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二花脸猪FSH β亚基位点PCR-SSCP标记与产仔数关系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PCR-SSCP(PolymeraseChainReaction-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作为遗传标记,对二花脸猪FSHβ亚基位点与产仔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二花脸猪在被扩增位点有较大的变异,而在作为对照品种的大约克猪中则完全纯合。两品种在该位点基因频率差异显著。以标记基因型为因子,分别对二花脸猪群体的头胎产仔数、头三胎产仔数之和以及最高产仔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标记位点与产仔数性状显著相关,其贡献率达到10%以上。本文还就产仔数指标的选择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建立了林麝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为林麝的品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基因克隆研究林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基本功能和蛋白质结构,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IGF-1基因在林麝中的多态性,分析其与产仔数的关联效应。【结果】①IGF-1基因序列全长465 bp,编码153个氨基酸残基,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15个磷酸化位点,是一个分泌性蛋白,大部分位于细胞膜上,含有Insulin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功能域;②本试验设计IGF-1基因的PCR-SSCP扩增片段长度均为300 bp左右,引物扩增片段用10%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检测,发现扩增片段没有特异性条带。为证明PCR-SSCP扩增结果,选择其中一条引物对所得的毛发样品进行扩增,测序发现所有PCR产物的序列完全一致,没有多态性。【结论】研究表明不能选择IGF-1基因作为林麝的分子遗传标记,但为林麝产香性能的分子遗传标记选育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荷包猪Fu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系,为荷包猪资源保存、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猪耳组织DNA,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荷包猪FE们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基因型与产仔数的相关关系。[结果]用胁丽I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片段进行酶切,检测到GG、AG和AA3种基因型。抗性纯合子AA型个体1~5各胎次产仔数均值均高于AG和GG型个体,且第3胎和第4胎的产仔数均值显著高于AG型和GG型个体。[结论]荷包猪Fun基因具有多态性,其基因频率与国外杜洛克基本一致,与国外长白、大白和两者杂交猪差别较大。AA基因型对产仔性能而言是有益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探讨猪核糖体蛋白L10a假基因(RPL10a pseudogene)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性状间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方法,分析苏姜猪RPL10a假基因第2个外显子区的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引物P1扩增区存在AA和AB等2种基因型,引物P4扩增区存在4种SSCP型;经核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在27 389 415、27 389 835、27 389 946位分别存在C→G、G→A、A→G的突变,27 389 851位为碱基A的插入突变。经群体遗传学分析,各基因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处于群体平衡状态。将各基因型与苏姜猪5个胎次的平均产仔数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RPL10a假基因引物P1和P4各扩增区不同SSCP类型与苏姜猪平均产仔数性状间无显著差异(P0.05)。将2个扩增区不同SSCP型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同时存在AB型与SSCP-1型苏姜猪的第1胎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同时具有AA型与SSCP-1、SSCP-2型的苏姜猪(P0.05)。  相似文献   

5.
研究脂肪来源的miRNAs对母猪产仔数相关基因的调控,挖掘已有研究中关联脂肪代谢的miRNAs以及关联母猪产仔数的基因,并利用TargetScan软件对关联母猪产仔数的基因上可能存在的miRNAs的调控位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关联母猪产仔数相关基因的分别有5个下调基因(miRNAs)、28个上、下调基因(miRNAs)接受miRNAs调控,另有8个基因不受miRNAs调控,为从miRNAs角度研究脂肪代谢与母猪产仔数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抑制素α亚基基因(INHA)5'UTR区多态性与苏淮猪产仔数相关性,为苏淮猪的分子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9头健康苏淮母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对INHA基因5'UTR区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特征,最后通过群体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对苏淮猪产仔数的影响。[结果]在苏淮猪INHA基因5'UTR调控区-42GA处发现一个SNP位点,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存在3种基因型,分别为GG、GA、AA,且基因型分布不符合哈代温伯格定律(P0.01)。G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GG型为优势基因型,GG型苏淮猪的平均总产仔数比AA型多0.63头(P0.05)。[结论]INHA基因5'UTR区多态性可用于苏淮猪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
以猪孕酮受体(PGR)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PGR基因外显子1在长白猪和大白猪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的影响。对于扩增的外显子1片段,在大白猪中检测到GG、AG和AA型,在长白猪中只检测到GG和AG型。测序结果表明,GG型与AA型相比,在326 bp处有一单碱基突变(G→A),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则由甘氨酸变为丝氨酸。长白猪GG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与AG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大白猪AG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与GG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白猪GG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与AA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大白猪AG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与AA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白猪AG型出生窝重与AA型出生窝重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二花脸猪、大白猪、杂交1代和回交1代4个群体共计338窝产仔数的资料进行了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以及基因效应的研究。联合尺度检验法的结果表明:猪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的群体平均值分别为12.78%和12.21,二花脸猪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基因加性值比大白猪分别高2.78头和2.53头,二花脸猪高的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基因对大白猪等位基因均为显性,显性度分别为0.92和0.95。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窝产仔数(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9.
猪产仔数的遗传力低,常规育种技术对产仔数性状的改变非常有限,所以寻找控制猪繁殖率的主效基因及其遗传标记对提高猪产仔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对莱芜猪、鲁莱黑猪、里岔黑猪、鲁烟白猪、新沂蒙黑猪5个山东地方/培育猪种和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3个引进猪种共八个猪种323头进行ESR和FSHB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对产仔数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的突变位点存在多态性.对于ESR基因,BB型比AA型母猪初产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高1.38和1.15头,而经产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高0.96和0.91头(P<0.05).对于FSHβ基因,BB型比AA型母猪的初产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高1.23和1.36头,而经产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高0.74和0.82头(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苏姜猪肝受体类似物质-1(Lrh-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性状间相关性,依据NCBI数据库中猪Lrh-1基因核酸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苏姜猪Lrh-1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引物P1 PCR扩增产物存在7种SSCP条带型,共有4个碱基突变位点,分别为27287662、27287593、27287535和27287511位;引物P2 PCR扩增产物存在2种SSCP条带型,碱基突变位于27423038位;将扩增序列与猪Lrh-1CDS区进行比对分析,其中27287662、27287593和27423038位的碱基突变位于配体结合域(LBD)区内,且突变均属同义突变,表明LBD区对于Lrh-1基因功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碱基突变位点的基因频率经群体遗传学分析,除27287511位点处于群体不平衡状态(P0.05)外,其他位点均达群体平衡状态(P0.05);Lrh-1基因P1和P2扩增区SSCP不同类型苏姜猪第1胎和第2胎平均产仔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小尾寒羊产羔性状的RAPD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30条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引物中筛选出5条随机引物对小尾寒羊的产羔性状进行标记、扩增.结果发现:引物0424-198的第6条带与小尾寒羊的产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第7条带与产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引物OPW19的第1条带与产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Y0184引物的第7、8条带接近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DNA水平上为苏姜猪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293头苏姜猪的ESR基因和FSHβ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多态性间繁殖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的差异,探讨将ESR基因和FSHβ基因作为标记辅助选择用于苏姜猪核心群选育的可行性。[结果]苏姜猪ESR基因位点上的3个基因型AA型、AB型、BB型的频率分别为38.25%5、7.54%和4.21%,而FSHβ基因位点上AA型、AB型和BB型的频率分别为21.33%、37.2%和60.07%。在ESR基因位点上BB型和AB型苏姜猪的总产仔数显著高于AA型,而BB型苏姜猪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AA型和AB型。FSHβ基因位点上3个基因型苏姜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重差异均不显著。[结论]ESR基因可作为辅助标记选择用于苏姜猪核心群的选育,以提高其繁殖性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小尾寒羊的多胎品种选育及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垂直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检测小尾寒羊血清酯酶(Es)位点的多态性,将不同基因型个体与其产羔数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结果分析Es多态性与产羔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s位点有3种基因型,其中优势基因型为Es++。3种基因型母羊的第1胎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第2胎和第3胎产羔数以Es++型显著(P〈0.05)高于Es--型和Es+-型 Es++型平均产羔数极显著(P〈0.01)高于Es--型和Es+-型,Es--和Es+-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Es位点可以作为小尾寒羊高产母羊早期选择的遗传标记位点,Es++为其高产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银狐主要繁殖性状重复力的估计和分析,为选育和改良银狐提供理论基础。利用具有2次或2次以上产仔记录的248只母银狐627个繁殖成绩和51只公狐211个繁殖成绩记录,估计了银狐主要繁殖性状的重复力。产仔母狐胎平均产仔数、胎平均断奶活仔数、母狐配种日期、母狐妊娠期的重复力分别为0.114、0.007、0.270和0.206,公狐与配母狐平均产仔数、与配母狐平均断奶活仔数、与配母狐受胎率的重复力分别为0.108、0.303和0.206。母银狐繁殖能力和公狐与配母狐的平均产仔数、受胎率等性状主要受非遗传因素所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影响从江香猪产仔性状的基因调控网络,揭示其繁殖分子机理,为后期开展从江香猪繁殖性能研究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仔家系(平均产仔数≥12头,遗传稳定)和低产仔家系(平均产仔数8~10头,遗传稳定)从江香猪为研究对象,选择初情期不同产仔家系从江香猪卵巢组织各3个,使用Illumina HiSeqTM 2000测序仪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并对筛选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寻找与从江香猪产仔数相关的基因调控网络。【结果】从高产仔家系和低产仔家系从江香猪卵巢组织中测序获得的纯净序列(Clean reads)均超过5000万条,且有96.00%以上的Clean reads能比对上猪参考基因组。以|log2FC|≥1.0且P<0.01为标准,筛选获得高产仔家系和低产仔家系从江香猪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212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38个、下调表达基因74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随机选择的10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OSAP、MSMB、FGFBP1、RLN、HAS1和PLBD1基因在高产仔家系从江香猪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产仔家系从江香猪(P<0.05,下同),而EDG7、PTX3、BSP1和MRO基因在低产仔家系从江香猪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产仔家系从江香猪,与RNA-Seq测序结果一致。2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富集在48个GO功能条目上,包含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和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经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共有70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特定的代谢信号通路上,其中显著性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有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Steroid biosynthesis)、钙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Ovarian steroidogenesis)、心肌细胞肾上腺信号通路(Adrenergic signaling in cardiomyocytes)和肥厚型心肌病通路(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在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上发现SCARB1、STAR、COX2、CYP11A、CYP17A、17βHSD和CYP19A等7个基因与从江香猪的繁殖性能存在密切联系。【结论】从江香猪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上的STAR、CYP11A、CYP17A、17βHSD和CYP19A基因与其发情排卵密切相关,于发情期上调表达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类固醇激素合成,通过增加排卵数量而促使从江香猪表现高产,故可作为从江香猪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在沙湾县国有林场内,以人工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外收集和室内实验的分析方法,对天山中部人工云杉林(Piceaschrenkiana Fisch.et Mey.P.schrenkiana)凋落量及凋落物养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中部人工云杉林凋落量为2 485.14 kg/(hm2.a);凋落物由落叶、落枝、落皮、落果和其他5种组分组成。各组分中以落叶凋落量最大,为1828.37 kg/(hm2.a),占凋落总量比例的73.57%;其次为落枝,凋落量为599.32 kg/(hm2.a),占凋落总量的24.11%;落皮和落果的凋落量相当,分别为15.62,14.29 kg/(hm2.a),仅占凋落总量的0.628%和0.575%;其他组分凋落量为27.55 kg/(hm2.a),占凋落总量的1.108%。人工云杉林凋落量月变化特征呈单峰型,凋落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凋落物中含有大量的矿质营养元素,其中Ca的平均浓度含量在凋落物各种组分中最高,为13.95 g/kg;N的平均浓度含量仅次于Ca,为8.43 g/kg;K和Mg的平均浓度含量相当,分别为3.86和2.92 g/kg。各养分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CaNKMgP。  相似文献   

17.
根据母猪产仔数、公猪母亲产仔数、家系指数(I6)和简化复合育种值(^A复)对小耳猪闭锁选育群进行提高产仔数选择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根据母猪产仔数、公猪母亲产仔数选留的女儿,其产仔数受亲代和祖代产仔数的影响,亲代、祖代产仔9头以下时后代产仔有随亲代和祖代产仔数提高而提高的趋势。新代和祖代产仔数超过9头,则后代产仔数呈下降趋势,依据I6选择,3个年度分别提高了071、063和050头,而^A复选择分别提高了070、055和040头。  相似文献   

18.
八眉猪生化指标与产仔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回归分析原理分析了八眉猪转氨酶、铜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3种血清活力与产仔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仔数与谷草转氨酶、铜兰蛋白酶的遗传相关分别0.32、0.27,达显著水平(p<0.05).用父系半同胞方法估计3种血清成分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转氨酶、铜兰蛋白酶的遗传力分别为0.498、0.360、0.254,均高于产仔的遗传力(0.109).由遗传参数作间接选择效率评定,得出转氨酶、铜兰蛋白酶对产仔数的间接选择效率分别为105.7%、102.9%,用表型相关作通径分析,得出转氨酶、铜兰蛋白酶到产仔数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309、0.293达显著水平(p<0.05).表明产仔数与转氨酶、铜兰蛋白酶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统计表明,德系安哥拉母兔平均产仔6.73头,仔兔断奶成活率82.39%。产仔力的重复力0.32,1~6胎次的平均产仔数非常接近,7胎以后明显下降。产仔力与母兔成年体重和年产毛量的相关系数极低,分别为0.265和0.114。随着产仔数增加,哺乳期仔兔死亡数也上升。笔者提出,母兔的平均产仔数以6~7.5头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通径分析原理研究了SD—Ⅱ系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均重、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个体均重、断奶头数对35日龄断奶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头数及其与其它性状的互作效应对断奶窝重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断奶个体均重。产仔数和20日龄窝重对35日龄断奶窝重的直接作用和决定程度较小,但间接作用很大,也是影响断奶窝重的主要性状;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均重对35日龄断奶窝重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以及决定程度都很小,对断奶窝重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