显著高于对最高气温的敏感度(-4.06 d/℃和-4.45 d/℃),即温度上升1℃的情况下,最低气温使春季物候提前的天数平均比最高气温多3 d左右;始花期与其对最低温度的敏感度成显著负相关,说明始花期较早的植物对最低温度的敏感度较高;展叶始期和始花期对最低气温响应的相关时段平均值分别为73 d和86 d,均显著长于最高气温的47 d和64 d。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金鹏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西北地区日光温室在不同温度下栽培冬春茬番茄对成株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番茄的株高、茎粗和植株相对生长速率显著提高,但在(25±3)℃和(33±3)℃下处理50 d时,株高、茎粗的相对生长速率极显著低于自然温度(20±3)℃处理,而植株相对生长速率在处理40 d时,就极显著低于自然温度处理,说明番茄短期处于亚高温处理下,植株会加快生长,但长期处于亚高温处理下,番茄会出现早衰现象;不同的温度处理表明,温度越高番茄果实前期发育越快,成熟期越提前,平均单果质量下降,总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主城区14种木本植物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功能群、生境类型和发育阶段(新生期、花期和果熟期)对茎、叶、花和果实的生物量分配与相关生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茎、叶、花和果实的生物量分配研究中,不同物种间生物量分配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型对生物量分配影响较大(p0.05),而生长型仅对花枝的叶生物量分配和果枝的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境类型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发育阶段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表现为叶和茎生物量分配随发育历程的进行有增大的趋势,而繁殖器官生物量分配下降;②在繁殖分配与营养分配的相关性研究中,不同功能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花枝中营养投入与繁殖投入除外)(p0.05);不同生境类型和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量分配受功能群、生境类型和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植物通过调节分配给各个器官的生物量比例以促进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城市典型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以临汾合欢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气温、积温等气候因子对临汾合欢各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临汾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983—2021年上升了2.9℃;年降水量存在6年和15年2个周期。临汾合欢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变化趋势不明显,生长季延长。气温和积温对合欢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表现为极显著相关,对果实成熟期表现为显著相关。叶变色始期、落叶末期对气象条件反应不敏感,主要受果实成熟期的出现日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86—2011年保定市气象和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积分回归法研究常见的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建立开花始期积分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保定市8种乔灌木的开花始期受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3种气候要素的共同影响,但各气候要素影响作用的大小不同,总体表现为气温>降水>日照。不同气候要素对各树种开花始期的影响方式、“驱动”力度与时俱变。在开花始期前几个月,各气候要素对物候影响的正负效应同时出现;除榆树和栆外,其他6个树种开花始期前几天的气温对开花始期的影响均为负效应。利用积分回归法建立的多变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对开花始期模拟的结果显示,当3月中旬气温改变1℃,降水量改变1mm,日照时长改变1h,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将改变约0.1~1.6d。   相似文献   

14.
王露露  闵稀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62-15865
为全面了解北京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种类应用情况,通过对北京市10所高校校园木本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对校园木本植物种类、区系特征、应用频率、植物受保护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所高校共栽植有木本植物59科、136属、252种(含变种、变型及栽培变种),其中有国家及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13种。252种木本植物有128种集中分布于6个科中,而单种科有28科,木本植物的区系组成极不平衡。有60种木本植物在10所高校中出现频率较高,在70%以上(常见种);约162种出现频率很低,在30%以下。并且有7所高校的木本植物常见种占木本植物总种数比例超过了60%。最后对北京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包括增加灌木、藤本、常绿植物的种类;避免集中过多应用某几科植物,扩大一些目前在校园绿化中为单种科的植物类群;挖掘具有园林应用潜力的树种,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体现高校的特色;引种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增强校园绿化在植物保护和教学、科研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主要广场的木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调查了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24个星级广场乔、灌木的物种组成,观赏习性(观花、观果、观叶、观形),应用频率及重要值等。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城市广场木本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53科91属124种(包括种以下单位),其中:乔木类62种,灌木类52种,藤本类6种,竹类4种,但乡土树种应用偏少,骨干树种较单调,观赏植物配植不尽如人意。建议增加观花观果植物、芳香植物及南京市市树市花在南京城市广场的应用。表4参1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日光温室内夏黑葡萄第一熟和第二熟两个时期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两茬果的果实产量和品质差异性。【结果】夏黑葡萄整个生育期内,第二熟温室内温度整体上要高于第一熟,而且第二熟整个生育期内温度日均值在10℃以上;第一熟与第二熟温室内温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第一熟在果实快速膨大期之前温室内温度日变化幅度大,而第二熟在果实快速膨大期之后温室内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大;昼夜温差值在开花期和果实转色期差值最明显,在开花期,第一熟温室内昼夜温差均值比第二熟昼夜温差均值高58.1%。在果实转色期,第二熟温室内昼夜温差均值相较于第一熟昼夜温差均值高46.3%;第一熟果实单粒重、单穗重、单产均高于第二熟,但商品果率较第二熟低5个百分点。【结论】温室内日均温变化和昼夜温差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但各生育期温室内温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变化趋势。第二熟时温室内温度对果实生长和品质形成的适宜性要好于第一熟,商品果率高。但受树体营养、光照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第一熟果在产量上较好。  相似文献   

17.
北京树木物候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京树木物候谱是根据作者等十多年观测树木的萌芽、展叶、开花、果熟和落叶等生活周期现象编绘而成。北京树木萌芽始期一般在日平均温度稳定在3℃以上,少数种类在0℃以上即能萌动。树木各物候期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但有一定的顺序性。树木各物候期,特别是早春各物候期与活动积温关系极为密切。北京29种树木物候谱可分为三类九型。从各物候谱的类型可以了解各树种物候学特性的共性和差异,进而了解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对林业生产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农、医和生物学工作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fruits of peach cultivar Yuhua 3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active oxygen and related enzymes in mitochondria respiratory metabolism during ripening of peach fruit, involving their influence on the proceeding of peach fruit senesc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ge decrease in firmness occurred between maturity II and IV. The decrease in firmness coincided with an increase in respiratory intensity. Obvious peaks of respiratory intensity lagging to the rapid change of fruit firmness could be shown during peach ripen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had a cumulative process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spiratory intensity. During peach ripening, the content of Ca^2+ in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succinic dehydrogenase (SDH), cytochrome C oxidase (CCO), H+-ATPase, and Ca^2+-ATPase decreased varying in different degree at the later step of ripening. These sugges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existed between ROS metabolism and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namely, both ROS metabolism and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probably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ripening and senescing of peach fruit.  相似文献   

19.
昆明市区主要街道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昆明市区25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的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分析其乔灌木的树种组成、观赏习性、应用频率及其重要值等特征.结果表明,昆明市区城市街道木本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包含51科77属约89种(包括种以下单位)植物,其中乔木类约60种,灌木类约29种;主要景观树种较单调,乡土树种应用较少,观赏植物配置效果不佳.建议在树种选择、配置结构方面多采用乡土观花观果植物及芳香植物,特别是增加昆明市市花在城市街道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