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对野生牧草资源的主要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6000多份标本和相关资料,整理评价了800余份资源,对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摸底,1984年对贵州草地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贵州主要野生牧草资源。以后重点对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作了资源搜集、鉴定评价、栽培驯化及品种选育等系统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发展过程及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新疆牧草种质资源的特点,认为加强新疆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和育种研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同时对新疆的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和育种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充分利用当地牧草种质资源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新疆牧草种子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河北省黑龙港流域有大面积的盐碱滩地和撂荒地。为了合理利用这一土地资源,我们于一九八七年引种了16种牧草及饲料作物。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这些牧草表现出了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建设中长期存在牧草品种、类型单一和适应性差等问题。野生牧草具有区域适应性强、高产、优质、抗旱、耐寒、耐瘠薄等特性,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本文简述了野生优良牧草植物的特点和合理利用的意义,并分别从种质资源调查、基础生物学、牧草种子繁育和驯化应用等4个方面概述了研究和利用野生牧草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以期促进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建设与草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状况及其开发前景,并对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5点建议,包括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种质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开展野生牧草多样性考察、收集和研究工作,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完善关键技术和方法,确保资源传承;对现有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制定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6.
牧草病虫害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是畜牧业能否稳定、优质、高产的关键。针对目前新疆南疆地区牧草病虫害资源分散、封闭的现状,通过对各科属优质牧草病虫害资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收集、分类、加工以及对数据资源的进一步规范化,设计了新疆南疆地区牧草病虫害资源库,实现了牧草病虫害资源的整合、共享。  相似文献   

7.
牧草遗传资源是牧草遗传与育种研究的基础材料,然而数量庞大的遗传资源给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开展牧草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牧草核心种质的概念、构建方法、步骤和核心种质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牧草核心种质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永亮  张新全  刘金平  陈永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25-2126,2151
牧草遗传资源为牧草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遗传基础,然而数量庞大的资源也给牧草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了困难。阐述了牧草核心种质构建的意义,开展核心种质研究的步骤、方法和内容以及核心种质的检验指标等;介绍了牧草核心种质研究的技术体系及可利用技术,为种质资源评价、开发和选育改良新品种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特点,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现状,以及目前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4—2005年对海南各市县进行了12次野外牧草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共采集野生饲用牧草92种。在此,阐述了其中46种主要野生饲用牧草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生境及其开发利用价值,并对海南野生饲用牧草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测定贵州石阡县五老山天然生长的21种牧草的生物学性状及养分含量的基础上,利用营养类型划分及系统聚类方法袁对植株的生物学性状及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明晰21种天然牧草的生物学性状及营养含量特性,为石阡天然牧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1种牧草中袁单株净产量较高的牧草有金荞麦、葎草等11 种,占样本总量的52%;抗逆性较好的牧草有知风草、画眉草等10 种,占样本量的49%;营养含量较优的有金荞麦、狼尾草等13种牧草,占样本量的62%,因此,贵州石阡天然牧草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以此为基础,将21种牧草划分为N、N-C、C-N、C 4种营养类型,其中N、N-C 型牧草较适合对哺乳期、产蛋期等阶段的畜禽进行饲喂袁,C-N、C型较适合对育肥期等阶段的畜禽进行饲喂。最后,对13个参试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按农艺特性聚类可分为6类,其中,第Ⅲ、Ⅳ、Ⅴ、Ⅵ类牧草单株净产量较高,可作为高产牧草选育素材或推广种植,但各有特点;按生化特性聚类可分为3类,其中,第Ⅱ类牧草可作为高蛋白、抗逆牧草品种的选育素材,第Ⅲ类牧草可作为抗逆牧草品种的选育素材加以利用;按营养特性聚类可分为5类,其中,第Ⅲ、Ⅳ类牧草可作为高蛋白低脂或低纤维的优质牧草进行选育及利用。  相似文献   

12.
禾本科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吉林省最丰富、最重要的一灯牧草资源。从吉林省主要分布的13个属野生禾本科牧草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和可利用性方面讨论了其牧草种质资源特征,为更有效地利用、发挥种质资源潜力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牧草的抗旱性和耐盐性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进行简要分析,显示这些牧草的特征特性,旨在利用牧草这种特性改善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牧草作为草食动物饲料的重要组成,是保证获得高效养殖的关键物质保障。在不同地段、不同时段适当调整牧草种植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全年牧草料均衡供应。因此,优良牧草种植模式的科学配置在南方牧草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牧草生产实际情况,就不同地段与不同时段的牧草种植模式进行分析,为不同区域推广牧草种植模式,以及南方牧草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新思路。进一步介绍了热带、亚热带主要的优良牧草品种,对其优良的生长特性以及种植特点进行了概述,同时结合相关研究,对其生长性能以及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为牧草种植模式调整提供参考。在我国华南地区,禾本科牧草应采用单一种植模式,结合牧草—早稻—晚稻进行草田轮作,而豆科牧草则应采用果(林)草间作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工牧草品种很多,其中一年内可以多次收获的牧草占有很大比重。目前我国对牧草全生育期需水特性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刈割条件牧草需水特性研究的却很少。刈割改变了牧草的生育过程,同样改变了牧草的需水规律。在实际制定牧草灌溉计划及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通常采用的牧草需水量估算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刈割对牧草作物系的影响,使随季节而变化的需水量值都存在着超估现象,严重影响着灌溉计划和精确程度和水利工程的设计规模。本文以呼和浩特地区首信和苏丹草两种牧草为例,通过对全生育期和刈割条件下的需水规律及需水量的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论述广刈割条件牧草的需水特性和刈割对牧草作物系数的影响,旨在为估算刈割条件下牧草需水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牧草种质资源是一种极具生物多样性标志的生物资源,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我国生物多样性发展以及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针对目前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加强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意义,最后针对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牧草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种植业结构、产业化经营、奶业的发展、牧草种子产业方面,分析了江西牧草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江西野生牧草资源与牧草产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和问题;对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与主要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强领导、建立牧草产业信息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草业科技人才和农民技术素质培养的江西省牧草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乡土牧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乡土牧草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角度出发,分析了云南省乡土牧草资源丰富性与多样性、分布特点及重要资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重点乡土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黄花苜蓿种质的优良特性与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苜蓿是我国北方草原的优良牧草,具有许多紫花苜蓿不具备的优良特性,是苜蓿抗性育种的重要基因库.本文介绍了黄花苜蓿种质资源的分布和抗寒、抗旱、耐盐、耐牧等优良特性,并对其饲用价值、遗传育种价值和生态价值进行了评述,为筛选苜蓿抗性育种的优异种质材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杜蒙)地处松嫩平原最低平处,属中温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草原物产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在我们所采集的304种植物标本中,饲用植物144种,占采集植物总数的47.5%,豆科植物共33种,占总数的10.9%,优良牧草共31种,占可饲用植物的21.5%.杜蒙的畜牧业是在草原面积大、牲畜头数少、天然牧草利用不足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浪费了许多优良牧草资源.而牧草资源是草食家畜的主要饲料来源.为了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充分利用杜蒙优越的牧草资源,必须在草场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牧草资源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