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正交实验[L(934)]把270只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9组,研究植酸酶、非植酸磷和钙水平的不同组合对艾维茵肉仔鸡生长性能、死淘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非植酸磷0.18%+钙0.8%组肉仔鸡生长最差,全部发生腿病,并于试验中期死亡或被淘汰;在非植酸磷0.18%+钙0.65%组的饲粮中添加植酸酶600FTU/kg,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肉仔鸡的生长发育,但日增重仍较差,且死淘率较高;而添加植酸酶1200FTU/kg+非植酸酶0.18%+钙1.00%的组合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食欲与生长发育速度,腿病发生率和死淘率仍较高。饲粮中添加非植酸磷0.28%+不添加植酸酶+钙1.00%组仔鸡生长很差、死淘率较高;添加植酸酶600FTU/kg+非植酸磷0.28%+钙0.80%的组生长效果良好,而非植酸磷0.28%+钙0.65%+植酸酶1200FTU/kg组并未进一步提高生长效果。饲粮非植酸磷为0.38%时的3个组合都表现出较佳的日增重,说明非植酸磷0.38%能满足仔鸡需要。试验处理对仔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未产生明显影响。饲粮中添加非植酸磷0.28%+钙0.80%+植酸酶600FTU/kg时,肉仔鸡的综合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2.
选用18周龄海赛克192只 ,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蛋鸡对非植酸磷的需要量。采用2×2×2因子正交试验设计(L827) ,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 ,含玉米60 % ,豆粕27 % ,两个水平非植酸磷(0.38 %、0.16 %) ,两个水平植酸酶(300IU/kg,0) ,两个水平纤维素酶(0.1 % ,0)。试鸡随机分为8组 ,每组4个重复 ,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饲养期共7个月。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0.1 %纤维素酶有降低试鸡日采食量的趋势。添加300IU/kg 植酸酶和0.1 %纤维素酶及其他各因素处理对蛋鸡全试验期平均产蛋率…  相似文献   

3.
随机选取60周龄高产海兰褐商品蛋鸡108只,研究在不同非植酸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蛋鸡料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00 FTU/kg水平植酸酶与添加150 FTU/kg水平组和未添加组相比,料蛋比明显降低(P<0.01),当日粮中非植酸磷水平为0.15%时,料蛋比低于添加0.10%和0.20%(P<0.05);非植酸磷与植酸酶同时添加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以添加非植酸磷水平为0.10%,植酸酶为300 FTU/kg时,料蛋比最低.  相似文献   

4.
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已经成为降解饲粮中植酸及其盐类从而提高畜禽对磷利用率、节约磷源矿物质饲料和减少磷排放的有效途径,植酸酶广泛应用于畜禽饲粮配制和养殖生产中。相对猪和鸡,植酸酶在肉鸭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在低非植酸磷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骨骼发育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及植酸酶活性与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之间定量换算关系方面的研究报道,旨在为肉鸭饲粮配制中科学合理使用植酸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对山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胫骨指标的影响。选取120日龄山麻鸭7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Ⅰ组为对照组,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5%,Ⅱ组非植酸磷水平为0.20%,Ⅲ组在Ⅱ组基础上添加100 mg/kg植酸酶,Ⅳ组非植酸磷水平为0.30%,Ⅴ组在Ⅳ组基础上添加100 mg/kg植酸酶。试验期11个月,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0~171 d,产蛋率90%;第二阶段,172~335 d,80%产蛋率90%。结果表明:1在两个阶段,各组蛋鸭在产蛋性能上无显著差异(P0.05)。2第二阶段Ⅲ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Ⅴ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Ⅳ组(P0.05),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第一阶段Ⅱ组的骨密度和骨矿盐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他胫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蛋鸭的血钙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第一阶段Ⅱ组血磷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果表明,低磷饲粮可显著降低蛋壳质量和骨骼质量,在第二阶段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改善蛋壳质量。生产中可考虑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20%时添加100 mg/kg植酸酶替代部分磷酸氢钙。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4只,随机分为7组,包括1个高非植酸磷(前期4.0 g/kg;后期3.4 g/kg)对照组和6个低非植酸磷(前期2.4 g/kg;后期1.8 g/kg)试验组.试验组饲粮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设计,植酸磷设2.00和3.50 g/kg2个水平,植酸酶设500、1 000和1 500 U/kg 3个水平.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饲粮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1)、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以及后期料重比(F/G)(P<0.05),其中高植酸磷饲粮显著优于低植酸磷饲粮(P<0.05).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对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呈现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低植酸磷饲粮中肉鸭ADG和ADFI随着植酸酶添加量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高植酸磷饲粮中1 000 U/kg组显著高于500 U/kg组(P<0.05),与1 500 U/kg组无显著差异(P>0.05).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21和40日龄血清磷水平以及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但对21和40日龄血清钙水平和4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低非植酸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其中在高植酸磷饲粮中的效果优于低植酸磷饲粮;随着植酸酶水平的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广东饲料》2021,30(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0-3周龄卷毛鸡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评价植酸酶的应用效果,确定该阶段植酸酶的适宜水平。选取180只健康、体型相近的1日龄卷毛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各处理组植酸酶水平0、600、1200 U/kg,试验持续3周。结果表明:1)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各组脏器相对质量(心脏、肾脏、胰腺和肝脏)均不受添加植酸酶的影响(P0.05),但低磷饲粮中添加600 U/kg植酸酶使全肠相对质量显著升高(P0.05);3)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有提高粗灰分代谢率的趋势(P=0.0964),但添加1200 U/kg植酸酶使磷代谢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建议卷毛鸡低磷(非植酸磷0.33%)饲粮中添加1200 U/kg植酸酶更有利于磷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18周龄海赛克蛋鸡192只 ,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采用2×2×2正交试验设计(L827) ,两水平非植酸磷(0.38 % ,0.16 %)、两水平植酸酶(300U/kg,0)、两水平纤维素酶(0.1 % ,0)。结果表明 :300U/kg植酸酶可显著提高日粮粗灰分、粗蛋白、钙、总磷和铜的表观利用率(P<0.05) ,显著提高了胫骨折断力(P<0.05) ;0.1 %纤维素酶可显著降低日耗料量(P<0.05) ,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P<0.05)和钙的表观利用率(P<0.01) ;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提高植酸磷和铜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加性效应(P<0.05);0.16 %非植酸磷水平已能满足蛋鸡产蛋需要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根据植酸酶可以水解饲料中植酸盐的原理,探讨在泰国高温高湿条件下,酶他富(Natuphos)植酸酶代替断奶仔猪饲粮中磷酸二氢钙的效果。试验选用48头4周龄长白断奶仔猪(6.55±0.26kg),设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12个重复。试验饲粮设计如下:饲粮1:含0.8%有效磷的饲粮作为正对照组;饲粮2:含0.6%有效磷的饲粮作为负对照组;饲粮3和饲粮4为在饲粮2的基础上分别加入500和1000PU/kg的酶他富(Natuphos)植酸酶添加剂。4周的试验期间内,仔猪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负对照组(处理2)仔猪的生产性能显著低于正对照组(处理1)仔猪的生产性能(p<0.01),植酸酶的添加使仔猪的生产性能明显高于负对照组(p<0.01),仔猪的生产性能在500PU/kg(处理3)和1000PU/kg(处理4)的植酸酶添加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500PU/kg植酸酶的添加量至少可取代该断奶仔猪饲粮中2.0g无机磷(约合8.5g磷酸二氢钙)的添加量,饲粮中无机磷添加量的降低减轻了粪尿中的磷对环境污染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有效磷和粗制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粗制植酸酶在不同AP(有效磷)蛋鸡日粮中添加的效果,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处理因素包括2个粗制酶(0、0.5%)和3个AP(0.1%、0.2%、0.4%)。试验结果表明:AP为0.1%时,添加粗制酶,与不加粗制酶组相比,产蛋率增加8.61个百分点;耗料量增加0.47g/(d·只);平均产蛋量增加6.51g/(d·只);料蛋比下降11.65%;破蛋率下降1.22个百分点;蛋壳厚度增加3.35×10-1mm,蛋壳强度增加1.63kg/cm2。0.1%AP加粗制酶组的生产性能均达到或超过AP为0.4%的不加粗制酶组。  相似文献   

11.
有效磷和粗制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粗制植酸酶在不同AP(有效磷)蛋鸡日粮中添加的效果,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处理因素包括2个粗制酶(0、0.5%)和3个AP(0.1%、0.2%、0.4%)。试验结果表明:AP为0.1%时,添加粗制酶,与不加粗制酶组相比,产蛋率增加8.61个百分点;耗料量增加0.47g/(d·只);平均产蛋量增加6.51g/(d·只);料蛋比下降11.65%;破蛋率下降1.22个百分点;蛋壳厚度增加3.35×10-1mm,蛋壳强度增加1.63kg/cm2。0.1%AP加粗制酶组的生产性能均达到或超过AP为0.4%的不加粗制酶组。  相似文献   

12.
外源植酸酶已广泛应用于肉鸡饲粮,其活性受温度、p H等影响,对植酸磷的释放仅仅20%左右,仍然具有巨大潜力。植酸酶能提高低磷饲粮养分利用率和肉鸡生产性能,超量添加(500 U/kg)对生产性能的改善有超过正常磷水平饲粮的潜力。饲粮添加植酸酶能提高磷的消化利用率,降低饲粮磷水平和磷排放。文章从植酸酶对植酸磷的作用、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养分利用、对磷排放以及与非淀粉多糖酶互作作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和柠檬酸对钙、磷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72头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的3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在相同钙水平基础上设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处理1基础饲粮-50%磷酸氢钙;处理2基础饲粮 植酸酶(500U/kg)-50%磷酸氢钙;处理3基础饲粮 植酸酶(500U/kg) 柠檬酸(0.5%)-50%磷酸氢钙。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柠檬酸,钙、磷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钙和血磷浓度,各处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柠檬酸不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3)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柠檬酸使胃中植酸磷消化率极显著提高,粪中磷排出量极显著降低。(4)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柠檬酸,猪的掌骨灰分和跖骨强度与采食正常磷饲粮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5)植酸酶与柠檬酸合用较之单添植酸酶有更高植酸磷消化率和更低的粪磷排出量(P<0.05)。总之,在断奶阶段,在猪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柠檬酸可代替部分磷酸氢钙,促进了钙、磷消化利用,促进了骨骼生长,也促进了植酸磷的利用,降低了粪磷排出。植酸酶与柠檬酸合用,有助于提高植酸磷的消化率和降低粪磷排出,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高峰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胫骨指标的影响。选取即将达到产蛋高峰期的山麻鸭9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各组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20%、0.25%、0.30%、0.35%、0.40%、0.45%,试验期11个月。结果表明:1)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鸭的胫骨重、胫骨长度和折断力无显著影响(P0.05)。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随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升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0.35%组和0.40%组的胫骨密度显著高于0.20%组和0.25%组(P0.05),当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升至0.35%以上时,骨矿盐含量显著高于0.20%组(P0.05)。3)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胫骨灰分中钙和磷含量、血清中钙和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由于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以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作为参考指标,通过回归方程得出蛋鸭适宜的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0.38%。在实际生产中,若只考虑生产性能,建议采用0.20%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可节约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5.
植酸酶和柠檬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冬梅 《饲料工业》2003,24(1):22-24
植物籽实及谷物中60%~80%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家禽消化道缺乏水解植酸的酶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业已证明,添加植酸酶可提高植酸磷、Ca、蛋白质等养分的利用,减少粪磷对环境的污染。肉鸡日粮中添加450U/kg的植酸酶,可将日粮的CP水平降低一个百分点而不影响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AA的消化率,同时可使氮排出量减少10%(Kemme等,1995)。磷消化试验和长期饲养试验的结果表明,300FTU/kg的植酸酶相当于磷酸一钙中的1.0g磷。肉鸡日粮中添加300FTU/kg植酸酶,日粮磷(无论是TP或AP)含量应降低0.1%,Ca水平应减低0.1个百分点。近年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褐壳蛋鸡植酸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保安 《中国家禽》2002,24(7):9-10
150只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5个处理组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2%,0.25%,0.3%,0.35%,0.4%,钙水平都为3.5%。结果表明: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2%时,蛋鸡对植酸磷的表观利用率为65.5%(P<0.05)。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00只1日龄雄性Z型北京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饲喂低磷饲粮,无机磷组在低磷饲粮中添加0.2%无机磷,植酸酶组在低磷饲粮中分别添加1 000、2 000 U/kg植酸酶,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各阶段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间无显著差异;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胸肌率和腹脂率高于对照组(P<0.05),腿肌率低于对照组(P<0.05);无机磷组和植酸酶组(1 000、2 000 U/kg)肉鸭血清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无机磷组和植酸酶组无显著差异;1 000、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血清总胆红素高于对照组和无机磷组(P<0.05)。由此可见,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有效改善肉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提高血清磷含量,降低血清碱...  相似文献   

18.
作者研究了减少日粮中非植酸磷(NPP)和添加植酸酶对肉种鸡生产性能和排泄物中磷浓度的影响。308只罗斯小母鸡和344只罗斯小公鸡,按性别分开饲养。在照明不足的育成栏中,饲喂标准的小鸡料和中大鸡料到9周龄。在10周龄时分成4个处理组(A、B、C、D),每个处理4个围栏,每栏母鸡68只,公鸡50只。从10~21周,A、B、C、D组日粮分别含非植酸磷(NPP)0.37%、0.27%、0.27%和0.17%,同时在B和D日粮中添加植酸酶300 FTU/kg。在21周龄,鸡补光刺激并转移到种鸡房,分16栏,每栏66只母鸡和6只公鸡。从22~64周龄,喂产蛋料,A、B、C、D组日粮非植酸磷含量分别调整为0.37%、0.27%、0.19%和0.09%,B、D组植酸酶添加量增到500 FTU/kg。对育成栏中的排泄物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用植酸酶替代0.1%NPP时对排泄物中总磷没有影响。然而,在不添加植酸酶的情况下饲料非植酸磷降低0.1%,排泄物总磷减少18%。在添加植酸酶的情况下,当育成期日粮中NPP的添加量减少到0.17%时,排泄物中水溶性磷(water-soluble P,WSP)及WSP与总磷的比率下降,这与育成栏中排泄物水分含量有关。在添加植酸酶的产蛋期日粮中,NPP由0.37%减少到0.09%,粪便中总磷和WSP下降42%。在添加植酸酶日粮中NPP含量最低时日产蛋量最高,但饲料NPP减少到0.37%以下时,受精率下降。结果表明,在肉种鸡产蛋期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取代磷酸二氢钙,粪便中总磷和WSP浓度下降42%,但并不影响种鸡的产小鸡数。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产蛋高峰期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非植酸磷需要量。试验选用遗传背景一致、产蛋率为80%的250只临武鸭,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分别饲喂非植酸磷水平为0.20%、0.25%、0.30%、0.35%和0.40%的饲粮,试验全期63 d。结果表明:与0.20%非植酸磷组相比,其他4组合格蛋率分别提高了1.37%(P0.05)、2.15%(P0.05)、2.05%(P0.05)和1.24%(P0.05);0.30%、0.35%和0.40%非植酸磷组的蛋壳厚度高于0.20%和0.25%非植酸磷组(P0.05);随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增加,蛋壳强度呈上升趋势(P0.05);饲粮中非植酸磷水平对血清钙含量无显著影响;0.20%和0.25%非植酸磷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0.30%、0.35%和0.40%非植酸磷组(P0.05);0.30%、0.35%和0.40%非植酸磷组血清中磷含量高于0.20%非植酸磷组(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适宜非植酸磷水平可以提高合格蛋率,保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在饲粮钙水平为3.46%条件下,30~38周龄笼养蛋鸭适宜的非植酸磷水平为0.30%~0.3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饲粮中不同铁与植酸酶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壳品质,以及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铁吸收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生产性能、体重一致的350日龄海兰褐壳蛋鸡2304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鸡。试验采用 2×3双因子试验设计,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个水平的植酸酶(500、2000 FTY/kg)和3个水平硫酸亚铁(40、60 mg/kg和80 mg/kg),组成6种日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500 FTY/kg植酸酶可满足蛋鸡基本营养需求,2000 FTY/kg植酸酶添加量可提高鸡蛋蛋壳颜色,且有提高产蛋量、蛋壳强度、哈氏单位的趋势。40 mg/kg铁可满足蛋鸡基本营养需求,60 mg/kg以上铁添加量可改善蛋壳颜色、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2000 FTY/kg与60 mg/kg互作是最优选择,可提高鸡蛋蛋壳颜色、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与表现最差组相比,提高幅度分别为6.05%、6.44%和0.88%。 [关键词] 蛋鸡|植酸酶|硫酸亚铁|血红素铁|生产性能|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