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137个2~4细胞期小鼠胚胎分别用小滴法和试管法进行了体外培养试验。培养96小时后,其平均分裂指数分别为4.69±0.23和2.75±0.24(P<0.01);膨胀率分别为56.5%和14.7%(39/68和10/68)(P<0.01);孵化率分别为47.8%和8.8%(33/69和6/68)(P<0.01)。说明小滴法培养2~4细胞期小鼠胚胎的效果显著优于试管法。 110个2~4细胞期小鼠胚胎分别培养在不同的气体环境下。结果表明:在含5%CO_2的空气中和5%CO_2+5%O_2+90%N_2的气体中,胚胎的发育未见有显著差异(P>0.05)。 172个2、4和8细胞期小鼠胚胎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平均分裂指数,膨胀率和孵化率等三项指标在各组合间差异均显著。即8细胞组优于4细胞组(P<0.05);4细胞组优于2细胞组(P<0.05)。 66个2~4细胞期小鼠胚胎分别在石腊油或硅酮油复盖下于SOF培养液中培养。96小时后,在这两种油复盖下培养的胚胎,其发育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实验探讨了重复超排对育成牛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1~3次重复超排后14~16月龄育成荷斯坦牛自然发情后人工授精(3次以内),超排1次组、超排2次组和超排3次组妊娠率分别为96.25%、91.67%和95.29%,与对照组(未超排组)妊娠率为94.74%均无显著差异(P>0.05)(;2)超排处理后恢复期为5~10d组的妊娠率为50.0%,低于恢复期为30~40d组66.67%和恢复60~80d组60.47%的移植妊娠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3)不同超排次数胚胎移植妊娠率分别为超排1~2次组63.27%、3~4次组61.11%、5~6次组57.14%,差异不显著(P>0.05)。重复超排后奶牛胚胎移植妊娠率随超排次数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未超排组)62.50%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0.25 mL细管和OPS(open pu lled straw)管,对小鼠囊胚进行玻璃化冷冻,以比较2种方法的冷冻效果。结果表明,冷冻-解冻胚胎体外培养24 h后,2组的发育率分别为63.3%(31/49)和71.4%(55/77);OPS法在冻胚发育率上稍优于细管法,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冷冻胚胎的培养发育率均显著低于鲜胚培养组94.3%的发育率(P<0.05)。采用OPS法冷冻小鼠8-细胞胚,其冻后培养发育率为55.6%,似乎要低于囊胚冷冻后的培养发育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激活方法对绵羊胞质内显微授精的影响,分别对卵子采用:①假注射,不激活;②注射精子,不激活;③假注射,Ionomysin+6DMAP激活;④注射精子,Ethanol+6DMAP激活;⑤注射精子,Ionomysin+6DMAP激活。结果表明:第1、2组无论注射精子与否,但都不激活,卵裂率(7.5%、5.3%)和囊胚发育率(0.94%、1.8%)都很低,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3组与第4、5组比较,卵裂率(65.7%、71.6%、75.6%;P>0.05)无明显差异,但囊胚发育率(5.7%、15.6%、26.0%;P<0.01)却明显低于4、5组。采用Ethanol+6DMAP和Ionomysin+6DMAP2种方法处理时,卵裂率差异不显著(71.6%、75.6%;P>0.05),但囊胚发育率前者要显著低于后者(15.6%、26.0%;P<0.05)  相似文献   

5.
以CZB为基础培养液,培养小鼠4、8-细胞胚胎单卵裂球,研究葡萄糖、牛磺酸和猪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在其体外发育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牛磺酸添加与否对4、8-细胞胚胎单卵裂球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29%、30%和14%、14%,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葡萄糖后,4、8-细胞胚胎单卵裂球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36%和19%,有显著提高(P<0.05)。含有葡萄糖而牛磺酸的添加与否对4、8-细胞胚胎单卵裂球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36%、38%和19%、20%,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内4、8-细胞胚胎单卵裂球形成的囊胚细胞数分别为(10.44±1.24~(12.43±1.18)和(7.57±0.97)~(8.48±1.16),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8-细胞胚胎单卵裂球与猪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其囊胚发育率分别为47%和26%,囊胚细胞数分别为(17.57±1.13)和(11.43±0.92),均高于单一培养(P<0.05)。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提高延边黄牛卵母细胞激活率及孤雌发育率的适宜方法。从屠宰场回收的卵巢中采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 ,置于体外成熟培养液中 ,体外成熟培养 2 0~ 2 2 h。将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 Ca- ionophore进行单一激活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用 5 %、7%、9%、1 1 %及 1 3 %乙醇激活卵子 ,激活率分别为 4 1 .2 %、4 7.2 %、5 3 .1 %、3 9.7%及 2 3 .4 %,7%和 9%乙醇处理组的卵子激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 (P<0 .0 5 ) ,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P>0 .0 5 )。用 2 .5、5 .0、7.5μm ol/L Ca- ionophore激活卵子 ,激活率分别为 2 9.3 %、5 1 .8%、4 5 .4 %,5 .0、7.5μmol/L Ca- ionophore处理组的卵子激活率显著高于 2 .5 μmol/L 组 (P<0 .0 5 )。用 9%乙醇或 5 .0 μm ol/L Ca- ionophore分别与 1 0 m g/Lcyclohexim ide(CH)组合激活卵子 ,卵子的激活率分别为 77.3 %和 76 .8%,比单独用 9%乙醇 (48.8%)或 5 .0μmol/LCa- ionophore(43 .2 %)的激活率显著提高 (P<0 .0 5 ) ,二者卵子的卵裂率和发育到 8细胞期的孤雌发育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北京肉仔鸭蛋氨酸和赖氨酸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蛋氨酸和赖氨酸试验各4个处理 ,各设4个重复 ,每重复试验鸭14只。0~2周龄饲粮处理水平分别为 :蛋氨酸0.35 %、0.40 %、0.45 %和0.50 % ;赖氨酸0.80 %、0.90 %、1.00 %和1.10 %。2~5周龄饲粮处理水平为 :蛋氨酸0.25 %、0.30 %、0.35 %和0.40 %;赖氨酸0.55 %0.65 %、0.75 %和0.85 %。测定14日龄和35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氮含量。结果表明 :(1)蛋氨酸0.35 %处理组的活重和增重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 (P<0.05) ,0.40 %处理组显著低于0.45 %和0.50 %处理组(P<0.05)。饲料报酬0.35 %组显著低于0.50 %处理组。(2)蛋氨酸0.25 %组5周龄体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P<0.05) ;2~5周龄体增重0.25 %组显著低于0.35 %和0.40 %组(P<0.05)。2~5周龄饲料报酬检验差异不显著 (P>0.05)。0~2周龄和2~5周龄各蛋氨酸水平饲料采食量差异不显著 (P>0.05)。 (3)2周龄体重和0~2周龄体增重以饲粮0.80 %赖氨酸水平组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P<0.05) ,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 (P>0.05)。 (4)5周龄体重和2~5周龄增重0.55 %处理组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P<0.05) ;2~5周龄饲料报酬0.55 %与0.65 %、0.75 %、0.85 %处理间差异显著 (P<0.05) ,采食量无显著差异 (P>0.05)。 (5)0~2周龄饲粮蛋氨酸各处理对14日龄试验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氮无显著影  相似文献   

8.
A类卵母细胞在mTCM 199、NCSU2 3和NCSU37体系中培养 4 4~ 5 2小时后 ,成熟率分别为 76 .1%、78.1%和 6 5 .2 %。前两者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5 )。卵母细胞在添加eCG和hCG的NCSU2 3体系中的成熟率 (75 .6 % )明显高于添加FSH的LH和成熟率 (6 5 .2 % ) (P <0 .0 5 )。A、B、C三类卵母细胞在NCSU2 3的成熟率分别为 73.3%、6 0 .4 %和 11.0 % ,三者间差异显著 (P <0 .0 5 )。大 (ф >6mm)、中 (ф =3~ 6mm)和小 (ф <3mm)三种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在NCSU2 3中培养后 ,成熟率分别为 5 6 .2 % ,78.1%和 5 1.9% ,中等卵泡中卵母胞的体外成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9.
玉米DDGS替代豆粕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用玉米DDGS替代部分豆粕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 Oreochromis aureus ♂)幼鱼生长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2.48±0.03)g的试验鱼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平行,分别投喂用玉米DDGS替代豆粕的试验饲料,替代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6.7%、33.3%、50%、66.7%和83.3%,(记为G1、G2、G3、G4、G5和G6),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6%。试验持续8周,分别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称重。结果显示,4周时,G6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G2、G3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G5组(P<0.05);饲料系数以G6组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对照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G5、G6组(P<0.05),与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8周时,G6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低,显著低于G3组(P<0.05),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以G6组最高,显著高于G1、G2组和G3组(P<0.05);肝体比和脏体比有所差异,但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肥满度以G6组为最低,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以G6组最高,显著高于G1(P<0.05),对照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G6组(P<0.05),粗脂肪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奥尼罗非鱼饲料中用不超过50%的玉米DDGS替代豆粕,不会显著影响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将体外培养的脾细胞分为5组,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基,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添加500 μg/L DON;第3组、第4组和第5组在添加500 μg/L DON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10%和0.15%的EGM。在培养72 h后,测定各组培养基质中MDA含量、SOD活性、脾细胞存活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第1组、第4组和第5组的脾细胞存活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第2组(P<0.01);第1组、第4组和第5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第2组(P>0.05);第2组培养液中MDA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第4组和第5组(P<0.05);第1组、第4组和第5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EGM能很好地吸附DON,减轻DON对小鼠脾细胞的毒性作用;EGM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剂量为0.10%。  相似文献   

11.
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体积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一定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与培养液体积比例条件下,不同体积的培养液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按照COCs 1枚/4μL培养液的比例,采用5种不同体积的培养液,即50,100,250,500和1 000μL,对山羊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和孤雌激活。结果:100μL和250μL两组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24 h后,其卵母细胞成熟率分别为78.10%和74.62%,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于50μL组(P<0.05)、500μL组(P<0.05)和1 000μL组(P<0.01)组。100μL组孤雌激活胚胎的卵裂率(68.37%)、桑葚胚率(48.78%)和囊胚率(27.61%)都优于其他各组,其卵裂率和囊胚率与250μ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采用COCs 1枚/4μL培养液的比例条件下培养卵母细胞,宜选用100~250μL范围内的培养液体积进行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其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可以达到78.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兔原核胚体外序贯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添加 10 % FBS的 RPMI16 4 0培养液和 m RPMI16 4 0培养液对兔原核期受精卵进行了体外序贯培养 ,并与添加 10 % FBS的 RD培养液单一培养作了比较。结果显示 :体外培养至 72 h时 ,2个培养组 8-细胞胚率、桑葚胚率和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但 RD单一培养组已有 10 .3%出现退化 ,与序贯培养组之间差异显著 (10 .3%比0 ,P<0 .0 5 ) ;体外培养 16 8h,序贯培养组和 RD培养组的贴附率分别为 5 9.7%和 4 1.4 % ,外延生长率分别为 4 3.1%和 2 2 .4 % ,桑葚胚率为 10 0 %和 89.7% ,脱带率为 33.3%和 5 .2 % ,二者之间贴附率、外延生长率差异显著 (P<0 .0 5 ) ,桑葚胚率、脱带率差异极显著 (P<0 .0 1) ;序贯培养 96 h的囊胚细胞数为 (12 4 .6± 6 .36 )个 /枚 ,RD培养同期囊胚细胞数为 (118.2± 5 .2 5 )个 /枚 ,差异显著 (P<0 .0 5 )。结果表明 ,序贯培养能够有效克服兔早期胚胎发育阻滞 ,促进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 ,提高胚胎质量 ,并能促进胚胎的孵化和附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将20只2月龄中国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普通日粮;第2、3、4组日粮分别添加0.25%、0.5%和0.75%的尿素,并调整日粮,使其蛋白水平保持在16%。两个月后屠宰,通过测定屠宰率、pH值、失水率、剪切值、熟肉率来研究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中国白兔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屠宰率组4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各组之间的背最长肌在pH值、失水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剪切值组4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组2(P<0.05),组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熟肉率组3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各组之间的腿肌在pH值、失水率、剪切值上差异不显著,熟肉率组4与组3、组2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0.25%~0.75%尿素添加水平代替日粮中部分蛋白质,对2~4月龄中国白兔肉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C IDR+PGF2 a+HCG法的Ⅰ组和GnRH+PGF2 a+GnRH法的Ⅱ组对108头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优化技术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60 h内发情率分别为100%、96.92%,2种方法发情率都较高,Ⅰ组比Ⅱ组相对更高一些,但2种方法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发情时间分布上比较,22 h内,Ⅰ组发情率为96.92%,Ⅱ组发情率为72.09%,Ⅰ组(C IDR+PGF2 a+HCG法)发情同期化程度高于Ⅱ组,2种方法的发情同期化集中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Ⅰ组方法在胚胎移植利用率和移植妊娠率高于Ⅱ组,但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用Ⅰ组方法处理本地牛和杂交牛,其发情率均为100%,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方法处理本地牛和杂交牛,其发情率分别为91.67%、100%,杂交牛发情率稍高于本地牛,但2个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品种对受体发情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用C IDR+PGF2 a+HCG法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同期发情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水平以及脂肪与糖类的适宜比例,以菜籽粕、鱼粉、豆粕、面粉和糊精等为主要原料配制5种等氮(蛋白质水平约为35%)等能(消化能约为13 MJ/kg)的半纯合饲料,分别饲喂5组平均体重为(8.15±0.03)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5种饲料的脂肪水平(%)/糖类水平(%)分别为3/36.94(A1组)、5/34.15(A2组)、7/26.98(A3组)、9/24.56(A4组)和11/21.85(A5组)。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脂肪与糖类比例的增加,各组的存活率先上升后下降,A1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A2组显著高于A1和A5组(P<0.05)。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A2、A3和A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A2、A3和A4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A1组(P<0.05),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A1和A5组(P<0.05)。A5组的蛋白质效率最低,显著低于A2组(P<0.05)。肌肉中水分、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均以A5组为最高,显著高于A2组(P<0.05),与A3和A4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粗脂肪、钙和磷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提高,血清脂蛋白脂酶活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肠道中淀粉酶活力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极值均出现在A3组。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初始体重为(8.15±0.03)g的克氏原螯虾对脂肪的需求量在7%左右,饲料中脂肪与糖类的适宜比例为1.00∶3.85。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抽吸法收集卵巢上的卵丘 -卵母细胞复合体 (COCs) ,微滴培养法于不同成熟培养液 (n =8)中培养 2 4~ 2 7小时后体外受精 ,然后移入不同胚胎培养液 (n =7)中培养 7天。应用胞核染色、胚胎移植等技术判定并统计成熟率、卵裂率和胚胎发育潜能。结果 :含 5 0ng/mlEGF(表皮生长因子 )组COCs成熟率 (75 4 5 %~ 75 8%)和卵裂率 (72 4 %~ 74.1%)均显著高于其它组 ,含 0 5mmol/LHTAU(亚硫磺酸 )组和或 10 0 μmol/LCYS(β -巯基乙醇 )成熟液组的≥ 8细胞率 (3 2 3 %~ 3 9 0 %)和桑胚率 (2 8 4 %~ 3 3 .8%)均显著高于其它组 (P <0 0 5 )。两只试管羊健康出生。结论 :EGF对COCs体外成熟和卵裂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YS对COCs体外成熟和受精卵裂无明显正作用 ,但成熟液含适量CYS有助于改善胚胎的体外发育 ,过量可能对细胞有毒 ;HTAU有益于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成熟液中EGF和CYS的优选浓度分别为 5 0ng/ml和 10 0 μmol/L ;胚胎培养液中HTAU的优选浓度为 0 5mmol/L。优化体系所得胚胎具有正常的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17.
马卵母细胞胞质内精子注射后体外发育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非繁殖季节评估卵丘形态(松散型、致密型)、成熟培养体系(TCM 199、NCSU 23)、体外成熟时间(34、38 h)和离子霉素结合6-DMAP激活对马卵母细胞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后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从屠宰场采集马卵巢,获得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然后注射马冷冻解冻精液,统计分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马松散型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致密型卵母细胞(P<0.05),分别为61.09%和41.24%,但ICSI后36 h分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47.34%和44.92%;②两种培养体系对马松散型或致密型卵母细胞成熟率及ICSI后36 h分裂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相同成熟体系培养松散型卵母细胞成熟率均显著高于致密型卵母细胞(P<0.05),然而ICSI后36 h分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③松散型或致密型卵母细胞在TCM 199或NCSU 23中成熟38 h成熟率均高于34 h成熟率,分别为44.43%~68.87%和34.52%~58.90%,松散型卵母细胞在TCM 199体系中成熟34 h、ICSI后激活组或对照组的分裂率显著高于成熟38 h、ICSI后激活组的分裂率(P<0.05),以及致密型卵母细胞在TCM 199体系中成熟34 h、ICSI后激活组的分裂率(P<0.05),而且显著高于松散型卵母细胞在NCSU 23体系中成熟38 h、ICSI后对照组的分裂率(P<0.05);④ICSI后用离子霉素结合6-DMAP激活对马卵母细胞ICSI后36 h分裂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马松散型和致密型卵母细胞的成熟能力存在差异,TCM 199和NCSU 23成熟体系对这2种类型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马卵母细胞成熟38 h成熟率高于34 h成熟率,TCM 199成熟体系培养松散型卵母细胞34 h进行ICSI后的分裂率最高。离子霉素结合6-DMAP激活对TCM 199或NCSU 23体系成熟马卵母细胞ICSI后的体外发育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不同传代的培养方法和不同方法处理及不同培养分离法探讨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处理方法对猪体细胞胚胎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长满汇合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核移植融合率高于70%~80%的胎儿成纤维细胞(P<0.05),分裂率高于血清饥饿培养的胎儿成纤维细胞(P<0.05),但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2)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冷冻-解冻后的核移植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显著低于新鲜和4℃冷藏的细胞(P<0.05),但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解冻后不宜直接进行核移植;(3)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得到的胎儿成纤维细胞所构建的重构胚胎在融合率、分裂率和囊胚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100%长满汇合培养是较好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处理方法;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解冻后不宜直接进行核移植;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均可用于分离培养猪体细胞核移植的胎儿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9.
佟桂芝 《当代畜牧》2004,(10):25-28
用添加5%犊牛血清(FCS)的TCM-199进行卵母细胞成熟,BO液进行体外受精后,在5%犊牛血清的CR1aa液进行体外培养获得牛体外受精胚胎。经玻璃化冷冻保存,解冻后分别用分步脱出保护剂和一步脱出冷冻保护剂后,进行孵化试验,解冻后透明带完整率为100%,解冻后分步脱出保护剂和一步脱出保护剂存活率分别为90%(36/40)、50%(20/40);囊胚孵化率分别为80.6%(29/36)、35%(7/20);48小时存活率分别为52.8%(19/36)、20%(4/20);两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用含20%和5%犊牛血清(FCS)的TCM-199培养孵化,分步法脱出保护剂,培养囊胚孵化率分别为83.3%(15/18)、77.8%(14/18);48小时存活率分别为55.6%(10/18)、50.0%(9/18)。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用含20%和5%犊牛血清(FCS)的TCM-199培养,一步法脱出保护剂囊胚孵化率分别为40%、30%,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48小时存活率相同,为20%。本试验结果表明,玻璃化冷冻胚胎,分步法添加保护剂,解冻后分步脱出保护剂可以获得较高的存活率和囊胚孵化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绵羊卵丘细胞对裸卵体外成熟和后期发育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为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裸卵(DO)组;COCs与DO共培养组(CODO);卵丘细胞(CC)与DO共培养组(CCDO)。体外成熟培养18 h后,检测各组卵子成熟质量并进行孤雌发育研究。结果表明:CODO和CCDO组中裸卵活率显著高于DO组(P<0.05),但显著低于COCs组(P<0.05),且COCs组中卵子活率极显著高于DO组(P<0.01);在极体排出率方面,CODO、CCDO和DO3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它们都显著低于COCs组(P<0.05)。COCs、CODO、CCDO和DO 4组卵裂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然而,DO组的囊胚率显著低于CODO和CCDO组(P<0.05),极显著低于COCs组(P<0.01),但CODO和CCDO 2组中裸卵的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无论散在的卵丘细胞还是COCs均能提高裸卵体外成熟及后期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