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213。来源与类型:原名"苏粳706",由江苏省(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台0206,于2007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4.9公斤,较对照宁粳1号增产6.56%,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60公斤,较对照增产7.40%。  相似文献   

2.
苏种 《农家致富》2015,(7):22-23
一、扬育粳3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10。由江苏田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作迟播稻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94.2公斤,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8.3%,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0.6公斤,比  相似文献   

3.
一、南粳52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09。由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9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46.0公斤,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4.4%,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8.5公斤,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4.1%。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叶姿较  相似文献   

4.
苏种 《农家致富》2013,(9):24-25
一、南粳5055审定编号:苏审稻201114。来源与类型:原名"宁5055",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武粳13/关东194,于2005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14.5公斤,较对照宁粳1号增产  相似文献   

5.
苏种 《农家致富》2015,(3):22-23
一、盐粳13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08。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量651.9公斤,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5.4%,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22.3公斤,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4.7%。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偏上,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剑叶挺拔,群体整齐  相似文献   

6.
苏种 《农家致富》2013,(2):24-25
一、盐稻11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204。来源与类型:原名"盐稻3872",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88/盐稻99-1,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5.63公斤,较对照镇稻88增产4.35%,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9.01公斤,较对照增产5.18%。(2)特  相似文献   

7.
姜晓清 《当代农业》2014,(23):23-23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13。来源与类型:原名"武运29154",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葵风/98-3后代选株//台0206(浙江),于2009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68.6公斤,比对照增产4.2%;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1.1公斤,较对照武运粳23号增产6.7%。株型集散适中,群体整齐度好,生长势旺,叶色绿,生长后期转色好,偶有短顶芒,抗倒性好。省区试平均结果:  相似文献   

8.
苏种 《农家致富》2013,(8):24-25
一、淮豆11审定编号:苏审豆201104。品种来源与类型:原名"淮03-03",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豆4号/泗95132,于2007年育成,属淮北中晚熟夏大豆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8~2009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97.5公斤,较对照徐豆13增产6.0%,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0.4公斤,较对照增产5.9%。出苗势强,叶片卵圆形。植株直  相似文献   

9.
苏种 《农家致富》2012,(8):24-25
一、镇稻15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116。来源与类型:原名"镇稻661",由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88//武运粳7号/96H061,于2005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8~2009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8.5公斤,较对照  相似文献   

10.
苏种 《农家致富》2014,(14):22-23
一、宁杂1818审定编号:苏审油201303。来源与类型:原名"98033",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宁油18号为母本,经化学杀雄,088018为父本配组,于2009年育成,属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6.8公斤,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8.2%,第二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2.9公斤,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6.9%。  相似文献   

11.
"华粳1号"(原名D09)是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高产、优质、多抗.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8.2kg,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04%;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5.5kg,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6.4%,在5个品种中居第二位.同年1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摸索该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2001年度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组织了沿江、沿海、苏中、苏北等不同生态区类型代表农场进行了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苏种 《农家致富》2016,(6):22-23
甬优2640审定编号:苏审稻201507。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配组而成,属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苏中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1年、2013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6.02公斤,比对照九优418增产7.2%;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5.53公斤,比对照九优418增产11.5%。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长势旺,叶色中绿,熟期转色好,分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5,(5):19
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武运粳24号是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着粒密度中等,轻度二次灌浆,易脱粒,抗倒性中等。每亩有效穗20.5万,每穗实粒数125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5.4克,株高100厘米,全生育期156天,较对照迟熟1~2天。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7.5公斤;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0公斤。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  相似文献   

14.
苏种 《农家致富》2015,(5):22-23
一、盐丰稻2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11。由盐城市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作迟播稻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1.5公斤,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9.7%。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千粒重较高,分蘖力中等,叶色淡绿,后期灌浆快,熟色  相似文献   

15.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17):19
水稻品种——武运粳27号武运粳27号由江苏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强,后期转色好,落粒性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较绿。省区试  相似文献   

16.
姜晓清 《当代农业》2014,(18):22-23
一、镇麦10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苏种 《当代农业》2014,(13):22-23
一、镇麦10号 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华粳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粳1号"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平均亩产达628 2kg,比"武育粳3号"增产1 04%.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达615 5kg,比"武育粳3号"增产6.4%.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调查,初步探索出"华粳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苏种 《农家致富》2012,(20):24-25
一、苏椒17号审定编号:苏审椒201201。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06X354×06X28配组,于2008年育成,属于早熟长灯笼形辣椒,适宜江苏省春季保护地栽培。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2010年参加省品种区试,两年区试前期平均亩产2000.5公斤,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8.4%,总  相似文献   

20.
姜晓清 《农家致富》2014,(18):22-23
一、镇麦10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2012~2013年度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