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陇东地区农田杂草的调查表明 ,陇东农田杂草隶属 72科、2 33种 ,常见杂草 2 6科、10 8种 ,并提出了合理轮作、药剂防治、严把种子处理关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新疆昌吉市不同区域农田的各种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类,结果显示:昌吉市农田杂草共有30科156种,危害严重的杂草有7科16种.同时,针对不同区域农田的优势杂草种类和发生分布情况,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湟中县农田常见杂草种类及数量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我县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今后开展农田杂草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我县实际,在川水、浅山、脑山三类地区开展了小麦、油菜、马铃薯主要农作物农田杂草种类及数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县主要农田常见杂草种类共计30种,隶属18个科。  相似文献   

4.
对大同市所辖农业 7县 2区的农田进行杂草调查 ,得知全市农田有杂草 16 2种 ,隶属 34科 ;划分出了北坡丘陵区、南山区、平川区及盆地灌区 4种地形型杂草 ;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衡水地区冬小麦田和夏玉米田的杂草群落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1992-1995年对河北省东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农田杂草25科,51种;采用两因素乘积优势度和群落优势杂草率对数据分析,客观地找出该地区18种优势杂草和21种主要杂草群落,并对群落的层片分布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报告东北地区农田主要杂草上的7种天敌昆虫,它们的寄主及其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7.
2000年全省农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省农田杂草有36个科约130种。其中,禾本科杂草有17种,阔叶杂草有113种。全省旱田杂草有27个科103种,水田杂草有14科29种。其中玉米田杂草有27个科81种,大豆田杂草有25个科78种。  相似文献   

8.
青岛苜蓿田杂草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自3月底苜蓿返青开始至9月底,对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牧草试验基地的苜蓿田杂草调查发现:苜蓿田杂草种类有12科21种,其中十字花科、旋花科、菊科、禾本科和藜科的杂草危害较大;冬春季杂草优势种为麦蒿、刺菜和田旋花;夏秋季杂草优势种为马唐、狗尾草、稗草等禾本科植物和葎草。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农田杂草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的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田的杂草种类、密度、分布、优势种群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农田在样点地中出现的杂草有36科130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7种,阔叶杂草113种;旱田杂草27科103种,水田杂草14科29种;玉米田杂草27科81种,大豆田杂草25科78种,小麦田杂草20科58种。吉林省旱田菊科的苣荬菜、山苦菜、小蓟、苍耳普遍发生,危害加重,禾本科的稗草与苘麻、反枝苋、水棘针、铁苋菜、藜、蓼等大面积发生,水田杂草主要形成了禾本科 阔叶 莎草科的杂草群落,个别地方水绵和藻类发生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0.
一、难治杂草防治综合技术朝阳市农田杂草种类繁多,难治杂草更多,经调查主要有鸭跖草:刺儿菜、大刺儿菜、问荆、苣荬菜、播娘蒿、婆婆纳、猪殃殃、牛繁缕、看麦娘、卷茎蓼、田旋花、棉田牵牛花、香附子、狗牙根等。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杀虫植物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室内测定了采自西北地区的475种植物样品的丙酮提取物对玉米象、赤拟谷盗、粘虫等试虫的生物活性,筛选出了对试虫有50%以上生物活性的植物样品128种,其中菊科21种、豆科12种、蔷薇科8种、藜科7种、大戟科5种,其余各科均不足5种。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砂地柏、牛心朴等10余种植物具有明显的开发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河南锈菌新记录(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河南省各地区采集的各种植物上的锈菌标本约150余份,经初步鉴定,共有锈菌20个属,118种,寄生于130种植物上。其中省内新记录属3个:拟三孢锈菌属(TriphragmiopsisNaum.),串孢锈菌属(FrommeaArth.)和夏孢锈菌属(UredoPers.);国内新记录种3种:桑锈孢锈菌构树变种(AecidiummoriBarcl.var.brousonetia),臭椿鞘锈菌(Coleospriumsp.)和扁担木层锈菌(Phakopsorasp.);省内新记录种24种,本文报道13种,即鞘锈菌(Coleosporium)2种,多孢锈菌(Phragmidium)2种,层锈菌(Phakopsora)1种,锈孢锈菌(Aecidium)3种,夏孢锈菌(Uredo)2种,锈孢锈菌变种(Aecidiuvar.),串孢锈菌(Frommea),拟三孢锈菌(Triphragmiopsis)等各1种。并对各新记录种的夏孢子、冬孢子和锈孢子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  相似文献   

13.
海南西瑁洲岛潮间带的底栖贝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2006~2008年,对西瑁洲岛潮间带底栖贝类所作5个断面的种类调查及其数量分布。共获得贝类227种,隶属于4纲15目67科,其中多板纲2种,腹足纲153种,瓣鳃纲66种,头足纲6种。各科的组成中,骨螺科17种,贻贝科14种,宝贝科13种,芋螺科13种,嵌线螺科12种,马蹄螺科11种,帘蛤科11种,蚶科11种,其他各科的种类均在10种以内。按种的性质而论,大多数属于和珊瑚礁有密切关系的热带种或亚热带种。  相似文献   

14.
杭州地区尸食性昆虫种类与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杭州地区室内外选点放置猪尸诱集,共鉴定出3目12科30种昆虫.其中双翅目Diptera5科12种、鞘翅目Coleoptera6科16种、膜翅目Hymenoptera1科2种.此外尚有部分种类有待鉴定.对其中4种主要尸食性昆虫,即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grahami、丝光绿蝇Luciliaser-icata、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crasipalpis和白腹皮蠹Dermestesmaculatus的生物学进行了饲养观察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河道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植物措施在河道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浙江省平原、山区、半山区、海岛等4种类型的河道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有河道维管束植物1 033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隶属138科.其中蕨类植物18科37种,裸子植物2科7种,被子植物118科989种.按植物生态学特性分类,中生植物693种,湿生植物210种,水生植物130种.在水生植物中,挺水植物75种,沉水植物25种,浮叶根生植物19种,漂浮植物11种.根据河道植物的适应性、群落亲和度、功能性和景观性原则,筛选出95种作为浙江省河道生态整治的推荐植物.  相似文献   

16.
宁陕火地塘落叶松林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介绍了宁陕火地塘落叶松林中的大型真菌资源75种。隶属2纲,8目,19科,42属。其中可食用真菌39种,药用真菌18种(具抗癌作用的9种),有毒真菌4种,菌根真菌5种。同时对其生境、经济用途及分布多度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及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考查洗涤厂热废水排放口土壤在常年人为热环境下的可培养嗜热菌的多样性,采集洗涤厂热废水排放口附近的湿热泥土,应用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泥土中的可培养嗜热菌,并对获得的纯培养细菌进行16S rDNA鉴定和系统发育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29株不同表型的纯培养菌株均属于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归属于5个属11个种,分别是地芽孢杆菌属 Geobacillus 3个种,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3个种,无氧芽孢杆菌属 Anoxybacillus 3个种,解脲芽孢杆菌属Ureibacillus 1个种和高温放线菌属 Thermoactinomyces 1个种,属种多样性丰富,菌株资源具有潜在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樊永军  闫伟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9):1232-1236,1284
[目的]填充乌拉山一带菌物调查的空白。[方法]2009~2012年在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采集标本180余号,对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根据Hawksworth等的分类系统,参考《中国大型真菌》,并按《菌物辞典》第八版的系统,编写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目录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物种包括担子菌2纲5目22科43属80种,子囊菌2纲2目2科2属6种,共86种,其中有食用菌49种,药用真菌22种,食用兼药用的真菌18种,毒菌7种,木腐菌有32种,菌根菌有5种,内蒙古地区新记录种3种。[结论]尚有部分标本因文献资料缺乏未能确定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补充。  相似文献   

19.
秦岭山区204种植物对粘虫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粘虫为试虫,对采自秦岭山区的204种植物样品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有87种对试虫有50%以上拒食或毒杀效果,其中菊科21种、蔷薇科7种、毛茛科5种;大花金挖耳、蓼子朴、天明精、南蛇藤、遏兰菜、巴东醉鱼草等植物对试虫的拒食和毒杀效果均大于80%,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associated with Prosopis cineraria (Khejri) were assessed for thei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from eight districts of Rajasthan. A total of three species of Acaulospora, one species of Entrophospora, two species of Gigaspora, twenty-one species of Glomus, seven species of Sclerocystis and three species of Scutellospora were recorded. A high diversity of AM fungi was observed and it varied at different study sites. Among these six genera, Glomus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Glomus fasciculatum, Glomus aggregatum, and Glomus mosseae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predominant AM fungi in infecting Prosopis cineraria. Acaulospora, G. fasciculatum, Sclerocystis was found in all the fields studied, while Scutellospora species were found only in few sites. A maximum of thirty-six AM fungal specie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Jodhpur, whereas only thirteen species were found from Jaisalmer. Spores of Glomus fasciculatum were found to be most abundant under Prosopis cinerar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