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荣昌猪瘦肉型品系种公猪及种母猪的营养需要进行研究,制订出了荣昌瘦肉型品系种猪的营养需要推荐及种猪每千克饲养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肉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秀琼  李学伟 《养猪》1997,(1):32-33
以荣昌猪瘦肉型品系及其杂交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常规肉质指标,并与原种荣昌猪相比较,结果表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具有正常鲜红肉色和理想的大理石纹分布(平均评分分别为3.00和3.19)肌肉pH1为6.32,肌肉粗脂肪含量为3.15%,肌肉失水率为19.48%,贮存损失2.05%。与原种荣昌猪的肉质比较,各项肉质指标经显著性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荣昌猪瘦肉型品系为母本的杂交猪,以杜×荣F1代的肉质最好,约×荣F1代的肉质次之,长×荣F1代的肉质稍差,出现了轻度PSE肉。  相似文献   

3.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选育研究龙世发魏以忠范首君刘宗惠郭宗义欧秀琼谢世俊韩秋实魏文栋王金勇谷山林陈先达朱建军(四川省养猪研究所632460)蒋必光宋育李学伟(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瘦肉型猪是当前国内外的总趋势。通过试验探讨,荣昌猪是一个瘦肉率较高的优良地方猪种,...  相似文献   

4.
<正> 荣昌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瘦肉含量的探讨,为选育荣昌猪瘦肉型品系的可能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杂交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父系公猪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母猪杂交,选其杂交一代测定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瘦肉率、肌肉品质等性状,共4次重复试验,测定了133头猪。结果表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与三种瘦肉型公猪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尤以杜X荣最好,其日增重为668克,料肉比3.17,胴体瘦肉率为58.78%;肉质优良,pH1为6.15,pH24为5.96,失水率为22.58%,多数性状都显著或极显著优于长×荣和约×荣(P<0.05或P<0.01),因此,杜×荣为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最优杂交组合,长×荣为次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生长发育研究—猪的组织与器官的生长@郭宗义@龙世发...  相似文献   

7.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项目,是农业部1986年下达四川省养猪研究所“七五”和“八五”期间的重点攻关课题。接受任务后,四川省养猪研究所与四川农大进行了多学科的联合攻关。经过科技人员10年的艰辛劳动,在纯种繁育的基础上导入适当比例的外血,顺利完成了五个世代的选育,现已育成荣昌猪瘦肉型品系。  相似文献   

8.
荣昌猪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猪种,具有瘦肉含量较高、肉质优良、配合力好等优点。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对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迫切,因此培养我国的瘦肉型品系猪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农业部“七五”、“八五”下达的“荣昌猪瘦肉型品系选育”重点研究课题,结合四川饲料资源,我们制订了统一饲养方案,采用了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养方式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现将七个试验中的一个试验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 来源及分布新荣昌猪Ⅰ系属培育品系,其选育研究历时十年,采取在荣昌猪纯系选育的基础上,导入25%的长白猪血缘,经过5个世代的继代选育而成的瘦肉型猪专门化母系,达到瘦肉型猪国家标准(GB8468—87),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该母系除保持了原荣昌猪的毛色特征、适应性强、肉质好等特性外,其生产性能也有了显著提高。2 新荣昌猪Ⅰ系母本特征2-1 体型外貌新荣昌猪Ⅰ系保持了原种荣昌猪的毛色特征,一般头部或眼圈黑色,体躯白色。该品系种猪体质健壮,结构匀称,头颈、背腰…  相似文献   

10.
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 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系、迪卡猪配套系、荣昌猪瘦肉型新品系、浙江中白猪、湖北白猪、湘白猪、冀合白猪等;全价配合饲料应用技术,集约化生产工艺及其配套饲养技术。在生猪主产省和东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肥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荣昌猪瘦肉型品系0至5世代共246头同胞肥育试验猪进行了肥育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六个世代的选育,荣昌猪瘦肉型品系具有优良的胴体品质及较快的生长速度,并保持了原种荣昌猪肉质优良的遗传特性,胴体瘦肉率、肩腰荐三点均膘、后腿比例、胴体长分别由0世代的51.73%、2.63cm、31.39%、84.75cm提高(降)至5世代的55.00%、2.06cm、32.39%、87.25cm,分别提高(降低)了6.3%、21.7%、3.2%、2.9%;20~90kg日增重、每增重1kg耗料、达90kg体重日龄分别由0世代的450.0g、4.17kg、234.9天提高(降)至5世代的598.8g、3.39kg、189.5天.分别提高(降低)了33.5%、19.3%、19.3%。  相似文献   

12.
瘦肉型猪新品系──新嘉系猪通过验收鉴定由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海宁市良种场等单位共同参加的浙江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瘦肉型猪新品系──新嘉系的选育研究课题》于1995年末通过省级验收和鉴定。承担选育任务的海宁市良种场,从1989年开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荣昌猪和长荣猪胴体瘦肉率和骨骼肌肌肉生长抑制素( MSTN)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荣昌猪和长荣猪(两种基因型猪)分别饲喂按中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和荣昌猪饲养标准配制的日粮,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在20 kg、35 kg、50 kg、80 kg和110 kg时每个重复屠宰1头.结...  相似文献   

14.
荣昌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巴马香猪和贵州小型香猪为我国独特小型猪品系。本研究采用美国猪基因组协作计划推荐的19个微卫星标记对荣昌猪、荣昌猪B系、巴马香猪、贵州小型香猪及外来猪种大白猪进行了遗传学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9个微卫星位点在群体中均表现为多态,每位点等位基因数10~23个。5个猪种中荣昌猪B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荣昌猪次之;2种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中巴马香猪的等位基因数(121个)略大于贵州小型香猪(114个),但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期望杂合度0.6535±0.0347)小于贵州小型香猪(0.6919±0.0227),反映了巴马香猪较低的基因杂合度和较小的遗传变异;大白猪的遗传多样性最低。从品系的共有等位基因来看,荣昌猪B系基因背景组成中其亲本品系荣昌猪所占比例(30.22%)要大于大白猪(24.37%);大白猪和其他4个猪群体的共享等位基因数均较低(21.24%~25.12%);巴马香猪和贵州小型香猪之间共有等位基因数最高(45.06%)。采用基于遗传距离的NJ法和基于基因频率的最大似然法进行系统聚类,除了大白猪明显为独立分支及荣昌猪B系表现出较远的聚类关系外,其他3个猪种间的聚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高原瘦肉型猪品系选育中最佳饲料营养供应问题,立足青海省实际,引进国内先进的饲料配方优化系统软件,利用线性规划,以营养平衡和最低成本为优化目标,优化出品系选育猪及引进纯种猪在青海省当地饲养的配方模型9个,应用于试验猪群和扩繁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高原瘦肉型猪品系选育了中最佳饲料营养供应问题,立足青海省实际,引进国内先进的饲料配方优化系统软件,利用线性规划,以营养平衡和最低成本为优化目标,优化出品系选育猪及引进纯种猪在青海省当地饲养的配方模型9个,应用于试验猪群和扩繁场。  相似文献   

17.
烟台黑猪瘦肉型品系选育成功姜源(山东莱州市委宣传部261400)“烟台黑猪瘦肉型品系选育”课题,最近通过国家鉴定,全国著名育种专家吴常信教授等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烟台黑猪是胶东半岛的一个地方猪种,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营养水平对荣昌猪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84头10 kg左右荣昌阉公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在参照中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高营养水平组)、荣昌猪(GB 7223—1987)饲养标准(低营养水平组)配制的2种日粮饲喂条件下,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生长肥育期荣昌阉公猪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营养水平对生长育肥阶段荣昌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高营养水平组显著提高荣昌猪35 kg时硬脂酸含量(P0.05)和20 kg时亚麻酸含量(P0.05);荣昌猪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低营养水平组在各个体重阶段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高原瘦肉型猪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继平 《家畜生态》2004,25(1):32-36
本文从选育目标、选育方案、选育方法、选育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原瘦肉型猪品系选育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为今后品系培育与推广应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科研人员采用BLUP和MAS技术,并与肉质和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成功选育如优质瘦肉型猪新品系。通过BLUP和MAS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探索了多基因合并基因型的途径,并建立了优质瘦肉型猪新品系培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