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对醋糟和发酵醋糟在蛋鸡上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与评价。选取47周龄的海兰褐蛋鸡56只,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组1(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组2~4饲喂由醋糟分别替代10%、15%和20%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组5~7饲喂由发酵醋糟分别替代10%、15%和20%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预饲5 d后,进行6 d的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饲粮的总能和干物质表观代谢率随醋糟或发酵醋糟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下降,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醋糟或发酵醋糟替代比例均使饲粮的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显著降低(P0.05),粗纤维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采用套算法测定醋糟和发酵醋糟的可利用养分含量时发现,醋糟和发酵醋糟的可利用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酵醋糟的可利用养分含量有改善趋势,说明醋糟经过混菌发酵后能提高其养分在蛋鸡上的利用率。用套算法评价醋糟和发酵醋糟在蛋鸡上的营养价值时,建议醋糟和发酵醋糟的替代比例为20%。  相似文献   

2.
多菌偶联发酵樱桃醋糟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樱桃醋糟为原料,麸皮、玉米粉等为辅料,采用多菌偶联协同发酵技术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铵1.5%,玉米粉20%,初始pH值为6,接种量11%,发酵温度30℃。经多菌偶联发酵后,饲料中粗蛋白可达38.7%,粗纤维含量降低34.8%,极大的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  相似文献   

3.
双菌种混合发酵醋糟生物蛋白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于1994年研制用酵母发酵醋糟生产醋糟生物蛋白饲料,醋糟中含有的残留淀粉不易被酵母菌吸收利用,单宁则有苦涩味,影响其适口性,一直不易被养殖户接受。为此我们将生产工艺由单菌种发酵改为双菌种混合同步发酵,除用酵母菌外,又引入糖化菌(黑曲霉),首先通过糖化菌种将残留淀粉转化为易被酵母菌吸收利用的单糖或双糖,然后主发酵菌种饲料酵母将醋糟中非氮物质转化为蛋白质,两菌处在同一条件下,同一发酵期间,完成各自的发酵功能,起到菌种间优势互补作用,有效地提高醋糟的营养价值,并改善了适口性。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12,(18):29
正菌糠是食用菌采摘后的基质肥料。由于菌糠中含有较多的菌丝体,散发出浓郁的蘑菇芳香气味,适口性好,家畜喜食。菌糠发酵后,其营养价值会进一步发生改变,是优质的绿色饲料。1菌糠及菌糠发酵饲料的营养据测定,醋糟菌糠粗纤维含量为30%、粗蛋白质9.85%、灰分16.35%、钙1.69%、磷0.49%。经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醋糟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Van Soest法测定醋糟中纤维素含量并将其作为考查指标,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法优化影响醋糟发酵的主要因素。[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6℃、pH值6.5、水分42%;在该条件下,发酵后的醋糟纤维素含量为19.58%,与碱化未发酵醋糟的纤维素含量(27.43%)相比下降了7.85%。[结论]响应面法拟合性良好,可用于醋糟发酵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利用醋糟这一庞大的粗饲料资源,找到一条有效的加工处理途径,试验以醋糟为原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以玉米芯原料作对照,设计A、B、C、D 4个配方,A配方醋糟80%,玉米芯10%;B配方醋糟65%,玉米芯25%;C配方醋糟50%,玉米芯40%;D配方醋糟10%,玉米芯80%;筛选出适合平菇生长的最佳醋糟配方,评定醋糟菌糠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4种醋糟配方平菇的产出效率依次为41.75%、63.25%、72.25%、81.50%。说明选取合适的醋糟比例,利用醋糟代替玉米芯栽培平菇是可行的,醋糟菌糠的营养价值丰富,氨基酸含量平衡,可以代替反刍动物饲料中的部分粗饲料。  相似文献   

7.
产类胡萝卜素酵母菌的鉴定及其发酵醋糟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对实验室前期分离的酵母菌进行鉴定,并利用其发酵醋糟,以提高醋糟饲用营养价值。利用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26S rDNA的D1/D2区核酸序列分析,鉴定了1株产类胡萝卜素的酵母菌,并对醋糟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被鉴定菌株符合红酵母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其26S rDNA的D1/D2区核酸序列与黏性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相关序列相似度达100%,故该菌株被鉴定为黏性红酵母;与未发酵醋糟相比,该菌株发酵醋糟的干物质、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均不显著,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均降低(P<0.01),粗蛋白质与真蛋白质含量均升高(P<0.01),尤其是产生了6.60 mg/kg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类胡萝卜素。结果显示,该株产类胡萝卜素的酵母菌为黏性红酵母,该菌发酵可改善醋糟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菌糠是食用菌采摘后的基质肥料。由于菌糠中含有较多的菌丝体,散发出浓郁的蘑菇芳香气味,适口性好,家畜喜食。菌糠发酵后,其营养价值会进一步发生改变,是优质的绿色饲料。1菌糠及菌糠发酵饲料的营养据测定,醋糟菌糠粗纤维含量为30%、粗蛋白质9.85%、  相似文献   

9.
菌糠发酵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菌糠是指收获了食用菌后的基质废料。作者对以醋糟和棉籽壳为基质的菌糠废料,分别加入多种饲料酵母进行固体发酵,对所制取的菌糠发酵饲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的菌糠发酵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20%,可作为禽畜功能型饲料予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香菇菌糟、豆粕、玉米渣、麸皮等为主要原料,将其充分混合后,采用里氏木霉RutC-30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饲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料水比(m/v)、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发酵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获得了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水比1:1.5,接种量7%,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96 h。发酵后饲料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由最初的16.61%增加至23.24%,粗纤维含量显著下降,由最初的7.13%降至6.41%。  相似文献   

11.
糟渣类饲料的开发与利用——醋糟最佳发酵条件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开发猪的非常规饲料,缓解我国长期饲料粮供需矛盾,进行了微生物发酵醋糟提高其营养价值的研究。发酵前首先进行了醋糟最佳发酵条件试验。本试验就影响微生物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水分(指料水比)、PH值、温度进行了试验。醋糟在不同水分、PH值和温度条件下接入混合菌种CY(C)为担子菌、Y为酵母菌)培养7天观察菌丝长势和分析醋糟营养成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醋糟在PH值6.5、温度在27℃、料水比为1:1.2的条件下,菌丝长势最好,菌丝表现为粗壮浓密洁白,同时粗蛋白(CP)和真蛋白(TP)的含量均高于其它发酵条件,而粗纤维的含量却最低,所以醋糟接入混合菌种CY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7℃,PH值6.5、料水比为1:1.2。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评价酒糟、醋糟等非常规饲料资源的饲用价值,为酒糟醋糟资源应用于肉牛养殖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选用山西不同地区酒糟、醋糟试样5个,试样编号分别为白酒糟、啤酒糟、醋糟1、醋糟2、醋糟3,发酵原料分别为白酒糟(高粱)、啤酒糟(大麦+大米)、醋糟1(高粱+大麦)、醋糟2(大麦+玉米)、醋糟3(高粱+玉米)。通过实验室常规方法测定样品常规营养成分以及利用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评价其饲用价值,同时建立体外法与尼龙袋法测定干物质降解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5个样品的干物质(DM)含量为23.25% ~ 42.96%,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为啤酒糟(31.84%)>白酒糟(14.58%)>醋糟3(14.40%)>醋糟1(12.21%)>醋糟2(8.46%)。醋糟1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为最高,其次为醋糟2、醋糟3,白酒糟NDF含量最低。啤酒糟的72 h产气量(GP72)显著高于白酒糟(P < 0.05)。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测定的酒糟72 h干物质降解率(IVDMD72、DMD72)显著高于醋糟(P < 0.05)。5个试样的IVDMD72与DMD成正相关,随着降解时间增加其相关性逐渐增加。综上,酒糟的CP含量较高(14.58% ~ 31.84%),醋糟NDF、ADF含量相对较高(59.59% ~ 64.91%,38.78% ~ 54.78%)。结合GP、IVDMD及DMD结果,酒糟消化性能优于醋糟。以IVDMD建立估算DMD的回归公式为DMD72=-19.215+1.645IVDMD72(R2=0.912,P < 0.05)|以IVDMD建立估算DM有效降解率(ED)的回归公式为ED=-12.448+1.045IVDMD72(R2=0.929,P < 0.01)。 [关键词] 醋糟|酒糟|体外产气法|尼龙袋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醋糟菌糠饲料对肉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体品质的影响,确定醋糟平菇菌糠在肉羊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4个月肉羊50只,公母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5各组,每个组10只羊,试验日粮精粗比为1∶1,各试验组醋糟菌糠比例分别为0%、12.5%、25%、37.5%、50%,玉米秸秆比例为50%、37.5%、25%、12.5%、0%,其他条件均相等,预饲期15 d,正式期60 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肉色、pH值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滴水损失分析结果显示,37.5%醋糟菌糠组和0%、12.5%、25%三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高26.64%、20.76%和26.36%;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肌肉TPA品质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0%醋糟菌糠组硬度1和咀嚼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硬度1分别低44.37%、50%、20%、30.58%;咀嚼性分别低67.36%、68.97%、12.50%,55.74%。0%醋糟菌糠组与12.5%和25%组比较,硬度2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低48.82%和53.90%。37.5%组与12.5%和25%组比较,硬度2差异显著(P0.05),分别低33.86%和40.43%。不同醋糟菌糠水平对肉羊屠宰率、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净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50%醋糟菌糠组眼肌面积较12.5%组和25%组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低49.84%和44.04%;50%醋糟菌糠组眼肌面积较0%组和37.5%组低,差异显著(P0.05),分别低38.94%和28.63%。50%醋糟菌糠组肌肉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前四组,50%醋糟菌糠组和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真菌好食脉孢霉为菌种,通过固态发酵醋糟生产类胡萝卜素。以类胡萝卜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0 ml三角瓶装5 g醋糟、2%干豆渣(与醋糟量比),料水比1.3,添加16%的浓度为5%番茄汁,培养基pH值为6.5,在28℃培养120 h,测得产物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45.32μg/g,较优化前提高了1.56倍。通过优化有效提高了好食脉孢霉产类胡萝卜素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发酵可提高醋糟营养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醋糟是酿醋工业的副产品,由于粗纤维含量高,饲喂家畜消化利用率很低。本试验旨在通过对醋糟进行碱化和微生物发酵处理,达到提高其营养价值的目的。1 碱化和微生物处理醋糟方法 新鲜醋糟由太谷县醋厂提供,菌种由纤维分解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和酵母菌(山西省生物研究所提供)混合培养制成生产种。将新鲜醋糟平摊于清洁水泥地面上曝晒48~72h,风干后备用。将1%的尿素和2%熟石灰溶于水中,待其溶解后,均匀地喷洒于醋糟上(醋糟与水的比例为1:1),边喷洒边搅拌,直到拌匀为止。然后将拌匀的原料置于通风良好的房间内,平摊在水泥地面上,厚度为10~15cm,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在薄膜四周用木棒或砖块压好,室温下碱化7天。醋糟碱化好后,喷洒低浓度石灰水调节含水量和pH值,使含水量达到65%,pH值调至7左右,然后接入10%的混合菌种,充分搅拌后,把料摊成12~16cm厚(料的厚度可根据气温的高低而灵活掌握),在20~30℃温度下发酵7~10天,阴干备用。  相似文献   

16.
更深层的开发利用啤酒糟资源,提高其饲喂效价,是缓解我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并能实现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文章以啤酒糟为原料,酵母菌、乳酸菌及其混合菌作为微生物发酵剂,考察发酵前后啤酒糟中的粗蛋白、真蛋白、粗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详细探讨了混合菌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接种量的不同对啤酒糟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温度为28℃、pH为4的条件下,发酵3d后,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的啤酒糟中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菌种发酵啤酒糟的最佳比例2:3,最佳接种量为4%,此时发酵效果最好。最佳条件下,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比原料分别提高了68.29%和35.66%,粗纤维的含量则下降27.63%。  相似文献   

17.
菌糠是食用菌采摘后的基质肥料。栽培食用菌的原料多为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物质,而食用菌对纤维素、木质素等具有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随着食用菌的反复生长与采集,使其原料的营养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粗纤维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残留的菌体蛋白是其主要成分); 由于菌糠中含有较多的菌丝体,散发浓郁的蘑菇芳香气味,适口性好,家畜喜食。菌糠发酵后,其营养价值会进一步发生改变,营养更丰富,气味更芳香,适口性更好,是优质绿色饲料。 (一)菌糠及菌糠发酵饲料的营养 据测定,醋糟菌糠粗纤维含量为30%,粗蛋白质9.85%,…  相似文献   

18.
醋糟菌糠饲料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醋糟是食醋工厂淋醋后的下脚料 ,由于酸性偏高且含有大量的粗纤维 (稻壳 ) ,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这些下脚料长年废弃堆积 ,不仅严重污染环境 ,同时也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笔者本着保护环境、废物利用、就地取材的原则 ,对醋糟进行了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首先利用醋糟栽培食用菌对纤维素进行初步的降解转化 ,继而对采收鲜菇后的菌糠进行了研究 ,以开发新的饲料资源 ,使之做到物尽其用 ,变废为宝。现将醋糟菌糠饲料试验结果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开发利用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醋糟、麦麸、豆粕粉由济南市洛口酿造…  相似文献   

19.
江苏恒顺醋业集团是一家以粮食为原料生产香醋的大型企业,在生产大量优质香醋的同 时,也生产了大量的醋糟,年产量在10万t以上.企业周边的养猪户有用鲜醋糟饲喂生猪的 习惯.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醋糟,既能减低饲养成本,又能增强食欲,还能减少肠道疾 病的发生.如鲜醋糟粉碎后饲喂生猪,更能提高消化率.但鲜醋糟由于水分含量高,容易 腐烂变质,且运输半径受影响.将鲜醋糟经晾晒、压滤、蒸汽烘干、粉碎、过筛后,制成20 目以下的干醋糟粉,既便于长期保存,扩大了运输半径,又提高了消化率,更为生猪饲养开 辟了新的饲料资源.本试验主要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肉猪的合理添加比例进行研究,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啤酒厂啤酒糟排水沟中以厌氧法分离得一株光合菌为菌种,对原料白酒丢糟进行预处理,采用厌氧发酵装置,以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法对白酒丢糟半固态培养光合菌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水比1:10(干糟g:水g)、接种量10%(w/w)、光照强度890 Lx、发酵时间5 d、发酵温度30℃、料层厚度3 cm,发酵后白酒干糟真蛋白含量可从11.7%(w/w)上升至30.2%(w/w)、粗纤维素从22.4%(w/w)下降至13.6%(w/w)、粗脂肪从5.6%(w/w)上升至6.7%(w/w)、粗灰分从14.8%(w/w)下降至10.1%(w/w)、总磷从0.5%(w/w)上升至1.1%(w/w)、发酵干糟含水量为10.2%(w/w),提高了白酒丢糟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