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中的镍及其向茶叶的转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福建省安溪县、华安县、永春县主要铁观音茶生产乡镇的茶园表层土壤和相应茶叶中的镍含量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全镍含量为4.08-123.44 mg.kg-1,平均值19.06 mg.kg-1,绝大部分土壤未受到明显的镍污染,土壤全镍含量与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镍含量为0.12-4.84 mg.kg-1,平均值0.74 mg.kg-1,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茶叶镍含量为(3.70±1.52)mg.kg-1.茶叶对镍的吸收富集能力随着土壤镍含量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集福鼎白茶代表性茶园土壤和相应茶叶样品,分析不同成土母质、植茶年限、种植品种对土壤有效锌及茶叶锌的影响.结果 表明:福鼎白茶茶园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2.65mg·kg-1,土壤发育于花岗岩的茶园有效锌、茶叶锌含量低于调查样点平均值;不同植茶年限土壤有效锌含量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而提高,种植小白茶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土壤缺...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分布特性及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江苏省22个典型茶园表层土样和12个剖面土样的全硒含量,分析了土壤全硒含量分布特性、有效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全硒含量在0.10~1.78 mg·kg-1之间,平均为0.50 mg· kg-1,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中,宜兴地区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0.88 mg· kg-1,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0.25 mg· kg-1,但前者土壤硒活化率仅为4.94%,明显低于江苏省平均值9.04%.宜兴地区虽然土壤供硒潜力巨大,但要充分利用富硒土壤开发、生产富硒茶必须提高土壤中硒的活化率和可利用度.土壤有效硒与土壤pH值、CEC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提高土壤pH值等改善土壤环境条件的方法来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茶叶中硒的含量.研究区内硒在表层土壤中的相对含量趋向增加,生物积累大于淋溶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湖龙井茶主产区茶园土壤肥力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检测分析方法,研究围绕西湖西部3条支流金沙涧、龙泓涧和茅家埠茶园土壤的肥力特征.结果表明,西湖茶园土壤的pH值基本适合茶树生长;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为26.9 g·kg-1;全氮的平均含量为0.97 g·kg-1,达到一级标准;速效磷的平均含量为37 mg· kg-1,超过高产茶园的标准;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3.85 cmol·kg -.西湖茶园土壤肥沃,养分含量充足,但是保肥能力较差,下暴雨时可能造成养分流失,从而引起周围水域的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福建省安溪县、永春县和华安县150个铁观音茶园表层土壤和茶叶中的锌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茶园土壤全锌和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为62.40和1.16 mg·kg-1,供锌能力中等略偏低;闪长岩类、英安质凝灰岩类和变质岩类母岩上发育的土壤全锌量较高,而花岗岩类、砂岩类和流纹岩类母岩上发育的土壤全锌量较低;凝灰岩类、变质岩类...  相似文献   

6.
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中的砷及其向茶叶转移的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供试茶叶和土壤样品各144个,采自福建省铁观音茶叶主产区安溪、华安、永春.茶园表层土壤(0-25 cm)的全砷含量为0.33-53.41 mg.kg-1,平均7.39 mg.kg-1,土壤母质和土壤对全砷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土壤有效砷含量为0.006-2.059 mg.kg-1,平均0.177 mg.kg-1;砷的平均有效度为2.38%,土壤砷的有效度与0.002 mm土壤粘粒含量(r=-0.268**)和有机质含量(r=-0.274**)间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n=144,P0.01(150)=0.208);土壤有效砷含量与全砷含量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862**);茶叶砷含量为0.001-0.346 mg.kg-1,平均0.062 mg.kg-1;茶叶砷含量均与土壤全砷(r=0.350**)和有效砷含量((r=0.349**)间呈极显著正相关(n=144,P0.01(150)=0.208);砷的转移系数与土壤全砷或有效砷含量间均呈极显著线性、乘幂、指数、对数相关.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茶叶主产区土壤磷的积累与淋失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茶叶主产区159个样点土壤分析表明,部分茶园土壤中磷已有明显的积累,0~15 cm的土壤有效磷(Olsen-P)在4.90~378.40 mg·kg-1,平均为31.75 mg·kg-1,变异系数为140.7%;其中,40mg·kg-1的样品比例达22.0%。茶园土壤中Olsen-P有明显的表聚特点,随采样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水溶性磷含量和模拟淋出液中磷的浓度均随土壤Olsen-P积累而增加,当土壤Olsen-P超过55 mg·kg-1时,土壤水溶性磷和磷的释放潜力迅速增强;建议把Olsen-P为55 mg·kg-1作为茶园土壤磷肥施用限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台州市玉环县培育的一款“火山茶”在茶叶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后起之秀,以其富含锌、硒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绝佳的口感,一路斩获我国名优茶领域各大奖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火山茶园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土壤中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等各理化性质,并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探讨当地的土壤与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与茶叶品质的影响。通过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茶园土壤的pH 为5.0~6.0,处于茶树生长适宜pH范围。2)茶园土壤富含硒元素和氮元素,土壤全硒含量平均值为0.39 mg·kg-1,高于浙江省土壤全硒含量背景值(0.28 mg·kg-1);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值为103.47 mg·kg-1,含量等级为三级(最适宜)。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适宜,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93 mg·kg-1,含量等级为四级(适宜);有效磷含量平均值6.27 mg·kg-1,含量等级四级(适宜)。茶园土壤中有效态锌流失较严重,含量为0.68~3.02 mg·kg-1(平均1.9 mg·kg-1),略高于浙江省土壤有效态锌含量背景值(1.45 mg·kg-1),但低于低丘红壤高产优质茶园土壤有效态锌含量的标准(3 mg·kg-1)。3)茶园处于亚热带季风区,且具备特殊的海岛气候条件,长期笼罩在茶园的海雾提高了茶叶的氨基酸与芳香物质的含量,提高了茶叶的口感。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内标法对夏、冬季杭州西湖区域8个点位的茶叶和桂花叶中10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杭州西湖区域夏季茶叶∑OCPs含量范围为0.80~1.21 μg·kg-1,平均值为1.01 μg·kg-1;冬季∑OCPs含量范围为1.37~2.85μg·kg-1,平均值为1.99 μg· kg-1.夏季桂花叶∑OCPs含量范围为1.45~13.34 μg·kg-1,平均值为5.97 μg·kg-1;冬季∑OCPs含量范围为2.08~8.69 μg · kg-1,平均值为4.58 μg· kg-1.茶叶和桂花叶中OCPs污染主要来源于环境中早期的残留.OCPs的含量随着季节变化,茶叶中冬季OCPs的含量高于夏季的含量,而桂花叶中夏季高于冬季,表明茶叶中OCPs的变化可用于监测西湖区域大气中OCPs的季节变化规律,而桂花叶片适用于监测连续数年该区域大气中OCPs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昆山市为典型区,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效态铅、镍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昆山市土壤全Pb含量平均值为28.11 mg·kg-1,变异系数为38.60%,全Ni含量平均值为35.96mg·kg-1,变异系数为18.24%.土壤有效态Pb含量为1.04~12.04 mg·kg-1,平均值为3.75 mg·kg-1,变异系数为56.26%.土壤Pb的活化率平均值为15.64%,变异系数为46.88%.土壤有效态Ni含量为0.25~2.38 mg·kg-1,平均值为1.31 mg·kg-1,变异系数为39.91%.土壤Ni的活化率平均值为3.38%,变异系数为49.65%.(2)回归分析表明,pH、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有效态Pb含量影响相对更为重要,pH对土壤有效态Ni含量的影响最大,达极显著负相关,<0.01 mm黏粒含量影响次之,pH是影响有效态Ni含量的主要因素.CEC对土壤Pb活化率的影响相对较大,pH值是影响Ni活化率的主要因素.(3)土壤有效态Pb、Ni含量在不同功能区和地貌区差异均不显著,土壤Pb、Ni的活化率在不同功能区和地貌区差异均不显著.(4)土壤有效态Pb、Nj含量和土壤Pb活化率和Nj活化率均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屏南茶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创造性地传承了许多民间茶具与茶俗。该文对屏南县本土茶具及其传承下来的茶俗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野生古茶树茶与茶园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感官审评和化学分析手段,对野生古茶树茶和茶园茶的外形、颜色、滋味、香气等进行审评、测定和比较。两者都为条索,在颜色方面,野生古茶树茶的干品偏向红黄,汤色黄红,茶园茶的干品呈绿黑,茶汤绿黄色;滋味方面,野生古茶树茶苦涩味较淡,醇和,回甘,茶园茶苦涩味比之更盛,味微短,入口略甜。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两者基本一样,分别是28.9%左右和7%左右,测定的5种儿茶素,茶园茶是野生古茶树茶的两倍多,咖啡碱茶园茶是野生古茶树茶的约两倍,游离氨基酸野生古茶树茶比茶园茶高,可溶性糖野生古茶树茶(3.82%)比茶园茶(4.60%)低;在香气化合物方面,野生古茶树茶测出定名的香气化合物有58个,茶园茶有74个,两者相同的香气化合物有12个。野生古茶树茶泡饮比茶园茶优越很多,儿茶素类、香气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茶叶上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在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噻虫嗪在茶叶上的原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有所差异,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时间采摘的茶鲜叶加工成绿茶过程中噻虫嗪的降解率为1.2%~22.7%,平均降解率为8.2%。高低浓度施药处理的消解速率基本一致,平均消解系数(k)为0.431 8±0.002 0,噻虫嗪在茶鲜叶上的半衰期为1.56~1.62 d,噻虫嗪在绿茶上的半衰期为1.60~1.64 d,消解99%所需要时间(T0.99)为10.18~10.49 d,消解到0.01 mg.kg-1所需时间为15.75~17.22 d。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花果香型的茶叶受到大众的喜爱,尤其是年轻的消费群体。乌龙茶做青工艺激发放大了茶叶的天然花果香型,并促进了一系列物质的转化(主要是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小分子物质的增加,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的降解),对于夏秋茶苦涩味重、鲜爽度差、茶香淡薄等品质缺陷有明显改善效果;同时,应用到不同茶类加工中,做青工艺所带来的品质特征基本都表现为花香型,滋味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本文通过综述做青工艺在五大茶类加工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做青过程发生的实质变化,以期为夏秋茶资源利用、加工工艺改进及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阳毛尖与黄山毛峰及西湖龙井的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阳、黄山、杭州的茶树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信阳毛尖、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其中信阳的鲜叶由3个公司加工成3个信阳毛尖茶样,共5个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提取香气物质,结合感官审评和GC–MS,分析3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特点及成分构成。结果表明:3个信阳毛尖茶样香气均表现为清香,黄山毛峰茶样香气馥郁带兰花香,西湖龙井茶样香气浓郁带高火香;5个茶样共检测出香气成分74种,其中共有香气成分24种,5个茶样中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物质的含量最高;信阳毛尖茶样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芳樟醇、壬醛、环氧芳樟醇、反香叶醇、δ–杜松烯、反–橙花叔醇、棕榈酸、反式植醇;黄山毛峰茶样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棕榈酸、β–芳樟醇、反香叶醇、壬醛、己醛、反式植醇、环氧芳樟醇、庚醛,且在黄山毛峰茶样中检测出苯乙醛、脱氢芳樟醇2种独有的令人愉悦的香气成分;西湖龙井茶样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芳樟醇、反香叶醇、环氧芳樟醇、壬醛、顺氧化芳樟醇、己醛、δ–杜松烯、δ–杜松醇,西湖龙井茶样中检测出烷烃类和吡嗪类物质的数量较多,但未检测出棕榈酸。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辅助浸提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绿茶、观音王茶、茉莉花茶茶末为原料,蒸馏水为溶剂,利用微波辅助浸提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就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溶剂用量等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3种样品的料液比1∶80,浸提功率900 W,时间5~7 min,提取效果最好。与经典浸提法比较,该法具有省时、省力、经济、不污染环境、宜于批量浸提、便于推广等优点。通过t检验法和F检验法检验,微波浸提法与经典加热法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低产茶园茶树嫁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嫁接品种、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形式、不同接后处理、不同遮荫处理等对茶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采用茶树嫁接改造低产老茶园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茶树嫁接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考虑到春茶的经济效益,一般以夏秋接或冬接为宜;砧木品种不同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差异较小,但不同接穗品种抗逆性有较大差异;嫁接方法以“1芽1叶-劈接—套袋”和“1芽2叶—劈接-以土代绑”较为理想;夏秋季嫁接以遮阳网遮荫较为理想,冬季嫁接以采用地膜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通过对消解试剂混配比、介质酸度以及硼氢化钾-氢 氧化钾浓度的试验,确定了最优检测条件;并分析了取自广东茶区的35 个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初步分析该省茶叶含 硒状况及开发富硒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院以混酸配比V(HNO3)颐V(HClO4)为4颐1、盐酸浓度为6.0 mol/L、硼氢化钾浓 度为15 g/L、氢氧化钾浓度2 g/L 为茶样硒含量测定最优条件;所采集的35 个茶样中都含有微量元素硒,其中有13 个茶样含硒量为0.039耀0.097 mg/kg,占37.14%;有20 个茶样含硒量为0.100耀0.197 mg/kg,占57.14%;有2 个茶样的 含硒量为0.229、0.320 mg/kg,接近或达到富硒茶标准。就茶类而言,乌龙茶的平均硒含量最高,绿茶次之,红茶最低, 这可能与品种及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武夷山3个不同地域茶园土壤及6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茶青品质,研究不同茶园茶青品质的差异及与种植土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虽然3个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明显,但其土壤肥力指数大部分达到一级标准,可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在茶多酚含量上,肉桂、水仙、铁罗汉、玉观音以九龙窠茶园的含量最高,半天妖、瓜子金以旗山茶园最高;在氨基酸含量上,肉桂、水仙、铁罗汉、玉观音以龟岩茶园的含量最高,半天妖、瓜子金以九龙窠茶园最高;在咖啡碱含量上,肉桂、水仙以旗山茶园的含量最高,铁罗汉以龟岩茶园最高,半天妖、瓜子金、玉观音以九龙窠茶园最高.不同茶园之间的茶青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可通过主成分分析区分来自于旗山、龟岩、九龙窠茶园的茶青.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青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茶园的相关性指标不一致.综上,种植土壤的理化性质显著影响茶树的茶青品质,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因此根据茶树品种特性选择不同的种植土壤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福建已有上千年的产茶历史,福建茶叶品种繁多,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大力弘扬茶文化,有助于茶产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该文初步论述了福建省茶文化建设与茶产业发展现状,并通过典型范例分析,探究茶文化对茶产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