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甘肃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的323份乳腺炎乳样,采用6%~8%绵羊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BETA-SSA琼脂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结合革兰染色、镜检,对可疑菌落分离纯化后进行生化试验,确定分离出停乳链球菌;同时选用临床常用的10种抗生素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旨在研究停乳链球菌的分离及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16株分离株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其耐药率分别为71.30%、59.26%、52.78%,而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甲砜霉素高度敏感,其敏感率分别为76.39%、73.61%、65.74%、64.35%。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华北地区4个省(市)奶牛乳房炎乳中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试验采用EN液体培养基、5%绵羊鲜血琼脂培养基、触酶试验、6.5%NaCl试验、七叶苷试验、马尿酸钠试验和CAMP试验对2016年华北地区240批次乳房炎奶牛乳样进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和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16年华北地区分离出的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华北地区上下半年及4个省(市)链球菌的药敏情况进行对比;并通过PCR扩增技术研究链球菌的耐药基因,计算链球菌表型耐药率与所携带相关耐药基因的阳性率,比较两者的相符率。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致病性链球菌28株,总分离率为11.67%,其中无乳链球菌7株、停乳链球菌5株和乳房链球菌16株;链球菌分离株对苯唑西林和青霉素G表现出完全耐药;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性较高,强力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71%和82.14%;对氯霉素类药物高度敏感,敏感率为92.86%;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较低,平均耐药率分别为8.93%和10.20%;除磺胺类药物外,其他类药物耐药率下半年均低于上半年;在4个省(市)中,天津市链球菌分离株对各类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高于其他省(市);经PCR扩增检测,耐药基因阳性率在7.14%~26.79%之间,整体检出率较低,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相符率在0~100%之间,其中氯霉素相符率为0,并不能完全拟合。说明2016年我国华北地区链球菌总检出率较低,乳房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链球菌分离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多为多重耐药,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相符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肃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的323份乳腺炎乳样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对分离株进行耐药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血平板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Baird-Parker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结合革兰染色、镜检,对可疑菌落分离纯化后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确定分离株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临床常用的10种抗生素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70株分离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四环素、克林霉素表现出明显耐药,耐药率分别为75.29%、60.59%、63.53%、61.76%,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高度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2.94%、74.71%、71.76%。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对甘肃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的323份乳腺炎乳样中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耐药性分析。采用鉴别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和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结合革兰染色、镜检,对可疑菌落分离纯化,采用大肠杆菌生化鉴定管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动物试验确定致病菌株,选用临床常用的10种抗生素对致病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108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致病性,致病株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表现出明显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6.11%,62.03%;55.56%,52.78%,而对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曲松钠、氯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6.85%、73.15%、69.44%、62.96%。  相似文献   

5.
青海地区奶牛无乳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乳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为了掌握青海地区无乳链球菌的流行情况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本地区更好的预防与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保障。本试验在青海地区16个奶牛场共采集258份乳房炎乳样,经革兰氏染色与绵羊鲜血琼脂培养基培养纯化,获得疑似链球菌137株;随后经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CAMP试验、生化试验与动物致病性试验对无乳链球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37株链球菌中含有无乳链球菌42株,分离率为30.7%;经K-B纸片扩散法对无乳链球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无乳链球菌主要对头孢类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磺胺类、氨苄青霉素与阿米卡星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江苏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病原菌区系分布、主要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及其血清型,本研究从5个奶牛场采集105份临床型和144份隐性乳腺炎奶样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鉴定出的6种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同时对分离鉴定出的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7株无乳链球菌,采用多重PCR进行了基因分型,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5个奶牛场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74.34%和61.81%。病原菌区系分布主要为大肠杆菌89株(24.25%)、粪肠球菌64株(17.44%)、克雷伯氏菌23株(6.27%)、志贺氏菌19株(5.18%)、无乳链球菌17株(4.63%)、屎球菌14株(3.81%)、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3.27%)、停乳链球菌1株(0.27%)、乳房链球菌1株(0.27%)和绿脓杆菌1株(0.27%)。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主要病原菌均对克林霉素耐药,耐药率达50.00%~93.75%,均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敏感,敏感率为75.00%~100%。主要病原菌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2个血清型,主要为荚膜多糖336型(66.67%)和5型(33.33%),无乳链球菌主要有2个血清型,主要为Ⅱ型(64.71%)和Ia型(35.29%)。本研究为该地区奶牛乳腺炎临床合理用药及综合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辽宁阜新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情况,采用体细胞计数法对奶牛场中94头临床表现健康的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筛查,对检测后的阳性乳样进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所得的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48.94%;对34株奶牛隐性乳房炎链球菌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发现菌株对头孢氨苄、磺胺间甲氧嘧啶和磺胺甲基异恶唑耐药率最高(100%);对苯唑西林、阿奇霉素、林可霉素、多西环素、土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在82.4%以上;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环丙沙星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44.1%、50.0%及52.9%。结果表明:该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源链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业的常见疾病,而无乳链球菌是乳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本试验从江苏和河北地区的规模化奶牛场中共收集67份乳腺炎奶样,经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分离出33株无乳链球菌。药敏试验表明:河北地区和江苏地区奶牛场的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β-内酰胺类药物以及恩诺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高度敏感,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以及丁胺卡那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此外,河北地区分离株对四环素、多西环素这两种药物比较敏感,但在江苏地区无乳链球菌对这两种药物表现出了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均高达74.1%。说明不同地区的无乳链球菌耐药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上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乳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福建漳州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与耐药特性,为鱼源无乳链球菌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方法】 于福建省漳州市部分罗非鱼养殖场采集疑似无乳链球菌感染的病鱼样品,通过分离培养、形态观察及生化试验初步分离鉴定病原菌。经由16S rDNA特异性片段引物、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及测序比对鉴定分离株。用PCR方法检测分离株血清型及4个主要毒力基因(cylE、sodA、gapCscpB基因)分布情况。通过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11大类共2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并进行多重耐药分析。【结果】 分离株菌落呈白色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呈β溶血;革兰染色阳性,菌体排列为长短不一的链状,单个或成对存在;VP试验、CAMP均为阳性,触酶试验阴性,能发酵海藻糖,均符合无乳链球菌的典型特征,经鉴定共分离获得14株鱼源无乳链球菌。14株分离菌株的血清型均为Ⅰa型。分离株毒力基因cylEsodAgapC的检出率均为100%,而毒力基因scpB均未检出。分离菌株对磺胺异噁唑、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耐药率均为100%,对链霉素、新霉素、甲氧胺嘧啶耐药率均>70%。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6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8.57%。【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当前福建漳州地区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特性,为进一步研究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致病机理和临床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取长春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谱系统资料,并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提高奶牛乳房炎的治愈效果提供理伦依据。本试验研究对长春地区多个奶牛场采集患乳房炎奶牛的231份奶样进行传统细菌生化实验培养,分离鉴定和做药物敏感试验。一共分离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3种病原菌208株,其中大肠杆菌54株,耐药菌株为41株,耐药率为17.75%;金黄色葡萄球菌101株,耐药菌株为92株,耐药率为44.23%;无乳链球菌53株,耐药菌株为39株,耐药率为18.75%,其中耐三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为126株,耐药率为60.58%,且产生了多重耐药性。3种主要病原菌对磺胺类药物、头孢唑林、链霉素、大观霉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对青霉素、卡那霉素产生了完全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无乳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治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细菌分子生物学分离鉴定无乳链球菌,参考GenBank登录的牛源无乳链球菌16SrRNA、菌属特异性cfb(CAMP因子)、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序列,运用Oligo 6.0和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14对引物,建立PCR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20种常见抗生药物的耐药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成功鉴定出17株牛源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与NCBI上已报道的无乳链球菌相应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均≥99%;共检测到6种耐药基因;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新生霉素、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均较高,耐药率依次为100.0%、94.1%、94.1%、94.1%、94.1%、82.3%、82.3%和47.1%,对青霉素严重耐药;而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均较低,耐药率分别为15.7%、14.7%、7.7%和3.9%。本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可靠,云南地区无乳链球菌已对部分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生素出现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从青海省某养殖场牦牛肺脏中分离出3株细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发现,这3株细菌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与副乳房链球菌(Spu)同源性为99%;分离株在TSA琼脂培养基上呈光滑圆形,半透明的菌落,在血琼脂上呈α溶血;其中Spu-1分离株对小鼠具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均对链霉素耐药,对红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和麦迪霉素敏感。研究结果为了解牦牛副乳房链球菌的流行情况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潍坊某奶牛场的奶样通过Accu Mast乳房炎病原菌快速诊断皿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根据药敏试验采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253例奶样中,分离出链球菌属117株,大肠杆菌82株,克雷伯菌42株。链球菌属对头孢氨苄、头孢噻呋、卡那霉素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2.05%,70.08%,67.52%,对氨苄青霉素耐药;克雷伯菌对头孢噻呋敏感,敏感率为73.81%,对氨苄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链球菌属乳头注射头孢氨苄和卡那霉素,对克雷伯菌乳头注射头孢噻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乳房炎先对其进行排空乳区法,进而乳头注射头孢氨苄和卡那霉素。其他细菌均采用乳头注孢氨苄和卡那霉素。大肠杆菌感染的乳房炎仅进行排空乳区法,使其自愈。对链球菌属治愈率为91.45%;对克雷伯菌治愈率为40.47%。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无乳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治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细菌分子生物学分离鉴定无乳链球菌,参考GenBank登录的牛源无乳链球菌16S rRNA、菌属特异性cfb (CAMP因子)、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序列,运用Oligo 6.0和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14对引物,建立PCR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20种常见抗生药物的耐药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成功鉴定出17株牛源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与NCBI上已报道的无乳链球菌相应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均≥99%;共检测到6种耐药基因;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新生霉素、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均较高,耐药率依次为100.0%、94.1%、94.1%、94.1%、94.1%、82.3%、82.3%和47.1%,对青霉素严重耐药;而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均较低,耐药率分别为15.7%、14.7%、7.7%和3.9%。本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可靠,云南地区无乳链球菌已对部分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生素出现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明确中国罗非鱼主养区广西各地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耐药情况,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控奠定基础。2018-2019年从广西柳州、钦州、南宁、北海等地患无乳链球菌病罗非鱼体内分离了47株无乳链球菌,并对各分离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血清型检测结果表明,47株无乳链球菌血清型高度一致,均为Ⅰa血清型。对4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47株无乳链球菌临床分离株cylE、sodA、gapC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均为100%,而scpB基因仅在人源参考菌株2603V/R中检出,在所有鱼源分离株中未检出。对11类(31种)常见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临床分离株对磺胺异噁唑、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的耐药率达到90%以上,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拉定、土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性均为100%。多重耐药检测结果表明,5重以上耐药菌株占93.62%,其中9重以上耐药菌株为19.15%,且均分离自柳州地区。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单一,均为Ⅰa血清型,且均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目前海南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流行性,了解该地区无乳链球菌耐药情况,本研究2020年8月从海南地区部分渔业养殖场的病鱼中共分离获得15株无乳链球菌,对各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主要毒力基因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并对多重耐药情况进行分析。血清型检测结果显示,15株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与对照菌株A909一致,均为Ⅰa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5株分离菌株均未检出毒力基因scpB,但该毒力基因在参考菌株人源无乳链球菌2603V/R中检出,而主要毒力基因cylE、sodA、gapC的检出率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5株分离菌株对甲氧胺嘧啶、磺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达85%以上;对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拉定、卡那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克林霉素敏感性达80%以上;未发现对甲氧胺嘧啶、氟罗沙星、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敏感的菌株。多重耐药检测结果表明,15株分离菌株均至少对4种药物表现耐药,其中6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86.67%,并有2株为13重耐药菌株。本研究为海南地区鱼源无乳链球菌病的用药提供参考,为华南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流行病学和疾病防控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甘肃天水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种类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取甘肃天水3个奶牛场40头患有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样,分别采用培养基法和生化分析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在分离的140株病菌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数量最多,分别占32.1%、27.2%和14.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45株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均呈现耐药,耐药率高达100%,而大肠杆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45株菌株中未检测到耐药性。[结论]为甘肃天水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牛源性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查明牛源性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从中国部分地区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乳房炎病牛乳中分离鉴定出78株无乳链球菌地方菌株,制备沉淀反应抗原及6株标准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单因子血清抗体,采用环状沉淀试验,对78株无乳链球菌地方菌株进行了血清学分型鉴定;同时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这些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表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血清型主要为X型(60.26%),其次为Ⅲ型(10.26%)、R型(7.69%)、Ⅱ型(7.69%)和Ⅰb型(5.13%),Ⅰa型尚未发现。无乳链球菌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部分抗生素,如头孢唑啉、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氟哌酸和头孢他啶/棒酸均较敏感;但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棒酸和复方新诺明,有一定的耐药性,其耐药率达50%~100%。本研究对进一步研制有效的药物及疫苗,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畜禽及其产品供应链β溶血性链球菌的污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采集580份畜禽及其供应链产品进行β溶血性链球菌的分离培养、鉴定,最后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对β溶血性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生化鉴定,共分离鉴定出11株β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1.8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1株β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拉丁、卡那霉素耐药率达70%以上,对头孢哌酮钠、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头孢氨苄敏感率达90%以上,可为畜禽及其产品供应链β溶血性链球菌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湖南地区某奶牛场隐性乳房炎发病牛病原菌感染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对该牛场连续5次送检的乳样进行分离纯化培养、16sRNA PCR测序、药敏试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出链球菌8株.基因测序鉴定显示乳房链球菌4株、停乳链球菌2株、A群链球菌2株;药敏试验显示8株链球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拉定、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阿奇霉素、四环素中度敏感,对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链霉素不敏感;耐药基因检测显示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ParC检出率最高,与细菌耐药谱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