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家鸡(Gallus domesticus)和中国原鸡(Gallus gallus spadiceus)的染色体组型和G-带带型.其结果是,二者的染色体数目2n=78,性染色体均为ZZ(雄性)和ZW(雌性)型;测量和计算了两种动物全部染色体(包括微小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双臂染色体的臂比和着丝粒指数,二者各对染色体形态和相对长度基本相似,据此绘制了两种动物染色体相对长度、着丝粒指数比较模式图.对家鸡和原鸡1-19号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Z进行了G-显带,并比较和分析了二者染色体G-带带型特征,发现家鸡1号、2号染色体着丝粒区均浅染,而原鸡1号染色体长臂区域为浅染,短臂区域及2号染色体整个着丝粒区域均为深染.3-19号及性染色体Z的G-带无明显差异,据此绘制了家鸡、原鸡1-19号染色体G-带比较模式图.根据家鸡和原鸡的染色体数目、形态相似,1-19号染色体G-带同源这一事实,讨论了家鸡和原鸡的核型进化关系,进而为家鸡起源于原鸡的说法提供了细胞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原鸡(Gallus gattus) 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产于中国南部原鸡(Gallus gallus)的染色体组型及其 G-带核型。其染色体数目2n=78;性染色体雄性为zz,雌性为 zw。全部常染色体(包括微小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经测量分析,计算了双臂染色体的臂比、着丝粒指数和全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分析了1—19号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G-带带型,并绘制了相对长度模式图和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3.
河南大尾寒羊染色体核型与G-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河南大尾寒羊染色体核型和G-带。【方法】分离培养河南大尾寒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和G-带标本,分析河南大尾寒羊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结果】河南大尾寒羊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4,公羊核型54,XY;母羊核型54,XX。27对染色体中包括26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中有3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3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为最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河南大尾寒羊G-带与其他绵羊品种的G-带基本一致。【结论】河南大尾寒羊的染色体数目为:2n=54,公羊核型54,XY;母羊核型54,XX。河南大尾寒羊G-带与其他绵羊品种的G-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青山羊染色体G—带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分析了青山羊染色体核型和 G—带带型,结果是:青山羊二倍体染色体2n=60,常染色体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 染色体为第三号,是端着丝粒染色体,Y 染色体最小,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用胰酶吉姆萨带显示青山羊 G—带型,并绘制了青山羊中期染色体 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5.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金定鸭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金定鸭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为78,染色体基本臂数为84(♂)或83(♀),1号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2号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Z染色体具有明显的短臂,属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常染色体和W性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Z为4号,W为7~8号。②金定鸭的G带带型,前10对大染色体可分为131条带。  相似文献   

6.
采用空气干燥和胰酶消化法,对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Pallisentis(Neosentis)celatus]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棘衣棘头虫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其中X染色体和1号、3号都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号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5m+2sm+1t;性别决定模式为XX-XY;每对染色体都有特定的G-带带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的染色体标本,对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染色体数目2n=59,其中2×28+1条常染色体中,t即2+28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2×27+1+1条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中,X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一条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大额牛与云南黄牛杂交公牛染色体数目2n=59,核型为:59,-2,-28,+t(2∶28),XY。  相似文献   

8.
家蚕Bombyx mori L.染色体的G带组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今井的涂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GUG法进行G-带分染,研究了家蚕早双线期染色体的组型。依照染色体相对长度及带型鉴别了家蚕28对染色体,并绘制了染色体组型模式图。利用限性普斑系统W 染色体上的易位片断作标识,观察到不对称配对二价体,推论此异形二价体即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在14—16染色体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戴胜(Upupa epops)的染色体组型研究结果。其染色体二倍体数2n=128。这是迄今已研究过的鸟类染色体二倍体数目最多的一种。在常染色体中,1—10号为双臂染色体(中、近中或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1—63号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雄性性染色体ZZ是整个染色体组中最长的一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雌性的W染色体也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其长度仅次于第3号常染色体。本研究结果为鸟类细胞分类学和研究鸟类的核型进化提供了新的细胞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兴义矮脚鸡染色体核型及G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兴义矮脚鸡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兴义矮脚鸡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78,前10对为大型染色体,后29对为微小染色体.染色体形态,1、9号染色体及Z、W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2、4、7号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3、6、8、10号染色体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兴义矮脚鸡中期G-带带型分为34个区包括165条深浅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的猪染色体标本,运用胰酶 G-带技术,进行了核型分析,描述了早、中、晚不同时期中期染色体的 G-带型。将家猪中期染色体 G-带型划分成64个区。共488条带纹,比较了染色体 X 和9的带型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鼻咽癌上皮细胞系CNE-2Z及其克隆株CNE-2Z-H5的核型特征和标记染色体。方法:常规细胞培养和制片后进行染色体G显带,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进行核型分析。结果:CNE-2Z的染色体数目在74~96之间,众数为86~87,CNE-2Z-H5的染色体数目在83~93之间,众数为86~88,两种细胞均有一系列结构复杂的标记染色体,其中18条出现大部分被分析细胞中,其结构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利用简化的AEG法对黑麦不同时期的染色体进行了G显带,分析了不同时期黑麦染色体G带的变化趋势,对中期染色体带型进行了讨论,并对简化的AEG法G显带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分析了两种家鸭(建昌鸭和北京鸭)和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的核型及G带带型。结果表明,三种鸭的核型相似。染色体数目2n=80(♂、♀)染色体基本臂数为86(♂)或85(♀)。性染色体为ZZ(♂)/ZW(♀)型。1号和2号染色体分别属亚中部(sm)和中部(m)着丝粒染色体。Z染色体(4号)属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具有明显的短臂。W染色体(大小相当于7-9号)和其余常染色体均属端着丝粒染色体。三种鸭的染色体G带带型显示出很大的同源性。本试验结果从核分类学角度说明了,在起源上家鸭与绿头鸭的亲缘关系密切,绿头鸭很可能是家鸭的祖先。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珍珠鸡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以珍珠鸡和贵州黄家鸡为研究对象,采用骨髓法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分别制备珍珠鸡和家鸡的染色体标本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雄性鸡均为同型染色体(ZZ),Z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为(9.31±0.50)%~(9.84±0.85)%,介于4号与5号染色体间,为中着丝粒染色体;两种雌性鸡均为异型染色体(ZW),Z染色体的大小、类型均与雄性鸡相同,珍珠鸡的W染色体相对长度较长,为(4.19±0.23)%,介于7号与8号染色体间,家鸡的W染色体相对长度为(4.12±0.23)%,介于8和9号染色体间,两者的W染色体均为中着丝粒。2)家鸡与珍珠鸡前10对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差异不大,但染色体形态存在一定差异,主要集中在2号和5号染色体上,家鸡的2号和5号染色体为中着丝粒和端着丝粒,珍珠鸡对应的染色体分别为亚中着丝粒和中着丝粒,其余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相同。结论:属于珍珠鸡科的珍珠鸡与家鸡的染色体核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提供了家猪高分辨G 带染色体典型核型和色谱扫描图形,对家猪高分辨染色体相对长度与臂比指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绘制了家猪高分辨G 带染色体577条带模式图,并按SKDP(1988)和ISCN(1981)对其带(亚带)进行了命名编号.采用色谱扫描法,增加了模式图绘制的客观性与方便性,所绘制的577条带模式图,是目前显带最丰富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