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子束辐照对素鸡杀菌效果及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倩  李淑荣  高美须  王志东  裴颖  邓文敏 《核农学报》2012,26(2):295-299,339
以素鸡为试验对象,研究电子束辐照对素鸡杀菌效果及其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素鸡的杀菌效果显著,D10=0.48kGy;8.8kGy以下电子束辐照对素鸡蛋白质、脂肪、脂肪酸、氨基酸的影响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在水分含量方面差异显著;经8.8kGy电子束辐照处理的素鸡与对照素鸡相比,其感官品质未呈现显著差异。综合考虑,2.4kGy电子束辐照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素鸡中的细菌而不影响其营养和感官品质,其货架期可达8d;电子束辐照素鸡的最高耐受剂量至少为8.8kGy。  相似文献   

2.
唐艺文  陈谦  王钢  付孟  黄敏  王丹  高鹏 《核农学报》2023,(5):962-970
为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川产道地中药材杜仲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0、2、4、6、8 kGy)的高能电子束辐照对杜仲叶中的微生物含量、活性物质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色泽、水分和浸出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电子束辐照能有效降低杜仲叶中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HPLC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辐照剂量对杜仲叶中的活性成分绿原酸、芦丁的影响不大,其含量变化与辐照剂量均无极显著线性相关性(P>0.01);此外,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处理的杜仲叶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杜仲叶色泽呈现先变浅再变深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b*值先减小后增大;各辐照剂量下杜仲叶的水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同时,2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能有效降低杜仲叶微生物数量,且对活性成分含量和指纹图谱无显著影响。综上,2 kGy的电子束辐照剂量既能使杜仲叶微生物数量明显降低,又能够保障其品质。本研究结果为电子束辐照技术在杜仲叶贮藏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将60Co-γ辐照引入苦瓜的鲜切加工过程,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苦瓜杀菌效果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剂量0.52kGy以上的辐照处理对鲜切苦瓜细菌、大肠菌群、肠炎沙门氏菌(D10=0.33),英诺克李斯特菌(D10=0.29)杀灭效果显著;1.86kGy以下的辐照对鲜切苦瓜色度、硬度的影响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0.52~1.86kGy辐照处理对苦瓜的色泽、气味、质地和滋味、组织状态等方面可接受性没有显著影响。因此,0.52~1.86kGy辐照剂量可以有效控制鲜切苦瓜中的微生物而不影响其感官品质,能满足糖尿病人的食用要求,货架期可达6d。  相似文献   

4.
辐照处理对鲜切圆生菜减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60Co-γ辐照技术引入到圆生菜的鲜切加工过程,研究不同剂量辐照对圆生菜减菌效果及其营养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达到延长鲜切圆生菜贮藏期的目的.结果表明:辐照对鲜切圆生菜具有显著的减菌效果.辐照剂量≥0.68 kGy的处理对圆生菜细菌、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均有显著的杀灭效果.辐照剂量≤2.32kGy的处理,圆生菜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在5%水平上无显著影响;对圆生菜在贮藏期间Vc含量的下降起延缓作用,对其色泽、气味、质地和滋味、组织状态等感官方面总体可接受性没有显著影响.因此,0.68 ~ 2.32kGy剂量范围内的辐照可有效控制鲜切圆生菜中的微生物而不影响其食用和感官品质,货架期可达6d.本文探索了辐照保鲜在鲜切菜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可行性,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杀菌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国红鱼为对象,利用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对冷藏期内鱼肉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POV)及鲜度指标K值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降低美国红鱼肉的菌落总数,其中D10=161kGy,D=540kGy,冷藏期间辐照组样品菌落生长缓慢,且辐照剂量越大,杀菌效果越强;电子束处理后美国红鱼肉TVB-N值、POV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在冷藏期内对照组TVB-N值、POV、K值的上升速度大于辐照组样品;辐照对美国红鱼肉感官影响不明显,但6kGy辐照组鱼肉色泽略微变红。综合考虑,美国红鱼肉经4kGy 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冷藏条件下保质期可达到14d,比对照延长5d左右。  相似文献   

6.
电子束辐照对小麦储藏抑菌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研究了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储藏小麦微生物菌落的抑制作用,以及辐照后对小麦主要储藏指标与加工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储藏小麦菌落总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且辐照剂量越高菌落总数越低;不同剂量辐照后,对所有霉菌属的抑制效果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经0~5.1 kGy剂量辐照后,小麦感官及基本营养成分没有太大变化;面团流变学特性表明,除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随着剂量的增加略增外,评价值与弱化度呈负相关,其他吸水率、形成时间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但高剂量照射使其面筋指数、α-淀粉酶活性迅速降低,经5.1 kGy剂量辐照的比未经辐照的小麦降落数值下降了56.12%。馒头制品品尝评分也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的杀菌效果及辐照后醉泥螺感官品质与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变化,为生食醉泥螺的辐照保鲜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食醉泥螺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菌落总数、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并分析辐照后醉泥螺在冷藏和常温贮藏条件下的货架期变化。结果表明:1)经1~9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醉泥螺的色泽和形态几乎没有变化,但7、9 kGy剂量组醉泥螺产生异味;2)辐照剂量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当醉泥螺的初始菌落总数为1200 cfu/g时,菌落总数降至初始值10%所需的辐照剂量D10为3.46 kGy;3和5 kGy剂量的辐照对醉泥螺的抑菌效果明显,无论是冷藏还是常温贮藏,360 d内菌落总数均未超过5000 cfu/g;3)辐照对醉泥螺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不改变醉泥螺的限制性氨基酸种类,但经1、3、5 kGy辐照后,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各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增加;4)结合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菌落总数及感官评分的影响,辐照剂量以3 kGy为宜,醉泥螺保质期冷藏条件下由对照组的5个月延长至12个月,常温条件下由对照组的不到1个月延长到3个月。该结果能为电子束辐照保鲜醉泥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于明  王丹  王钢  高鹏  黄敏  陈丽娟 《核农学报》2022,36(11):2175-2182
为研究电子束辐照对天麻灭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采用0(CK)、5、7、9、11、13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天麻粉,测定天麻的微生物含量、色泽、理化性质、指纹图谱相似度及活性成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经9 kGy辐照处理后,天麻中均未检出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辐照后天麻的L*值降低,9 kGy剂量总色差值变化最小;辐照对天麻的水分、总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9~13 kGy吸收剂量下天麻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吸收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天麻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95~0.998;辐照对天麻主要活性成分的总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9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既能减少天麻微生物含量,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品质不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电子束辐照在天麻灭菌工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电子束辐照对蓝莓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电子束辐照对"艾利奥特"蓝莓采后冷藏期间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为探索实用、有效的蓝莓贮藏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辐照剂量分别为0.5、1、1.5、2和3kGy,以未辐照的处理为对照,蓝莓辐照后置于温度为(1±0.5)℃、相对湿度为80%~85%的冷库中,定期检测各项指标,研究不同剂量辐射对蓝莓生理代谢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剂量的电子束处理可显著降低蓝莓的腐烂率、失重率,并可有效抑制蓝莓的呼吸强度,较好的保持了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对蓝莓果皮无显著褪色的副作用,延长了其有效贮藏期。其中以辐照剂量为1k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对"艾利奥特"蓝莓的贮藏效果最为显著,可将其有效贮藏期由原来的30d延长至60d,好果率可达90%以上,失水率控制在10%以内,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  相似文献   

10.
辐照对泡椒凤爪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辐照可以有效的控制泡椒凤爪中的乳酸菌含量,从而延长其货架期。本文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调研,以色泽及形态(权重30%)、香气(权重30%)、质地及滋味(权重40%)为评价指标,制定了泡椒凤爪的感官分析标准,并用此标准对辐照处理后的泡椒凤爪进行了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贮藏3d后的3、5、8、12kGy辐照的样品,其感官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辐照剂量为10 kGy的样品感官评价结果还显著优于对照组。贮藏11d后,样品的感官品质也未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辐照不会影响泡椒凤爪的感官品质,适当剂量的辐照还有助于提高泡椒凤爪的被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1.
张婷  陈召亮  乔勇进 《核农学报》2011,25(2):286-291
以灰葡萄孢病菌(Botrytis cinerea)分生孢子为研究对象,采用0.5、1.0、2.0和3.0kGy剂量电子 束辐照灰葡萄孢分生孢子,分别测定5℃和25℃培养条件下辐照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的萌发活性及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5℃和5℃培养条件下,2.0kGy处理分生孢子完全萌发时间比对照分别延迟了5和9d;2...  相似文献   

12.
柳贤德  朴伶华 《核农学报》2012,26(5):786-791
为使电子束辐照在Jeotkal食品产业中得到广泛利用,对鱿鱼Jeotkal发酵食品及配料实施电子束辐照后,分析了鱿鱼Jeotkal发酵食品及配料的微生物和官能特性。结果表明,电子束处理前鱿鱼Jeotkal好氧菌数为2.88logCFU/g,经5kGy处理后,下降为1.76logCFU/g;酵母和霉菌及大肠杆菌初期污染度分别为3.04logCFU/g和4.20logCFU/g,经5kGy辐照后,下降到1.27和1.34logCFU/g,降低2~3log cycle。辣椒粉辐照处理前好氧菌数为4.07logCFU/g,酵母菌和霉菌为3.91logCFU/g,大肠杆菌为4.34logCFU/g。辣椒粉经5kGy辐照后,好氧菌及酵母菌和霉菌显示为ND。蒜糜中初期好氧菌数为4.41logCFU/g,酵母及霉菌为4.48logCFU/g,大肠杆菌为4.32logCFU/g;经5kGy电子束辐照后好氧菌、酵母及霉菌、大肠杆菌都显示为ND。电子束不仅对鱿鱼Jeotkal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而且没有引起鱿鱼Jeotkal的pH和官能特性的变化。因此,电子束杀菌技术在低盐或发酵食品储藏工艺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电子束辐照对大米营养和蒸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发展、完善辐照杀虫灭菌技术应用于储粮方面的理论研究,该研究采用0、0.83、1.56、2.30、4.93kGy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大米样品,考察其对大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大米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无明显影响(p>0.05);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大米的脂肪酸值、胶稠度升高(p<0.05),吸水率、膨胀率下降(p<0.05);电子束辐照对大米糊化温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但显著降低大米的峰值黏度、衰减值、回生值(p<0.05),明显影响米饭的蒸煮品质(p<0.05),剂量为4.93kGy时蒸煮米饭出现明显的褐变。电子束辐照大米的剂量不宜超过2.30kGy,以0.83kGy的辐照剂量较佳,该研究结果将为储藏和进出口检疫中对大米进行辐照杀虫、灭菌时的剂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子束辐照对三文鱼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三文鱼电子束辐照的最佳剂量,以生鲜三文鱼为研究对象,采用0(未辐照)、0.5、1.0、2.0k Gy 4种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进行辐照处理,贮藏于0℃下,通过检测贮藏过程中鱼体的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酸价、失重率、色差及质构等指标,研究电子束辐照剂量对三文鱼品质及其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以抑制三文鱼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和菌落总数的增长,且辐照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辐照剂量越大,贮藏初期的酸价越高,但在贮藏期间较未辐照组稳定,无明显的增大趋势;1.0 k Gy和2.0 k Gy剂量使三文鱼颜色变暗,0.5 k Gy较未辐照组差异不显著;贮藏末期,经过辐照的三文鱼的黏附性相对未辐照组小,硬度、弹性以及咀嚼性与未辐照组无显著差异,各剂量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综合各指标,0.5 k Gy剂量的电子束可以更好地保持三文鱼的品质。本研究结果为三文鱼的保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山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分别采用0、2.8、6.3、9.5、18.8 kGy吸收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山银花及其提取物,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其生物负载及指标成分绿原酸含量、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够有效降低山银花及其提取物中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随着吸收剂量增大,其存活数显著降低;电子束辐照对山银花及其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及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的影响不大,其变化与吸收剂量均无显著线性相关性(P>0.05),当吸收剂量达到18.8 kGy时,与未辐照样品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吸收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的山银花及其提取物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为1;聚类分析(CA)结果也表明经不同吸收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的样品与未辐照样品未呈现显著差异。综上,电子束辐照灭菌对中药材山银花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无明显影响。本研究利用谱效分析,系统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中药材山银花及其提取物质量的影响,为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山银花药材贮藏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真空包装章鱼制品冷藏过程中生物胺形成的抑制作用,以真空包装的新鲜章鱼腕足段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0、0.5、1.0、1.5、2.0和2.5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于4℃下冷藏63 d,每隔7 d进行感官品评和生物胺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冷藏期间真空包装的章鱼中共检测出精胺、亚精胺、腐胺、尸胺、组胺和酪胺6种生物胺。电子束辐照处理能抑制章鱼冷藏过程中腐胺、尸胺、组胺和酪胺的生成,且抑制作用与辐照剂量成正比,其中对组胺生成的抑制效果最佳,仅在少数样品中被检出。此外,电子束辐照也抑制了章鱼中亚精胺和精胺在冷藏后期的分解。冷藏过程中的腐胺、尸胺和酪胺含量变化与样品感官品质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高感官品质章鱼样品中的腐胺、尸胺和酪胺含量均≤10 mg·kg-1。综合电子束不同剂量辐照对章鱼感官品质和生物胺的抑制作用,1.0 kGy的电子束辐照剂量是真空包装章鱼4℃冷藏保鲜的最适前处理,其能延长高品质新鲜章鱼货架期至35 d。本研究结果为章鱼加工企业生产高品质章鱼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付孟  王丹  何毅  王钢  唐艺文  于明  高鹏  黄敏 《核农学报》2022,36(9):1789-1796
为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大黄的影响,以川产道地大黄饮片为试验材料,以未处理组及硫磺熏蒸组为对照,研究不同剂量(2、3、5、7、10、13、15、25 kGy)电子束辐照对大黄微生物数量、理化性质、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电子束辐照能降低大黄饮片中的微生物数量,3~5 kGy及以上剂量辐照使大黄微生物数量降至检测限以下,在360 d的贮藏期内微生物数量均控制在药典规定以下,保持较高的卫生标准,而经7 kGy及以上剂量辐照可完全灭菌。辐照对大黄干燥失重、总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水浸物含量显著增加,其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略有增加。贮藏期内,大黄水浸物、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明显下降,辐照处理能较好地保持大黄的质量。综合评价表明,3~5 kGy辐照剂量范围能有效杀灭大黄中的微生物,同时大黄水浸物含量明显增加,活性成分含量略有增加,适用于辐照后短期(约180 d)贮藏。7~10 kGy辐照处理能使微生物含量在一年贮藏期内处于较低水平,且对其活性成分含量具有较好的保持作用,适用于辐照后长期(约360 d)贮藏。本研究结果为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大黄及其制剂的加工与贮藏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