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明确引起河南省大蒜病毒病的病原,采用RT-PCR方法对采集的表现矮缩症状的大蒜样品分别用5对引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大蒜样品中同时检测到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LYSV)和青葱潜隐病毒(shallot latent virus,SLV)3种病毒,没有检测到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ar CLV)和青葱X病毒(allexiviruses)。根据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河南省OYDV分离物与SLV分离物在进化树上都单独形成一分支,其中OYDV与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8%~96.9%,SLV与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6.5%~88.5%,河南省LYSV分离物与墨西哥分离物的同源性达到99.4%,亲缘关系最近。试验中同时检测到3种病毒,说明河南省大蒜病毒病为多种病毒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蒜潜隐病毒(garlic latent virus,GLV)和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的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在单重RT-PCR检测的基础上,建立同时检测GLV和OYDV的多重RT-PCR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带病的甘肃‘成县迟蒜’大蒜样品中扩增出GLV(849bp)和OYDV(571bp)的2条特异性片段.GL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登录的其他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在90.00%~99.76%,OYDV扩增产物与其他分离物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00%~98.00%.  相似文献   

3.
Three pairs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from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garlic latent virus (GLV), onion yellow dwarf virus (OYDV), and leek yellow stripe virus (LYSV) by using PCR primer design software. The expected fragments about 170 bp, 287 bp, and 191 bp were amplified by RT-PCR for GLV, OYDV, and LYSV, respectively in disease-infected plants of potato onion (Allium cepa L., Aggregatum group), but such fragments were not obtained from healthy-looking plants and virus-free seedlings of shoot-tips. The amplified products of GLV, OYDV and LYSV were cloned into pGEM-T vectors, and transformed into Escherichia coli. JM109. 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obtained and sequenced.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with corresponding viral nucleotide sequences reported in GenBank by performing a NCBI BLAST.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ir homology attained 75% to 90%,89.5% to 96.1%,and 91.6% to 96.3% in GLV, OYDV, and LYSV, respectively. The total RNA of 6.34 μg·μL~(-1) from infected plants was diluted to a series of 10~(-1) to 10~(-5) and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RT-PCR was 10~(-4) (about 4 ng). Thus, a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by RT-PCR of GLV, OYDV, and SLYV was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大蒜病毒病的田间症状复杂,研究通过生物学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血清学方法相结合对大蒜病毒病原进行鉴定,并对黑龙江省大蒜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表现花叶症状的大蒜样品中含有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ape virus,LYSV)和大蒜潜隐病毒(Garlic latent virus,GarLV);表现黄化症状的大蒜样品中含有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和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virus,GCLV);表现卷叶症状的大蒜样品中含有GCLV、LYSV和OYDV。黑龙江省大蒜病毒病的发生相当严重,且多数为复合侵染,其中LYSV、GCLV和GarLV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LYSV)是大蒜上的重要病毒病害,几乎分布于全国所有大蒜种植区域,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对其建立RT-PCR分子检测体系以及对其外壳蛋白(C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尤为重要。根据已报道的LYSV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带毒植株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克隆了LYSV黑龙江分离物(LYSV-HLJ)CP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LYSV-HLJCP基因全长885bp,编码295个氨基酸残基;与GenBank中其他不同分离物的C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9.7%~88.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3.7%~93.1%。依据LYSVCP氨基酸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将LYSV不同分离物划分为4个类群,LYSV-HLJ与韩国和巴西大蒜上的LYSV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同属于ⅳ类,表现出一定的寄主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大蒜茎尖组培苗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市售阿城紫皮蒜生长的叶片经PEC沉淀差速离心提纯,获得复合病毒制剂,得率为4.90mm(100g)-1叶。电镜观察病毒粒体为长度550~800nm的线状物,经抗血清测定主要为洋葱黄矮病毒(OYDV)和大蒜潜隐病毒(GLV)。用复合病毒制剂免疫制备的抗血清效价为1024~2048。OYDV抗血清检测茎尖脱毒组培苗,脱毒率为50%左右,用GLV抗血清检测,脱毒率为95%~97%,复合病毒抗血清检测结果与OYDV相同。证明复合病毒抗血清可用于组培苗的检测。组培脱毒大蒜在田间种植1年后发病率为50%,3年后达80%。茎尖组培脱毒率不高。需用抗血清逐株检测挑选,淘汰病苗,才能获得健康无毒的大蒜群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李矮缩病毒(Prune dwarf virus,PDV)、樱桃小果病毒2(Little cherry virus-2,LChV-2)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方法】以复合感染3种病毒的甜樱桃病株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样本总RNA,选用随机六聚体引物对植物样本总RNA进行反转录,所得cDNA作为多重RT-PCR的扩增模板。根据GenBank中PNRSV、PDV、LChV-2基因组序列共设计6对特异引物,分别通过单一RT-PCR和多重RT-PCR筛选出可用于同时检测3种甜樱桃病毒的引物组合。对多重RT-PCR的退火温度及循环数进行优化,以筛选出各引物组合的最适扩增条件。分别以单一感染PNRSV、PDV、LChV-2、复合感染3种病毒、单一感染樱桃病毒A(Cherry virus A,CVA)及甜樱桃无毒苗为样本,对多重RT-PCR引物的特异性进行分析。选取复合感染3种病毒的甜樱桃总RNA的反转录产物为初始模板,按照梯度稀释法依次将模板稀释为2、22、23、24、25倍,在相同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下分别对各引物组合的灵敏度进行分析。多重RT-PCR的扩增条带经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后连接至pMD18-T vector,克隆测序,以验证多重RT-PCR检测的准确性。并应用该方法对山东泰安地区甜樱桃生产园中间隔栽培的中国樱桃进行检测。【结果】筛选到2个可以应用的引物组合,组合1“PNRSV-S1/A1、PDV-S2/A2、LChV2-S1/A1”可分别特异性地扩增733、467、337 bp的片段。组合2“PNRSV-S1/A1、PDV-S3/A3、LChV2-S1/A1”可分别扩增得到733、265、337 bp的片段。扩增产物大小与预期相符。多重RT-PCR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在退火温度52℃、35个循环条件下,2个引物组合的检测效果均较为理想。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2个引物组合均能特异性检测其各自的靶病毒。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2个引物组合在cDNA的23×稀释液中仍能特异性扩增,但扩增条带的强度稍有差异,其对植物总RNA的反转录产物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7.9 ng•μL-1。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表明,2个引物组合对各自靶病毒的检测结果可靠。应用该方法对9个中国樱桃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测试样品均至少感染了2种病毒,其中5个样品复合感染了3种病毒,2个样品同时感染PDV和LChV-2,2个样品同时感染PNRSV和LChV-2。【结论】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可稳定、准确、灵敏的同时检测单一或复合侵染的3种甜樱桃病毒。  相似文献   

8.
猪瘟病毒(CSFV)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是引起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而且经常混合感染,及时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前提.根据CSFV的E2基因保守序列和JEV的E基因保守序列,选取 2 对引物建立检测CSFV、JEV的复合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了大小为 508 和1 015 bp 特异性基因片段.应用此方法检测了10份临床样品(淋巴结、脾、肝、肺等组织),结果4份CSFV阳性,3份JEV阳性,其余为阴性.结果表明此CSFV 和 JEV 复合RT-PCR 诊断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9.
3种苹果潜隐性病毒一步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更为快速准确的苹果潜隐性病毒检测方法,以携带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苹果茎痘病毒(ASPV)的田间苹果成龄树为试材,设计合成了扩增目的片段为273 bp(ASGV)、358bp(ACLSV)和432 bp(ASPV)的3对特异性引物,并对影响RT-PCR体系的主要参数进行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一步多重RT-PCR体系可以实现对3种主要潜隐性病毒的特异性检测;通过对田间多个样品的检测验证,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都很高,并缩短了单个样品的检测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各设计1对引物,经优化单项RT-PCR(sRT-PCR)反应体系,建立的多重RT-PCR(mRT-PCR)同时检测禽流感、新城疫的极限分别为10-2.5 EID50/0.1 mL和10-3.75 EID50/0.1 mL,mRT-PCR检测禽流感的敏感性与sRT-PCR一致,mRT-PCR检测新城疫的敏感性较sRT-PCR敏感性下降2个数量级。特异性试验表明,mRT-PCR仅检测到不同亚型(H1、H3、H5、H6和H9)禽流感、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对其他9种禽病原体和SPF鸡尿囊液均未扩增出片断。mRT-PCR检测39株禽流感H1、H5和H9亚型病毒、41株不同宿主源新城疫病毒,结果与sRT-PCR、HI试验完全一致;mRT-PCR和病原分离法同时检测人工感染鸡的组织脏器,2种方法检测禽流感的符合率为93.8%(30/32),检测新城疫的符合率为95.2%(20/21);采用mRT-PCR和病原分离法同时对35份进口禽产品、32份鸡粪拭子检测,2种方法检测禽流感的符合率为100%(67/67),对新城疫的符合率为97.1%(65/67)。病原分离法的检出率虽高于mRT-PCR,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新疆感染病毒病的甜瓜中克隆获得WMV、CMV、ZYMV 3种病毒CP蛋白基因的部分片段。并基于单重RT-PCR扩增条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优化所获得多重RT-PCR的反应体系,利用多重PT-PCR体系对48份供试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多重RT-PCR的检测结果与单重RT-PCR结果一致,说明构建的多重RT-PCR体系具有一定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用于WMV、CMV、ZYMV 3种病毒的快速检测、病源鉴定、阳性筛选等研究。通过分析甜瓜主要种植区病毒病的多重RT-PCR检测结果,初步得出新疆甜瓜主栽区3种病毒的分布现状与侵染形式,从而为病毒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以期对新疆瓜果生产中病毒防治,田间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抗病毒病甜瓜育种等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区四种草莓病毒病原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新疆草莓病毒病病源种类及田间发生情况,建立主要病毒病原多重RT-PCR检测体系,为无病毒草莓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已报道的4种草莓主要病毒病原4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新疆主要草莓种植区采集表现疑似病毒病症状的草莓样品共450份,采用单一反转录PCR(RT-PCR)及多重PCR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新疆草莓病毒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感染新疆草莓有3种主要病毒,南北疆15个不同栽培区均能检测出这3种病毒,每个采集地的病毒检出率均在26%以上。所有样品中病毒总检出率为64.22%;其中,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检出率最高,为51.78%;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检出率为23.78%,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SMYEV)检出率为9.33%,草莓皱缩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SCV)没有检出。病毒复合侵染率达18.45%,两种病毒病复合侵染检出率为16.67%,三种病毒病复合侵染检出率为1.78%;所有样品中对3种病毒的多重RT-PCR与单一RT-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新疆草莓受SVBV、SMoV和SMYEV三种病毒危害,单一病毒病感染率以及两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侵染率都较高,在无病毒种苗的培育和生产中加强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13.
病毒检测在预防和控制对虾病毒性疫病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提高对虾病毒检测的快速性和简便性,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6种对虾病毒的RT-PCR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来自广西沿海地区的130份病虾样品中的黄头病毒(YHV)、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肝胰腺坏死病毒(HPV)、传染性皮下组织坏死病毒(IHHNV)以及杆状病毒(MBV)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白斑综合征病毒发病率最高,检出率高达73.8 %;传染性皮下组织坏死病毒发病率为18.5 %;桃拉病毒检出率为3.1 %;未检出黄头病毒、肝胰腺坏死病毒和杆状病毒.该RT-PCR方法扩增得到的片段经测序,结果与标准毒株的核酸数据高度吻合.实践证明,该实验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在对虾病毒检疫、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进境大豆种子上症状相似的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和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建立同时快速检测2种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BPMV、S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为材料,提取dsRNA作为模板进行多重RT-PCR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数的优化。利用优化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对健康大豆种子、BPMV、SMV及2种病毒复合感染的大豆种子进行检测,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利用健康大豆种子提取的dsRNA,将从复合侵染BPMV、SMV大豆种子中提取的dsRNA按10倍梯度稀释,依次稀释为原液的10-1、10-2、10-3、10-4、10-5和10-6倍作为模板,分别进行多重RT-PCR和单一RT-PCR扩增,测定灵敏度。多重RT-PCR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连接于pMD18-T载体,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对来自于美国、阿根廷、中国和巴西的疑似带病大豆种子进行检测,同时以单一RT-PCR检测进行验证。以BPMV、SMV抗体等体积混合液包被PCR管后再加入样品提取液或直接以样品提取液包被PCR管,将免疫捕获、试管捕捉和多重RT-PCR相结合,建立同时检测BPMV、SMV的多重一步IC-RT-PCR、多重一步TC-RT-PCR方法。【结果】多重RT-PCR的优化结果显示,最佳引物浓度为BPMV 0.4μmol·L-1、SMV 0.4 μmol·L-1,最佳退火温度为52℃,最佳循环数为35。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多重RT-PCR能够从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上同时扩增到大小约542、221 bp特异性目的条带,从单一感染BPMV的大豆种子上扩增到大小约542 bp特异性目的条带,从单一感染SMV的大豆种子上扩增到大小约221 bp特异性目的条带,而从健康大豆种子材料上未扩增出任何特异性条带。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当dsRNA原液稀释至10-3倍时,无论是多重RT-PCR,还是单一RT-PCR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多重RT-PCR与单一RT-PCR的灵敏度相当,为10-2倍dsRNA原液。多重RT-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BPMV、SMV所测的序列全长分别为542和221 bp,与预期大小完全相符,且与已报道的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证实了多重RT-PCR结果的可靠性。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对来自于4个国家的大豆种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从3份美国大豆种子样品检出BPMV,1份美国大豆种子检出SMV,1份阿根廷大豆种子检出SMV,2份中国大豆种子检出SMV,该结果与单一RT-PCR验证结果一致,阳性符合率达100% 。建立的多重一步IC-RT-PCR、多重一步TC-RT-PCR方法能够从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中成功扩增出2条特异性目的条带,而从健康大豆种子中未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结论】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为进境大豆种子上BPMV、SM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小苍兰花叶病毒Freesia mosaic virus (Fre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ubermosaic virus (CMV)和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 (BYM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保守区域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能同时检测小苍兰3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该体系能够一次扩增出FreMV,CMV和BYMV的特异片段,其大小分别是340、628和212 bp.测序结果表明,3种病毒序列与相应的参考序列相似性均达97%以上.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从≥10-2mg的感病植物组织中能够检测到这3种病毒.  相似文献   

16.
依据Gen Bank中注册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鸡痘病毒(FPV)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3种病毒各设计3对引物,共计9对引物,经生物学软件筛选后,得到3对相互匹配较佳的引物。3对匹配引物经单一PCR验证后,优化复合PCR反应条件,确定最佳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和Taq DNA聚合酶浓度;经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及简化PCR试验,建立简易复合PCR检测方法。复合PCR扩增出的3条带大小与预期一致,即228 bp(MDV)、400 bp(ILTV)、499 bp(FPV);建立的复合PCR方法能同时检测出100 fg MDV、ILTV、FPV的DNA。同时依据PCR技术原理,将经典的三温热循环改进为二温热循环试验,即将退火和延伸合并为一步(62℃),缩短了反应时间。建立的3种病毒的复合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用于临床病料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7.
Garlic virus infection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which affects garlic production,with the increasing years of planting,harm of virus is serious year by year,which seriously affect yield and quality of garlic.In order to know the garlic virus effectively,the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several important garlic virus in virus species,origin,distribution,host range,symptom,route of transmission,classification,genome and detection technique and the prevention technology of garlic viruses.At the same ...  相似文献   

18.
大蒜病毒病原的鉴定及组培脱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鉴定的结果表明,为害大蒜的病毒有GLV,GMV和TMV。GMV引起大蒜花叶及条纹花叶,而GLV在大蒜上表现潜隐症状。GLV的紫外吸收峰最低在245.2nm,最高在275.7nm,其A260/280为1.36。GLV和GMV粒子大小分别为548~700×13nm和750~773×13nm。德国GLV抗血清仅与GLV有阳性反应。采用0.10~0.25mm生长点能完全脱除病毒,而用0.30~0.70mm有部分脱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对各病毒基因区进行同源性分析,确定PPV的VP2和PCV2的ORF2基因为各病毒的诊断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建立各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2种病毒的多重PCR技术,可同时扩增PPV的313 bp和PCV2的447 bp的特异性片段。用多重PCR技术与单项PCR技术对比检测试验证明二者的总符合率为100%。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可同时鉴别诊断这2种病毒。从10个发病猪场和门诊病例的病猪采集的211份样品,用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基础医学研究课题组研究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检出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56份,阳性率为27%;猪细小病毒病阳性42份,阳性率为20%;二者混合感染17份,阳性率为8%。这为掌握山西这2种病毒的感染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乔楠  曹佳  李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11-15313
[目的]构建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3种马铃薯主要易受感染的病毒多重PRC(multiplex 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VA、TMV、PVY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建立3种马铃薯病毒的多重PCR方法;通过构建3种病毒PCR扩增目的基因的质粒用于制备标准品进行敏感性验证,利用PVX(Potato virus X)、PVM(Potato virus M)、PVS(Potato virus S)、PVV(Potato virus V),CMV(Cucumber mosaic virus)等其他马铃薯病毒进行特异性试验;并对11份疑似发生病毒病的马铃薯块茎采集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研究中构建的马铃薯3种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最低检测下限:PVA为100 copies/2μl,PVY为100 copies/2μl,TMV为1 000 copies/2μl,与PVX、PVM、PVV、PVS、CMV等其他马铃薯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11份疑似发生病毒病的马铃薯块茎中7份样品检出3种病毒感染阳性。[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马铃薯PVA、TMV、PVY病毒的多重PCR方法,为马铃薯病毒检测技术应用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