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丝鲈幼鱼水泥池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的10 000尾长丝鲈幼鱼,经过近半年的养殖,平均体长由最初的5 cm增长到了平均13.8 cm,最大体长24.7 cm,饵料系数1.65。成活率达到91.28%。在饲料投喂、水质调节和痛害防治方面积极探索,解决了高密度养殖带来的问题,为长丝鲈的工厂化养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大眼狮鲈 (Stizostedionvitreum)又称黄狮鲈或白眼鲈 ,隶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 ,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东部 ,是北美优质的游钓和养殖鱼类 ,其产量居第二位。该鱼具有适温范围较广 (0—30℃ ) ,冬季可摄食 ,生长速度快 ,肉味好等特点 ,适合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放养。 1993年 ,哈尔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由加拿大引进 ,并进行了池塘驯养大眼狮鲈的技术研究。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也于 1996年开始引进试养。 1996年 6月 ,长春市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大眼狮鲈鱼的引进及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课题 ,通过三年的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3.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欧洲名贵经济鱼类,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于1992年引入我国,并于1998年突破了大菱鲆人工育苗技术难关,为开展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打下了坚实基础.葫芦岛市于2000年从山东及法国引进大菱鲆鱼苗开始进行工厂化养殖,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1992,(5):44-44,43
广东水产学会淡水渔业专业委员会经与澳大利亚有关科研单位联系,取得一批金鲈、银鲈养殖的技术资料,其中包括:金鲈人工繁殖技术、促性腺激素诱导金鲈排卵和产卵的研究、金鲈幼鱼和鱼苗的摄食和生长及澳大利亚几种鲈鱼类等,已译成中文,并已提供试养单位和个人参考应用。最近又得到澳大利亚鲈鱼养殖专家S&;#183;罗兰(Rowland)博士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七星鲈,俗称海鲈鱼、花鲈,属于广盐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下主要栖息于沿海地区及河川下游出海口附近,对环境适应力强,具群游性,为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主要养殖品种。为了研究七星鲈亲鱼驯化、人工催产、苗种培育等关键技术,解决江苏地区养殖生产对苗种的需求,笔者所在江苏银宝海富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于2018—2020年开展了七星鲈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育苗方法,为今后七星鲈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七星鲈工厂化育苗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驼背鲈俗名老鼠斑,广布于印度太平洋的炎热地区,为高级海产经济鱼类,且价格是其中最贵者,资源量亦少。目前我国市场所见者基本上都是来自东南亚地区。驼背鲈的主要特征是:体甚侧扁,无犬齿,后鼻孔呈垂直裂孔,头顶凹入,背鳍10棘,体褐色,布满黑色圆点,雌雄同体。以往有关驼背鲈的资料及研究均很少,且仅是简略的记述。为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驼背鲈的研究,被列为农业部重点项目。由该所获得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称号的副研究员欧又君主持。目前已解剖了32尾活体驼背鲈,研究了其分类特征、体色和内脏…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农业农村部将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列入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该模式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新模式,具备建设成本底、占地小、可控性强及组建灵活等优势,可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在工厂化陆基圆池中进行经济养殖品种的探究,是该模式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据《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1年,我国淡水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产量70.21万t,同比增长13.33%。目前,随着国内加州鲈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大,养殖从业者对加州鲈规格苗的需求日益旺盛,工厂化育苗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热点。现于2021年3—5月开展了加州鲈工厂化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七星鲈又名鲈子、海鲈,为冷温带河湖鱼类。为了缓解当前水产养殖资源紧张、管理难、污染大等难题,本文探索了七星鲈工厂化养殖技术,形成了一套完善特定的七星鲈工厂化养殖技术,为今后七星鲈工厂化养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养殖设施1.鱼池鱼池为水泥池,建于塑料大棚内,每个鱼池面积在200~300米~2、水深1~1.5米。池角成圆角,池的内壁和池底用水泥砂浆抹平,池  相似文献   

9.
祖国各地     
《水产科技情报》2001,(3):142-143
七星鲈工厂化繁殖在奉化获得成功  近日 ,浙江奉化盈源育苗厂将80万尾人工繁育的七星鲈苗种从工厂化育苗池移入海水网箱 ,这是该厂继银鲳人工繁殖后利用工厂化繁育技术生产名特优水产苗种的又一次成功尝试。进行海水网箱养殖所用的七星鲈苗种 ,前几年一直依靠从外地引进 ,运输成活率低 ,养殖成本高。为满足海水网箱养殖发展的需要 ,奉化市水产研究所于 2 0 0 1年初与全国科技兴海技术转移宁波中心联手 ,共同立项开发七星鲈苗种的工厂化生产技术。从今年 2月起 ,科技人员精心策划 ,精选亲体 ,催情产卵 ,精细管理 ,终于获得成功。在 1 5口 ,…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承担的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尖吻鲈室内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及南沙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进行现场测试,结果显示,该项目成功培育体长3cm~6cm的尖吻鲈苗种208572尾,为后续开展尖吻鲈南沙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泥鳅的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局承担了“泥鳅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项目,认真对泥鳅养殖场设施的建设、泥鳅苗种的人工繁育、泥鳅的工厂化养殖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2007年11月26日邀请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鉴定,共实施面积774m^2(18个池),其中苗种培育池3个(99m^2),成鳅养殖池15个(675m^2)。总产泥鳅鱼苗230万尾,培育泥鳅鱼种1082kg。养殖成鳅8159kg。鳅种平均规格9.0g,成鳅规格40.2g。综合技术居省内先进水平。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于l996年开始和德国FISKO公司合作开展鲟鱼的工厂化养殖,从德国引进一套集电子、生物、机械为一体的工厂化苗种培育设备。经过几年的试验,掌握了鲟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27日至29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及普林海珍水产养殖公司联合在唐山市举办了“漠斑牙鲆及海水工厂化养鱼技术培训班”。来自全省沿海及部分内陆市县70余名同志参加了培训。并参观了滦南普林海珍水产养殖公司.  相似文献   

14.
白仔鳗的开食驯化及黑仔鳗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仔鳗的开食驯化及黑仔鳗的培育技术王连勇邢佐平(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115000)关键词:白仔鳗黑仔鳗开食驯化培育技术鳗鲡(AnguilajaponicaTemmincketSchlegel)是温水性鱼类,在南方养殖较多,北方的工厂化鱼场也多养殖,...  相似文献   

15.
<正>七星鲈又称花鲈,属于广盐性鱼类,在淡水、半咸水养殖池中均可养殖,肉质坚实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经济鱼类,在内陆养殖有很大的发展前景。2015年,泰州市高港区水产站实施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七星鲈鱼集约化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七星鲈养殖目前在我区是一空白,因此必须从广东、福建等地引进苗种。如何提高鱼苗长途运输中的成活率是七星鲈养殖项目成功的关键。2015年3月28日,我站从福建引进6~8厘米七星鲈苗种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2月1日,珠江口某水产工厂化养殖场从顺德某水产苗种繁育场购买300万尾加州鲈鱼苗(全长约0.5厘米)放入鱼缸中进行标粗,培育12天后发现鱼苗游动放缓、摄食缓慢,开始死鱼,每天死鱼从几十尾到上万尾,死鱼超过九成,损失惨重。经显微镜检查,鱼苗体表、鳍条寄生了大量的车轮虫。  相似文献   

17.
澳洲宝石鲈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宝石鲈体形美观,出肉率高,口感爽滑甘美,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18.9%,含有8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且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适宜在池塘、网箱、工厂化流水池进行养殖,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在我省尽快发展这一优良品种,我们于2004年开始对澳洲宝石鲈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配套养殖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和1994年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二次从加拿大移植大眼狮鲈发眼鱼卵,经室内孵化培育出鱼苗,在池塘中进行鱼苗、鱼种、成鱼养殖。鱼苗培育35天,体长平均达5.2cm,成活率分别是75.8%和17.9%,鱼种培育套养方式成功,亩套养100-150尾,经3个月的养殖,体重可达50-100克,成鱼养殖,亩套养20-40尾,经5个月的培育体重可达300-475克,2龄鱼体重达670-1020克,单产5-10千克。  相似文献   

19.
陈文 《水产科技》1990,(2):29-31
云斑鮰Ictalurus nebulous,又称褐首鲶(brown bullhead),广东省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于1987年7月引进,在广州市嘉禾水产研究所试养,并于1989年5月繁殖出大批鱼苗.  相似文献   

20.
花鲈做为我国近海分布范围最广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近海网箱养殖及陆基池塘养殖产量逐年增加。为探索多种养殖模式,促进花鲈养殖产业化,2000年我所承担了山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花鲈工厂化苗种生产与养殖产业化》课题中《咸淡水养殖模式试验》子课题研究,旨在探索黄河三角洲地区咸淡水池塘花鲈当年养成技术,经过科研人员2年的潜心研究与科学喂养,2001年10月28日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取得当年养成规格0.52kg,平均亩产540kg的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2000年试验池塘设在博兴县滨博渔场2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