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氟烷基因的检测及其对生长与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和SJ系301头仔猪进行氟烷测验,阳性率为1.33%。随机抽取氟烷阴性猪34头进行基因型检测,有6头为杂合子,由此推知NN、Nn和nn的频率分别为81.26%17.41%和1.33%,N和n的频率分别为89.97和10.03%。对三种基因型的肉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4头氟烷阳性猪(nn)肉质最差,出现3头严重PSE肉和一头轻度PSE肉,而氟烷阴性猪未发生PSE肉。28头SJ系氟烷阴性猪用阳性公猪测交,对产出的20窝208头后代进行氟烷测定,共检出4窝中的21头阳性猪,对测交后代进行肥育性能和肉质测定,结果阳性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等较低,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较高,肉质较差。  相似文献   

2.
皮特兰,比利时长白猪氟烷敏感检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国产501型全封闭式吸入麻醉机,并选用特制猪尖嘴形面罩进行。麻醉剂采用美国SIG-MA公司生产的氟烷气体,分子式为C2HBrCIF3。试验时气温为20℃左右,氧流速 为2.5升/分钟,氟烷浓度3%,每次试验最长时间为3分钟。试验共测定49头猪,其中:皮特兰阳性猪15头,阳性率为100%;比利时长白猪阳性猪11,阳性痃为73.33%;皮梅猪和长(比)梅猪氟烷阳性率为零。故用皮特兰和比利时长  相似文献   

3.
采用英国产Fluotec型半封闭式氟烷麻醉仪,对中国瘦肉新品系DⅣ系196头猪进行氟烷测验(其中公45,母151),结果2头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1.03%。公母猪间对氟烷的耐受性差异不显著(P>0.05)。个体间氟烷耐受性的差异颇大。选择36头氟烷阳性猪进行肥育测定至90kg屠宰和肉质评定,各肉质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目的是研究饲粮中添加麦饭石及麦饭石-微量元素对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I、Ⅱ、Ⅲ组比对照组日增重分别提高7.7%、12.4%和17.5%;料肉比降低2.1%、6.0%和10.4%;肉色、大理石花纹各组均为3等级,pH值在正常范围内;肉、肝中Pb、Hg、As的残留量均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5.
商品瘦肉型猪的肉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3头商品瘦肉型猪的肉质特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建立各肉质性状间的回归方程,并算出各自的相关系数,其中系水力与失水率,系水力与ph1,ph1与ph24,眼肌嫩度与腰肌嫩度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997.-0.608,0.605,0.712均极显著(P<0.01);2.本试验瘦肉型猪的肉色、pH值、肌肉嫩度、水份、失水率达到正常猪要求,但大理石纹较差,杜大长和杜长大分别为2.76±0.94,2.75±0.85;3.杜约长花肉质较理想,杜大长与杜长大,阉公猪与女猪之间的肉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苏钟Ⅰ系和Ⅱ系猪的氟烷基因及其对产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3 0 1头瘦肉型新品系苏钟 系和 系仔猪进行氟烷测验 ,阳性率为 1 .3 3 %。随机抽取氟烷阴性猪 3 4头进行基因型检测 ,有 6头为杂合子 ,由此得知 NN、Nn和 nn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81 .2 6%、1 7.4 1 %和 1 .3 3 %,N和 n2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 89.97%和 1 0 .0 3 %。对 3种基因型猪的肉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 ,4头氟烷阳性猪 ( nn)肉质最差 ,出现 3头严重 PSE肉和 1头轻度 PSE肉 ,而氟烷阴性猪 ( NN或 Nn)未发生 PSE肉。2 0头苏钟 系氟烷阴性猪用阳性公猪测交 ,对产出的 2 0 8头后代进行氟烷测验 ,共检出 4窝中的 2 1头阳性猪。对测交后代进行肥育性能和肉质测定 ,发现阳性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等较低 ,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较高 ,肉质较差  相似文献   

7.
仔猪断奶后应激性疾病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仔猪断奶后应激性疾病在集约化猪场时有发生,经对南昌市4个猪场640窝共6394头28,35日龄断奶仔猪的调查,从断奶之日起至60日龄结束。PWSD发病率分别为79.50%,73.17%,76.60%和54.25%;死亡率分别为15.07%,13.32%,12.61%和10.60%。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肉质问题已引起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重视,介绍了有关肉质基因的情况,包括基本明确的主效基因,氟烷基因,酸肉基因和其他肉质性状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宁海岔路黑母猪在夏、冬季恶劣天气条件下,体温维持在39℃左右;呼吸次数每分钟为30.88±3.81次~21.73±7.67次,脉搏68.75±6.53~74.88次/分,体重、体长、胸围三项指标比宁海原种场选育Ⅰ系岔路猪分别提高32.11%、3.7%、23.47%;后备母猪的发情周期和发情持续时间在正常范围之内;繁殖性能较好;后备猪体重26.36~66.5kg,平均日增重346g,饲料利用率为5.69;高温环境下对采食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肥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荣昌猪瘦肉型品系0至5世代共246头同胞肥育试验猪进行了肥育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六个世代的选育,荣昌猪瘦肉型品系具有优良的胴体品质及较快的生长速度,并保持了原种荣昌猪肉质优良的遗传特性,胴体瘦肉率、肩腰荐三点均膘、后腿比例、胴体长分别由0世代的51.73%、2.63cm、31.39%、84.75cm提高(降)至5世代的55.00%、2.06cm、32.39%、87.25cm,分别提高(降低)了6.3%、21.7%、3.2%、2.9%;20~90kg日增重、每增重1kg耗料、达90kg体重日龄分别由0世代的450.0g、4.17kg、234.9天提高(降)至5世代的598.8g、3.39kg、189.5天.分别提高(降低)了33.5%、19.3%、19.3%。  相似文献   

11.
改善猪肉品质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改善猪肉品质的传统选育方法(性能测定与选育、适当的杂交配套、合理利用氟烷基因)和肉质主效基因(氟烷基因、酸肉基因等)的定位与应用情况。这两方面的研究对改善肉质都很重要,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猪肉质性状基因及其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永玉  张勤 《养猪》2003,(2):27-3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的肉质问题已引起消费者和养猪生产者的重视。遗传因素是改善肉质品质的关键。对猪的肉质性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是当前国际畜禽遗传育种的一个热点。介绍有关肉质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基本明确的主效基因: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肌肉脂肪的候选基因及基因扫描定位结果;以及肌纤维、嫩度、多汁性、失水率、pH和肉色的定位;同时讨论了所存在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高原瘦肉型猪母系进行同胞测定发现,全期日增重最高达665g,料肉比达3.31:1,瘦肉率基本都在50%以上,肉质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准,具备了高的生长速度和优良的肉脂品质。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笼养肉鸡的鸡粪中粗蛋白含量比平面养的高16.47个百分点,而粗纤维低9.12个百分点。用鸡粪喂猪,其饲料报酬同加入鸡粪的比例呈正相关,如日粮中添加30-60%鸡粪,其饲料报酬提高15.32-55.32%;同样加入40%鸡粪喂猪,鸡粪经发酵的饲料报酬又比不发酵的高9.62%。为使育肥猪得到较好的增重,还应将日粮的营养水平调整到接近饲养标准,猪鸡联养规模,一个专业户一次批量以肉鸡1000-1500羽,联养生猪10-20头为宜。  相似文献   

15.
杜洛克和汉普夏猪及其正反交F1杂种猪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二因子多水平有重要的试验设计,对32头国外引进猪种的杜洛克、汉普夏猪及其正反交F1杂种猪(杜汉、汉杜)不同性别)公、母)的新鲜肌肉的理化性状和食用品质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组成猪的各测定肉质性状中,肌肉的大理石纹、PH值、熟肉率、脂肪仿含量和肉色、失水率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差异,比较而言,杜洛克独白猪的肉色最好(平均评分为3.3分),肌肉持水性能最强(平均失水率仅为9.85%),肌肉的大理石纹评分最好(平均3.13分(宵同性别猪的各测定肉质性状中仅干物质一项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研究表明,杜洛克、汉普夏猪及其正反交F1杂交猪的肌肉中脂肪含量较为适中,平均为3.75%。  相似文献   

16.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肉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秀琼  李学伟 《养猪》1997,(1):32-33
以荣昌猪瘦肉型品系及其杂交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常规肉质指标,并与原种荣昌猪相比较,结果表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具有正常鲜红肉色和理想的大理石纹分布(平均评分分别为3.00和3.19)肌肉pH1为6.32,肌肉粗脂肪含量为3.15%,肌肉失水率为19.48%,贮存损失2.05%。与原种荣昌猪的肉质比较,各项肉质指标经显著性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荣昌猪瘦肉型品系为母本的杂交猪,以杜×荣F1代的肉质最好,约×荣F1代的肉质次之,长×荣F1代的肉质稍差,出现了轻度PSE肉。  相似文献   

17.
应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提高奶牛繁殖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39头黑白花奶牛中进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提高繁殖力试验,其中381头母牛在授精时每头肌注LRH-A200μg,158头母牛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肌注LRH-A的临床健康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8.88%,显著高于对照牛的48.05%;肌注LRH-A的排卵延迟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3.33%,情期受胎率68%和总受胎率85%,显著高于对照牛的25%、26.86%和64.28%:产后14天肌注LRH-A的母牛产犊间隔为360.31±27.67天,显著短于对照牛(394.73±0.32天)。结果表明,应用LRH-A处理能明显提高奶牛繁殖力。  相似文献   

18.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外养猪育种工作者致力于猪的产瘦肉性能的改良,并取得了很大的选择效应,培育出了一批产肉量高的猪种。但是,在选择中由于忽视了猪的体质、外形与内在机能的协调,结果也出现了肉质变劣的问题(PSE肉和DFD肉)。我国于1978年首次提出在猪种选育中应进行肉质测定,1989年又颁布“猪的氟烷测验规程”并运用于育种实践。这一做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我国养猪育种中避免重蹈国外有种史上肉量增长而肉质变劣的覆辙。1猪的应现与应田综合征1.1猪应激的概念从畜牧学的观点来看,应激(stress)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不利于家…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地方猪种的生产性能及利用前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和雅南猪是四川省主要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中等(初产窝平产仔7.8-9.62头,经产9.7-10.5头),肥育性能差(农村条件下平均日增重337-386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64-4.13千克;任食条件下分别为520-602克,3.44-3.85千克),积脂力强,瘦肉率低(在任食条件下分别为34.3-38.6%和40.9-43.5%),适应性较强,肉质优良等特点。以该四品种为母  相似文献   

20.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杂交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父系公猪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母猪杂交,选其杂交一代测定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瘦肉率、肌肉品质等性状,共4次重复试验,测定了133头猪。结果表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与三种瘦肉型公猪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尤以杜X荣最好,其日增重为668克,料肉比3.17,胴体瘦肉率为58.78%;肉质优良,pH1为6.15,pH24为5.96,失水率为22.58%,多数性状都显著或极显著优于长×荣和约×荣(P<0.05或P<0.01),因此,杜×荣为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最优杂交组合,长×荣为次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