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金桂、银桂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剂量(0、50、100、150、200、250、300Gy)~(60)Co-γ射线辐射种子,观察辐射对桂花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桂花种子辐射效应问题,选育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优良新品种。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导致桂花相对生长率下降、种子发芽势降低、出苗时滞延长、出苗整齐度降低、根系发育受抑制等效应;辐射剂量与金桂和银桂种子的相对出苗率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83;~(60)Co-γ射线辐射可引起桂花幼苗产生较多的表型变异,50Gy处理金桂与银桂种子变异率分别达(13.6±5.23)%、(12.4±4.78)%;采用相对出苗率为指标,金桂与银桂种子辐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92.39、73.63Gy,银桂种子辐射敏感性高于金桂种子。  相似文献   

2.
茄子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粒子束剂量处理茄子干种子,通过出苗率及后代变异情况,选择出合适的辐射剂量,同时探索出茄子粒子束诱变育种的规律及选择有效变异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辐射剂量为0、50、100、150、200、250 Gy 的60Co-γ 射线处理菜豆品种A18-1 的成熟干种子,根据辐射剂量和种子的相对出苗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研究60Co-γ 射线对菜豆的辐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辐射处理的半致死剂量为126 Gy。用辐射剂量为126 Gy 的60Co-γ 射线处理A18-1 的干种子,对M2 进行田间表型筛选,共筛选到279 株突变株,占M2 诱变群体总数的1.83%。构建了包括叶、茎、花和育性、荚、生长习性和株型、黄化、熟期等性状变异类型的突变体,可为今后菜豆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品种火龙果种子的辐射效应,以"蜜红""蜜宝""翠蜜""金都一号""富贵红""大红""燕窝果"7个品种火龙果新鲜种子为材料,分别经0、25、50、100、200、300、400、500 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火龙果种子萌发、根长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火龙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辐照剂量为25~100 Gy时60Co-γ射线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随着剂量的增大,辐照对于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和根长抑制明显,剂量与之呈负相关。100 Gy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最高,200~500 Gy时种子萌芽生长受抑制;200 Gy处理的出苗率均极显著比对照低。  相似文献   

5.
以“冠军”和“鲁芦笋七号”2个品种芦笋种子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研究了不同辐射剂量(100、200、300、400、500、600 Gy)对芦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对不同辐射处理的响应,以期为芦笋辐射诱变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萌发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剂量为100 Gy时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当剂量达到400 Gy时,胚根、胚芽生长受到强烈抑制;种子成苗率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辐射剂量对幼苗生长的诱变效应也与品种有关,“冠军”幼苗生长与辐射剂量增加呈负相关,“鲁芦笋七号”幼苗的生长与辐射剂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冠军”和“鲁芦笋七号”对应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389 Gy和362 Gy。  相似文献   

6.
通过空间诱变处理青椒干种子,并以地面种植后采收的种子为对照,分析空间环境条件对青椒的形态变化特点的影响,同时利用RAPD技术对DNA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间环境条件改变了青椒的形态,同时诱发了基因组的突变,说明空间诱变是产生青椒变异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6,(6):5-9
为了探索辐射育种适宜的辐射剂量,用7个剂量~(60)Co-γ射线辐射西瓜干种子,观测了不同辐射剂量对西瓜着花节位、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果皮厚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对西瓜第一雄花着花节位无显著影响,350 Gy及以上剂量辐射处理显著降低中等种子和小种子材料的西瓜第一雌花着花节位,但对大种子材料无显著影响;800 Gy及以上剂量辐射处理对西瓜果实性状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小种子材料比大种子、中等种子材料对辐射更敏感;随辐射剂量增大,~(60)Co-γ射线对西瓜着花和果实性状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西瓜干种子~(60)Co-γ辐射的适宜剂量为200~500 Gy,不同质量西瓜干种子对~(60)Co-γ辐射的敏感性表现为小种子材料中等种子材料大种子材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5,(1):10-14
通过对3类不同质量(包括12个品种)的西瓜干种子进行不同剂量的辐射处理,研究了60Co-γ射线辐射对西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后,西瓜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绿素b的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气体交换参数Gs、Pn、Tr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小。不同质量西瓜种子对60Co-γ辐射的敏感性表现为大种子材料小种子材料中等种子材料;不同种质类型西瓜种子对60Co-γ辐射的敏感性表现为杂交种子品种常规种子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籽银桂种子为试材,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研究了不同辐照量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处理能抑制桂花种子发芽,剂量越高发芽率越低;低剂量、辐射时间较短对桂花幼苗侧根数量、长度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考虑~(60)Coγ辐射对桂花种子发芽率、根系、苗高、地径等苗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初步断定辐照量为100Gy、辐照率为5Gy·min~(-1)、辐射时间为20min的处理对桂花种子的影响较小,而辐照量为300Gy、辐照率为1Gy·min~(-1)、辐射时间为300min的处理对桂花种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辐射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0Co-γ射线处理"和平红阳"和"和平一号"2个猕猴桃品种幼芽,并在猕猴桃成株上进行高位嫁接,对其辐射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嫁接萌芽率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而降低;随辐射强度的增加,使萌发芽的死亡率加大,导致最终成活枝的比例降低.参试品种的半致死剂量在50~75 Gy之间.辐射在引起猕猴桃幼芽生理损伤的同时,亦会诱发性状变异.2个品种的茎长、叶柄长、叶片宽等性状50 Gy处理和CK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 a试验取得一致的结果.而茎直径和叶片长度,不同品种及不同年份的表现不同.辐射处理会提高性状的变异系数,增加性状的变异度,为选择提供更丰富的变异材料.表明辐射诱变在猕猴桃品种改良中有重要的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不同基因型辣椒间的光合日变化情况,进一步指导辣椒的育种与栽培,测定了4个辣椒品种的光合日变化曲线。结果表明,4个辣椒品种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曲线变化,但峰值的大小及峰值出现的时间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一定差异;在所考察的8个影响因子中,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和空气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从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南斯拉夫、我国等国家甜椒的园艺学分类系统和地处热带地区的国家种植的主要甜椒品种的分析中,发现世界各国甜椒的园艺学分类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仍有许多相似之处:(1)分类基本是以果型、果实大小为依据,(2)主要的甜椒品种类型是Bell型。Bell型甜椒品种果型有方型和长型之分。根据丰富多彩的果实颜色(成熟果实颜色和未成熟果实颜色),方型甜椒品种可分为绿色甜椒(由绿转红)和彩色甜椒两类。目前市场上的长型甜椒品种的果实颜色为绿转红和由绿转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冯义 《长江蔬菜》2015,(8):21-23
为解决大棚辣椒罢园后秸秆污染环境、传播病害的问题,使辣椒青秆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结合高温闷棚,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辣椒青秆处理,并与本地传统方法对比,目测下茬辣椒长势,调查辣椒主要病害发生情况、测量大棚产量、分析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旋耕机将辣椒青秆直接打碎还田,既能保护环境、改良土壤,还能省工、增产增效,比传统处理节本增效1.16%。  相似文献   

14.
选用"大牛角"辣椒为试材,以不同基质、不同苗床方式、不同营养液培育辣椒苗,从苗床温度、出苗情况、株高、茎粗、叶片数,地上、地下鲜重及干重各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良地床与架床的成苗质量差异不显著;采用基质为腐熟全牛粪与草炭、蛭石苗质量无差异,但牛粪成本比较低,考虑节本增效,阜新地区宜采用腐熟全牛粪、改良地床方式育辣椒苗。  相似文献   

15.
湖南辣椒生产概况与病虫害绿色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概述了湖南辣椒生产情况、品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为实施"绿色植保"战略,保证辣椒的食用安全性,根据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要求,研究提出了辣椒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这些技术一方面可有效控制辣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另一方面可保证辣椒卫生品质,遏制化学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16.
以青椒品种安椒18为材料,研究了(10±1)℃条件下,600倍木霉菌、多菌灵处理对青椒果实贮藏性状(呼吸强度、叶绿素、维生素C和腐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600倍的木霉菌液处理显著抑制了贮藏过程中青椒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了叶绿素和维生素C的分解,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600倍的木霉菌稀释液处理对青椒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蔗糖基聚合物处理对青椒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蔗糖基聚合物对青椒进行采后室温贮存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5%浓度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处理可以促进青椒总糖的积累,促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减缓青椒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的降解,能够有效延缓青椒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8.
以‘辽园多丽番茄、‘辽椒11号青椒为试材,研究了育苗基质不同追肥营养对番茄和青椒秧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番茄和青椒秧苗生长适宜的施肥方式和合理的追肥量。结果表明:在追肥营养方面,处理A是适宜番茄秧苗生长的追肥量;而处理B(200mg/L)是适宜青椒生长的追肥量。在追肥+钙肥营养方面,钙处理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及鲜重、壮苗指数差异不明显;而处理B和A青椒秧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鲜重及壮苗指数均大于处理C和对照,并且壮苗指数与对照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综合考虑,处理A(0.1%硝酸钙)是适宜的钙使用量。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明确不同营养品质在辣(甜)椒种质资源间存在的差异及变异度,筛选出优异辣(甜)椒种质,进而为高品质辣(甜)椒新品种选育提供物质基础,对97份辣(甜)椒种质资源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辣椒素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变异度,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种质间辣椒素含量、二氢辣椒素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达到99.27%、108.69%和112.60%;甜椒营养指标变异系数小于辣椒,其中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4.40%;可以利用材料间的较大变异性,通过育种手段选育出优异辣(甜)椒种质资源。通过平均隶属函数法筛选出辣椒优异种质2份,分别为951-4C和91536A,其中951-4C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91536A辣椒素含量、二氢辣椒素含量均最高,其他营养指标综合表现优异;筛选出甜椒优异种质19份,排名前3位的是11-116、W-01-07、9204-8,其中11- 116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维生素C含量居第2位,其他营养指标综合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20.
色差计在辣椒果实色泽变化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利群  戴雄泽 《辣椒杂志》2009,7(3):23-26,33
本试验应用色差计对7个不同颜色辣椒品种青果期、转色期和成熟期的色泽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对同一份样品进行感观检验和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色泽参数中的色度角〔H=tan-1(b/a)〕、色泽比(h=a/b)能反应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色泽的变化;色差计检测辣椒果实颜色可行,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时间短、无损伤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