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变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斌  刘彦威 《中国家禽》1998,20(10):27-2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Infections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n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已分离的IBV毒株达30多种。正是由于新的变异毒株不断...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呈世界范围内流行。1931年Schalk和Hawn首先报道了此病。1956年发现康涅狄格(Connecticut)和马萨诸塞(Massachusets)...  相似文献   

3.
鸡IB肾型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多价灭活油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IB肾型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多价灭活油苗的研制许兰菊(河南农业大学牧医系,郑州45000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1]。肾型IB是由致肾病变毒株(肾型毒株)引起的,病鸡以肾苍...  相似文献   

4.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许兰菊(河南农业大学45000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肾型IB是由致肾病变毒株百肾型毒株)引起的,患鸡剖检病变以肾志白肿大、肾小管和输尿...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地方分离株RFLP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初步确定我国不同地区流行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基因分型,对分离自国内8个不同地域疫区的IBVQD、GZ、ZZ、TJ、DL、YC、JS1和JS2及参考株M41、H52和T的S1基因RT-PCR扩增cDNA进行HaeⅢ的RFLP分析。结果,QD与MD41、H52同属Massachussete基因型,GZ、ZZ、YC与T的基因型相同,DL、JS1和JS2则表现为各自独立的基因型,而TJ则为DL和T2种基因型毒株的混合感染,表明我国的广大地域内存在着Mass基因型、T基因型和可能的变异株IBV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及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然发生的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及病理化方面的检验。以新鲜病死鸡肾脏为材料,通过接种易感发育鸡胚尿囊腔的途径,进行病毒的分离与传代,分离到5株病毒(分别记作IVB-HQC9601、IBV-HQC8604、IBV-HQL9606、IBV-HQC9610、IBV-HTL9611),经初步检验及对易感鸡的感染发病试验,表明为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气管炎病毒。用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气管炎T毒株分离毒株,制备灭活疫苗,初步试验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病型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IBV的主要特点是多血清型和高变异性,因而在临床诊断和免疫预防方面增加了难度,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今就IB已发现的临床类型作如下简述。1呼吸型为经典型IB,目前已分离到的血清型有11种之多。多见于10日龄至6周龄鸡,主要症状为气管罗音、咳嗽、打喷嚏、张口呼吸。幼雏感染后约2~3…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在复制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异 ,从而导致IBV血清型众多 ,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病毒对组织器官亲嗜性也在发生变化 ,导致不同病变型的出现。目前除呼吸型、肾型、肠型外 ,1 995年以来我国在江苏、山东、山西、安徽等地发现以生长阻滞、消瘦、腹泻 ,剖检表现为腺胃肿胀、乳头出血和溃疡 ,胸腺、法氏囊萎缩为特征的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并呈现流行趋势 ,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 病原学王永坤 ( 1 996 )、王玉东 ( 1 997)等先后从发…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DNA免疫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可能性,以克隆的Masschusete型类M41地方分离QD株S1基因为免疫原基因,引入终止密码后插入SV40启动子、增强子下游和SV40polyA信号上游,构建了S1基因DNA免疫表达质粒pSVQDS1。将大量扩增并经聚乙二醇纯化的pSVQDS1溶于PBS,以300μg/只的剂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于4周后采集分离免疫小鼠血清进行鸡胚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pSVQDS1能够诱导产生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的中和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infectiousbronchi-tis,IB)已成为养禽业中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基因组RNA的点突变、缺失、插入和不同毒株基因组间的同源重组是造成病毒临诊表现、病理变化、血清型、基因型、病毒复制、结构蛋白免疫原性及其免疫机制变异的主要分子基础。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系统综述IBV遗传变异的特性及其分子基础。一、临诊表现IB的临诊表现差异极大,主要取决于鸡体免疫状态、鸡群…  相似文献   

11.
参照澳大利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 B D V)00273 毒株基因组序列设计的 1 对引物,位于 V P2 高可变区两端,通过 R T P C R,扩增了 5 个 I B D V 山东分离株 V P2 基因的 607~1 080 位核苷酸片段(aa203~306)。 P C R 产物经纯化后,分别用 Dra Ⅰ、 Sac Ⅰ、 Ssp Ⅰ、 Pst Ⅰ和 Sau3 A I共 5 种限制性内切酶( R E)进行消化处理,结果 5 个分离株均为 Dra Ⅰ(- )、 Sac Ⅰ(- )和 Sau 3 A I(+ ), L C2 和 T A 株为 Ssp Ⅰ(+ ), L C1 和 J N 株为 Ssp Ⅰ(- ), L C1 和 L C2 株为 Pst Ⅰ(+ ), J N、 L L 和 T A 株为 Pst Ⅰ(- );5 个分离株的酶切图谱与美国变异株迥异,而 T A 株与日本超强毒株 9011 相类似。5 个分离株与现用疫苗株对比,至少在 V P2 可变区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 I B D V 接种免疫鸡群仍然暴发 I B D 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Ⅳ.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发生现状尽管广泛使用了传染性支气管炎(IB)疫苗,但该病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毒株间存在着毒力和致病性的不同,但大部分毒株最早侵害的器官仍然是呼吸道。雏鸡,特别是肉雏鸡对本病的易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最新研究进展J.E.Sander著王彩虹摘译陈明勇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是鸡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除导致呼吸道病变外,还可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及蛋的质量降低。肾型毒株引起肾炎和尿石症。该...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InfectiousBronchitis,IB)[1~2]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和泌尿生殖道疾病,以气管口罗音、咳嗽、打喷嚏为主要特征。各种日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有易感性,但以6周龄以下雏鸡更易感染。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鸡感染IBV后引起永久性的输卵管损伤。到性成熟丧失产蛋能力。产蛋鸡群感染IBV后导致产蛋量下降,蛋形不整、畸形和质量低下,受精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已研制出的多种有效疫苗,对法氏囊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个别鸡场还时常免疫失败。为什么免了还发生法氏囊炎病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报告如下: 一、变异毒株的出现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IBDV只有2个血清型,一个是鸡源的血清Ⅰ型,一个是火鸡原的血清Ⅱ型。近几年国内外已经证实从IBDVI型中分离到变异株或亚型株。 1985年,美国一名研究员在美国特拉华州分离到4株变异株,其抗原性与标…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高金新,甘孟侯,杨汉春(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代表种之一,可引起鸡的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17.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邢兰君卫华(河北省邢台市畜牧水产局054001)高社朝(河北省邢台市兽医院05400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所引起,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不仅侵害呼吸器官,而且侵害泌尿和...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况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气管口罗音、咳嗽、打喷嚏为特征[1]。本病最早由Schalk等(1931)首次在美国报道,后来由Beach等(1936)确定该病为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最早由Schalk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发现。目前,本病仍然是威胁集约化养鸡场的主要疫病之一,即使在免疫鸡群也时有暴发。现?..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系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所致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本病最先是由Schak和Hawn报导(1931),首先见于美国的北达科他洲,1936年确认病毒引起,后相继在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南斯拉夫,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