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擎天树田间播种苗采用双层遮荫网、单层遮荫网和不遮荫(CK)3种遮荫处理试验,探讨不同遮荫度对幼年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对幼苗生长与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单层遮荫网处理的幼苗生长最优,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不遮荫处理提高56.16%、73.79%;过度遮荫及完全裸露均不利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黄连木育苗技术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黄连木采用不同种子处理、贮藏方法、播种期、播后苗床覆盖、苗木遮荫、育苗密度、土壤追肥等措施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草木灰或碱水对种子脱蜡去脂并进行混沙或黄心土贮藏,播种后及时覆盖稻谷皮或地膜均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比春播更有利于种子萌发和提高苗木生长量;全光育苗、保持60株.m-2密度、土壤追施速效复合肥均是提高苗木生长量和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应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4日~4月10日)、生长初期(4月11日~6月30日)、速生期(7月1日~9月10日)、苗木硬化期(9月11日~10月10日)。  相似文献   

3.
黄连木不同育苗方式苗木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4日~4月10日)、生长初期(4月11日~6月30日)、速生期(7月1日~9月10日)、苗木硬化期(9月11日~10月10日)。进行种子处理和贮藏方法、播种期、播后苗床覆盖、苗木遮荫、合理密度、土壤追肥试验。结果表明:用草木灰或碱水对种子脱蜡去脂并进行混沙或黄心土贮藏,播种后及时覆盖稻谷皮或地膜均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比春播更有利于种子萌发和提高苗木生长量;全光育苗、保持60株/m2密度、土壤追施速效复合肥均是提高苗木生长量和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适合上海地区环境条件的山桐子种子育苗技术,分别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和育苗方式进行播种育苗试验,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山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沙藏、在播种前分离果皮和种子的处理方法播种育苗,其种子发芽率最高;与露地播种育苗相比,温室播种育苗的发芽率高,且发芽早,发芽快,出苗整齐;在后期幼苗的生长方面,露地播种的幼苗生长状况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白木通播种育苗效率,采用冰箱冷藏和常温沙藏2种种子贮藏方法,采取石灰水浸泡、温水浸泡、流动水冲洗与定时洒水等4种催芽方式,比较不同处理对白木通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苗木保存率的影响,以及遮荫与否对其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沙藏的种子发芽率高于冰箱冷藏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提前8天。定时洒水、流动水冲洗、温水浸泡和石灰水浸泡对白木通的催芽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定时洒水和流动水冲洗催芽效果最好,种子平均发芽率分别为84.89%和75.11%。不同的遮荫条件对白木通幼苗生长影响的结果显示,遮荫处理的苗高、地径高于未遮荫处理,其增幅分别达到102.12%、27.35%。  相似文献   

6.
用对比分析法将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4日~4月10日)、生长初期(4月11日~6月30日)、速生期(7月1日~9月10日)、苗木硬化期(9月l1日~10月10日)。进行不同种子处理、播种期、播后苗床覆盖、苗木遮荫、合理密度、土壤追肥试验。结果表明:用碱水对种子脱蜡去脂并进行混沙贮藏,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均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比春播更有利于种子萌发和提高苗木生长量;全光育苗、保持60株/m^2密度、土壤追施速效复合肥均是提高苗木生长量和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黄花倒水莲的种子育苗技术,探明其苗期覆盖与人工遮荫对生长影响,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覆盖物与不同透光度人工遮荫的种子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苗期覆盖显著影响黄花倒水莲苗木的苗高、地径和鲜质量,苗期覆盖谷壳、稻草较空白对照显著提高苗木高度、地径和鲜质量。不同透光度人工遮荫显著影响黄花倒水莲苗木的苗高、地径和鲜质量,黄花倒水莲的苗木高度、地径和鲜质量大小排序均为30%透光度处理50%透光度处理70%透光度处理全光照(空白对照),苗期适宜的人工光环境为30%全光照。  相似文献   

8.
细叶楠穴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细叶楠进行穴盘育苗的种子处理、基质选择和处理、穴盘选择、温室穴盘苗管理等技术措施,并对细叶楠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性状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细叶楠种子萌发方式为子叶留土萌发,最终萌发率为54.9%,种子存在多胚现象,出苗率达76.8%,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9.
以桢楠(Phoebe zhennan)播种育苗的幼苗为研究对象,用遮荫50%和全光照(CK)2种不同的处理,在幼苗上袋生长250d后设样地测定其高度、地径,统计苗木保存率和幼苗分枝率。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后的幼苗高生长、地径、苗木保存率和幼苗分枝率均大于全光照处理,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表现,50%遮荫下更适合桢楠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朱砂根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种子不同处理方法、选用不同土壤基质、贮藏方法、苗床覆盖、遮荫处理以及不同育苗密度进行试验对比,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朱砂根1年生播种苗的高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4个时期,并进行苗木的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朱砂根播种育苗以种子去果皮、混沙湿藏,营养土(袋)播种,播后床面用地膜小拱棚+谷皮覆盖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以75%的拱棚遮荫朱砂根的生长量最大,以株行距8 cm×8 cm(150株/m2)的密度合格苗产量最高,成本最低;田间苗床播种育苗比营养袋播种育苗的生长量及生物量大,但朱砂根为常绿植物,建议在生产上推广营养袋育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遮光度对白木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福建林业科技》2015,(3):110-112
采用遮光网探讨不同遮光度对白木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度75%、50%条件下,白木香种子萌发时间最早,萌发率达到80%以上;自然光(CK)条件下,萌发率最低,萌发时间最迟。不同遮光度对白木香幼苗生长有极显著影响,遮光度75%、50%条件下,白木香幼苗存活率较高,生长较迅速;遮光度90%条件下,白木香幼苗存活率最高,但生长较差;自然光(CK)条件下,白木香幼苗存活率低,生长慢。说明在白木香育苗过程中,适当的遮光能够促进白木香种子的萌发和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滇藏榄种子采集处理、育苗试验和苗木生长观测,初步研究了滇藏榄的育苗技术、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滇藏榄种子直接播种发芽率较低,通过贮藏能极显著地提高种子萌发率,尤其以贮藏2周(发芽率达86.33%)的效果最为显著。带果实贮藏两周的种子播种后9 d后开始萌动,22 d长出真叶形成幼苗。培育150 d达到出圃造林条件,但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应继续在苗床培养至翌年雨季,1年生苗高地径的生长节律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过程,其幼苗的生长高峰为7~8月份,生长旺盛期为4~10月份,在此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3.
降香黄檀播种及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IBA、GA3、6-BA,以清水为对照)、种子不同处理方式(处理A:将种子用清水浸泡48 h后,直接播于苗床中;处理B:在处理A的基础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处理C:将种子进行层积催芽露白后,直接播种于苗床中)对降香黄檀种子萌发、出苗及苗木生长的影响。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显著提高降香黄檀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大小顺序均表现为IBAGA36-BACK。大田播种育苗试验表明,经催芽后播种(处理C)和苗床覆盖薄膜(处理B)的出苗率均达到70%以上,显著高于露地直接播种(处理A);降香黄檀1年生幼苗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呈"S"形曲线。  相似文献   

14.
孙航樱是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现的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珍稀特有树种。为更好地利用该资源,分别研究了孙航樱种子的催芽方法、播种时间、覆土厚度和育苗密度对种子出苗率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储藏夏播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86.4%,比随采随播的提高26.32%;覆土厚度3 cm时出苗较快,苗木生长速度也较快;11~16株·m-2(即株行距为25~30 cm×25~30 cm)为孙航樱较为合适的育苗密度,此时幼苗生长最快,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竹柏不同播种育苗方式的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鹏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02-105,122
采用容器(10 cm×10 cm营养钵)和田间苗床2种播种育苗方式,进行了竹柏不同播种密度、不同遮荫处理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种育苗方式对竹柏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田间苗床播种苗的生长量大于容器苗;田间苗床的播种密度以株行距10 cm×20 cm最为适宜,生长量最大;生长期遮荫对竹柏播种苗有极显著影响,遮荫处理的苗木保存率达92.3%,未遮荫的苗木保存率只有37.5%。  相似文献   

16.
详细总结了七叶树冬季播种育苗的母树选择、种子采集、种子处理、贮藏、整地、播种、覆膜及土、肥、水管理等技术。采取七叶树冬季播种育苗技术,减少了种子的贮藏时间,节约了贮藏成本,降低了因贮藏时间过长,可能出现的种子腐烂风险。通过对比试验,七叶树冬季播种育苗,种子发芽出土时间提前,缩短了种子发芽出土苗周期,提高了种子出苗率和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研究了华山松、白皮松种子籽粒大小与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关系。全面测定了不同粒度种子的播种品质、贮藏物质及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转化、种子不同催芽处理的脱氢酶活性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大粒种子的活力远高于中小粒种。大、中、小粒种子的苗木生长差异极显著。生产上选用大粒种子育苗,就能培育出数量多、质量好的壮苗。  相似文献   

18.
七叶树种子级别与种子活力及苗木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七叶树种子为实验材料,并分级别绘制了种子的吸水曲线、测定了种子活力指数;同时,把种子按不同级别温室播种,分别测定其幼苗的苗高、地径、水势及电导率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级别与种子活力有相关性,中粒种子活力最强,小粒种子活力最弱;种子级别与苗木品质也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大粒种子萌发苗品质最好,小粒种子萌发苗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红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对红椆2年生直播苗和2年生撒播苗移栽容器苗苗木质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规格容器和遮荫处理对1年生撒播苗移栽到容器后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可显著提高红椆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容器规格对移栽后苗木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采用80%遮阳网遮荫,容器苗成活率较高,苗木高生长也显著增加,但苗木地径生长与60%遮阳网遮荫处理的苗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于2015年在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湖头苗圃开展福建柏播种育苗试验,探讨不同遮荫强度(遮光度分别为40%、60%、70%,以全光照育苗为对照)对福建柏苗木保存率、生长性状、苗木质量等的影响。1 a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遮光度为40%、60%、70%的育苗环境下,福建柏幼苗生长量、保存率、合格苗率等指标与全光照(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遮光度60%的处理与其它3个处理相比,福建柏的平均苗高增幅达6. 9%~80. 4%,平均地径增幅达11. 4%~34. 5%,苗木保存率增幅达1. 1%~85. 4%,苗木合格率增幅达4. 7%~201. 9%,Ⅰ级苗率达到79. 7%。表明福建柏育苗过度遮荫及全光照育苗均不利于幼苗的生长,以遮光度60%为最佳。研究结果可为福建柏的播种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